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的心不應受質疑,哈,只好為文自省...。


2010 年我去東京看東京音響展,在會場買到一本名叫《世界樂團名鑑 387》的日文書,其中介紹 387 支國際知名樂團...,387 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它的算法是...〝世界頂尖 10 大〞〝世界重點 50 大〞〝世界主要樂團 210 〞〝拉丁美洲、亞洲、大洋洲、中東與非洲地區樂團 86〞再加〝日本樂團 31〞,合計正好 387

 

國際樂團排名,找十位指揮家、十位獨奏家、十位樂評家來排,開出來的名單保證頗多出入,未必有什麼義意...,其實我並不太信什麼幾大幾大,除了現場實際聽過外,這些樂團在唱片世界的表現更左右著我輩樂迷對該團的終極印象,例如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首度訪臺前,他們在本地樂迷心中眼裹早已有著如天般的高度,無疑地,唱片對樂團聲譽絕對有極大的功勞與力量...。

 

我一直以業餘音樂愛好者自居,多年下來進出國內諸多音樂廳總有幾百次,當然,唱片也一直在買...,唉,上個月到臺北聽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演出,我對他們的布拉姆斯頗不適應, 怎麼說...,輕了些,傳統德奧樂團濃密體味也淡了點,中場和友人討論,友人的友人是位旅德音樂家,他對我批評該團演出風格頗有意見,他問我...所謂的不夠重是和什麼比,我回答和唱片比,只見音樂家輕蔑地對我說,他不聽唱片,他只聽現場...,唉,是我幸福還是他可憐?( 搞得我好像只知道玩音響一般...)

 

我唸完研究所便離開臺北南下謀生,許多天團的音樂會都只在臺北開,天知道我現在要聽一場國家音樂廳的音樂會得付出多大代價...,門票、來回高鐵、蹺班的損失等,不過音樂最大, 來,且讓我以這本《世界樂團名鑑 387》回味自己的音樂記憶。

 

那個世人矚目的〝世界頂尖十大〞

 

長久以來,日本始終是古典樂壇最重要的消費市場,知名指揮家及樂團前仆後繼地往日本衝,指揮家貝姆( Karl Böhm, 1894 - 1981 )去逝前不久心中還惦念著日本樂迷,他們不僅品味高,也很捨得花錢...,來,且讓我們看看日本人心中當今國際樂壇頂尖十大有那些...,哇,我居然現場聽過其中的九大呢!( 南方註:以下次序無關排名先後,日本版是以五十音先後排序...)

 

● 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 * 3(+1)

我曾聽過維也納愛樂三場演出,分別由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 Seiji Ozawa, 1935 -  )及印度指揮家祖賓•梅塔( Zubin Mehta, 1936 -  )指揮,說真的,有人用〝唯愛〞二字形容該團的音色,真的一點都沒錯...。( 另聽過一場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的莫札特《費加洛的婚禮》,音樂會型式,小澤征爾指揮 )

 

● 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 * 6

這支歷史悠久的樂團至少來過臺灣四次,第一次及第二次是由早逝的義大利指揮家辛諾波里( Giuseppe Sinopoli, 1946 - 2001 )領軍,後兩次則分別由韓國指揮家鄭明勳( Chung Myung-whun, 1953 -  )及德國指揮家提勒曼( Christian Thielemann, 1959 -  )率領,辛諾波里的指揮藝術在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身上得到無保留的發揮,他們現場演奏 R. 史特勞斯的《英雄生涯》感人至深,害我整整十年無法聆聽任一張本曲錄音...,而〝德國希望〞提勒曼指揮的華格納堪稱一絕,鄭明勳則明顯和該團水土不服 ,我朋友甚至將第二天的票送人...。



 

● 芝加哥交響樂團 * 1

長期以來,芝加哥交響樂團被譽為美國樂團之首,可惜直到 2013 年元月他們才首次訪臺...,那次亞洲行原訂由該團音樂總監義大利指揮家慕荻( Riccardo Muti, 1941 -  )指揮,怎奈大師因病無法成行,因此台灣場次改由芬蘭指揮家奧斯莫•凡斯卡(Osmo Vänskä, 1953 -  )代打,那晚樂團及指定代打的表現並沒有令人驚艷就是了。

 

●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 3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創團迄今的首席指揮群來頭皆不小,包括約夫姆( Eugen Jochum, 1902 - 1987 )、庫貝利克( Rafael  Kubelík , 1914 - 1996 )、柯林•戴維斯( Sir Colin Davi, 1927 - 2013 )、馬捷爾( Lorin Maazel, 1930 - 2014 ),和如今的楊頌斯( Mariss Jansons, 1943 -  ),在許多樂迷心中,該團演奏實力可能已在當今柏林愛樂之上...;我聽過三回他們的演出,有兩次由現任首席指揮楊頌斯指揮,另一場由英國新生代指揮家哈汀指揮,前者皆言之有物,後者...聽完就忘了。

 

● 巴黎管弦樂團 * 1

沒有人會懷疑巴黎管弦樂團的演出實力,不過很多人都說聽法國樂團的演出得靠運氣...,像我聽德國鋼琴家兼指揮家艾森巴哈( Christoph Eschenbach, 1940 -  )指揮的白遼士《幻想》交響曲運氣就 so so,於是音樂也 so so ...。

 

