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其實 CD 唱盤存在或下市,決定的是市場,有人買就存在,大家都不買自然就下台一鞠躬,還真不是什麼音響網紅可說三道四的...。 |
|||
就讓市場機制來決定未來吧!
最近一位音響迷家中 CD 唱盤掛點了,他跑來找我討論是不是該再買部 CD 唱盤,印象中這位先生是位認真的樂迷,家中 CD 片至少兩三千張,都已經有這麼多 CD 片了怎會質疑 CD 唱盤存在的價值呢?他說他是上網看了某位音響網紅的節目,網紅說 CD 已經沒有未來了,所以他才會如此質疑...,但 CD 唱盤真的沒有未來嗎? |
|||
|
|||
吳輝舟先生在其最新著作《黑膠唱片聖經收藏索引(Ⅱ)》一書扉頁寫道 --- 「在數位音樂成為主流的今日,黑膠唱片的復興似乎帶著一種懷舊與反抗,這一復興不僅重燃了對過去音樂黃金時代的回憶,也為音樂愛好者提供一種獨特的聽覺體驗...。」,不要說播放時充滿儀式感的黑膠是古物,年輕世代其實看 CD 和看 LP 沒甚麼不同,不過 LP 能再起,那麼 CD 沒理由不行啊! |
|||
來,我們談數據不談感情...
是的,討論未來這種嚴肅的事情,當然得以談數據不談感情的態度來進行,對不? 依 RIAA (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 美國唱片協會 )公布的數據,2023 年 CD 唱片在美國的銷售量為 3,683 萬張,銷售金額達 2 億 3,670 萬美元,從數量上來看,比 2022 年同期上升 2.7 %。另來自 SNEP( 法國唱片業出版公會 )的數據顯示,有 43 % 的 CD 唱片買家尚不滿 35 歲,儘管整體音樂市場是上揚的( 特別是串流平台有近 4 % 的成長,而黑膠的銷售亦不斷上升 ),但在數位下載這塊則明顯下滑【資料來源"請按這兒"】,當 CD 歷經銷售蕭條開始止跌回升,加上仍也許多廠家持續開發新的播放器,現在便高唱 CD 無用論是不是過於武斷了呢? |
|||
![]() |
![]() |
||
More 從黑膠迷角度看 CD 下課論...
眾所皆知的,南方是堅貞黑膠迷,當 2014 年首度主導製作當年高雄音響展黑膠唱片時,我本意真是為了凸顯高雄音響展和台北、台中等地音響展的市場區隔化( 就做別人沒做過的事啦 ),至於黑膠的復甦與未來...您真以為我一個地區性音響展策展人有那麼大的能力與志向可以去左右黑膠未來嗎?只能說或許我們推出的時間點非常巧妙,就這麼搭上黑膠唱片復甦的順風車,1,500 張黑膠唱片一下便銷售一空,不過如果您在那時問我黑膠有沒有未來,我肯定不敢點頭如搗蒜( 那真太假了 ),只是現今的狀況是黑膠唱片在音樂市場已重新抬頭,至於黑膠復甦的主因為何,這點每個人的解釋都不同,這種大哉問就別問我,我怎麼可能 有答案...。
一般而言,古典唱片大廠幾乎在 1989 年陸續停下黑膠唱片的製作,新錄音或再版品僅以 CD 格式發行,黑膠在黯淡二十餘年後居然重生,天知道這二十幾年內有多少黑膠唱片被丟棄、汰除,被當飛盤處理...,相對於黑膠唱片音軌之脆弱,CD 當時淘汰黑膠的優勢依舊存在( 可反覆播放、可用遙控器點選、體積小易收納、播放設備不需嚴格調整等 ),加上人類已經擁有太多太多的 CD 片,連黑膠都爬起來了,誰說 CD 就一定沒有未來,不是嗎? |
|||
|
|||
上圖是東京音響展日本 Esoteric 展房一角,這個品牌的數位系統早享盛名,因此展房內人潮不絕...,是說他家最近居然也推出黑膠唱盤與唱片,誰說實體唱片已窮途末路...。 |
|||
其實仍一群音響工程師還在為提升 CD 唱盤的聲音持續努力著...
