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之前
長久以來,德國 DG 唱片公司始終在古典樂迷心中佔有獨特地位,無數音樂家在那美麗銷魂的黃標下留下感人旋律,當然,這些音樂也深深溫暖樂迷們的心...。
想當年( 大約民國 75 年 )我常在台北公館宇宙城唱片行出沒,有時老闆娘會送我厚厚且印刷超精美的 DG 年度目錄,那時每個月能挪出來買卡帶或 CD 的錢有限,但我常拿出目錄一頁一頁恭敬地翻著,甚至在上面列出〝必敗〞的首要與次要目標...,隨著網路發達,唱片公司早取消厚實精美的年度唱片目錄印製,對我而言,方便之餘似乎少了昔日實體手冊撫觸的親密感...,故事是從我最近買到 DG 這套匈牙利鋼琴家瓦薩里( Tamas Vasary, 1933 - )的蕭邦套裝專輯開始的( 左圖, LP:DG SKL 162 ~ 169 )。 |
|||
我猜這套蕭邦專輯發行年代約在上世紀六零年代末,前任主人不知何許人也,唱片狀況維持地相當好,手冊如新,連翻閱的痕跡也沒有,另外當年 DG 夾在裡面的廣告也還在( 見下圖 ),看著看著思古幽情怡情而生,我認真地邊聽瓦薩里的演奏聽回憶心中 DG 的歷史,還是許多疑問不解,例如五零年代末卡拉揚為何會從 EMI 跳槽到 DG?還有,我知道 DG 對錄音有自己的看法,我對他家的錄音感到滿意,但在許多對錄音發燒程度較講究的刊物中,DG 受到的讚美是遠不及其競爭對手 DECCA 及 EMI 的,好像從沒有什麼官方說法對此問題有過說明( 或是有,只是我沒有看過...),最近得最新武林秘笈一冊,功力大增之餘,特此分享。 |
|||
那個 DG 唱片公司的故事
首先我得誠實告訴各位,雖說多年下來一直在買他家的唱片,但我對 DG 還是 DGG 的歷史只能算是一知半解( 好像也不曾刻意去瞭解就是了 ),這本 2018 年發行的《德意志留聲機的故事》由環球音樂發行,算是官方說法,全書依其歷史演進共分六個章節,252 頁,圖文並茂,還附精選黑膠唱片一張,我買的是 英文 / 簡體中文 並列的版本( 也有 英文 / 德文 的版本 ),由於圖片頗多,文字篇幅又被英文佔了一半,所以讀起來很快,先假設愛樂的您也會買本來看,我只拿我有興趣或有重大收穫的部份在後文說明。 |
|||
DG 唱片 120 歲了,他家最早的商標是...?
是的,古典樂壇永遠的〝黃標〞DG 唱片已滿 120 歲年了( 該公司由德裔美國發明家貝林納( Emile Berliner, 1851 - 1929 )創立於 1898 年【註一】 ),能成為一個橫跨三世紀的唱片品牌自然有許多驕傲與值得誇口之處, 但天知道他家最早的商標並非如今我們所熟悉的黃標,而是什麼...有人知道嗎? |
|||
來,貝林納 1898 年在德國漢諾威( Hanover )成立德意志留聲機公司( Deutsche Grammophon Gesellschaft mbH ),1900 年他們選定了公司的商標 --- 「His Master Voice」,是的,您沒看錯我沒抄錯,DGG 最早的商標便是有那條 Nipper 小狗的圖案( 請注意,此時他們的縮寫應是 DGG 才對 ),而之前 DGG 的商標是「錄音天使( Recording Angel )」( 見上圖左與上圖右 )。