● 柏林愛樂管弦樂團 * 2

我一直遺憾沒能現場聆聽指揮天王卡拉揚(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 - 1989 )指揮柏林愛樂的英姿...,咱臺灣也錯過所有義大利指揮家阿巴多( Claudio Abbado, 1933 - 2014 )和他們的所有演出...,雖然我聽過兩回柏林愛樂與現任首席指揮英國指揮家拉圖( Sir Simon Rattle, 1955 -  )的演出,說真的,我的心還是只向著卡拉揚...。



● 史卡拉愛樂管弦樂團 * 1

這絕對是支忙碌的樂團...,1982 年由時任史卡拉歌劇院音樂總監的指揮家阿巴多仿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的模式,將劇院的伴奏樂團提昇成可以獨自開音樂會的管弦樂團,名稱就叫史卡拉愛樂管弦樂團,該團除了有定期的音樂會演出,也為唱片公司錄音...,2004 年該團由總監義大利指揮家慕荻領軍下抵臺演出,回義大利後兩者鬧翻,慕荻就此離開歌劇院與樂團...;我不知道日本人為何對史卡拉愛樂會有如此高的評價,但他們演出活動不少倒是真的。

 

● 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 * 2

荷蘭阿姆斯特丹肯定以他們擁有一支舉世聞名的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為傲,我聽過兩回該團的演出,第一次是義大利指揮家夏伊( Riccardo Chailly, 1953 -  )指揮,另一次是現今首席指揮楊頌斯 ,他們的演出實力非凡,真不用多說。

 

● 倫敦交響樂團 * 2

日本樂評家們見過的世面肯定比我們多( 人家市場大,愛樂且多金...),這次倫敦交響樂團成功排入日本人心中的〝十大〞,顯然該團比倫敦另四支天團來得受肯定...;我聽過兩次倫敦交響樂團的音樂會,一次臺北,一次高雄,都由英國指揮家哈汀( Daniel Harding, 1975 -  )指揮,哈汀近來頗受國際樂壇歡迎,指揮邀約不絕,但他來臺灣的表現一次比一次差,是只在臺灣才如此嗎?( 我還曾聽過他指揮馬勒室內樂團呢!)

 

● 布萊梅德意志愛樂室內樂團 ( Deutsche Kammerphilharmonie Bremen ) * 0

這是〝世界頂尖十大〞中唯一未曾訪臺,我也從未現場聽聞過的樂團,事實上,我擁有該團的 CD 亦屈指可數...;布萊梅德意志愛樂室內樂團是一支創立於 1980 年的年輕樂團,1999 年到 2003 年的音樂總監是英國指揮家哈汀,2004 年起由小葉維( Paavo Järvi, 1962 -  )接任,該團曾先後為 EMI、Virgin、Chandos、Teldec、DECCA、DG、BMG 等唱片公司錄音,我很好奇日本人為何會把這支樂團的聲望拉抬到如此高的境界,是他們在日本的演出令日本樂評界折服的原故嗎?下次他們來我一定要去聽聽...。


以上便是〝世界頂尖十大〞來臺的紀錄,我聽過其中九大,合計 22 場,小小統計自愉一番...。


接著的〝世界重點五十大〞

 

好吧,人家至少有出書,白紙黑字講話比較大聲,所以我們繼續跟著《世界樂團名鑑 387》往下看,看看那個十大以外的〝世界重點五十大〞有那些樂團...,同樣的,排名沒有先後,我將我聽過的排前面,沒聽過的排後頭...,其實這五十大中有趣的名團不少,相信大家也會這麼認為。

 

● 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 * 1

這支以弦樂稱著的樂團至少來臺兩次,皆由指揮家梅塔帶隊,主打曲目好像都是馬勒的第六號交響曲,該團以弦樂絕美聞名,真的很會挑曲子。

 

●  北德廣播交響樂團 * 2

這支駐地在漢堡的超級樂團我聽過兩回,一次是指揮家艾森巴哈指揮,第二次則是德國老大師杜南依( Christoph von Dohnányi, 1929 -  ),坦白說,我只記得杜南依那次,他以一貫明確俐落的手法指揮貝多芬第四號及第五號交響曲,樂團也能確實和大師呼應,真令人印象深刻...。

 

● 克利夫蘭管弦樂團 * 1

當年( 1987 年 )臺北國家音樂廳開幕,邀來的開幕樂團便是有著光榮傳統的美國克利夫蘭管弦樂團,當時該團由音樂總監杜南依領軍,一連三晚的演出,我聽的是第三晚,曲目包括孟德爾頌《芬加爾洞窟》序曲、蕭土塔高維契第一號交響曲及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那晚是我這輩子第一次聽這種層級樂團的音樂會,自然徹底臣服...,不過該團後來好像就未曾再來過。

 

● 聖彼德堡愛樂管弦樂團 * 6

我不知道應如何形容我對聖彼德堡愛樂及其指揮泰密卡諾夫( Yuri Temirkanov, 1938 -  )的尊崇,只能說,在俄國曲目上,這個組合絕對是當今世界的唯一與第一...,咦,那非俄國曲目呢?印象中好像沒聽過...,不過光拉赫曼尼諾夫、柴可夫斯基、蕭士塔維契、莫索斯基、普羅高菲夫等俄國作曲家的作品他們就演不完了,不是嗎?



