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唉!我第一次有這種心情...。 |
|||
真不知道被騙這麼多年...
我看過三場《蝴蝶夫人》的現場演出,手上也有幾個 DVD 的版本,每位蝴蝶夫人在結尾前都勇敢地將刀插入自己的身體,也都有成功地死去...,我和大多數歌劇迷一樣...不知詛咒薄情平克頓幾多年,亦為蝴蝶夫人 流了不少淚水,但如今...我發現...我被騙了,*&^%$$...,真不甘願被騙這麼多年...,有人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嗎? |
|||
從蝴蝶夫人談起
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普契尼於 1904 年完成《蝴蝶夫人》一劇,在這之前,他已完成《托斯卡》及《波希米亞人》等名作,一連幾齣成功的創作 為普契尼奠定了其在義大利歌劇界不可動搖的地位。 |
|||
《蝴蝶夫人》的劇情相當淒美,描述 15 歲的日本少女 Cio-Cio-San ( 即蝴蝶夫人 )透過婚姻掮客嫁給美國海軍軍官平克頓, 平克頓在長崎的山腰上弄了個可以遠眺港口的房子來當新房,為了嫁給外國丈夫, 蝴蝶夫人特別在婚前到教堂受洗禮,此舉雖激怒了她那當和尚的叔父及所有親人,但蝴蝶夫人仍柔順且堅定地將自己奉獻給婚姻及平克頓...。
婚後不久平克頓便隨軍艦返美, 一下子三年過去了,所有人都認為平克頓不會再回來,唯獨蝴蝶夫人在山上小屋不斷祈禱與等待,儘管生活貧困,她仍拒絕改嫁,因為她為平克頓生了一個可愛的小男孩,她在等孩子的爸爸的歸來...。
不久蝴蝶夫人終於盼到丈夫的船進港,但是平克頓已另結新歡,他和新老婆是要來接小孩走的,蝴蝶夫人宿命地接受這個安排,不過她希望 能再見丈夫一面,結果就在平克頓到達昔日“愛的小屋”前一刻,鑼聲響起,蝴蝶夫人用刀結束自己的生命,讓趕來的平克頓悲鳴不已...。 |
|||
好啦!我看過三場《蝴蝶夫人》的現場演出,手上也有幾個 DVD 的版本,每位蝴蝶夫人在結尾前都勇敢地將刀插入自己的心臟,也都有成功地逝去...,我不知詛咒薄情平克頓幾多年,亦不知為蝴蝶夫人 流多少淚水,但如今...我發現...我被騙了,*&^%$$...,真不甘願被騙這麼多年...,有人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嗎? |
|||
原來真有這麼一個地方...
四月中旬意外去了一趟日本,我不是一個好的旅人,背了相機,帶著 i-pod,說走就走。 |
|||
整個行程最令我驚訝的地方是長崎的哥拉巴公園( Glover Garden ),上圖為要前往公園入口前的照片,得上一段小坡才能到達。 |
|||
此即為哥拉巴公園入口的告示牌,上頭先後用日文、英文、韓文及簡體中文寫道:「歡迎光臨哥拉巴公園。」
【這次日本行,我發現在車站、機場,部份餐館和飯店,以及大多博物館及觀光景點,告示牌上的訊息大多涵蓋這四種文字,連導覽手冊也印成四份,一種文字一份...,顯示日本人拼觀光真不是說說而已...。】 |
|||
|
為方便遊客,整個上升的行程總共要換三次手扶梯才到得了山項...,左圖為第一座手扶梯,奇怪,是露天的吔!是我少見多怪還是....?【後兩座手扶梯的距離較長,是上面有屋頂的那種】 |
||
好啦!長崎的哥拉巴公園有什麼了不得?要花這麼多時間介紹?實在是因為這座美麗的公園有一個更有名的名字 --- 蝴蝶夫人紀念館,怎樣?有興趣了吧! |
|||
話說幕府時代,日本進行鎖國政策,長崎是唯一對外窗口,全日本的進出口都要由長崎港 進行,後來日本被迫開放門户( 1854 年 / 黑船事件 ),除了原有的長崎外,還放了橫濱、新瀉、神戶及箱館等地...。
為了方便管理異邦客,這些城市都建造了「外國人居留地」,1859 年,21 歲的蘇格蘭青年哥拉巴先生( Thomas Blake Glover, 1838 - 1911 )由上海來到長崎經商,建立了自己的商會,並於 1863 年在長崎港旁的南山崗上的「外國人居留地」內建立了自己的家園,後來哥拉巴先生娶了日本姑娘慈露小姐( Yamamura Tsuru ),這個居留地現仍保留著,由於哥拉巴和慈露聯姻的故事給了美國作家 John Luther Long( 1861 - 1927 )靈感( 這個故事是聽他姐姐說的,她曾隨其傳教士的先生到過日本 ),由於當時西方對東方世界充滿好奇及遐想,John 將這段異國戀的背景保留在長崎,但主角改為美國軍官及日本藝妓,寫成短篇小說《蝴蝶夫人》,而這篇作品引發美國劇作家 David Belasco( 1853 - 1931 ) 的興趣,於是兩人合力將《蝴蝶夫人》改編成獨幕的戲劇,並在 1900 年 3 月在紐約上演,隨後 David 獨力將本戲改成三幕的版本於倫敦演出,義大利歌劇作家普契尼便是在此接觸到《蝴蝶夫人》一劇,他便以 David 的版本為基礎,完成世人所熟悉的歌劇 --- 《蝴蝶夫人》。 |
|||
