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companiet  唱頭放大器 ECP 2,頻寬 20 - 20,000 Hz( +/- 0.2 dB ),輸出增益八段( 39.8  - 71.4 dB),輸入阻抗匹配 10 - 47 kΩ 可調,輸出 RCA / XLR 各一組,挪威製,9.0 公斤重,寬 46.5 * 高 7.8 * 深 37.1 ( 公分 ),定價 108,000 元。


這絕對南方近來最大的驚艷 --- ECP 2 唱頭放大器

 

如果沒特別提醒,許多音響迷或許早忘了如今在數位系統及前後級擴大器之設計和銷售取得相當成就的挪威音響老廠 Electrocompaniet 原先是靠一系列類比設備在江湖上打響名號的...( 南方在還是學生時還用過她家的唱頭昇壓器呢!),隨著這股黑膠狂潮的到來,Electrocompaniet 顯然並不想讓自己在老本行中缺席,他們於 2015 年下半年推出一套久違的類比組合,包括 ECG 1 黑膠唱盤與 ECP 2 唱頭放大器,而就在 2015 年結束前夕,Electrocompaniet( 簡稱 EC ) 的本地代理商巴洛克音響的朱先生帶著 ECG 1 ECP 2 來訪南方,相對於 ECG 1 唱盤在調校及特性是需要多些時間來把玩瞭解的,ECP 2 唱頭放大器的表現可是一下子就讓我目瞪口呆兼相見恨晚...,絕對是南方近來最大的驚艷...



來,有圖有真相 --- 上圖便是曾伴我多年前的 Electrocompaniet MC 2 唱頭放大器,她曾帶給我不少美好時光...,後來有了南方以後,家中〝音樂聽〞使用的唱頭放大器便維持選用南方有販賣的品牌及型式之傳統,如果我沒記錯,我至少用過 EAR 834Pensemble phonostage 及後來的 fonovivoAudioNET PAM 及現役的 PAM G2 等,選用南方有販賣的型號之目的是 --- 當自己也成為用家,更能以消費者的角度來評視這些器材的美好或沒那麼美好...,把最得吾心的器材和南方客戶分享,講話比較大聲,對不?



ECP 1 到 ECP 2 真是好大的一步...

 

其實我對 EC 的產品並不陌生,多年前巴洛克亦曾帶 EC 之前唱頭放大器 ECP 1 給我聽,記憶中 ECP 1 寬度只有一般 EC 器材的一半,她的聲音不錯,但對面低輸出唱頭時的音量表現較保守,音場也略為後縮,評視其定價後,絕對物有所值,但應是 EC 略有保留之作...,所以當代理商告訴我 EC 終於推出新的唱頭放大器 ECP 2 想約我試聽,我邊說好邊想 --- 公司規模一直在變大的 EC,其號稱無保留的力作 ECP 2 肯定會較好,但會好到什麼程度,我還蠻好奇的...,好,直接公佈答案:ECP 2 真的較 ECP 1 好上一大級,好到只聽完一首歌我便決定將她留在南方,真只能用驚艷形容我所聽到的...,後文便是南方的實戰心得。


一開箱就有好心情...

 

是的,當我開箱小心抱起 EC 這款 ECP 2 唱頭放大器,還真就有好心情...,首先,她非常沈且重( ECP 2 重達 9.0 公斤,好啦,您可以自行做任何想像,但這個重量無關聲音好壞,只是好久沒抱這麼重的唱頭放大器...,是音響職人特有的喜悅吧!),其次,除了 RCA 端子外,她還具備平衡輸出( 請見下圖 ),這點讓 ECP 2 得以和許多中高價位的綜合擴大器及前級擴大器友善連結。( 雖說 ECP 2 的面板上有註明〝Balanced Phono Stage 〞,但此時我仍不能確定其平衡輸出是真平衡還是假平衡設計,但對類比迷來說有此輸出還是相當受用。)



就是要配合您 --- 超級精彩的可調式匹配...