● 馬林斯基歌劇院管弦樂團 * 1

同樣位於聖彼德堡的馬林斯基歌劇院有著悠久且光榮的歷史,在蘇聯解體前的 1988 年,他們任命指揮家葛濟夫( Valery Abisalovich Gergiev, 1953 -  )擔任劇院的藝術總監,是葛濟夫帶領他們渡過蘇聯解體後的考驗,劇院的聲望再創高峰...。

 

● 舊金山交響樂團 * 3

印象中舊金山交響樂團至少來過三回,每回我各聽了一場,前兩次是由時任該團音樂總監的瑞典指揮家布隆許泰特( Herbert Blomstedt, 1927 -  )指揮( 我還記得他們的 R. 史特勞斯《查拉斯圖如斯說》)...,第三次是 2012 年由現任音樂總監美國指揮家湯瑪斯( Michael Tilson Thomas, 1944 -  )帶領,我聽的是馬勒第五號交響曲的那場,嗯,馬勒雖是 MTT 的拿手好戲,但那天並未特別驚艷就是了。

 

● 捷克愛樂 * 1

自從有天在 Gramophone 雜誌翻到捷克愛樂管弦樂團巡迴歐陸的廣告,我就夢想有天可以實際聽捷克愛樂的現場演出,為此我買了不少捷克 Supraphon 唱片公司的 LP 過乾癮...,他們不僅演奏史麥塔納、德弗乍克、蘇克、楊納傑克有說服力,連貝多芬、馬勒、蕭士塔高維契等人的作品也極富水準...,等了許多年,終於在 2007 年盼到他們到來;那次演出是由該團當時首席指揮捷克指揮家馬卡爾( Zdenek Mácal, 1936 -  )領軍,我聽到了夢寐以求的史麥塔納《我的祖國》中的《莫爾道河》,那種和諧與道地美感還真只有他們才表現的出來...。【後來指揮家馬卡爾曾客席高雄市交響樂團兩場演出,第一天演出史麥塔納《我的祖國》前三首,第二天則瘋狂地演出全部布拉姆斯的作品,包括小提琴協奏曲、雙重協奏曲及第一號交響曲,我沒有瘋,所以只聽第一天...。】

 

● 紐約愛樂 * 4

紐約愛樂來過台灣好幾次,我先後聽過梅塔、德國指揮家馬舒( Kurt Masur , 1927 -  )、馬捷爾等大師指揮他們演出,其中馬舒指揮的馬勒第九號交響曲感人至深,音樂結束後所有觀眾沒人敢先拍手,怕打斷那段難有的靜寞...。

 

● 費城管弦樂團 * 2

沒有人會輕忽費城管弦樂團在美國樂壇的地位,今年( 2014 年 )六月他們曾在現任音樂總監聶澤.賽金( Yannick Nézet-Séguin, 1975 -  )指揮下訪臺演奏馬勒第一號交響曲( 鳴!我錯過那次的音樂會 ),而在這之前,我分別聽過德國指揮家沙瓦利許( Wolfgang Sawallisch, 1923 - 2013 )及指揮家兼鋼琴家艾森巴哈( Christoph Eschenbach, 1940 -   )指揮該團的演出,費城管弦樂團以端正卻肥膩的樂風演奏 R. 史特勞斯,明顯和沙瓦利許樂風不能對和,而艾森巴哈指揮的馬勒第五號交響曲頗令人驚艷,沒想到該團銅管竟如此可靠與不凡,讓害我回高雄後花大錢換掉家中音響室的後級擴大器,其優秀如此可見...。

 

● 愛樂管弦樂團 * 3

黑膠唱片愛好者總是對英國的愛樂管弦樂團多了份偏愛,理由是這可是 EMI 唱片公司戰後為建立唱片曲目特別成立的樂團,包括卡拉揚等大指揮家都曾先後指揮該團,並維持一定程度的親密關係...;我在不同年份聽過三場愛樂管弦樂團的演出,前兩次在臺北國家音樂廳,皆由指揮家皆鋼琴家阿胥肯納吉( Vladimir Ashkenazy, 1937 -   )指揮...,另一次在該團駐地 --- 倫敦的南岸藝術中心,由垂垂老矣的馬捷爾指揮馬勒《大地之歌》,唉,廉頗老矣,怎不退休...。

 

● 芬蘭廣播交響樂團 * 3

應該是在六四天安門事件的不久,兩廳院前廣場還豎立著自由女神像的當下,芬蘭廣播交響樂團由當時首席指揮芬蘭指揮家薩拉斯特( Jukka-Pekka Saraste, 1956 -  )帶領下於國家音樂廳一連演出三場,開出的曲目相當乾脆且富吸引力 --- 就把芬蘭國寶作曲家西貝流土全部的七首交響曲走一遍...,酷吧!芬蘭廣播交響樂團在芬蘭指揮家薩拉斯特指揮下演出芬蘭作曲家西貝流士的作品自然是很有說服力的,但最感人的音樂會後的安可曲 --- 《芬蘭頌》,走出音樂廳後看到聲援六四的人潮,耳邊《芬蘭頌》的旋律還未散去,民主與自由真是可貴啊!( 註:正確日期是 1989 年 6 月 11、12 及 13 日 )

 

● 法國國家管弦樂團 * 1

2010 年法國國家管弦樂團在其前任音樂總監德國指揮家馬舒率領下訪臺,我聽的是臺南場的演出,他們帶來全場貝多芬,包括第五號、第六號交響曲及《費黛里奧》序曲等,嚴格說,那天馬舒並沒能讓這支法國樂團發揮最高水準,但其《田園》交響曲第二樂章第一及第二小提琴罕見地加上弱音器,讓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四處求教,約莫在半年後的某日,用功好學的指揮家好友曾連福先生來電告訴我答案 --- 原來那晚演出馬舒用的是新發行,由 Baerenreiter 出版的總譜...,我問他為何馬舒會選用該版本樂譜?阿福胸有成竹地回答我...馬舒正是這套樂譜的代言人啊。( 南方註:指揮家帕佛賈維( Paavo Järvi, 1962 -   )指揮布萊梅德意志愛樂室內樂團為 RCA 唱片公司灌錄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採用的便是這套 Baerenreiter 總譜...)



