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私房唱片整理術 --- 這次一定要成功...

 

嗯,家中唱片愈堆愈多,有些聽過了,有些連什麼時候買的,怎麼想都想不起來...,好啦!如今又堆到沒地方走路了,該自愛些,好好整理唱片去...。

 

說真的,整理唱片是一門大學問,特別是對 LP 愛好者而言,每張唱片的封面都那麼獨特那麼美,最好在分類的同時又能留下封面的倩影,沒事還可以在 iPad 上翻閱自愉,我是在六月四日那天下定決心兼做完試驗,開始「再度」整理唱片,這次一定要成功,加油!!!


南方私房唱片整理術 --- 這次一定要成功...

 

哇!太誇張了吧!整理唱片不過就搬來搬去 & 上下穿插,還得下決心做試驗?...,我肯定聽到有人如此滴咕,來,請聽我細說 ---

 

這回南方的終極黑膠唱片整理術極耗費...生命,首先,我得先將家中萬餘張唱片分類( 這點容易,平時我就有分類的習慣 ),依曲目細分成「鋼琴獨奏」「弦樂器獨奏」( 這幾乎是為了作曲家巴哈所設立的 )「室內樂」「協奏曲」( 此部份再細分為小提琴協奏曲、鋼琴協奏曲、大提琴協奏曲及其它樂器之協奏曲等 )「管弦音樂」「交響曲」「歌劇」「聲樂作品」「其它不分區...」等類;其次,一一拍然,是的,一張一張給她美美的封面拍照,不然怎麼將封面放在 iPad 上自爽...,給 LP 封面拍照容易,但拍的好卻很難,幾經試驗,最後決定以我心愛的 Canon EF 24 mm f/1.4 L II USM 鏡頭為主角,先拍 RAW 檔,再轉 JPG 檔,最後再逐一裁邊...,真的花功夫呢!


好啦!分完類兼拍完照才是整理的開始,以左圖這張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 b 小調, Op. 104 )為例,除了唱片實體肯定被放在「協奏曲」的大提琴協奏曲專區,其唱片封面卻可以出現在其它較細的索引內,來,我分給大家看 ---

 

唱片公司:「DECCA」

指揮:「阿胥肯納吉」

樂團:「愛樂管弦樂團」

獨奏家:「哈瑞爾( Lynn Harrell )」

是否數位錄音:「Digital」

 

瞧!這樣分我可以一下子就知道我有多少大提琴家哈瑞爾的 LP,也可以充分掌握手頭上愛樂管弦樂團的錄音( 這樣對照翻閱《愛樂管弦樂團錄音全記錄》時真的超方便超有 Fu...),未來整理到一個程度,還可以再追加「EMI 史上百大唱片」、「企鵝三星帶花」、「Mono 百大唱片」、「Gramophone 百大唱片」...等專區,好玩吧!


從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瞧南方的私房 LP

 

從音樂創作的角度來看,我每次聽到德弗乍克這首大提琴協奏曲都會感受到一股堅固友誼的高貴情操,這是我在聽其它曲目時得不到的感動...。眾所皆知的,布拉姆斯對德弗乍克的音樂事業有提攜之功,從頒給他奧匈帝國獎金,到介紹出版社發行德弗乍克作品等,布拉姆斯慧眼識英雄地對德弗乍克無私提攜是音樂史中有名的佳話...,1897 年布拉姆斯逝世,德弗乍克還一路護送布拉姆斯的靈柩到墓地呢!

 

1892 年,德弗乍克受聘到美國擔任國民音樂院院長,直到 1895 年離美返國為止,德弗乍克在新大陸共完成包括《新世界》交響曲、弦樂四重奏《美國》及這首大提琴協奏曲等作品,許多人都知道,布拉姆斯曾說過:「如果我早知道大提琴可以有這般協奏曲的表現,我也會試著寫一首...。」這首大提琴協奏曲於 1896 年 3 月在德弗乍克親自指揮下於倫敦進行世界首演,我始終記得我看過一篇文章,文中說由於德弗乍克的出版商在維也納,於是這首大提琴協奏曲總譜寄回維也納時,布拉姆斯還曾協助人在美國 的德弗乍克校譜,所以才有「如果我早知道大提琴可以有這般協奏曲的表現,我也會試著寫一首。」這段話...,不過我忘記我是在那本書看到這個說法的( 布拉姆斯晚年身體狀況並不好,他是不是有時間和體力為德弗乍克校稿,有音樂史高人可以告訴我嗎?先謝了!),但或許是這個原 故,重感情的我只要看到這首協奏曲的 LP,只要唱片狀態 OK,而且我正好買得起,我都會忍不住出手,於是才有如今的場面...。


如何有系統地介紹這些 LP,想了許久,決定以自問自答的方式來說明比較有效率,請大家細看了...。


【Q】:好啦!我知道你有二十幾張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的 LP,那你知不知道你最早入手的版本是那一個?何時在那兒買的?多少錢買的還記得嗎?

