|
|||
AVM OVATION PA 8.3 模組化前級擴大器,寬 * 高 * 深 = 43.0 * 13.0 * 35.5 ( 公分 ), 淨重 12.0 公斤, 頻率響應:< 20 Hz ~ > 30 kHz, 內建真空管輸出模組及具等化功能輸入模組各一組( 可依實際需求擴充 ),正港德國製造, 定價 650,000 元。 |
|||
原來,完美是一種講層次的東西...
我刻意去查什麼是完美? 字典說:「完美是指完備美好,沒有缺陷;完美是心中遐想的世界,現實中並不存在...,完美是人們心中渴望得到並追求的一種理念與動力。」,接著我拿同樣的問題去問 Chat AI 聊天機器人,他的回答是:「完美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通常指達到極高的標準或滿足所有的期望。然而完美通常是主觀的,因為每個人的定義和標準可能不同。」
原來,完美是一種講層次的...東西,嗯,那麼以我的層次,德國 AVM PA 8.3 前級擴大器是我現今能力所及最高的完美...。 |
|||
![]() |
|||
開機講究儀式感的 AVM PA 8.3
很多人喜歡黑膠,除了那獨特的〝類比聲〞外,播放前用靜電刷輕撫唱片的儀式感更是引人迷戀...。其實 AVM PA 8.3 前級擴大器也是一部講求儀式感的器材,首先,在打開後頭的電源開關後,前方顯示幕便開始顯示一連串的自我偵測過程( 是要偵測什麼呢?因為 PA 8.3 採模組化設計,因此在通電後器材的邏輯控制線路會自己偵測一遍,好知道主人到底插了幾片輸入及輸出模組,偵測完畢即入睡,進入待機狀態 );其次,由於 AVM PA 8.3 前級擴大器在輸出模組上有使用兩支真空管,因此開機時器材會貼心地為真空管的燈絲先行加熱( 時間約 28 秒 ),待加熱完成 PA 8.3 即可以為主人歌唱,在這段等待過程,PA 8.3 顯示幕上的「waiting for tube warmup ( 等待真空管加熱 )」之字樣會由左自右從字母小寫變大寫( 請見上圖 ),等所有字母都變大寫了,AVM PA 8.3 開機完成...,我觀察到有不少 PA 8.3 的用家很享受此一開機儀式感,會刻意在旁等待、期待,因此特別在這兒口頭表揚一番。 |
|||
於是我的新機 AVM PA 8.3 前級擴大器...
去年德國 AVM 推出 Ovation 系列的旗艦前級擴大器 PA 8.3,南方在第一時間引入兩部( 南方及自己家中各一部 ),然後一直快樂到現在,唉,直到最近一位 PA 8.3 的用家催促,我才想起來南方居然還沒為她寫聆後心得,真是太對不起 PA 8.3 了,在細讀資料後始有此文...。 |
|||
![]() |
|||
上圖便是 AVM Ovation 系列的 PA 8.3 前級擴大器南方實拍,這個全鋁機箱的比例及做工真的超漂亮,其面板上方和兩側見不到任一顆螺絲,一開始我還真搞不懂這只美美的機箱是如何組裝起來的...,那兩個鍍鉻旋鈕在低調中略展霸氣,幾乎是每位用家都會讚美到的。 |
|||
多年來 AVM 一直在構想...他們想開發一款路徑最短,短到最好就像只有一組輸入,然後聲音乾淨甜美的前級擴大器( 奇怪,好像每一款前級擴大器的設計師都有相同的想法...),他們在第一代的 PA 8 前級上首次將前述想法以實品呈現,其做法為 --- 為實現路徑最短,短到就像只有一組輸入,他們將輸入及輸出端採獨立的模組化設計( 也就是每組輸入及輸出都是獨立的模組 ),並利用機箱的中央為界,將放大線路與電源彼此隔離,下圖便是當時在 PA 8 的實拍。 |
|||
|
|||
嗯,有看沒有很懂對不對?我一開始也是這樣,沒關係,我來標示一下,這樣比較容易理解,請見下圖。 |
|||
![]() |
|||