● 馬勒室內樂團 * 1

2006 年,由指揮家阿巴多創立的馬勒室內樂團首度訪臺,他們由英國指揮家哈汀帶領,我只記得下半場的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年輕的哈汀當時便喜歡放慢速度用心揣摩,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感,可惜這些年他總靠著 這招闖天下,哈,我暫將他列入觀察名單...,對了,不到 40 歲的哈汀如今已貴為該團的桂冠指揮,行情仍一片大好呢!

 

● 慕尼黑愛樂 * 3

今年 10 月慕尼黑愛樂應是第三度訪臺,但由於音樂總監馬捷爾猝逝,改由年僅 34 歲的青年指揮家波加( Andris Poga, 1980 -  )代打,他們這回強打 R. 史特勞斯,由於和我心中的天團 --- 聖彼德堡愛樂管弦樂團的訪臺日期過於接近,我只好放掉慕尼黑愛樂...( 南方還是得有人顧店啊!);1992 年 10 月,該團在如今己成為傳說中的指揮巨匠...羅馬尼亞指揮家柴立畢達克( Sergiu Celibidache, 1912 - 1996 )領軍下首次訪臺,我有幸聽到這對組合演奏布魯克納第四交響曲《浪漫》,那真是一場偉大到不行的演出...,速度極慢卻絕對堆疊端正,銅管建構出響亮光輝的色彩,卻絲毫沒有遮掩到弦樂絕美的音色,奏畢,全場自動起立喝 采...,1994 年慕尼黑愛樂二度訪台,在出發前不久樂團宣布大師柴立畢達克因傷將不隨樂團來臺,兩場音樂會改由我國指揮家呂紹嘉先生代打,其實慕尼黑愛樂誠意十足,他們早早排出包括布魯克納第八號交響曲、莫索斯基《展覽會之畫》等曲目,這是他們之前為慶祝創團百週年紀念音樂會的相同曲目...,那兩晚演出證明樂團己被柴立畢達克制約, 那是柴立畢達克的曲目,是他的速度,全世界沒有人可以取代他,不過呂紹嘉的表現備受樂團好評,同年年底再次受邀到慕尼黑指揮,瓜代因病取消演出的德國指揮家汪德( Günter Wand, 1912 - 2002 )三場演出...。

 

●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 * 5

1995 年我第一次聽到超級老字號的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現場演出,由 1970 年起便擔任樂團音樂總監的前東德指揮家馬舒親自指揮兩場演出,曲目有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貝多芬第七號及第八號交響曲等,該團獨有的厚實音色是之前我從沒在音樂廳內聽過的,原來貝多芬的作品以這種風格呈現竟如此對味...,後來我還聽過指揮家布隆許泰特指揮該團演出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以及指揮家夏伊指揮的布魯克納第八號交響曲,後者的樂風指揮起布魯克納實在有夠不對味,而布隆許泰特的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借一下許多人讚美羅馬尼亞指揮家柴立畢達克的話 --- 在音樂進行中,會讓人相信真有上帝的存在...,真的!


● 皇家愛樂管弦樂團 * 1

我一直搞不懂,皇家愛樂管弦樂團長久以來在倫敦五大樂團中的排名始終不高,但他們歷任首席指揮皆身手不凡,包括匈牙利指揮家杜拉第( Antal Doráti, 1906 - 1988 )、奧地利指揮家維勒( Walter Weller, 1939 -  )、普烈文( André Previn, 1929 -  )、阿胥肯納吉、泰密卡諾夫、義大利指揮家加堤( Daniele Gatti, 1961 -  ),現任首席指揮則是瑞士指揮家杜特華( Charles Dutoit, 1936 -  ),多漂亮的名單啊,對不?...;我是 1999 年聽指揮家加堤指揮該團在高雄的演出,曲目有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及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他們的音樂...,對不起,我真忘了。

 

● 俄羅斯國家管弦樂團 * 4

這支俄國第一支民間樂團真的很棒,每次來訪都令我懷念再三,我記得 1996 年他們在鋼琴家兼指揮家普雷特涅夫( Mikhail Pletnev, 1957 -  )帶領下第一次來訪,第一晚演出曲目好像有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我忘了是買不起還是買不到票,我聽的是第二晚的演出,他們下半場排出拉威爾《鵝媽媽組曲》及《波烈露》,我在往台北的車上一直後悔,我幹嘛專程北上聽一支俄國樂團演奏法國作品...,但 那晚我卻聽到超級棒的《波烈露》,不僅層次分明,居然還能深擊人心...,後來他們又來了幾次,最特別的應是該團請來傳說中的〝一曲指揮家〞卡普蘭( Gilbert Kaplan, 1941 -  )指揮他唯一會指揮的曲且 --- 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嗯,他的《復活》果然夠傳奇,一輩子聽一次就夠了...。


