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行人看門道...

 

暫撇開歌手及指揮在唱片封面上的巧取豪奪不談,其實還是有不少歌劇唱片封面設計真的很棒,如同歌劇的序曲般,能把劇情精髓圖像化,讓聽眾在初撫觸唱片那一刻便與劇情相感應,當然,要得到感應,觀眾還是多少得做些功課才能行...,以下便是幾個成功案例。


《尤根.奧尼金》

 

《尤根.奧尼金( Evgeny Onegin )》是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最受歡迎的歌劇作品,第三幕的“波蘭舞曲”非常好聽,經常在不同情境下充當背景音樂,而第一幕的“寫信場景”更是柴可夫斯基音樂創作的最高點,我每次都被“寫信場景”沈重、流暢、不安的羞意與情感解放的綜合情緒壓的喘不過氣...,天知道那時舞臺上獨留青春少女塔姬雅娜( Tatyana )一人。


《尤根.奧尼金》內容描述情竇初開的鄉間少女塔姬雅娜愛上酷帥型男尤根.奧尼金,她寫了一封信給他,尤根.奧尼金卻直接婉拒這份愛戀,後來尤根.奧尼金和好友連斯基( Lensky )一同參加舞會,尤根.奧尼金不斷和連斯基的情人,也就是塔姬雅娜的妹妹拉麗娜( Larina )共舞,此舉激怒了連斯基,儘管尤根.奧尼金有了悔意,為了榮譽,兩人仍走向決鬥一途...。

 

到了約定的時間地點,連斯基及尤根.奧尼金依傳統舉槍對射,怎知連斯基忘不了這份友誼,他根本不想用槍射擊自己的好友,但公證人射擊的信號已啟動,連斯基便這樣死在尤根.奧尼金的槍下,尤根.奧尼金也因此放逐自己,直到多年後他再度與塔姬雅娜相逢,此時的塔姬雅娜已貴為公爵夫人,尤根.奧尼金對塔姬雅娜表達悔意及愛意,塔姬雅娜雖不捨,但仍堅守對丈夫的愛,讓尤根.奧尼金悔恨地離去。

 

上圖同為 Oscar Danon 指揮貝爾格勒( Belgrade, 南斯拉夫首都 )國家歌劇管弦樂團為 DECCA 的錄音( 1955 年 ),我不小心買了兩次,左圖為 DECCA GOS 系列,右圖則為 DECCA 在美國以 LONDON 發行的同一版本,兩者皆以連斯基及尤根.奧尼金決鬥的前一剎間為情景,因有愛,才有忌妒,而下一秒,天人永別,每次看到這兩個封面都令人不捨。


《黑桃皇后

 

柴可夫斯基還有一齣名曰《黑桃皇后 》的歌劇,故事精粹盡在下圖的唱片封面上,不熟悉劇情的朋友請先看一眼,...,再一眼...,好,公布答案。


《黑桃皇后 》描寫士官傑爾曼( Germen )陷入情網,他愛上公爵的未婚妻麗莎( Liza )小姐,雖然麗莎的未婚夫高貴且多金,但每次都以熾熱雙眼呆望著自己的傑爾曼更讓麗莎心動。

 

話說麗莎小姐的祖母來頭不小,祖母年輕時美艷動人,但嗜睹如命,某次慘敗後竟意外得悉撲克牌必勝的秘密,不過傳說中說如果有第三個男人想探悉此秘密而接近她,她需付出生命為代價( 祖母已告訴兩個男人此秘密,一是自己丈夫,一是某俊男...)

就在麗莎訂婚前,傑爾曼出現在她面前,傑爾曼先唱出自己的愛意,然後欲舉槍自盡以明志( 瞧!人家俄國多先進,十八世紀末就已經可以用槍自殺...),麗莎因此被迫表態,她其實也愛著有點壞壞的傑爾曼...。某天麗莎將祖母房間的鑰匙交給傑爾曼,說自己房門的入口在祖母房內的畫像下方,她要傑爾曼晚上進來和她幽會,但貪心的傑爾曼想人財兩得,他利用此機會向祖母逼問撲克牌的秘密,結果把祖母嚇死,讓麗莎傷痛不已。

 

不久驗屍報告出來了,祖母死於心臟病,她的死和傑爾曼沒有直接的關係,於是麗莎恢復和傑爾曼幽會,不過祖母的幽靈找上傑爾曼,幽靈說她是為了孫女的幸福而來,幽靈說出撲克牌必勝的秘密,那便是 --- 「3、7 & 1」,當幽靈消失後麗莎接著出現,她願意和他到海角天涯,不料傑爾曼卻棄她而去,發狂式的衝進賭場賭錢,麗莎難過的跳河自盡,而賭場內的傑爾曼先以「3」和「7」各贏一把,當他把籌碼全部壓在「1」上時,開出的卻是張「黑桃皇后」,這張皇后的臉隨即被祖母的幽靈取代,原來這是幽靈的復仇,失去一切的傑爾曼在唱出對麗莎的愛的同時,用短劍結束自己的生命,幕落。

 

如何,這個由 Boris Khaikin 指揮波修瓦歌劇院管弦樂團於 1967 年的錄音( MELODIYA / EMI 發行 ),唱片封面不是已明白訴說一切了嗎?