唱片的世界始終是紛亂的,隨後 DGG 就陷入複雜到有看沒有懂的公司股權變動中( 一下子變成英國的公司,一下子變成人家的子公司...),有段時間 DGG 喪失「His Master Voice」的使用權,一下子又可以使用,但僅限於德國使用...( 請見下圖 )。 |
|||
上圖是 DGG 於 1925 年製作的廣告,他們於 1918 年失去「His Master Voice」的使用權( 被英國留聲機公司所限制 ),1924 年 DGG 又被授了可以在德國境內使用此商標的權力,上圖便是隔年 DGG 的廣告,可以看到其中列滿了該公司旗下的音樂家,包括偉大的倪基許、福特萬格勒、華爾特、R. 史特勞斯等人,很夢幻吧! |
|||
好啦,公司要維持運作...貨出得去錢進的來是很重要的,既然 Nipper 的商標只能在德國使用,DGG 於是在 1924 年另創了一個名叫「寶麗多( Polydor )」的出口品牌,並為其設計了一個...怪怪的商標( 請見下圖右 ),此出口專用的品牌 DGG 一直用到 1949 年為止呢!( 補充一下,下圓右的圓標怪雖怪,但收錄的音樂十分珍貴 --- 德國指揮家弗里德( Oskar Fr ied, 1871 - 1941 )指揮柏林國家歌劇院管弦樂團錄製的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錄音年代是近一百年前的 1924 年,此版本為《復活》交響曲最早的全曲錄音,...,1924 年,真不可思議。) |
|||
【註一】貝林納( Emile Berliner )原名 Emil Berliner,DG 之前專屬的 Emil Berliner 錄音室( Emil Berliner Studios )便是他一手創立的。坦白說,在那個沒有網路的時代,我真不知道這間錄音室是 DG 自家開的( 有段時間我始終將 Emil Berliner Studios 當成某間在柏林的 Studios ),這間擁有悠久且光輝歷史的錄音室曾為無數音樂家服務,2008 年起該錄音室不再屬於任何公司,繼續以 Emil Berliner Studios 為名成為獨立錄音室,服務範圍也由古典音樂擴展為包括爵士樂、跨界音樂及電影配樂等。 |
|||
那麼他家經典的黃標是什麼時候的事呢?
坦白說,有段時間我根本不知道除了黃標,DG 還曾有過其它的商標...( 沒辦法,我樂齡不夠深啊!),依《德意志留聲機的故事》一書所述,1946 年意志留聲機公司新成立一個推廣古樂的品牌 --- Archiv,接著他們開始進行企業識別,輕音樂以 Polydor 為名( 紅標 ),古樂被歸為 Archiv ( 銀標 ),而傳統古典音樂自然屬於 DGG 的範圍,他們在 1949 年為 DG 設計了滿盛鬱金香( Tulips )黃色商標( 黃標 ),而先前的「His Master Voice」則不再使用( Nipper 被轉給 EMI 在德國的分公司 Electrola 所有 ),這便是 DG 經典黃標的由來。( 1949 年,會考,要背!) |
|||
上圖便是 DG 滿盛鬱金香黃標的鉛筆手稿,設計者是德國平面藝術家兼廣告心理學家多米茨拉夫( Hans Domizlaff, 1892 - 1971 )。 |
|||
那麼到底是 DGG 還是 DG?
如果您是黑膠迷,您一定知道 DG 唱片中有所謂的〝大花〞和〝小花〞版,其實任何一次商標的變化也代表 DGG 在經營所面臨的問題及轉型呢!