● 伯明翰市立交響樂團 * 1

英國伯明翰市立交響樂團在指揮家拉圖一路相挺相伴之下,如今已是倫敦五大之外英國最具威名的樂團之一,2002 年他們是由拉圖的接班人 --- 芬蘭指揮家歐拉莫( Sakari Oramo, 1965 -  )率領訪臺,他們向臺灣樂迷證明無論多難的曲目他們都能表現出一定的水準...,這團目前由國際樂壇最受期待的拉脫維亞新生代指揮家涅爾森( Andris Nelsons, 1978 -  )擔任音樂總監,聲望可盼再上一層樓。

 

● BBC 交響樂團 * 2

在我看來,如果只論在臺灣的表現,BBC 交響樂團無疑是倫敦五大樂團之首...;2010 年我在高雄文化中心聽捷克指揮家貝洛拉維克( Jiří Belohlávek, 1946 -  )指揮該團與單簧管演奏家梅耶( Sabine Meyer, 1959 -   )合作演出了史麥塔納、韋伯、德布及與艾爾加的作品,貝洛拉維克以極內斂卻富張力的指揮風格打動觀眾們的心,那晚掌聲之熱烈是高雄鮮有的場面...;2013 年 BBC 交響樂團在指揮家戴維斯爵士( Sir Andrew Davis, 1944 -  )率領下再次來台,嗯,表現便不及貝洛拉維克來得令人印象深刻...。

 

● 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 * 1

 2003 年 11 月曾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訪臺 ,我聽的是高雄文化中心演出的場次,當時是由該團首席指揮美國指揮家沃夫( Hugh Wolff, 1953 -  )...)領軍,曲目包括蕭士塔高維契第十號交響曲等,對了,該團如今正式團名的寫法為 hr-Sinfonieorchester,考試會考,不要忘記!

 

● 匹茲堡交響樂團 * 2

我知道 2009 年高雄世運主場館開幕音樂會 ,高雄市府請到美國匹玆堡交響樂團與該團音樂總監奧地利指揮家霍內克( Manfred Honeck, 1958 -  )在五萬人的運動場內演出《1812 大序曲》等作品,但我對該團較深刻的印象應是 1991 年他們在美國指揮家馬捷爾率領下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的兩場嚴肅音樂會...,第一晚他們演奏了莫札特第 39 號交響曲及柴可夫斯基第三號交響曲,匹玆堡交響樂團竟展現出超級樂團才有的絕美平衡音色,第二晚則演奏了華格納《齊格菲的牧歌》與馬捷爾自已改編華格納的《無言的指揮》,那兩場演出讓我對馬捷爾大為傾心,深信書中所言 --- 馬捷爾是位音樂會和唱片極為不同的指揮大師


● 洛杉磯愛樂管弦樂團 * 1

我不能確定 1994 年之前或之後,洛杉磯愛樂管弦樂團是否曾造訪過臺灣,但我在 1994 年曾欣賞該團在臺北國家音樂廳的演出,他們在音樂總監芬蘭指揮家兼作曲家薩洛寧( Esa-Pekka Salonen, 1958 -  )指揮下為本地樂迷演出了巴爾托克的《管弦樂協奏曲》及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關於那晚演出最深印象是...音樂會後有不少觀眾上臺獻花給薩洛寧,和我一起去聽音樂會的博士班學姐在掌聲中大聲地對我說:「你怎麼沒事先告訴我指揮長的這麼帥?早知道我也要去買花送給他...。」鳴,人帥真好...。

 

● 倫敦愛樂管弦樂團 * 1

2008 年倫敦愛樂的訪臺令我格外期待,除了由江湖傳言中很利害的俄國青年指揮家尤洛夫斯基( Vladimir Jurowski, 1972 -  )領軍外,他們還帶來我喜愛的法國鋼琴家提鮑德( Jean-Yves Thibaudet, 1961 -  )搭檔演出法國作曲家拉威爾的鋼琴協奏曲...,上半場的鋼琴協奏曲果然細妙精彩,下半場則演出俄國作曲家普羅高菲夫的第五號交響曲,2007 年起 35 歲的尤洛夫斯基接掌倫敦愛樂管弦樂團迄今,那晚普羅高菲夫第五號交響曲終樂章爆棚至極,我現在還記得安可曲選自普羅高菲夫芭蕾音樂《羅密歐與茱麗葉》的一段,為觀眾帶來另一波高潮...。


後頭的〝世界重點五十大〞,有些是沒來過咱台灣,有些則是來了,但我錯過了,無論如何,都是當今國際樂團一統勁旅,您聽過幾支呢?

 

● 維也納交響樂團 ( 2014 年該團曾受邀到彰化演出兩場, 由澳洲女指揮家西蒙娜•楊( Simone Young, 1961 -  )領軍。)

● 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

● 哥德堡交響樂團 ( Gothenburg Symphony Orchestra,這支瑞典的樂園是北歐超級勁旅,我始終關注他們的動態...。 )

● 荷蘭廣播愛樂管弦樂團

● 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 ( Stuttgart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該團曾是大指揮家柴立畢達克的親兵,2013 年曾訪臺。 )

● 辛辛那提交響樂團 ( 我記得他們曾訪臺,我爸爸居然有票,而他竟然沒給我...,哈。)

● 瑞典廣播愛樂管弦樂團

● 蘇黎士音樂廳交響樂團 ( Tonhalle-Orchester Zürich,瑞士一流樂團。)