上圖紅色區塊是輸入模組,一共三塊( 表示這部 PA 8 有三組輸入,沒記錯的話當時我選配的是兩組平衡外加一組 RCA 之輸入選項 );藍色區塊則是輸出模組,咦!為何需要兩塊輸出模組?事情是這樣的,由於這是南方第一部 PA 8,我保守地只訂了一片晶體放大的輸出模組( 這片模組平衡及 RCA 輸出各一組 ),但 AVM 刻意多放了一片真空管放大輸出模組讓我〝體驗〞,這組模組只有平衡輸出,但重點是 --- 音樂訊號由輸入模組進來後,在這片模組完成音量控制後隨即交給輸出模組,實現就像只有一組輸入,而且以最短路徑完成放大的前級擴大器。 至於黃色區塊則為 PA 8 的電源供應、真空管所需的高壓及全機的邏輯控制線路,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線路採立體堆砌結構,最下方是一組當時世上最貴的交換式電源供應器。 |
|||
那種耳朵最刁鑽的客戶
南方已經經營 28 個年頭了,也確實累積不少實戰經驗,在交戰筆記中有一條簡單的心得是這麼寫的 --- 「如果客戶家中器材前級擴大器的等級( 說價位也可以啦 )遠高於其後級擴大器,面對這類客戶請務必打起十二萬分精神,因為這種音響迷大多有雙好耳朵,而且對系統音質表現近乎苛求,真的。」
這些年我先後問過不少國內外的音響工程師,他們幾乎一致地告訴我,別看前級擴大器只是處理訊源選擇及音量控製,她還得放大訊號好驅動後級擴大器,而前級所處理的訊號是那麼微小,因此要保持其純淨,還要加上甜美等個人 音色上的偏愛,在設計上是具有相當難度的( 別的不說,講我好友屏東華克音響連先生的《土庫一號》前級好了,從開始設計、打樣、試聽、修改,一直到成品可交機,他前後整整花了近三年,打掉重做的樣品機不計其數...),所以千萬不要小看前級擴大器在音響系統中的地位與重要性,都說如果客戶家中器材前級擴大器的等級遠高於其後級擴大器,面對這類客戶請務必打起十二萬分精神,因為這種音響迷大多有雙好耳朵,而且對系統 的音質表現近乎苛求,不是嗎?
忘了問,您投資在前級擴大器上費用佔音響系統的預算比例是如何呢? |
|||
持續精進的 AVM PA 8 系列前級擴大器...
我查了一下,上圖拍攝於 2015 年,事實上南方曾在 2014 年年底收到一部 PA 8 的試聽機,機內充滿一堆左拐右繞的配線,沒想到成品機的邏輯控制板可以做的如此漂亮;2018 年 AVM 將 PA 8 升級為 PA 8.2,說是升級,其實是在相同理念下重新做了一部新機,真的重新設計,不信?請見下圖。 |
|||
![]() |
|||
瞧,是不是全新設計了一遍...,AVM 為 PA 8.2 搭載了線性電源,然後有新的高壓線路及邏輯控制線路,連輸入及輸出模組也重新設計( 其中輸入模組一片便包含平衡及 RCA 輸入各一),還有全新的唱頭放大模組( MM / MC )及支援數位輸入模組可供選配,相較於 PA 8 前級,在相同理念設計下,PA 8.2 的有更佳音樂性,也成為南方當時最受客戶喜愛的前級擴大器。 |
|||
然後就到了 AVM PA 8.3 的精彩
2020 年年底,AVM 宣布將其旗艦前級由 PA 8.2 升級到 PA 8.3,這次升級主要為更換全機的線性電源,新的工作軔體,還有部份線路之調整,至於輸入及輸出則沿用已經很成熟的 PA 8.2 之模組,所以算是型號的小升級( 同時成就其新的 *.3 系列之目標 )。
基本上 AVM PA 8.3 前級擴大器的精彩可以細分為兩部份:機箱前半部及機箱後半部,其實這些是環環相扣,彼此緊密結合才是,在這兒為了製造效果,我還是將其拆開來說明...。 |
|||
![]() |
|||
AVM PA 8.3 前級機箱中央有一片和面板平行的垂直模組板將機箱分為前後兩部份,靠近面板旋鈕的是前半部( 請見上圖 ),此設計在最早的 PA 8 便如此了,之後的 PA 8.2 沿用,一直到如今的 PA 8.3 亦採如此設計,此部份包括了 PA 8.3 的電源供應、燈絲高壓及邏輯控制等;最早的 PA 8 採交換式電源,到了 PA 8.2 開始使用傳統線性電源,外加新的燈絲高壓及邏輯控制線路,於是機箱前半部便塞滿線路板,PA 8.3 則更新了電源供應及邏輯控制線路,一直往那個不可能的完美前進。 |
|||
![]() |
|||
上圖是 AVM PA 8.3 主機板的一角,可以看到 AVM 為 PA 8.3 選用義大利的線性電源( 一共三顆,這顆較小,另有兩顆大的在電路板下方 )...。 |