各位如果只看台灣的音響展,那麼感受可能還沒那麼強烈,哪天您有機會看看日本或歐洲的音響展,您將會發現其實仍有不少音響公司投入大量心力企求挖出 更多深埋在 CD 音軌上的音樂訊號,人家是那麼努力,用一句話就將別人的努力全給否定了,是誰人給的權利呢?
市場是現實的,當一項產品或某個產業已不再受人們的需要與青睞,市場機制自然會讓她下課,CD 的未來...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不過讓 CD 唱盤和串流機結合為一體是一個趨勢,最近這類產品開始多了起來,算是一個雙贏的選擇,建議大家多留意這類的產品,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好的選擇喔! |
|||
|
|||
上圖是德國 AVM CS 30.3 的面板,這款機器集 CD 兼串流播放器,還含唱頭放大與擴大器於一身,聲音表現很有水準,相當符合現今音響流行趨勢;打開各大音響品牌官網,產品線上大多仍保有 CD 唱盤( 甚至多達數款 )的銷售,每個時代都有自己時代的工業產品,昔日 Philips CDM 2/ 4 / 9 或 CD Pro2 等結構陸續停產,其實廠商們大多有建立備料庫存,只是隨著時間漸長這些備料也跟著耗盡,但消費者真需擔心 CD 唱盤的未來嗎?每家廠商都有自己的方式來應對時代改變,例如德國 AVM,他家乾脆大手筆一次買入大量日本 TEAC Pure CD 的結構,然後認真為其補強( 以大量避震墊材 ),接著大聲告訴我們,你們就大膽去交貨吧,這個結構雖是吸入式的,但非常可靠,我們也改到讓其能有非凡的聲音表現,壞了...,不怕,我有庫存...,哈,這樣不是很好嗎?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時代故事,只要有心,其實每個時代都同樣精彩啦! |
|||
More 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個老靈魂...
好啦,我知道 CD 無用論的支持者會說...「那個我家 CD 唱盤鐳射頭掛了根本沒零件可修,誰知道現在買新 CD 唱盤以後是不是會遇到一樣的事情?」,還有...「現在聽串流很方便啊,串流的音質早已超過 CD,我幹嘛還要買 CD 唱盤?CD 無用啦...!」,唉,我唸研究所畢業那年大家都在高喊書本數位化,這麼多年過去了,既使我停留在網上的時間也不少,但迄今我也還在買書啊...。
身為音響從業人員,我對"CD 無用論"的看法是 --- 首先,那些鐳射頭或機械結構已無料件可更換的唱盤,其實都已經服役相當多年,如果連國軍裝備都會有消失性商源的困擾,音響同樣很難避免這個問題,其實數位的領域一直在進步,如果您原先的 CD 唱盤都無備料了,建議您可以增購一部新的 CD 或 CD 串流播放等設備,享受現今經高倍取樣後的清晰與動態、細節之美。 其次,如果您和我一樣辦過音響展,您會知道有近 25 % 的客群是低於 35 歲的,而這群音響新鮮人對黑膠唱片、CD 片非常感興趣( 這點您下次可以在會場的軟體展房發現這點 ),我知道大部分年輕人是聽串流長大的,但偏偏有不少年輕人心中住了個老靈魂,他們有自己希冀的品味與生活方式,從數據來看這群人的數量不少( 而且還在持續增加中 ),所以 CD 的未來...還是值得期待。 最後,實體唱片( CD & LP )最大的魅力是其包裝設計與印刷等奇想,透過這些奇想讓製作團隊( 演奏( 唱 )家、錄音、美編、攝影等 )可以將更多音樂相關訊息帶給聽眾,人說見面三分情,這實體唱片唱片手冊拿起來自有其精彩,我想這也是實體唱片迄今仍受到樂迷們珍聆的主因。
愛樂的您其實自有主見,何須人云亦云,自己跟自己過不去,CD 的未來,之後的市場機制會決定,但不管未來如何,還是把握現在多聽些音樂比較實在,您說,對吧!
最後,我知道高級的、很貴的串流播放器不少,他們的聲音表現皆有相當水準,串流無疑是方便的,但要說串流的音質肯定優於 CD,大哥哥,別騙我音樂音響聽得少,您是認真的嗎? |
|||
本文完成於 2024 年 12 月 26 日 |
|||
南方的音響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