● 底特律交響樂團

● 法國土魯斯首府國家管弦樂團 ( Orchestre National du Capitole de Toulous )

● 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

● 巴土底歌劇院管弦樂團

● BBC 愛樂

● 布達佩斯節慶管弦樂團  ( 2014 年該團在匈牙利指揮家伊凡•費雪( Iván Fischer, 1951 -  )領軍下訪臺,怎奈恰逢高雄音響展...。)

● 法國廣播愛樂管弦樂團

● 陸特丹愛樂管弦樂團

● 柏林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 ( 這是我喜愛的奧地利指揮家史威特納( Otmar Suitner, 1922 - 2010 )的樂團,始終保持關注中...。)

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 ( Deutsches Symphonie-Orchester Berlin,這支樂團最早團名的縮寫是 RIAS,是德國名團之一。 )

● 波士頓交響樂團 ( 感謝更正,這支美國名門樂團曾在 1960 年由指揮家孟許領軍下在台北中山堂演出,然後未曾再來。)

● 明尼蘇達管弦樂團

● 米蘭威爾第交響樂團

● 大都會歌劇院管弦樂團 ( 這支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樂團在 2008 年《留聲機》雜誌的評選中入選〝世界二十大〞...。)

● 蒙特利爾交響樂團 ( 這支樂團國際知名度甚高,可惜真沒來過臺灣...。)

● 歐洲室內樂團  ( 不能確定他們有沒有來過,但確定我沒聽過他們的現場...。)

● 皇家斯德哥爾摩愛樂管弦樂團 ( 這支優秀的樂團喜歡用瑞典文的團名現身,Kungliga Filharmonikerna,有人看得懂寫?)

● 聖西西里音樂院管弦樂團 ( Orchestra dell'Accademia Nazionale di Santa Cecilia )

● 蘇聯國立交響樂團 ( The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 of Russia )

 

如何?這份清單可說是精彩無比,我可是每天都在等待呢!


再整理一下,以上〝世界重點 50 大〞我聽過其中的 23 大,合計 50 場演出,YA!!



再來是〝世界主要樂團 210 〞...

 

在寫本文時,一位友人來訪南方,他看見我在翻這本《世界樂團名鑑 387》,他也隨手翻了翻,然後說...聽過〝世界頂尖 10 大〞和〝世界重點 50 大〞便夠了吧,後頭那個什麼 210 的樂團值得聽嗎?...,哈,只能說他太過理智,一點也不懂無可救葯之樂迷的心。

 

其實這種樂團排名真的看看就好,要成就一支好樂團真的十分不易,除了大筆經費,更需要無數優秀指揮家、演奏家,甚 至一流行政團隊共同努力,然後在醞釀磨合多年後才有機會開花結果..., 瞧,別說咱臺灣,日本人連自家的 NHK 交響樂團也沒有放入前六十大,真是自謙啊!



世界何其大,世界也何其小,排在〝世界頂尖 10 大〞和〝世界重點 50 大〞之後的〝世界主要樂團 210〞其實包括許多深具傳統的優秀樂團,部份曾來臺獻過藝,有些...我連團名都沒看過( 相信大多數臺灣樂迷都和我一樣,是透過唱片認識樂團的,想想,某支遠在天邊的樂團既不參予錄音,又不常旅行演出,其聲望只在當地及音樂圈內流傳,除非是搞藝術經濟的,否則我們對他們不熟悉...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不是嗎?...,...,好啦!我在為自已的不用功找藉口啦!), 由於資料量龐大,我只列出我實際現場聽過和唱片中經常出現的樂團,其它便予以跳過...,唉,我還真跳過好多一流樂團啊!

 

相對於前面的 60 支樂團,我現場聽過〝世界主要樂團 210〞中的樂團在比例上似乎少了許多...。

 

● 聖馬丁室內樂團 * 2

我聽過兩次該團的演出,1995 年台北由英國指揮家馬利納爵士( Sir Neville Marrine, 1924 -  )領軍,2012 年在臺南則由...忘了,上網查了一下,由一位叫 Jonathan Cohen 的先生指揮,馬利納指揮的那場他們在音樂廳內一直排練到晚上七點二十分才開門給觀眾進場,當晚的艾爾加與莫札特就像唱片中一般地完美,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則相當直率...,至於後來的臺南場...,肯定是一支風格和之前互異的樂團。

 

● 雪梨交響樂團 *1

雪梨交響樂團於 1996 年在荷蘭指揮家迪華特(Edo de Waart, 1941 -  )帶領下訪臺,演出曲目有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交響曲等,但我實在記不起他們那晚的表現如何...。

 

● 多倫多交響樂團 * 2

1990 年加拿大多倫多交響樂團在其音樂總監德國指揮家赫比希( Günther Herbig, 1931 - )率領下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有兩場演出,下半場的重頭戲分別是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及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我對赫比希處理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第一樂章那種冷靜鋪陳的前進方式佩服不已,沒想到赫比希和咱臺灣的緣份匪淺,如今他是我們國家交響樂團( NSO )的桂冠指揮,還曾指揮 NSO 錄製布魯克納與馬勒的作品呢!