【A】:哈,這問題容易...( 不過你如果問我第二或第三個,我肯定答不出來...),我是在 81 年 12 月 25 日擁有生平第一部 LP 唱盤的,那時前《樂典》音樂雜誌總編徐景漢老師帶我到重慶南路的太孚唱片行掃貨,當時是 LP 最落魄的時刻,太孚陳列了一堆打洞版的全新 LP,每張 80 元到 100 元( 還可以打八折 )

我第一張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的 LP 是 81 年 12 月在太孚買的,由捷克指揮家紐曼( Vaclav Neumann, 1920 - 1995 )指揮捷克愛樂,Josef Chuchro 擔任大提琴獨奏( LP:SUPRAPHON SUPD 005, 2LP ),比較特別的是這套 LP 同時還收錄德弗乍克的鋼琴協奏曲呢!


順便一提,即便上世紀下半葉捷克、匈牙利等國是共產國家,但他們國營唱片公司對扶持本國作曲家及演奏家可不遺餘力...,我手頭另一套 SUPRAPHON 唱片罕見地收錄兩首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並勇敢地將之冠予以第一號及第二號的...頭銜( 紐曼指捷克愛樂,Milos Sadlo 大提琴獨奏,LP:SUPRAPHON 1 10 2081/2, 2LP );德弗乍克曾完成另一首大提琴協奏曲嗎?怎麼好像沒看過有唱片可聽...,其實德弗乍克於 1865 年( 24 歲 )曾著手寫一首 A 大調的大提琴協奏曲,但未完成,於是沒有作品編號...,LP 的附頁說本曲有留下鋼琴簡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鋼琴譜被找到,現存於英國大英博物館中,而這張唱片的「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指的便是這首德弗乍克早年的作品,只不過管弦樂配器是由 Jarmil Burghauser( 1921 - 1997, 捷克作曲家兼指揮家 )所完成,而大提琴獨奏部份則由本片的大提琴家 Milos Sádlo 所寫,很是特別。


【Q】:可以說說那個版本的取得對你影響最大?

【A】:好問題...,當年( 民國 82 年到 83 年 )台北賣二手原版 LP 的人不多,我在某音響雜誌看到台北市富錦街有一家二手唱片行的廣告,於是利用實驗空檔騎機車去看,這家唱片行隱身在民宅中,老板姓諭,當時我二手唱片的知識幾乎是零,我一直以為二手 LP 的價格應和太孚的打洞版差不多,一張頂多 100 元,沒想到每張都是好幾佰起跳...。


初次到訪,我全身的錢只夠買一張 LP,老闆還是很客氣的招呼我,而且告訴我不少二手 LP 的...學問,臨去前老闆說我可以留下想收藏的 LP 曲目及版本,他看到會通知我...,不熟嘛,我只客氣地留下一張唱片的資料 -- 「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 / 傳尼葉獨奏 / 塞爾指揮柏林愛樂 / DG 」,沒想到過沒多久便接到諭老闆來電,告訴我他為我買到這張唱片了,大花版的呢!

 

( 咦!不過就代買嘛,有什麼影響好說嘴的...?嗯,大約一年後,這家二手 LP 專賣店結束營業,結束前諭老闆對我說你這麼愛古典,你應該直接和國外買自己想聽的 LP,去買一本 Gramophone,後頭有很多小廣告,我只能告訴你這麼多...,於是我開始向英國郵購 LP,從此我的視野大不同,所以這真是影響我最大的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版本...。 )