 

看完附平衡的類比輸出,我在 ECP 2 背板上發現其有兩組各 12 個選項的切換開關,而且是左右聲道獨立的( 請見下圖 ),依過去的經驗,ECP 2 應可針對 MM 唱頭的容抗、MC 唱頭的阻抗及輸出的 GAIN 等,透過這些切換開關可以調出理想對應的組合才是,於是我翻出手冊,其資料如下 ---



下圖便是 ECP 2 背板第 4 組到第 9 組切換開關對應不同 MC 唱頭阻抗的排列圖,哇,共有多達 30 種排列組合,雖然未能和所有 MC 唱頭相對應,但不中亦不遠矣,已是相當豐富的設計了。



而 ECP 2 輸出的 GAIN 亦同樣精彩,透過第 10 組到第 12 組切換開關的上下排列,其 GAIN 由 39.8 dB 到 71. dB 共細分為八個檔次,這絕對能讓 ECP 2 稱職地擔任唱頭及音響系統間的媒介 --- 面對不同的唱頭及音響系統之組合總能調整出一組適當且好聽的音量供用家聆樂...,不過我對其 66.4 dB 及 71.4 dB 是略有疑慮的,不知道如此大的輸出是否會伴隨高的雜訊,這點真得實際聽過才知道...。



南方的搭配組合 ---

 

為了瞭解 EC 的 ECP 2 的性能極限,我破例安排四組南方現有的唱頭及唱臂組合來與之搭配,分別是:

 

◆ 英國 Nottingham Hyperspace 唱盤及同廠唱臂 搭載 英國 Wilson Benesch 的旗艦 Carbon ( MC 唱頭 )

◆ 英國 Nottingham Interspace Junior 唱盤及同廠唱臂 搭載 日本 光悅《黑》( MC 唱頭 )

◆ 挪威 Electrocompaniet ECG 1 唱盤及 Jelco SA-750EB 10 吋臂 搭載 英國 GOLDRING ELITE ( MC 唱頭 )

◆ 英國 Talk Electronics TT2SE 唱盤及同廠唱臂 搭載 英國 GOLDRING 2100 ( MM 唱頭 )

 

如何,陣仗不小吧...,對了,用來與 ECP 2 連接的是德國 AVM 最新的 A 5.2 擴大器及英國 PMC 的 twenty. 26 揚聲器,這些都是我很喜愛及熟悉的器材,我希望能藉此早些瞭解 ECP 2 的個性及表現...;一開始我先將 Nottingham Interspace Junior 唱盤及同廠唱臂搭載日本光悅《黑》接上 ECP 2,在完成阻抗及 GAIN 的設定後( 暫設定於 66.4 dB ),隨手放了張指揮家卡拉揚於 1962 年指揮柏林愛樂為 DG 錄製的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英雄》來聽( LP:DG SKL 102 ),哇,整套系統的音色十分光彩流暢,動態及細節真超乎我的期待,這絕對這等級的唱頭放大器之佼佼者...,在徵得代理商的同意後,我悄悄掀起 ECP 2 的上蓋,希望能一窺其好聲的秘密...。


ECP 2 好聲的秘密是...

 

下圖是拿掉上蓋後的 ECP 2 上視圖,器材左上方是電源入口,EC 為 ECP 2 選配了一顆挪威 NORATEL 專為其生產的環型變壓器( 這個品牌的變壓器常見於高階音響中...),並將變壓器以金屬板完全密合,以防止磁漏及高頻干擾...,右上後方是唱頭訊號的輸入端( 可以看到有兩排左右聲道獨立的切換開關之接腳 ),而中央便是訊號放大及輸出端,嗯,類比訊號從輸入到輸出路徑相當短,這點頗符合發燒精神...,至於其它美好我得請教南方電路顧問 L 先生才能知曉...。【咦?EC 這款 ECP 2 唱頭放大器看起來好像...沒用到太多零件,怎會重達 9.0 公斤...?不說您大概不相信,EC 選擇以鐵為 ECP 2 的機箱材料,而鐵的重量很重...,據 EC 自己的說法,他們在機箱外塗附了一層可防電磁波干擾的特殊塗料 ,同時鐵可導磁,對敏感的唱頭放大線路有所助益。】