有了滿盛鬱金香黃標後( 1949 年,您沒忘吧?),DGG 當時唱片封面設計頗為單調,多以白黃相間的帶狀設計,並將曲目、演奏家排列於中,很是...單調,但封面正上方中央處的鬱金香花環及上下三行的 Deutsche Grammophon Gesellschaft( 德意志留聲機公司 ) 所構成的 DGG 字樣很是搶眼( 見下圖 )。 |
|||
1957 年 DGG 決定全面採用立體聲錄音,書中說 DGG 在 1958 年錄製了他家第一張立體聲唱片,由指揮家貝姆指揮柏林愛樂演奏德國作曲家 R. 史特勞斯的《查拉斯圖如斯說》,唱片編號為 136 001( 請見下圖,本片有兩種封面,下圖是較早期版的封面 ),請注意,此時 DGG 以演奏家、指揮家、作曲家的圖片相片或經設計過圖案為唱片封面,而且幾乎佔封面四分之一強的〝黃色招牌〞始現,招牌中的鬱金香花環及 DGG 字樣仍雄佔中上方最明顯位置。 |
|||
【補述】:南方手邊資訊和這本 DG 史書略有不同,在此提出供各位參考 --- 這張編號 136 001 的《查拉斯圖如斯說》錄音日期應在 1958 年 4 月,但早在 1957 年 12 月 DGG 為匈牙利指揮家弗列克賽指揮柏林愛樂錄製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便已採立體聲錄音,這套《合唱》的唱片編號 138 002 / 003,而指揮家約夫姆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亦在 1958 年 2 月以立體聲錄音錄製了舒伯特第九號交響曲《偉大》,當時以 138 001 編號發行...。 |
|||
上圖是鋼琴家肯培夫於 1961 年錄製的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的首版黑膠唱片封面( DGG 138 777, Ferdinand Leitner / 柏林愛樂 ),本片的觀戰重點是 --- 依《德意志留聲機的故事》一書所述,在唱片封面的設計概念及插畫上,DGG 始終傾注大量心思,而該公司的黃標無疑是搶眼的,讓吾人一眼便可認出,因此這個有著大大鬱金香的商標已是 DGG 的文化資產( 此一具有黃色遑框的 DGG 黃標是由平面藝術家 Gerhard Noack 所設計 );在唱片封面設計上 DGG 將藝術家的外在人格設定應用上包含兩部份的...略策,以產品強烈鮮明的視覺識別達到短期間商業目標,而長期目標是將作品的藝術詮釋與 DGG 的工作成就連繫起來。為實現上述目標,DGG 的作法是將插圖及其黃標並排,黃標不僅要明顯,而且要放在音樂家的相片之上...,有趣的是此舉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音樂家的存在感不但沒有被淡化,反而透過封面而被加強。【此外,DGG 還利用幾乎佔封面四分之一的黃標來強化音樂家與樂迷間的距離,這是一種充滿敬意,經過深思熟慮塑造出的距離感...,DGG 認為新古典主義強調的價值是嚴肅、節制、均衡及嚴謹,這種審美觀了恰與卡拉揚的美學相呼應,DGG 利用封面設計展示出的距離感同時傳達出音樂家的莊嚴與神秘,因此他家在許多具份量的音樂家之封面皆採此風格。對了,DGG 還發現此種封面設計特別受到他們目標族群的喜愛,即居住在都市的有教養中產階產及中年保守人士,這些人期望音樂家在履行其演出職務時能有相當程度的克制,而距離感則可提醒人們,觀眾本身仍是無法與作品相連的個體,音樂訊息的傳遞還是得依賴音樂家和唱片,...,...,嗯,好像很有道理,真不知 DGG 的心機竟如此深!】 |
|||
從 DGG 變 DG?
1962 年 DGG 成立一子公司 --- 寶麗金國際( PolyGram International ),隨後該公司和西門子及飛利浦合作,緊接著德意志留聲機有限公司( Deutsche Grammophon GmhH )於 1971 年更名為寶麗多國際有限公司( Polydor International GmhH ),而隔年( 1972 年 )該公司的德國分公司又恢復原先德語的德意志留聲機公司( Deutsche Grammophon Gesellschaft ),但為了國際化及簡化商標之需求,他們將名稱中 Gesellschaft 一字由商標中略去,於是樂迷也自動將該公司縮寫由 DGG 簡化為 DG( 見下圖 ),而在這之前的六零年代末,DG G 簡化為 DG 的事件早呈現在黑膠唱片中央的圓標上( 見下下圖 ),不過這些變化如今只存活在黑膠迷如我輩的心中就是了。 |
|||
DGG |
DG |
||
More 從 DGG 到 DG,那個大花到小花啦!