在此版本之前,大提琴家傳尼葉還有一個同曲演奏同樣傳奇( 見右圖 ),那是他在 1954 年 6 月在捷克指揮家庫貝利克( Rafael Kubelik, )指揮下與維也納愛樂的錄音,此唱片傳奇之處在於本錄音是庫貝利克為 DECCA 所完成的最早錄音( LP:DECCA LXT 2999;同一時間庫貝利克還和維也納愛樂錄製了馬勒第一號交響曲 ),庫利貝克於 1948 年開始流亡,雖然他很快地於 1950 年到 1953 年出任芝加哥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但其大師地位仍未被確定,許多樂評皆提到,就是他開始和維也納愛樂合作錄音,並廣受好評,其大師身份才漸漸被肯定。【我在〝Philharmonia Orchestra:Complete Discography 1945 - 1987 〞一書中找中庫貝利克與傳尼葉另一個本曲的錄音,時間是 1948 年 10 月,樂團是愛樂管弦樂團,書中留的是 EMI 之 HMV 的 78 轉 SP 編號,經網兄們協助,這個錄音曾出過 CD...,但聽過的人可能不多。】


【Q】:在這些版本中,最早完成錄音是那一個,你知道嗎?

【A】 :這題不難,雖然我不知道史上最早的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版本是那個( 對不起,我還蠻想知道的,知道的人可以發 mail 告訴我,再謝... ),但自己擁有的唱片是有責任搞清楚的。

右圖這張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的 LP 肯定是我手中錄音最早的版本 --- 指揮家塞爾指揮捷克愛樂管弦樂團,由偉大的大提琴家卡蕯爾斯( Pablo Casals, 1876 - 1973 )獨奏( LP:EMI COLH 30 ),1937 年 4 月於布拉格錄製,除此之外,我還知道此版本曾於 1938 年 2 月以 78 轉的 SP 型式發行,想知道要幾張 SP 才放得下這首協奏曲嗎?答案是 5 張,問我怎知道這麼多...,不是我多知,是這張 LP 封套內夾了一本附冊,裡頭將這個錄音的資料記載的很詳細。

 

這張 LP 的屬於「Great Recordings of the Century」系列,此系列內容大多將 SP 時期的偉大錄音轉成 LP 發行( 如果我沒記錯,1951 年德國指揮家福特萬格勒指揮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的貝多第九號交響曲是本系列中鮮見的例外,該錄音不屬於 SP 時代的產物 ),這個系列封面設計相當簡單素雅,張張精品,一共才一百多張,建議膠迷看到就收,真的很棒喔!


【Q】:你手中的 LP 以那位大提琴家演奏本曲的版本最多?

【A】:我點了一下,以俄國大提琴家羅斯托波維契( Mstislav Rostropovich, 1927 - 2007 )演出的版本最多...( 不過我不知道他是不是錄過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次數最多的大提琴家,有人知道本曲錄音次數最多的是誰嗎?再謝!),左圖這張 DG 的 LP 應是羅斯托波維契最廣人知的經典名演 --- 由指揮家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於 1968 年 9 月的錄音( LP:DG 139 044 )。


我查教育部國語辭典對「經典」二字的解釋 --- 形容製作美善,可以流傳久遠,成為後世模範;嗯!我國語實在不好,和我的認知有點不同...,個人覺得羅斯托波維契最令我期待、驚艷,足以成為愛樂人經典的版本是他在 1952 年與捷克指揮家塔里希( Vaclav Talich, 1883 - 1961 )及捷克愛樂在布拉格的錄音( 左下,LP:SUPRAPHON 87152 MK )。

 

塔里希是何許人也?他是道地捷克指揮家,曾分別於 1919 到 1931 年及 1933 到 1941 年間兩度出任捷克愛樂音樂總監,在他的努力下,捷克愛樂終於邁向黃金時期...,塔里希擅長以樸實自然的手法詮釋捷克作曲家史麥塔納、德弗乍克等人的作品,看似無奇,卻總能引發聽眾共鳴,因此相較羅斯托波維契其它名演,我個人最喜歡這個 1952 年的錄音...,對了,此時羅斯托波維契年僅 25 歲,此時他的琴音極富想像,這是後來成為一代宗師所沒有的呢!