|||
![]() |
|||
上圖則為 PA 8.3 的背部照,可以看到 AVM 為 PA 8.3 預留了 11 組輸入 / 輸出模組之插卡位置,一位熟識的音響工程師對 PA 8.3 的設計讚不絕口,他告訴我,這個橫在機箱中央的模組板是很好的設計概念,除可強化箱體的結構外,還可進一步隔離前方電源對後方輸入 / 輸出模組的干擾( 也就是確保訊號端和電源分開 )。 |
|||
![]() |
![]() |
||
此外,新的輸入模組( 上圖左 )可同時接受一組 RCA 及一組平衡輪入,輸入訊號經切換器切換後進入左右聲道獨立的音量控制晶片( 晶片則接受來自邏輯控制端的指令 ),接著訊號隨即經過直立的模組板進入輸出模組( 上圖右 ),這塊模組上以兩支 AVM 精選的 AVM 803 T 真空管進行放大( 當然是左右聲道獨立,而且是全平衡設計 ),然後音樂訊號得以送出驅動後級。
這樣設計的 PA 8.3 前級,不僅訊號路徑超短,加上真空管放大的潤色,造就 PA 8.3 的音色真的自然甜美,只能說 AVM 將想法變成做法的作為真的很帥,連一向自視甚高的工程師友人也佩服不已! |
|||
在 PA 8.3 實聽之前...
在實聽 AVM PA 8.3 前我一定要請您看下面那張相片 --- 您知道 PA 8.3 的全鋁機箱有多厚多重多結實嗎?由於其面板的正面、上面及兩側都看不到螺絲,所有的支撐固定得在背板上完成,要拆上蓋拍照前我真猶豫了許久,瞧,我得在背板卸下這麼多螺絲才得以打開上蓋,呼,怎有一種搏命的感覺( 重點是拆完還得一個個慢慢裝回去 ),哈! |
|||
|
|||
實聽 AVM PA 8.3 前級擴大器
由於南方和我家中各有一部 PA 8.3,為了避免煽情太過,我們只提 PA 8.3 在南方的表現就好...( 就自己花錢買的前級總不免吹噓一下,您懂的...)。
在南方實聽,類比訊源為英國 Nottingham Hyperspace 唱盤 / 日本光悅唱頭《漆》/ AVM PH 8.3 唱頭放大器,數位訊源為 Cocktail X45 串流播放器 / Mytek Digital MANHATTAN DAC II 數位類比轉換器,搭配的擴大器是 AVM Ovation PA 8.3 / SA 6.3 前後級組合,還有 PMC twenty5 26i 落地型揚聲器,嗯,差不多就是南方參加 2023 年高雄音響展的配備了呢( 我家中的 PA 8.3 搭配的是 AVM SA 8.3 後級,驅動 PMC fact. 12 揚聲器 )! |
|||
![]() |
|||
上圖是南方參加 2023 年高雄圓山音響展的展房照,當時使用的前後級擴大器便是德國 AVM 旗艦 Ovation 系列 PA 8.3 / SA 6.3 組合,這套組合驅動 PMC twenty5 26i 發出的好聲音可是吸引不少人久久駐足呢! |
|||
要如何評判一套音響組合的好聽或不好聽...,別人我不知道,而我的答案肯定是多聽音樂會 & 多買多聽唱片,這樣久了,對音樂中真正的〝音響〞自然有所理解...;從學生時期迄今,我至少進出國家音樂廳超過 200 場次,而自從有了衛武營音樂廳後,我有更多機會聽音樂會,光這個月( 2023 年 6 月 )我便聽了包括 NSO( 國家交響樂團 )、NTSO( 國立台灣交響樂團 )及荷蘭鹿特丹愛樂管弦樂團的演出,其實聽音樂會對耳朵是很棒的訓練,藉由樂團弦樂五部及木管、銅管、打擊樂器在舞台上的擺法,不同指揮不同樂團或有差異,但其展現出整體平衡,對我來說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感受...。 |
|||
![]() |
|||
上圖是鹿特丹愛樂的音樂會現場照,該團的大提琴及低音提琴放在第一小提琴旁,也就是舞台左側的位置,演出曲目為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 這場演出弦樂五部的編制為 16 - 14 - 11 - 10 - 8 );下圖為國立台灣交響樂團音樂會現場照,那晚演出曲目為作曲家馬勒的第九號交響曲,有趣的是當晚樂團的低音部( 大提琴及低音提琴 )也是在舞臺左側。 |