我刻意找上圖兩張黑膠唱片圓標來比對 --- 作曲家 R. 史特勞斯的《查拉斯圖如斯說》,上圖左是指揮家貝姆指揮柏林愛樂 1958 年錄製的版本,您會看到圓標上方有 Deutsche Grammophon Gesellschaft ( DGG )的字樣,上方美麗滿盛鬱金香沿著圓標繞好繞滿,真是好不美麗,而這便是黑膠迷暱稱的〝大花版〞唱片;上圖左則是德國指揮家威廉•史坦堡( William Steinberg, 1899 - 1978 )於 1971 年 3 月 24 日指揮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為 DG 進行的同曲錄音( 資料夾源《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 An Augmented Discography, 2008 》),很明顯的,唱片圓標上只留下 Deutsche Grammophon 字樣,鬱金香花環變小,也不再有花圈環繞,而這便是黑膠迷稱呼的〝小花版〞...,補充一點,就音樂本身而言,大花小花都是寶,大花小花一樣好,大家別抬槓,別著了相才好...。 |
|||
於是 DG 化後的 DG 便國際化了...
是的,德意志留聲機公司從 DGG 簡化為 DG 後,他們國際化策略陸續看出成效...,1971 年 DG 成功和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簽約( 在這之前該團的錄音大多由 RCA 發行 ),隨後 DG 更將維也納愛樂由 DECCA 的專屬合約中爭取過來為自家錄音( 【註】於是才有一系列貝姆和維也納愛樂合作的經典傳世 ),再加上英國倫敦交響樂團的加入,DG 為自己的國際化跨出一大步。
DG 與波士頓交響樂團第一個錄音於 1970 年 1 月進行,由時年 26 歲的美國青年指揮家湯瑪士( Michael Tilson Thomas, 1944 - )指揮該團錄製美國作曲家艾伍士( Charles Ives, 1874 - 1954 )的作品( 湯瑪士當時是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助理指揮 ),緊接著包括阿巴多、史坦堡、庫貝利克、約夫姆、小澤征爾、伯恩斯坦等人便續陸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為 DG 錄音,下面的唱片封面請自行賞閱...。 |
|||
More 最早的唱片要去那買?
我從小就習慣去唱片行買唱片,當然現在還多了網購、郵購、電話購、託人購、網路下載及附費串流等選項,之前曾聽前輩樂迷曹永坤先生說,民國四十幾年他都是在台北中山北路的委託行買原版古典黑膠唱片的,但最早唱片要去那兒買?坦白說,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但我卻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 最初唱片只在玩具店及自行車店銷售,後來才轉入音樂音店及樂器行販售...( 時間約在 190N年,N = 1 ~ 9,大概是這樣...)。
對了,隨後 DG 買了一種留聲機的專利,這種名叫〝Gramola〞的留聲機沒有喇叭( 應該就是唱針拾取音訊後,音訊隨臂管送入箱體放大 ),並藉此建立專賣此項產品及唱片的通路門市( 公司名稱為留聲機專賣有限公司( Grammophon Spezialhaus GmbH )),我想這便是最早唱片行及音響專賣店的雛形吧! |
|||
上圖及下圖為 DG 為 Grarmola 在德國境內刊登的廣告( His Master Voice 的商標可見 ),此時廣告男女主角皆刻意塑造出休閒及優雅氣質,說明 Gramola 主要的銷售對象為富裕階層...。 |
|||
DG 高手第一人...
其實樂迷的養成也是需要時間的...,多年前因為卡拉揚及克倫貝勒,我知道了 EMI 的金牌製作人李格( Walter Legge, 1906 - 1979 )的大名,因為簫堤的《尼貝龍根的指環》認識了 DECCA 的唱片製作人卡爾蕭( John Gulshaw, 1924 - 1980 ),因為一張向費佛( John Pfeiffer, 1920 - 1996 )致敬的專輯明白原來美國 RCA 唱片也有號大人物,咦,那 DG 的大人物是誰呢?