 

塔里希和羅斯托波維契到底錄過幾次本曲?怎右下又一張相同組合相同曲目的 LP...,是的,這正是誘發我要開始〝重新〞且〝再度〞整理家中唱片的原因...;首先,我真的不知道他們到底合作錄過幾次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其次,我坦白說,大家不要駡我...,我壓根忘了我已擁有左下那張 SUPRAPHON 的 LP,所以當我看到右下那張美國 Pickwick 唱片公司發行的版本,我是如獲至寶地掏錢買下,回家才發現...這兩張是同一個錄音,只是 SUPRAPHON 於 1979 年將版權授權給 Pickwick,於是...,所以...,同一個錄音。



有了上面的例子,下兩張就好解釋了...,是的,羅斯托波維契與俄國指揮家 Boris Khaikin 亦曾為俄國 Melodiya 唱片錄製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左下圖是美國 abc 唱片公司 Westminster Gold 發行的 LP 封面,右下則是另一家小廠的封面,...,我知道得好好整理家中唱片了。


手邊第四個羅斯托波維契的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版本是他與英國指揮家鮑爾特( Adrian Boult, 1889 - 1983 )和皇家愛樂管弦樂團的錄音,EMI 唱片公司發行,我的 LP 是單聲道版,編號為 ALP 1595,我翻了 Phil Rees 所寫的〝Audiophile Record Collector's Handbook〞,本片亦有立體聲版發行( ASD 358 ),不過後者的價格肯定比前者貴上不少就是了。【我知道羅斯托波維契在 EMI 還有一個同曲錄音,該版本他是和義大利指揮家朱利尼與倫敦愛樂管弦樂團合作,嗯,人生不要太強求,下次看到再說了...。】


對了,羅大師在 Erato 唱片還有一個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的錄音( 曲目安排和他在 DG 與卡拉揚的版本一樣,後頭還補了一首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這次他和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及波士頓交響樂團搭檔演出,比較特別的是本片錄於 1985 年 12 月,於 1987 年以 LP、CD 及卡式錄音帶等格式同步發行,算是「數位錄音時期的類比唱片」( LP:ERATO NUM 75282 ),和先前版本相較,此時的羅斯托波維契已 58 歲,和 SUPRAPHON 塔里希的版本相隔 33 年,大師...就標準的大師樣,成熟且穩健,這可是以無數青春為代價換來的呢!


【Q】:德弗乍克這首大提琴協奏曲名盤如林,有沒有那種你買的時候不知道它是名盤,買回家才發現它是名盤的 LP?

【A】:這是個有趣的問題,我想我們得先為「名盤」下定義,是企鵝三星帶花( 打岔一下,還在講三星帶花的人肯定不用功,人家現在已改成四星帶花,而且改好幾年了...)、日本名片名曲或是其它雜誌、名家推薦過的才算是名盤?深具意義的名演或個人超愛 ,卻從未被任何雜誌提及者,能否入列名盤之林呢?好啦!有一張...算是名演,我買的時候是衝著指揮及樂團買的,不知放了多久,等到將 LP 放上唱盤,邊聽邊做功課時,才發現這張 LP 的真價值...。


日劇「交響情人夢」意外拱紅了捷克指揮家馬卡爾( Zdenek Macal, 1936 -  ),曾任捷克愛樂管弦首席指揮的馬卡爾( 任期為 2003 年到 2007 年 )曾率這支歐陸勁旅於 2004 年造訪臺灣,我有回台北聽兩場演出中的一場,記憶中馬卡爾的樂風及臺風相當美式,懂的與觀眾互動...,2009 年他曾受邀客席高雄市交響樂團,我託友人的友人拿 LP 給馬大師簽名( 左圖,曲目為德弗乍克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EMI CFP 4382,倫敦愛樂,1982 年錄製 ),大師簽名時興奮地表示:「我錄過五次《新世界》交響曲,這是第一次,可是錄完後我從沒看過唱片長什麼樣子,沒想到...。」看清楚點,大師簽名版呢!


右圖和上頭那張應是相近時期的錄音 --- 馬卡爾指揮倫敦愛樂管弦樂團錄製的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 LP:MHS 4690T ),由英國大提琴家 Robert Cohen 擔任大提琴獨奏,本片版權應為 EMI 旗下的 Music for Pleasure 所擁有,1981 年的錄音,1982 年美國 MHS 唱片公司得到授權...。

 

Robert Cohen 現仍以大提琴家及指揮家的身份活躍樂壇,他的錄音不少,其官網如下( 請按這兒 ),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賞閱...。

 

咦!不是要說名盤嗎?怎本片的介紹就這麼簡單...,哈,因為名盤的觀戰重點是下一張。


有人知道 Anja Thauer 是何許人嗎?我看到這張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是由馬卡爾指揮捷克愛樂所灌錄的,而且居然是 DG 的錄音,衝著捷克愛樂的威名( 是的,捷克愛樂的威名,而非馬卡爾的威名 ),在完全不知 Anja Thauer 是誰的情形下,就將本片帶回家...。