|||
|
|||
為了嚴肅瞭解 AVM PA 8.3 的實力,我刻意挑了下圖這張唱片來用力聆聽 --- 2017 年錄製,俄國指揮家佩欽科指揮柏林愛樂於柏林愛樂音樂廳現場演出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本錄音之前在柏林愛樂官網同時以黑膠、CD 及 24 / 192 格式音檔同步發行( 我猜 LP & CD 都完售了,所以在柏林愛樂官網下架,只有串流平台可聽 ),我買的是 LP,同時獲贈下載高階音檔的許可...,對了,本錄音於 2020 年得到美國 stereophile 的 R2D4( Records To Die For ) 之肯定,演奏與錄音皆為頂尖。 |
|||
|
|||
由於是音樂會實況錄音,在柏林愛樂數位音樂廳的資料庫中吾人可調出其演奏影像( 請見下圖 ),瞧,那天樂團的大提琴及低音提琴是在舞台的右方...。 |
|||
![]() |
|||
其實早在 2015 年佩欽科便被任命將於 2019 年 8 月出任柏林愛樂之首席指揮,當時他是巴伐利亞國家歌總監,再之前是柏林喜歌劇音樂總監,柏林愛樂算是佩欽科第一支擁有的管弦樂團( 這很符合上世紀大指揮們的成長之路,你必須儘快擁有一座小歌劇院,然後接掌大歌劇院,最後得想法子讓自己從繁瑣的劇院事務中抽身,趕緊去擁有一支自己的管弦樂團...);無論我是在家中聽 LP 或南方聽高階高檔,AVM PA 8.3 皆可清楚明確地再現上圖各樂器在舞臺上的相對位置( 是說這個錄音怎能錄的這麼棒...),不用想像,無需腦補,就明明白白攤在那兒,我可以聽到弦樂五部是如何競奏,略帶刺耳的銅管是如何訴說柴可夫斯基心中的不公,還有終樂章作曲家是如何不捨地向世界告別,柴可夫斯基充分運用這些樂器建構出一個立體的、強悲極喜的場景,而右後方低音提琴雖然位置隱晦,但 PA 8.3 總能讓人清楚地聽出他們就在那兒堅定地歌唱,並提供可靠低頻支撐音樂前進...,邊聽不覺邊想,柏林愛樂選擇佩欽科還真選對人,相對於前任英國指揮家拉圖,佩欽科更擅長經營音樂中〝長的線條〞,而這點正是指揮家卡拉揚最強調的呢!
當然,要成為一款優秀的前級擴大器頂尖的速度感是很重要的( 只要稍微拖泥帶水,細節及空間感便大受影響 ),雖然 AVM PA 8.3 在輸出模組上有用到兩支真空管,但 AVM 巧妙地僅取用其音色甜美之特性,在速度及動態上毫無妥協,於是 PA 8.3 可以大方地為主人唱好大多型式的音樂,瞧,高雄音響展中南方展房滿滿的人潮便是證明...。 |
|||
More AVM PA 8.3 前級擴大器...
德國 AVM 最新旗艦 PA 8.3 前級擴大器,採模組化設計,為追求音色的甜美獨特,輸出模組使用兩支 AVM 精選真空管...;本機機箱完成度超高,外觀比例漂亮,低調中略帶奢華,是一款很好聽的前級,但售價肯定限制其被擁有( 但未來只會更貴 )...。
不知道為什麼,除了南方的現場展示,我自己還搬一部回家自用( 別說音響店老闆搬機器回家不用錢...,哈!),反正這是台好聽好看...還很貴的前級擴大器,耳朵挑剔且喜美聲的音樂音響愛好者,南方隨時展示中,...,奇怪,結筆前怎有一股拉麵店常見的〝味自慢〞的豪氣股上心頭( 意味對自己的味道很有信心...),總之歡迎預約試聽,南方自家烘焙好咖啡伺候喔! |
|||
![]() |
|||
從 AVM PA 8.3 機箱上蓋可隱約看到裡頭真空管淡淡光茫...,南方有一位〝無管不歡〞的客戶告訴我,他收集了不少好管子,沒事還會將之擺滿桌子細賞,他說真空管真是個奇妙的東西,他只要用手拿起真空管大腦便會飄出音樂,哈,我將這段話拿去問本文提及的工程師,問他拿起功率晶體腦海中會不會飄出樂音?沒想到他完全聽不懂我的提問( 為什麼我手摸功率晶體大腦會飄出樂音?兩者根本毫無關係啊...),看來管迷們的天性真的比較浪漫,沒錯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