先插一段話...,多年前我看到一套華格納歌劇《唐懷瑟》的唱片陳列在某二手唱片行架上,乖乖,偉大的女高音尼爾森( Birgit Nilsson, 1918 - 2005 )、男高音文狄格森( Wolfgang Windgassen, 1914 - 1974 )及男中音費雪狄斯考( Dietrich Fischer-Dieskau, 1925 - 2012 )都在列中,由指揮家戈德斯( Otto Gerdes, 1920 - 1989 )指揮位於西柏林的柏林德國歌劇院管弦樂團及合唱團演出( 錄製於 1968 ~ 1969 年 ),在這之前我只知道指揮家戈德斯曾指揮柏林愛樂為 DG 錄下德弗乍克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雖然我沒聽過他的音樂,但能指揮柏林愛樂錄音的指揮家肯定不俗,於是勇敢地將這套《唐懷瑟》買回家。 |
|||
唱針一放,歌手們的歌聲美好依舊,但整個音樂的氛圍十分...無趣, 怎會這樣?能動用如此多大牌歌手助拳的理應是大指揮家才有的待遇啊...,後來我翻《The Metropolitan Opera --- Guide to Recorded Opera, 1993 》一書,該書以「戈德斯的詮釋整體上是無關緊要的,甚至到了敷衍的程度」來評論此錄音,於是我默默將戈德斯的名字在心中貼上標籤,未來翻到他的唱片就當做沒看到,但後來我才知道指揮家戈德斯於 1964 年到 1968 年間曾出任 DGG 的製作人,也確實製作了多張很棒的專輯,但在我看來,DGG 真正的全牌製作人是下面那位女士 --- 艾爾莎•席勒( Elsa Schiller,1897 - 1974 )。 |
|||
《德意志留聲機的故事》一書是這麼介紹席勒的 --- 席勒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製作人,也是 DG 藝術出品歷程的一個縮影...,她任職於 DG 的時間為 1952 年到 1963 年間,同一時間其它唱片公司同一職務的製作人包括 EMI 的李格、DECCA 的卡爾蕭及 RCA 的賽佛,而席勒以女性的身份勝任此工作,更顯現出其不凡( 她在二戰前曾籌組一支室內樂團,並自己出任指揮...)。席勒在 DG 任職期間專注於 DG 曲目目錄的重建及發展,因為每一次錄音新技術的引進,都會讓部份曲目遺失或因過時而被廢棄,而她的努力成果非凡,她讓指揮家弗利克賽完成一系列莫札特的歌劇錄音,安排指揮家貝姆留下 R. 史特勞斯的《玫瑰騎士》、《埃萊克特拉( Elektra )》,另包括約夫姆( Eugen Jochum, 1902 - 1987 )、孔維玆尼( Franz Konwitschny, 1901 - 1962 )及伊果•馬克維契( Igor Markevitch, 1912 - 1983 )也都在此時為 DG 留下珍貴錄音。 |
|||
指揮家約夫姆在德國作曲家奧夫( Carl Orff, 1895 - 1982 )作品的詮釋上建立了極高的聲譽,上圖便是他在 1952 年到 1955 年間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為 DG 錄製的《勝利三部曲》( LP:DG LPM 18 483/85 ),本版雖是單聲道錄音,但極具權威性。 |
|||
在席勒任內除了為 DGG 制定經典黃標外,她更經歷了由單聲道到立體聲錄音的歷程,是她成功將偉大的福特萬格勒在柏林愛樂的繼任者指揮家卡拉揚由 EMI 挖到 DGG 來( 這可是狠狠敲了李格一記悶棍 ),1961 年到 1962 年間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為 DGG 錄製了立體聲版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此錄音成為 DGG 的代名詞,象徵著卡拉揚在藝術地位、審美境界和市場影響力真正的崛起,這位「全能者( The Almighty )」身上凝縮了德國戰後經濟復甦的榮耀 30 年...),專輯製作人正是席勒呢!
對了,美國指揮家馬捷爾( Lorin Maazel, 1930 - 2014 )也是席勒在五零年代簽下的,她安排 27 歲的馬捷爾指揮柏林愛樂為 DGG 錄音( 1957 年,曲目為作曲家白遼士、柴可夫斯基及普羅高菲夫等人的《羅密歐與茱麗葉》選粹 ),正因為席勤的慧眼,1963 年匈牙利指揮家弗利克賽在柏林廣播交響樂團首席指揮任內辭世,才華洋溢的 34 歲馬捷爾才有機會接替此職務。 |
|||
上圖是 DGG 巴黎分公司一角,手推車上裝載的是 DGG 1963 年發行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這套錄製於 1961 年到 1962 年間的唱片是卡拉揚與柏林愛樂第一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本套專輯堪稱是經典中的經典,不僅一再再版,DG 去年還又做了第 N 次的復刻黑膠發行...;對了,相片中那位外貌斯文的搬運工是不是有些眼熟?是的,他便是俄國知名鋼琴家李希特( Sviatoslav Richter, 1915 - 1997 ),為什麼大名鼎鼎的李 希特會在這兒...當搬運工,我看過兩個說法,一是那天他在公司正好有空,於是順道幫一下忙...,另一是李希特和人打賭,說這套唱片的銷售絕不會超過某個數字,否則他願來幫忙包裝唱片,應該前者的可能性較大吧!