 

好友 Blue97 兄曾在其網誌如此介紹這位大提琴家 ---

德國女大提琴家 Anja Thauer( 1945-?),納瓦拉( Andre Navarr )的女弟子,1961 年獲德國文化獎,1962 年在一項巴黎音樂比賽中獲最優秀獎,1964 年拿到紐倫堡市文化獎。Anja Thauer 的錄音相當罕見,算一算,DG 兩張 LP 加上德國 Attacca 有一張,共計才三張唱片傳世。此外,Anja Thauer 的生平資訊也少得可憐,據說她在 30 歲左右傳出與一名已婚醫生的不倫戀,後來醫生自殺,她的大提琴傳奇故事似乎也就到此為止。( 南方註:不久後三十出頭歲的 Anja Thauer 亦已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

我想實際聽過 Anja Thauer 錄音的人並不多,網路上對她的評價亦頗分歧( 有人認為這個版本可和傅尼葉及羅斯托波維契在 DG 的同曲錄音齊名,有人則說其演奏...不成章節?),我特別把這張 LP 帶到南方,邊寫邊聽...,本片錄製於 1968 年,那時 Anja Thauer 才 23 歲,而指揮家馬卡爾當時也僅 32 歲,因此全曲相當活潑生動,或許不若 DG 卡拉揚及羅斯托波維契的同年同曲錄音來的沈穩( 那年卡大師 60 歲,羅大師 41 歲 ),但 Anja Thauer  的音色及才氣絕對值得吾人珍聆,個人將之列入「南方私房名盤」之林,自在且無愧呢!

 

對了,本片 DG 唱片 LP 原盤編號為 139 392,我買的是後期再發行版,編號 DG 2548 134;我認真查了一下, Blue97 兄所說的 DG 另一張唱片,LP 編號為 138 990,曲目包括 Max Reger  和 Jean Francaix 的作品( 錄製於 1964 年),而 Attacca 的唱片則收錄了舒伯特的 Arpeggione Sonata 等作品,聽說兩張 LP 都不便宜,於是我理所當然的...沒有。


 

【Q】:我知道這首協奏曲是每位大提琴家都想征服的高山,除了 Ajna Thauer 外,你還有其它女性大提琴家的 LP 嗎?

【A】:LP 的世界浩瀚,我得誠實說,我懂的真的不多...,我不知道有多少女性大提琴家灌錄過德弗乍克這首協奏曲,不過我確實還有兩張女性大提琴家演奏的的本曲 LP。


這是三張一套的 LP 封面( LP:EMI SLS 895 ),收錄了德弗乍克、艾爾嘉、海頓及舒曼的大提琴協奏曲,全由英國女大提琴家杜普蕾( Jacqueline du Pré, 1945 - 1987 )擔任大提琴獨奏;杜普蕾的才華及早逝的傳奇迄今仍被樂迷們所津津樂道,可是當我看著這張 LP 的封面,我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她的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是和那位指揮家和那支樂團合作...( 我知道她那偉大的艾爾嘉是和巴畢羅里及倫敦交響樂團、舒曼是和巴倫波英及新愛樂管弦樂團、海頓則巴畢羅里與巴倫波英各合作一首,但德弗乍克...,天啊!我真的想不起來...),想了許久,放棄了,只好乖乖打開唱片外殼看解說,對ㄛ!杜普蕾是和其夫婿巴倫波英及芝加哥交響樂團於 1971 年的錄音...。

 

坦白說,和我一樣記不起答案的請舉手...,讓我好過些,哈。


相較於杜普蕾版本之廣為人知,美國女大提琴家娃列夫斯卡( Christin Walevska, 1944 -  )的同曲錄音卻只在少數樂迷心裡口中流傳...,娃列夫斯卡在 PHILIPS 共有六張協奏曲的 LP 發行( 據聞她在 PHILIPS 還有些室內樂錄音,多年前某友人曾在別人家親眼看過...),而她演奏的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的唱片( LP:PHILIPS 6500 224 )曾讓德弗乍克的曾外孫 --- 知名捷克小提琴家蘇克( Josef Suk, 1929 - 2011 )感動不已,蘇克讚美娃列夫斯卡的版本是他聽過最好,他並邀請娃列夫斯卡到布拉格之春音樂節演出過...。