 

● 佛羅倫斯五月節管弦樂團 * 1

2011 年義大利知名佛羅倫斯五月節管弦樂團在其首席指揮印度指揮家梅塔領軍下訪臺,我聽的是臺南場,上半場曲目是三首威爾第的歌劇序曲,下半場則演出馬勒第一號交響曲,特別的是他們選擇演奏本曲最初五個樂章之版本( 多了《花之樂章》)...,和梅塔之前在台北指揮維也納愛樂的同曲相較,梅塔真的也老了...。( 那晚演出佛羅倫斯五月節管弦樂團將第二小提琴拉到舞臺右前方,和左前方第一小提琴對唱,我有注意他們刻意將第一小提琴演奏家增加到 18 人...,是很特別的聆樂經驗。)

 

● 布拉格交響樂團 * 2

我在捷克 SUPRAPHON 發行的 LP 中買到不少布拉格交響樂團的好錄音,該團曾在 1989 年及 1997 年兩度訪臺,第一次由當時的首席指揮捷克指揮家奧特賴赫特( Petr Altrichter, 1951 -  )為本地觀眾帶來史麥塔納《我的祖國》中的音樂( 忘了那幾首,但肯定有《莫爾道河》),第二次則由 Gaetano Delogu 這位首席指揮指揮了超好聽的德弗乍克《新世界》交響曲...,在我的記憶中他們可能是最早訪臺的捷克樂團,第一次聽到捷克樂團演出捷克作曲家的作品,當時的感動真的好深好沈啊!

 

● 皇家利物浦愛樂管弦樂團 * 1

皇家利物浦愛樂管弦樂團曾為 EMI 錄製不少好聽又發燒的唱片,於是 1994 年該團在當時首席指揮捷克指揮家佩塞克( Libor Pešek, 1933 -  )指揮下訪臺,說什麼也要去聽...,印象中下半場英國作曲家布瑞頓《青少年管弦樂入門》及佛漢•威廉土《綠袖子》真的很棒,《青少年管弦樂入門》終曲前幾乎將國家音樂廳的屋頂給掀開...( 就像他們在唱片中的實力 ),不過上半場舒伯特的第八號交響曲《未完成》就...........很是特別,佩塞克似乎有意模仿小克萊巴詮釋本曲的風格,在精準中玩起強弱嬉遊的遊戲,一切是那麼有趣且美妙,怎奈第二樂章結束前,那個弱似乎太弱了,弱到團員聽不到彼此的聲音,於是第一及第二小提琴的弱音集體...遲疑順便飄移了好一會兒( 我可沒說集體走音喔!),不過觀眾們的掌聲還是很熱絡就是了。

 

巴爾的摩交響樂團 * 1

同樣是 1994 年,就在皇家利物浦愛樂管弦樂團訪臺前半個月,美國巴爾的摩交響樂團由他們當時的音樂總監,如今很紅的美團指揮家大衛•辛曼( David Zinman, 1936 -  )帶領下訪臺,該團還帶來當時美艷到爆表的美國女小提琴家梅耶同行( Anne Akiko Meyers, 1970 ),他們為臺灣樂迷演奏了美國作曲家巴伯( Samuel Barber, 1910 - 1981 )的小提琴協奏曲,下半場的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我完全失去記憶,怎麼辦?


再計算一下,這部份只聽過 7 支樂團,合計 10 場演出...。


剩下的〝世界主要樂團 210 〞...

 

如前所述,生活在非音樂之都的我對國際樂團之熟識多來自唱片,因此那些不常錄音、錄了音但唱片流通受限,或者不曾來臺演出的,我不熟悉好像也是很正常的事...,因此〝世界主要樂團 210 〞中有許多樂團是我聽都沒聽過的,後面列出的樂團多是我擁有他們唱片或常聽到團名者,其中包括英國室內樂團等團是來過臺灣但我沒有機會去聆賞的,這些樂團大家聽過多少呢?

 

西班牙國家管弦樂團、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香榭麗舍管弦樂團、奧斯陸愛樂管弦樂團、古樂學院管弦樂團 、革命與浪漫管弦樂團、奧菲斯室內樂團、柯芬園皇家歌劇院管弦樂團、十八世紀管弦樂團、東西合集管弦樂團、科隆廣播交響樂團、薩爾玆堡莫札特管弦樂團 、聖保羅室內樂團、達拉斯交響樂團、國家愛樂管弦樂團、德勒斯登愛樂管弦樂團、匈牙利國家愛樂管弦樂團、邦貝格交響樂團、波修瓦劇院管弦樂團、Bournemouth 交響樂團 、波蘭國家廣播交響樂團、西雅圖交響樂團、哈雷管弦樂團、匈牙利國家愛樂管弦樂團、赫爾辛基愛樂管弦樂團、里昂國家管弦樂團、林玆布魯克納管弦樂團、猶他交響樂團英國室內樂團、愛沙尼亞國家交響樂團、楊納傑克愛樂管弦樂團...。

 

寫著寫著,我好想聽德勒斯登愛樂管弦樂團、香榭麗舍管弦樂團、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 、奧斯陸愛樂管弦樂團、革命與浪漫管弦樂團、邦貝格交響樂團等唱片中傳說的名團的音樂會,聽說南部兩廳院 --- 衛武營文化中心 2016 年會開幕,希望這些樂團有機會常來...。

 

另外,俄國解體之後有多支俄國樂團訪臺,但由於團名紛亂,暫無暇細細考證,暫不列入;而駐地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國家交響樂團曾在俄國大提琴家兼指揮家羅斯托波維契( Mstislav Rostropovich, 1927 - 2007 )率領下訪臺( 不好意思,我聽完第一晚便把第二晚的票送人...) ,還有幾支樂團待我節目單找到後再補上...,例如南非開普敦交響樂團等。



那麼我們臺灣的樂團有被寫到嗎?