話說當我將 ECP 2 的內部相片傳給擅長線路設計的 L 先生後,他老兄興奮地在電話那頭劈哩啪啦說了起來...:「這台唱頭放大超安靜的對不對?你看那四顆咖啡色的電容( 左下圖 ),他們玩電很有一手,和之前你那款 AudioNET PAM G2 唱放不同,那家是弄個超大水塘來整理要用的電,而這家EC 換個手法,他不來這套...,一般唱放需要的電大多正負 12 伏,他偏偏搞個耐壓 80 伏的電容,以高電壓輸入,經多極穩壓,逐級降到使用電壓,每降一次壓皆可濾掉電源的漣波,得到乾淨的電源,這是很聰明有效的作法,聲音保證安靜,甚至是寧靜的作法...,嗯,抄起來,下次我也弄個線路試試看。」



L 先生接著說:「這款 ECP 2 是真平衡設計,他在 RCA 輸出和平衡輸出端皆有獨立的放大元件,比較特別的是他在印刷線路板上使用大量精密電阻( 見右上圖 ),這種作法並不多見,除了成本高出許多外,應是 EC 希望將這款唱頭放大的誤差儘量降到更低的程度之作為...;總之,這款唱頭放大是個線路好手設計的,他捨得用料,不取巧,該注意的地方都有招呼到,電源處理得乾淨,路徑又短,是完成度很高的作品喔!」 好吧,被他說的這麼讚,顯然和我的聽感一致,咱們就繼續聽下去。


實聽 EC ECP 2 唱頭放大器

 

先說,由於這些年黑膠市場復甦,接連帶動黑膠名盤復刻發行之風潮( 雖然我目光更集中在八零年代末期到如今二十一世紀間,那些未曾類比化的名演,但我還是會買些復刻片,透過原盤及復刻盤間之異同來強化自己聆樂的深度...,對啦,我是在為自己敗家的行為找理由...),最近 DG 出了一套復刻名演 --- 1961 年及 1962 年間,指揮家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錄製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LP:DG SKL 101-108, 8 LP ),這是卡大師生涯第二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的錄音( 第一套錄製於五零年代( Mono 錄音 ),愛樂管弦樂團,EMI 發行...),也是他第一套立體聲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卡拉揚隨後於上世紀七零及八零年代同樣指揮柏林愛樂各留下一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皆由 DG 發行,其中八零年代那套全集還是數位錄音 ),由於演出及錄音皆具說服力,黑膠時期便一再再版,CD 時代也曾多次發行這個立體聲名演,如果我沒有記錯,這套六零年代的錄音當年可是世上最早的 SACD 版貝多芬交響曲全集之一呢!

 

我從不諱言自己對指揮家卡拉揚樂風之喜愛,前述提到的每一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我都有黑膠( 事實上我還有一套他和柏林愛樂 1977 年赴日本公演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的實況錄音,TOKYO FM 發行,也是黑膠版喔!),但或許是對卡大師太有興趣,雖然我已有那套六零年代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的大花版黑膠,但此回復刻發行我還是忍不住早早下訂,我真想知道 DG 這回將交給我一個怎麼樣的卡拉揚。【註】



【註】怎麼樣的一個卡拉揚...

上圖左是 1963 年發行的貝多芬交響曲片全集套裝黑膠封面( 大花版 ),右圖則是最新的復刻片,一樣的布盒裝,卡拉揚的大頭照一樣是先印出來再浮貼在封套上...,其實打從卡帶時期我便在聽卡拉揚指揮貝多芬的交響曲,當時買的是 DG 於八零年代數位錄音的那套卡帶,我得誠實告訴大家 --- 那時的我還在積極為自己擴張聆樂曲目的階段,我知道貝多芬寫了九首交響曲,但我還真不知道卡拉揚竟錄了那麼多次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當我終於存夠家教費擁有生平第一部 CD 唱盤,我很快地為自己購入第一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 當然是卡帶時期的那個版本 --- 卡拉揚數位錄音的貝多芬交響曲...,接著有天在唱片行看到卡拉揚居然還有另一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的 CD --- 即 1961 年及 1962 年錄音的版本,由於價格沒有太貴,於是一直很窮的我咬著牙將之買回家,幾番聆聽比較,原來卡拉揚獨特的音樂美學不是 一蹴可幾的,雖然年輕卡拉揚那發自內心的音樂躍動和老年自制及解放兼具的樂風同樣吸引我,但前者以更流暢的曲風貼近我心,這也是為何看到此套復刻版唱片我立刻出手的主因...。