當時在共產俄國統治下的李希特怎那麼有閒可以出國四處晃?我在義大利指揮家慕荻( Riccardo Muti, 1941 - )的自傳《音樂至上》中看到一段故事 --- 甫出道的慕荻有天得到一場指揮邀約,他被安排為鋼琴家李希特演出的協奏曲伴奏,但李希特沒見過這位年輕指揮家,因此要求先和慕狄見面再說,見面後他聽說慕荻也是學鋼琴出身的,於是李希特當場彈起鋼琴,並要求慕荻彈另一部鋼琴,演奏樂團的部份,現場...驗貨後李希特同意這位年輕人的看法,於是同意和慕荻共同演出。書中還說,慕荻結婚 時沒有錢請婚禮攝影師,於是由一位非專業攝影師充當,這人不是別人,正是李希特...,所以我才會覺得李希特常往外跑,不能怪我吧! |
|||
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命運》與 DG 的大師情結
或許許多國內音樂家或嚴肅樂迷並不這麼認為,但錄音技術的進步有時真會帶給音樂家信心及信任,願意因此而將自己的音樂藝術記錄下來,供當代後代樂迷聆賞...,君不見五零年代末人類進入立體聲錄音,十年內有多少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被留多下來,更不用說七零年代末數位錄音得到卡拉揚的信任,他利用生命中最後十年留下大量經典,甚至包括許多他從未錄製過的私房曲目...。
再把歷史往前推,1925 年 DG 從機械錄音進步到音色更飽滿正確的電器錄音,此一進步讓視錄音為畏途的大指揮家福特萬格勒放下心防,同意和 DG 簽下錄音合約,並錄下其最早的唱片 --- 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命運》...,要不要猜一下,除了福特萬格勒,還有那幾位指揮家和 DG 的第一個錄音是以貝多芬《命運》交響曲開場的?...,...,別想了,我直接抄這本書的答案告訴您比較快...,來,還包括指揮家貝姆( LP:LPM 18 097 )、小克萊巴、提勒曼和杜 達美等四人喔! |
|||
咦!既然有這麼許多指揮家在 DG 的初錄音都是這首極富張力的《命運》交響曲,不放這些錄音的唱片封面,而放指揮家卡拉揚和朱利尼的《命運》交響曲封面幹嘛呢?哈,提勒曼和杜達美的版本沒出黑膠版,而福特萬格勒、貝姆、小克萊巴的版本大家都熟,所以隨手放兩張手邊 DG 的《命運》交響曲的封面...純炫耀一下,可以嗎? |
|||
那份最直率的讚美 --- DG 眼中的伯恩斯坦
美國指揮家伯恩斯坦自從 1958 年接任紐約愛樂音樂總監後,他很快成為美國樂壇的天之嬌子,CBS 唱片公司甚至不惜給伯恩斯坦一張所無前例的黃金合約,讓伯大師有自己選擇錄音曲目的權力,因此整個六零年代伯恩斯坦還真卯起來拼命發片...,七零年代初伯恩斯坦的夢想進化,他想要錄製法國作曲家比才的歌劇《卡門》,這個決定終於嚇跑了 CBS,讓伯恩斯坦順勢投入 DG 的陣中,《德意志留聲機的故事》一書以最直率的口吻讚美這位美國指揮家:「DG 當初也沒有預料到,美國鋼琴家兼指揮家伯恩斯坦最終竟上升到如此崇高的地位...。」真是直白的讚詞啊...! |
|||
一山難容二虎,雖說卡拉揚仍高掛 DG 首席,「但沒有人能像伯恩斯坦這般對卡拉揚至高的地位產生如此的威脅( 這段話自然也是 DG 書上寫的 )。」書中還提到...「對歐洲觀眾及 DG 高層來說,伯恩斯坦體現了一種新的生活理想和一種具有普世性的音樂溝通力,幾年之內,這位美國藝術家貢獻了大量曲目,他改變了古典音樂傳統錄音過程( 南方註:這兒指的應是伯恩斯坦慣用現場錄音取代錄音室錄音 ),他本身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提昇。」坦白說,前文所言甚是,不過書中拋出最令我深思的話是 --- 很難想像,如果伯恩斯坦早個 15 年加入 DG,歷史會被怎樣的改寫呢?嗯,想想,早個 15 年,搞不好伯恩斯坦真的可和卡拉揚全面分庭抗禮喔! |
|||
補充一下,這本書有寫到 --- DG 旗下的音樂家中,由於文化相同、曲目接近之故,指揮家貝姆確實是卡拉揚真正的對手,但在傳媒方面,卡拉揚的對手卻是伯恩斯坦...,想想,果真如此啊! |
|||
是自我解嘲還是站上攻擊發起線...