《魔彈彈手》

 

德國作曲家韋伯( Carl Maria von Weber, 1786 - 1826 ) 1821 年首演的歌劇《魔彈射手》為德語歌劇開啟新紀元,本劇多年後堅定了華格納開拓德語歌劇的信念,由於旋律悠美易懂,故事亦相當有趣,因此迄今仍經常上演( 民國七十幾年,當時的省交在德國指揮家柯尼希指揮下曾演出《魔彈射手》,記憶中歌唱的部份維持德語,但演員間的對白則用國語,讓當時年幼無知的我對《魔彈射手》好生親切...)

 

《魔彈射手》內容描述原本射技一流年輕獵人馬克斯( Max )在射擊比賽中突然失了準頭,令他憂心不已,如果他不能在明天的比賽中奪冠,他將失去迎取愛人愛嘉特小姐( Agathe )的機會...,這時已把靈魂出賣給魔鬼的邪惡獵人卡斯巴( Kaspar )出現了,他說他有一種魔彈可以百發百中,他願在當晚月蝕時帶馬克斯到“狼谷”中鑄造這種魔彈,馬克斯一心想嬴,他根本拒絕不了這種誘惑,於是和卡斯巴一同到狼谷鑄彈,馬克斯不知道的是卡斯巴早幫他與魔鬼簽好協議 --- 一共將鑄造七顆百發百中的魔彈,前六顆保證讓馬克斯隨心所欲,但最後一顆需射向他的愛人愛嘉特...。

 

故事的結局有點像道德劇,代表神聖力量的隱士救了愛嘉特,而馬克斯也知錯能改,一團和氣之餘只有卡斯巴蒙魔鬼之召喚,離開人間...,因此「狼谷」、「七顆魔彈」成為封面設計師對《魔彈射手》一劇最易聯想的關鍵字。


韋伯:《魔彈射手》/ 約夫姆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 DG, 1959 年。

韋伯:《魔彈射手》/ 凱伯拉特指揮柏林愛樂 / EMI, 1959 年。


韋伯:《魔彈射手》/ 考克萊巴指揮 WDR 管弦樂團 / Cetra, 1955 年。

韋伯:《魔彈射手》/ 福特萬格勒指揮維也納愛樂 / 1954 年。


左圖為指揮家小克萊巴《魔彈射手》名演之唱片封面,這套《魔彈射手》是小克萊巴的首次正規錄音,他以此齣歌劇為自己打響名號,有趣的是小克萊巴與德勒斯登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是 DG 為完成唱片錄音的任務編組,這個組合從未曾公開演出過...,特別吧!

 

小克萊巴這個版本的封面設計簡潔有力,除了漆黑的夜裡的那把獵槍外,上方劇名《 Der Freischütz 》被「七顆魔彈」所打穿,嗯,有一種聽小克萊巴指揮的感覺 --- 直指音樂核心的快意。

韋伯:《魔彈射手》/ 小克萊巴指揮德勒斯登國立歌戲院管弦樂團 / DG, 1973 年。


清楚明白的封面設計

 

撇開歌手間及指揮家在 31 * 31 的方圓內巧取豪奪,其實還是有不少歌劇唱片其封面設計真的很棒,如同歌劇的序曲般,能把劇情精髓圖像化,讓聽眾在初撫觸唱片那一刻便與劇情相感應,當然,觀眾還是多少得做些功課才能有此功力...,沒錯吧!隨手又找了些類似的歌劇唱片封面,請大家隨意看看。


《法斯塔夫》

 

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最後作品《法斯塔夫》,其主角法斯塔夫爵士挺了個大肚子,自以為風流倜儻,卻被眾人合力惡整...,一代大師以此喜劇為遺世之作,風範果真不俗...,於是,我們只要看到唱片主角肚 大可撐船者,十之八九是《法斯塔夫》。【左圖為義大利指揮家朱利尼指揮洛杉磯愛樂管弦樂團的錄音,1982 年,DG 發行】


《莎樂美》

 

雖然還有更血腥或更情色的封面設計,但我們這兒的主題是「清楚明白」,因此左下圖得以入選,其封面已說明一切。

 

《莎樂美》是理察•史特勞斯早期的佳作之一,內容描述猶太少女莎樂美迷戀先知約翰,但約翰不為所動,於是莎樂美在為其繼父希律王跳完知名的“七紗舞”後,便任性地向希律王要約翰的人頭...,最後約翰的人頭被放在銀盤上送出來,莎樂美竟狂吻他的嘴唇,希律王只好將發狂的莎樂美一併殺掉...。