為了早早逼出 Electrocompaniet ECP 2 唱頭放大器的實力,在和南方內所有類比唱盤比劃一陣後,我決定用 Nottingham Interspace Junior 唱盤搭載日本光悅《黑》 為播放訊源,看 EC 的 ECP 2 能否告訴我這兩套貝多芬交響曲有何異與同...,對了,為何不用 EC 自家的 ECG 1 唱盤來此較呢?那是因為要真正玩透一部唱盤,並激發其所有可能是需要時間的,我自認我還得和 ECG 1 多親近親近,這樣講話比較大聲,因此就讓我早已熟悉的 Nottingham Interspace Junior 先出場吧!



上圖是這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的錄音地點 --- 柏林的耶穌基督教堂( Berlin, Jesus - Christus - Kirche )的相片,卡拉揚曾和柏林愛樂於此留下許多經典錄音( 或許有人會問 --- 卡拉揚和柏林愛樂為何特別移師來這兒錄音?難道這兒的錄音效果比柏林愛樂音樂廳還優異?...,...,有沒有比較優異我不知道,但柏林愛樂音樂廳啓用於 1963 年 10 月,而這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錄音時柏林愛樂音樂廳尚未完工呢!);對了,這座耶穌基督教堂對柏林愛樂是有特殊意義的 --- 2015 年五月柏林愛樂的團員們曾聚集在此,他們企圖依民主方式選出樂團下一任首席指揮,可惜那次的投票並沒有結果,但耶穌基督教堂對柏林愛樂的重要性如此可見。


好一個寧靜甜美的 ECP 2 唱頭放大器

 

當我把大花版的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英雄》唱片放上唱盤,唱針輕觸唱片的當下柏林愛樂重重的樂音響起,我一直提醒自己,這可是半世紀前 的錄音,是半個世紀前柏林愛樂的音色啊!那時卡拉揚已正式接掌這支偉大的樂團七個年頭,他正努力將自己的音樂美學貫注到樂團中,那是一種擅長歌唱長長樂句的演出方式,而這首交響曲錄製於 1962 年 11 月 11 日到 15 日,是整套交響曲最後錄製的作品,論氣勢論風範,再再證明卡拉揚絕對是當時國際樂壇的翹楚...,EC 這款 ECP 2 唱頭放大器提供非常寧靜的背景( 坦白說,如果論背景深度,ECP 2 是不若 AudioNET PAM G2 唱頭放大器來得暗黑且緻密,但 ECP 2 的價格可不到人家的四成,這點已相當不易...),而且音色略甜,透過揚聲器,她能將柏林愛樂的弦樂五部明白地攤在舞臺上,而且能以有重量,有些許迫力的方式呈現,以我的標準,這絕對是相當高水準,足以成為南方固定銷售項目的唱頭放大器...,咦,那用 ECP 2 聽 DG 自家復刻的版本,表現又如何?我得誠實說,我有些不知所措,有些事物顯然超越了我的知識範圍,您知道我在說什麼嗎?



上圖左是我手上的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英雄》大花版唱片內標,由於時代久遠,在邊角鬱金香圈圈裡頭另有一圈淺咖啡色的德文已不明顯 ,我用光線照了一下唱片內緣,有看到「Made in Germany」、「P 1962」等字樣;右圖則是復刻版的內標,基本上這次 DG 算是有嚴肅面對卡拉揚這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的復刻案,除了封面及內標沿用原版外,連其中的附冊也完整複製,讓我輩樂迷倍感親切呢!