其實 DG 出書訴說自家美好,鐵粉樂迷如我肯定只有點頭如搗蒜的份...,長久以來 DG 錄音風格早成一家之言( 絕對沒有傳說中的那般不美好 ),但相對於其主要競爭對手 DECCA 及 EMI 來說,吾人偏偏又找不到適當的形容詞來描述 DG 的錄音特性...( 不然您講講看...,就該有的都有...),不過如果去翻一些強調錄音的發燒唱片指南,相對於 DECCA 及 EMI 的獲選率,DG 還真鮮有唱片以錄音入選,到底 DG 是怎看待自己的錄音哲學,其和 DECCA 及 EMI 的比較又如何?這本《德意志留聲機的故事》還真有專文提及這檔事,至於是自我解嘲還是勇敢地站上攻擊發起線就看個人解讀了。 |
|||
上圖這張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 2015 年被美國《stereophile》雜誌 列為〝拼死以求發燒片( R2D4, Records to Die for )〞的清單中,算是 DG 少有的發燒片( 多年下來 DG 還是有不少錄音受到 R2D4 的青睞,例如卡拉揚六零年代指揮柏林愛樂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也曾入選 ),本片錄製於 1989 年 12 月 25 日,是柏林圍牆倒塌不久的特別音樂會,歷史意義非凡。 |
|||
關於錄音哲學,之於 DECCA 的部份,DG 是這麼說的 --- 在歌劇錄音方面,DECCA 始終以表演中帶著奢華刻意的宏大氣氛聞名,她追求的是一種聲音領域的〝電影院效果〞,但這些盛情而過度表演並沒有經得起時間的考驗,DECCA 多少有讓歌聲淹沒於強勢的管弦樂中的傾向...,而 DG 的麥克風則實現了樂團與歌手間的平衡,最終產生令人滿意的結果...,哈,好不自戀啊!
之於 EMI 的部份則友善些,DG 說 --- EMI 是其中最慢投身於立體聲技術的,EMI 選擇忽略歌手在虛擬空間中的移動,採取一種更偏向於純音樂的嚴肅美學效果,這樣錄出來的曲子更像是音樂會的版本...,嗯,說來說去還是 DG 最好。 |
|||
結語 --- 寫不完,要忙音響展了,請務必買一本回家自己看看
是的,橫跨三個世紀的經典黃標歷史怎可能三言兩語帶過,他家還有一堆老中青外加已仙去的大牌指揮家、鋼琴家、小提琴家、大提琴家、歌唱家及優秀樂團可聊,書中還花了不少篇幅談及古典音樂面臨的挑戰與 DG 的應對之道,很希望國內音樂家們也能瞧瞧,應有和單純樂迷不同的收穫及啓發才是。
要忙 2109 年高雄音響展了,後面就請您自己買一本回家詳讀,那天我們找個地方,人手一本,辦個讀書會如何?等音響展完再說喔!祝閱讀愉快。 |
|||
本文完成於 2019 年 3 月 6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