 

眼尖的人有沒有發現,指揮家貝姆雖然將封面讓給扮唱莎樂美的英國女高音瓊斯( Gwyneth Jones, 1936 -  ),但貝姆名字的字體可是和作曲家一樣大呢!所以我說唱片封面上的爭戰無所不在,可不亂說的。


《玫瑰騎士》

 

看到左圖沒有立刻反應過來的朋友,不要說您的歌劇閱歷有多麼資深 --- 和總是挺了個大肚子的《法斯塔夫》一般,理察•史特勞斯的《玫瑰騎士》似乎也總以身穿華服的年輕騎士為封面,這齣以維也納貴族生活為背景的歌劇 ,在嬉戲的場景中其實夾雜著愛情男女對青春的揮霍、憧憬及不捨,是一齣隨著歲月增長會有不感受的佳作( 也是我最喜愛的歌劇作品 );左圖是貝姆指揮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的名演( DG, 1958 ),不過我得誠實說...最好的《玫瑰騎士》不是此版,也不是卡拉揚的,而是小克萊伯於 1988 年為 DG 所留下錄影( DVD, 沒看過的人請跑步帶殺聲買來看 )


其實頗能反應劇情需求的封面設計不少,在此不再詳述...,但很不怎麼樣、非常不知所云的封面亦不在少數,特別是某些低價版或再版的唱片, 唉!反正總得印個封面給人家,為什麼連設計費都捨不得花呢?




左上圖為艾伯托•厄爾蒂(Alberto Erede)指揮羅馬聖西西里音樂院管弦樂團錄製威爾第《奧泰羅》的中價版唱片封面( DECCA ECS 732-32, 3 LP / 錄於 1954 年 ),我完全看不出封面上的景色和《奧泰羅》的任何場景有何關連...,可惜本錄音還動用天王蒙納哥和天后提芭迪共同演唱,是一個非常動人的版本說...。

 

右上圖則是...,不要懷疑,便是同一版本的套裝早期版封面( DECCA 在美國改以 LONDON 為名發行,編號為 LLA 24 ),瞧,是不是有「fu」多了?【「fu」:有人不知“fu”的意思嗎?不知道的人年紀應該都比我老了...。】



來,再看一張,左上圖是指揮家凱伯拉特 1955 年於拜魯特音樂節指揮《漂泊的荷蘭人》的實況錄音( DECCA 發行 ),同樣的中價位系列,同樣乏善可陳的封面設計...,《漂泊的荷蘭人》要三張 LP ( 一共六面 )才錄的完,不聽黑膠的人很難想像換片時要面對這種無趣的封面實在是種折磨...,對忠實的歌劇迷來說,折磨更重。

 

右上圖則以卡拉揚為其蕯爾玆堡音樂節一手打造的《漂泊的荷蘭人》之場景為唱片封面( EMI, 1981 - 1983 年),書上說卡拉揚為了第一幕的水手合唱,合唱團團員無法邊唱邊做出正確的解纜繩及揚帆之操作,卡拉揚還特別帶這些合唱團團員到自己的船上親自示範...,知道這段故事再看 EMI 的這套《漂泊的荷蘭人》封面,有沒有格外親切呢?


非戰之罪的《霍夫曼的故事》

 

那一齣歌劇的封面設計難度最高?我不是設計師,所以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不過倒是有齣歌劇我手頭上有六個版本,封面沒一個讓我喜歡,那便是法國作曲家奧芬巴哈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

 

《霍夫曼的故事》一劇描寫愛亂愛的詩人霍夫曼先後愛上機器人等人的故事,雖然劇情荒誕,但其中音樂極度美妙,加上場景中留有許多空問供導演發揮,從 1881 年首演迄今仍倍受觀眾歡迎,是歐美各劇院的保留曲目。【奧芬巴哈於 1880 年去逝,當時《霍夫曼的故事》即將完成但未完成,最後由法國作曲家 Ernest Guiraud( 1837 - 1892 )代為完成...。 】

 

由於真的很喜歡《霍夫曼的故事》,又很不喜歡這些封面,請原諒我不做版本說明,只把封面貼上來給大家看...,唉!看來歌劇唱片的封面真的很難設計。





結尾 --- 期待鬥爭烽火連天時...

 

如何,歌劇唱片封面中竟暗藏了這麼多玄機?不過說真的,近年來隨著劇場文化之演變,許多新製作的歌劇,導演已成為其中的靈魂, 而且居然還頗受觀眾喜愛,雖然歌手和指揮間爭鬥不會停歇,卻因而失色不少, 我還真期待歌手與指揮的鬥爭烽火能連天,當爭伐再起之日,歌劇迷的好日子才會重新到來。


回南方首頁

聽南方的音樂

看南方的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