面對復刻版的唱片, 只要音色、動態、音場等和早期版略有不同,那復刻版就一定不對、一定不好,是這樣的嗎?好啦,我承認之前我也是這麼認為,一直到實際參與 2014 年高雄音響展示範黑膠之製作,以及 2015 年和 2016 年的大展黑膠錄音、後製,一路到壓片、發行等過程,我覺得我聆樂的方向方式豁然開朗,不會只拘泥在小地方打轉,可以享受聆樂樂趣的範圍更廣了,坦白說,這對我相當受用...( 上圖是浮貼在復刻版唱片封套背面的貼紙,限量復刻 2,000 套,而我買到的是編號 0028 的這套...)


不一樣,就一定不對?這樣的觀念到底對是不對?

 

當我拿出復刻版的《英雄》交響曲,才一發聲就頗讓我驚訝,同樣的音響組合竟發出...超出我理解能力的音色,怎麼說...,我自認是指揮家卡拉揚的鐵粉,他五零、六零、七零、八零年代的錄音我大多擁有,也很習慣他不同時期樂風的變化,但這個復刻 1962 年的《英雄》交響曲音場硬是比大花版寬且深,每樣樂器的形體及比例,特別是木管及銅管的部份著實合理且明確不少,其中 以音樂的線條、密度和空間感差異最是明顯...,我知道 ECP 2 是款安靜的唱頭放大器,唱放只要夠好 Gain 夠大夠安靜,唱片中記載的音樂細節自然被豐富表現,但聽這套復刻版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時我常恍神,會有一種讓我置身在音樂廳內聽現場演出的錯覺,為此,我對自己提出兩的具延續龘性的疑問 ---

 

【A】, 空間感,這套復刻黑膠片的空間感是後製時被現代錄音師加上去,還是 1962 年錄音時就被收錄進去的?

【B】, 如果這個空間感,以及伴隨而來的...具現代錄音般的音場和定位是原本錄音便已收錄,那長期深植在我心中的卡拉揚演奏藝術可能得改寫...,原來六零年代他的音樂美學便巳確立,反而是錄音科技左右了聽眾對卡拉揚指揮藝術的看法...?

 

為了解除心中疑惑,我想到一個方法和一個人可以求救 --- 我先將 EC 的 ECP 2 的平衡輸出接到我慣用的錄音設備上 --- MYTEK A / D 轉換器及 SOUND DEVICES 702 Digital Recorder 之組合,然後依序將大花版及復刻版的《英雄》交響曲最後一個樂章各錄一次( 格式為 24 bit 176.4 kHz 的 *.WAV 檔 ),然後央請國內知名洋活錄音室的王秉皇先生幫我聽,王先生是國內最棒的後製錄音師之一,他同時也是這幾年高雄音響展示範黑膠唱片的指定後製錄音師...,他聽完這兩個錄音後,王先生是這麼告訴我的 ---



上圖這幅海報掛在南方左側牆大概有 19 年之久了,很少人知道這便是 DG 當年為了宣傳卡拉揚這套立體聲版貝多芬交響曲全集所製作宣傳品之一,這張海報被他前一個主人夾在大花版的全集中,而還是研究生的我有天從英國買到這套全集,因此這張海報在我手上的時間可是比南方還久阿!


「你問我那個空間殘響是後製錄音師加上去的,還是原本錄音就有這些元素...,我這兒的各式錶頭不少,各有各的用途,但你這個問題沒有什麼了儀器可以回答,我只能用錄音室的 PMC BB 5-XBA 揚聲器來判斷,是的,用聽的來判斷...。」「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這個演出的空間殘響是原本錄音師便錄進去的,只是這回後製錄音師用現代設備重新解放這些原本便存在的空間感...;其實這套貝多芬交響曲錄的很好,樂器的音色很自然混在一起,她有許多離開舞臺的音色,而且每個音後頭的殘響和音源是緊密黏在一起的,其中並沒有縫隙,這和經由後製加進去的殘響完全不同, 因此我可以肯定告訴你原本錄音就有這些元素...。」

 