 

娃列夫斯卡的協奏曲錄音直到這些年才陸續被 CD 化( 詳見這兒 ),因此讓她音樂藝術之流傳吃了不少虧,網路上偶爾還可以見到娃列夫斯卡登臺的消息,這可是唯一作曲家曾外孫背書推薦的大提琴家,喜歡本曲的朋友請務必弄張 CD 來聽...。


【Q】:我發現你羅斯托波維契的版本曾被發行公司不同所誤導,於是重覆購買,你該不會有那種同一公司同一版本也不覺重覆擁有的吧!你記憶力有那麼差嗎?

【A】:唉!就是有才頭疼...,我也在想,我真的老了嗎?鳴!!!


法國大提琴家詹德隆( Maurice Gendron, 1920 - 1990 )無疑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大提琴家之一,他同時也是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詹德隆曾於曼紐因音樂院與巴黎音樂院等處任教,包括杜普蕾等人都曾接受過他的指導...;詹德隆在 PHILIPS 留有一個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的錄音,由荷蘭指揮家海汀克指揮倫敦愛樂管弦樂團,這是詹德隆最受歡迎的唱片之一,實在不用我多費脣舌...,問我 --- 是不是因為太過珍貴,所以多買一張 LP 以防萬一?對不起,不是,真的不是...,我知道我有一個詹德隆的本曲錄音,但始終沒記起是誰指揮的,所以當我在唱片行看到詹德隆的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 LP,由於封面不同,不想走寶,先買先嬴,於是...又重覆擁有了,您瞧,封面真的不同,不能怪我,對吧!


【Q】:好啦!我知道你還有好幾張本曲的 LP,別賣弄了,趕快介紹,草草結束本文,好嗎?

【A】:收到,前面不覺已聊了 15 個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的錄音,有一種對不起父母的感覺...,我還有 10 個 LP 的版本,來,就草草結束。


左圖為俄國大提琴家畢亞第高斯基( Gregor Piatigorsky, 1903 - 1976 )與孟許及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名演,這個 RCA 的版本錄製於 1960 年;畢亞第高斯基曾任柏林愛樂的大提琴首席( 1924 年到 1928 年,當時 BPO 的音樂總監是偉大的福特萬格勒 ),他曾於民國 45 年於台北國際學舍舉辦個人獨奏會,算是最早與咱台灣有親近接觸大提琴家呢!


右圖是法國大提琴家托特里耶( Paul Tortelier, 1914 - 1990 )的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 LP 封面( LP:EMI SXLP 30018 ),由英國指揮家沙堅特( Malcolm Sargent, 1895 - 1967 )指揮愛樂管弦樂團...( 我始終覺得托特里耶是一位藝術成就被低估的大提琴家 ),這張唱片有個特別之處值得一提 --- 本錄音是 1955 年 6 月在倫敦的 Abbey Road Studio 所進行的,就錄音的時間點來看,這無疑是 EMI 最早期的立體聲錄音之一( 我查了一下,EMI 最早的立體聲錄音是在 1955 年 2 月 7 日進行的,由指揮家 Malko 指揮普羅高菲夫的第七號交響曲,樂團理所當然是 EMI 自己組成的愛樂管弦樂團 ),我想此版本應是史上第一個 stereo 的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錄音,這個發現是不是格外有意義呢?


認識南方的朋友都知道,我對美國西敏寺( Westminster )唱片的音色及歷史有份說不出的偏好,左圖便是他家的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錄音 --- 由義大利大提琴家雅尼格洛( Antonio Janigro, 1918 - 1989 )獨奏,美國指揮家狄克森( Dean Dixon, 1915 - 1976 )指揮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提供伴奏...( LP:Westminster WL 5225 ),提供伴奏...,這不是我常用的語法,在這兒使用的理由是 ---

西敏寺唱片公司是一家於上世紀五零代,於美國快速崛起的嚴肅音樂( 有別於流行、爵士等通俗音樂,此指古典音樂 )唱片公司,他們有不少錄音是在維也納和倫敦進行的,但和當時歐美其它大型唱片公司相較,資金相對不足的 Westminster 旗下欠缺主流「指揮家與樂團」之組合( 例如華爾特與紐約愛樂、塞爾與克利夫蘭管弦樂團、卡拉揚與柏林愛樂等 ),這點在唱片銷售上是不利的,以本片為例,熟悉指揮家狄克森大名的人肯定不多,而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 注意,這團並不能直接和維也納愛樂劃上等號 )平常又只在維也納國立歌劇院演出,或許狄克森真能和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擦出火花,但這個組合絕不可能有定期音樂會好鞏固粉絲,純 只為錄音而合作,所以我才會說...提供伴奏。