此即為哥拉巴先生的家( 也就是傳說中蝴蝶夫人的家 ),據說這棟房子是日本最早的木造西洋建築( 1863 年 ),房子就座落在南山的山腰上( 因此它並不是公園中地勢最高的建築物 ),有著不錯的視野,可以清楚眺望海的方向( 嗯!和歌劇《蝴蝶夫人》的家之地理位置相仿,不過...也實在太美麗了些...)。 |
|||
屋內的陳設還保留著當年的樣貌,非常豪華且高雅。左上圖為哥拉巴先生家中的 接待室,右上圖為餐廳,瞧!人家哥拉巴夫人吃的多好,和歌劇中的蝴蝶真....真的差很大。 |
|||
對了,在哥拉巴公園內,我們會在兩個地點看到一堆人拿著相機朝地上猛拍...,我也東閃西躲地跟著人群向地面按快門 --- 原來公園內有兩處各埋了一顆心型的石塊,而這正是代表愛情的哥拉巴公園之地標 --- “愛心石”( 連導覽手冊上也特別註明愛心石的位置 ),愛心石是哥拉巴先生當年特別埋入,還是碰巧埋入,甚至是後人為了增加公園的賣點刻意埋的...,都說我不是好旅人了,我當然不知道。 |
|||
由上面的照片看來,哥拉巴先生的家大業大( 他在日本的事業版圖真的不小,而且他對日本現代化的貢獻極大,連天皇都曾授勳給他...),那麼嫁給他的日本姑娘慈露小姐生活怎會困苦到給不相識的美國作家 John Luther Long 下筆的機會?經多方考證,比較被接受的說法是 ---
哥拉巴在某風月場所認識了藝妓 Kaga Maki,某天 Kaga Maki 小姐驚覺自己懷了外國人哥拉巴的小孩,於是她回到鄉下思考未來...,後來她鼓起勇氣去找哥拉巴,不料哥拉巴已回到蘇格蘭,負責打掃房子的便是後來成為哥拉巴夫人的慈露,慈露告訴 Kaga Maki 小姐說哥拉巴可能不回日本了,於是Kaga Maki 小姐只好生下小男孩,獨自撫養...,而後來哥拉巴回來了,他完全不知道 Kaga Maki 小姐的事,不久他便和慈露小姐結婚。
多年後哥拉巴在路上巧遇 Kaga Maki 小姐,始知自己有個兒子,他希望生活貧困的 Kaga Maki 小姐可以將小孩交給他撫養,讓小孩受教育,於是就在約好的那天,哥拉巴在 Kaga Maki 小姐家中只見到自己的小孩( 是混血兒,很好認 ),Kaga Maki 小姐選擇投江自盡...,不過她被人救起,出家度餘生...( 另有一說,她後來與一日本男人結婚,1905 年於長崎去逝 )。
我在哥拉巴公園拿到的導覽中有介紹這位哥拉巴的嗣子,他叫倉場富三郎( Thomas Albert Glover, 1870 - 1945 ),這位倉場富三郎曾在美國學生物學,其引進拖網捕魚法引發日本水產界的革命,他編有知名的“哥拉巴魚譜”,其內有包含八百多張魚貝的圖片,二次大戰期間倉場富三郎被日方懷疑為間諜,故被嚴密監控,戰後不久的 8 月 26 日,以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倉場富三郎和其妻 Waka ( 逝世於 1943 年 )未留下子嗣,他的死,也結束了傳奇的哥拉巴家族與日本的關聯。 |
|||
沒有人知道 John Luther Long 當年由他姐姐那兒聽到多少「故事」,我想他應知道慈露小姐的異邦戀,但他未必知道哥拉巴先生還有 Kaga Maki 小姐這段情...,不過歪打正着,《蝴蝶夫人》的劇情似乎比較接近 Kaga Maki 小姐的現實寫照。
《蝴蝶夫人》,現今比較被人提及的推論是... John Luther Long 聽過“長崎的哥拉巴先生及其夫人慈露小姐”的故事,他可能也看過慈露小姐穿和服的照片,日本和服寬寬長長的袖子頗引其興趣,因為那像極了蝴蝶的雙翼,因此他便在小說中創造了「蝴蝶夫人」這號人物...。 |
|||
|
|
||
儘管大家都知道 John Luther Long、David Belasco,以及普契尼筆下的蝴蝶夫人未必就是哥拉巴先生之夫人的寫照,不過為了增加賣點,如今哥拉巴公園內還真有白色的普契尼雕像( 左上圖 ),而在普契尼雕像的另一側,還有尊“三浦環小姐”的雕像( 右上圖 ),這位三浦環小姐全名為 Tamaki Miura ( 1884 - 1946 ),她 1911 年於東京登臺,同年轉往歐洲演出及學習,1915 年於波士頓首次演唱《蝴蝶夫人》一劇的主角 Cio-Cio-San,然後她便以此角色揚名國際,1922 年她還特別到《蝴蝶夫人》故事背景的長崎舉行音樂會,1932 年她回到日本定居,為張顯她對蝴蝶夫人一角的貢獻,1963 年“三浦環顯張會”特別在哥拉巴公園為其立像( 該雕像還特別加入蝴蝶夫人為平克頓所生的小男孩...),下次有機會到長崎的哥拉巴公園参觀,別忘了找找普契尼和三浦環喔! |
|||
More 蝴蝶夫人
整理完上文,再看看一般旅行社所提供哥拉巴公園的資料 ---
【蝴蝶夫人故居公園】又稱哥拉巴公園,亦名長崎明治村。哥巴拉公園附近一帶地區曾經是外國人的居留地,在總面積 3 萬 2 千平方公尺的園內,有明治時代所建造的洋館和從市內遷移復原的洋館,使當時長崎特有的氣氛重現生機!有名的歌劇『蝴蝶夫人』就是以哥拉巴氏和其妻蝴蝶夫人一生為背景,而風靡全世界。
嗯!好像有對有不對,我被騙許多年,您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