王先生補充道:「其實以前的錄音設備對電源品質及線材不若今日講究,因此錄進去的雜訊較高,加上當時的設備紀錄訊號能力不夠強,對距離遠或音量小的音樂訊號較不利,因此聽以前的錄音 ,這些音量小的樂器在空間中的形體便不明顯...,通常樂團弦樂器演奏家多,演奏能量高,因此聽這些早期立體聲錄音在弦樂器的著墨較多,聽眾自然比較容易注意到弦樂五部的表現...;其實後製錄音室一直到八零年代才出現,因為那時音樂家們才注意到後製的重要,而現今後製的概念較以前完整,我們考慮的較全面,我們會注意錄音環境的特色( 例如會留意原始錄音是在錄音室、音樂廳或室內樂廳進行的 ),加上錄音設備的進步,我們可調控影響錄音品質的的參數更多,可以顧及的層面更廣,不像昔日只能偏重弦樂的表現,多少犧牲管樂...,我們希望給樂迷全面的真實。」「對了,這 套復刻片溝槽明顯刻的較深,因此播放時低頻的量感及音量皆較大花版飽滿些,你知道現在黑膠的刻片都是在後製錄音室進行的,但八零年代之前沒有這類錄音室,當錄音師剪輯及混音完畢,他們會拷貝一份母帶送到壓片廠,因為當時的刻片機都放在壓片廠內,他們刻完聽完沒問題便拿去壓片,坦白說,現在刻片機大多放在後製錄音室,由後製錄音師負責刻片及試聽,滿意了才送去壓片廠壓片 ,因此會比之前的做法得到更好的聲音品質...。」


那個新一代的音響美學...

 

瞧,只不過用 EC 的 ECP 2 唱頭放大器比較兩套相同錄音,得到的訊息還得勞駕後製錄音師為我解惑,ECP 2 應該算很厲害吧。

 

由於 ECP 2 唱頭放大器的搭配性廣,既使像「光悅」這類低輸出的 MC 唱頭,她亦能以安靜、飽滿,再加黠甜味的態度歌唱著...。當然,ECP 2 絕不是只適合古典樂迷使用,這段日子我還用她聽了包括爵士、歌曲等不同型式的音樂,ECP 2 真的將 EC 原廠自豪的安靜且豐沛輸出發揮的很好,每張唱片幾乎都多一層豐富和美感,加上同時具備平衡與 RCA 輸出,讓 ECP 2 得與前端類比系統和後端的擴大器等的匹配性極高,如果您正在尋覓一款優質的唱頭放大器,建議您務必先來南方聽過 ECP 2 後再做決定,這可是南方近來最大的驚艷啊!


More 補述 --- 別急著表態,我可沒說所有的復刻片都好...

 

是的,千萬別逼我表態,我可沒說每一張復刻片都如此美好,所以別急著衝去唱片行或急著罵我...,但就一個音樂愛好者而言,我們取用的是整個音樂錄音產業的最末端成品 --- 唱片,透過唱片來認識作曲家和演奏家們的美好,但汲取這些果實的同時,我們必然也將同時享用到整條產物鍵所貢獻的一切,包括錄音師及後製錄音師( 當然也包括麥克風、混音器、鑑聽揚聲器等一大群的設備 ),還有重播的播放器、擴大器、揚聲器等家用音響設備,在我看來,音樂錄音產業的每一個項目都各有專業,而且一直在進步,我不覺得誰有能力或有必要全懂,亦不應一竿打翻所有的船,否定他人全部的努力..., 哈,以上這是我這幾年和洋活錄音室王秉皇先生合作的心得,他為我解答了許多唱片上看到或聽到的問題,工作的原故,他從事的是我們終端 user 之前的工作,熟悉的是一般愛樂者及音響玩家無力企及的那個領域,衷心建議大家在對某些唱片品頭論足的當下,應多花點功夫瞭解相關典故,別急著表態,因為美好可是需要時間入味的,您說是嗎?

 

咦!我怎麼討論 EC 的 ECP 2 唱頭放大器討論到這兒來...,哈,莫怪,莫怪!


回南方首頁

南方的音響

唱頭放大

在南方聽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