大提琴家雅尼格洛的琴藝自有其粉絲相隨,倒是指揮家狄克森值得多所著墨。

 

如果不是接觸 Westminster 唱片的原故,我肯定不知道狄克森是何許也...;狄克森,他算是最早成名的美國黑人指揮家之一( 狄克森曾自嘲自己的成名分三階段,最先是「美國黑人指揮家狄克森」,後來比較有名了,人們改叫他「美國指揮家狄克森」...,當他的指揮藝術被肯定了,名銜再簡化成「指揮家狄克森」,嗯,是不是有些酸味呢?),曾先後出任瑞典哥德堡交響樂團與雪梨交響樂團首席指揮,也客席過不少歐美一流樂團,他的指揮風格以明快靈巧稱著,現今仍有不少樂迷還記得他。


雖然奧地利大提琴家席夫( Heinrich Schiff, 1951 -  )如今多以指揮家之姿立足國際樂壇( 他當過包括哥本哈根愛樂及維也納室內樂團等樂團首席指揮 ),但他並未放下手中的樂器,2008 年蕯爾兹堡復活節音樂節席夫仍與拉圖及柏林愛樂合作德弗乍克這首大提琴協奏曲呢!

 

右圖是席夫 30 歲時與柯林.戴維斯及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管弦樂團的錄音( LP:PHILIPS 6514 071 ),由於我對席夫音樂藝術的瞭解多停留在上世紀八零年代 LP 還在發行之階段( 記憶中我只有他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全集( EMI )、布拉姆斯双重協奏曲( PHILIPS )、聖賞大提琴協奏曲( DG )、貝多芬及布拉姆斯豎笛三重奏( EMI )等黑膠唱片 ),因此我很好奇如今的他音樂美學有何變化...。


和席夫不同,美國大提琴家哈瑞爾( Lynn Harrell, 1944 -  )始終以大提琴的身份現身舞臺,左圖的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是哈瑞爾 1982 年  9 月於倫敦知名的 Kingsway Hall 錄製的,搭配的指揮及樂團是阿胥肯納吉及愛樂管弦樂團( LP:DECCA / LONDON LDR 71108 )。

 

哈瑞爾曾於 2008 年 11 月無故捲入波士頓交響樂團與俄國指揮家羅傑斯特汶斯基( Gennady Rozhdestvensky, 1931 -- )的爭紛中【詳見這兒】,但也因此突顯他在此地的好人氣...;Kingsway Hall 是倫敦錄音品質最好的場所之一,EMI、DECCA、Lyrita 等唱片公司都喜歡在這兒錄音,不過 1984 年底 Kingsway Hall 管理當局和唱片公司們的合約到期後,便不再提供場地供唱片公司使用( Kingsway Hall 的最後錄音是由 DG 進行的,曲目是普契尼的歌劇《曼儂.狄思考》,由西諾波里指揮愛樂管弦樂團,我有這套 LP,我還在唱片封套上貼上〝Kingsway Hall 的天鵝之歌〞...),如今原來的廳堂已拆除,現址為 Kingsway Hall Hotal,當年 EMI 有意買下 Kingsway Hall,但精算後認為建築老舊,整理預算過多而做罷,我一直在想,如今 EMI 已分售給環球和 SONY,去年他們要賣 Abbey Road Studio 始終乏人問津,如果當時他們有買下 Kingsway Hall,如今又會如何?


【Q】:不是說好草草結束嗎?我累了,趕快停筆,好嗎?

【A】:對不起,我搞錯重點了,本文的重點應是「南方私房唱片整理術 --- 這次一定要成功」,而非德弗乍克的大提琴協奏曲,剩下四個版本( 嚴格說,應說在 2012 年 7 月 9 日本文完成時,還剩四個版本未介紹,至於 7 月 9 日之後,隨時有新版本加入之可能...),封面如下,大夥自己看吧...。




本文完成於 2012 年 7 月 9 日


回南方首頁 在南方聽音樂 談音 論樂 聽南方的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