 

是的,寫了這麼許多樂團,《世界樂團名鑑 387》一書有沒有將咱臺灣的管弦樂團列入呢?我在維基百科開啟〝Taiwanese orchestras〞的查詢,顯示的台灣樂團並不少,有臺北愛樂室內樂團、奇美愛樂管弦樂團、長榮交響樂團、高雄市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國家交響樂團、臺中市交響樂團、樂興之時管弦樂團、臺北世紀交響樂團、臺北愛樂管弦樂團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等,而該書只介紹了兩支國內的樂團,是那兩支呢?...,...,答案是國家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嗯,別再說日本人是 多麼瞭解臺灣的,他們居然將臺灣兩支最最資深的公家職業樂團給遺漏,實在太不用功了...,我這樣解釋對吧?

 

說真的,我常聽國內樂團音樂會,以前住臺北就聽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及國家交響樂團 ,大學住臺中就聽省交( 現在的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如今當然也聽高雄市交響樂團的演出,這些年國內樂團的演出水準無疑是進步的,但對觀眾的經營及熱情真可以再用心些...。


那個最令我感動的音樂會是...

 

嗯,從前文看來,好啦,我算是聽過不少樂團的現場演出,但最令我感動的是那一個樂團那一場演出呢?只可以選一場喔..., 打開心中深處最大的感動 --- 時間是 1988 年四月,地點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曲目:布魯克納第五號交響曲的第二樂章...,那時我坐在音樂廳頂樓最前排正中央,我永遠忘不了那個布魯克納第五號交響曲慢板樂章弦樂是如何從舞臺慢慢昇起,然後有一種喜樂的光茫緩緩地散到我四周,終將我包圉,那種幸福及喜悅應是布魯克納真正想要表達的...,咦 !是那位指揮及樂團有這種神奇魔力?答案是德國指揮家柯尼希( Gustav König ),樂團則是臺灣省立交響樂團( 該團如今團名為...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真的,最感動我的演出真是這支國內牌子最老的樂團,在這之前維也納愛樂還沒來過咱臺灣,我那晚邊聽邊困惑...我清楚知道舞臺上的是省交,但他們真的如此美妙,我很懷疑就算馬上拉維也納愛樂來演奏同曲,真能帶給我更多的感動?【同場加映:同年八月暑假,我帶家住南部的同學到野柳玩,回程還帶他們到基隆廟口吃小吃,忘了在那條路口看到當晚在基隆文化中心有省交音樂會的海報,於是我們決定留下來等音樂會...,那晚省交在美國指揮家享利•梅哲( Henry Simon Mazer, 1918 - 2002 )指揮下演出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等作品,那時我正瘋狂迷戀柴可夫斯基的交響曲,但始終無法在這首第五號交響曲中尋得她和第四號交響曲與第六號交響曲間的...情感連繫,但在這場省交的音樂會上梅哲竟神奇地用旋律為我解答...,只要用心,外國的月亮未必比較圓,對不?...,要用心啊!】


More 那個英國人眼中的「世界二十大樂團」

 

關於樂團的排名,2008 年 11 月英國《Gramophone》雜誌提出自己的「世界二十大樂團」排名,基本上英國與日本樂評界的看法差異並不大,英國的版本甚至將日本齋藤管絃樂團也列入二十大樂團的清單內,顯示對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之尊崇...,當年《Gramophone》的「世界二十大樂團」名單如下:

 

1. 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Royal Concertgebouw)

2. 柏林愛樂(Berlin Philharmonic)

3. 維也納愛樂(Vienna Philharmonic)

4. 倫敦交響樂團(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5. 芝加哥交響樂團(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6.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Bavarian Symphony Orchestra)

7. 克里夫蘭管絃樂團(Cleveland Orchestra)

8. 洛杉磯愛樂(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9. 布達佩斯節慶管絃樂團(Budapest Festival Orchestra)

10.德勒斯登國立歌劇院樂團(Dresden Staatskapelle)

11. 波士頓交響樂團(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12. 紐約愛樂(New York Philharmonic)

13. 舊金山交響樂團(San Francisco Symphony Orchestra)

14. 馬林斯基劇院管絃樂團(Mariinsky Theatre Orchestra)

15. 俄羅斯國家管絃樂團(Russian National Orchestra)

16. 聖彼得堡愛樂(St Petersburg Philharmonic)

17. 萊比錫布商大廈樂團(Leipzig Gewandhaus)

18. 大都會歌劇院管絃樂團(Metropolitan Opera Orchestra)

19. 齋藤管絃樂團(Saito Kinen Orchestra)

20. 捷克愛樂(Czech Philharmonic)


結語...

 

我不知道我音樂會聽的算不算多( 以上沒有列入國內樂團、各式獨奏及室內樂、歌劇、舞臺劇和舞蹈等 ),但聽得多不多都無損我對聆樂這檔事的認真與熱情,說得再白一點,聽音樂我自己高興就好,真不用別人肯定或否定,音樂家質疑聽眾活在唱片的世界中並非是件得體的事,哈,雖然我真的一真在敗家買唱片...。

 

新的一年要來到,我真要感謝許多昔日的老師、同學、朋友,在〝聽音樂〞這檔事的指導及支持( 例如借錢給我買書、買音響、買唱片,為我解惑,還帶我去聽音樂會,罩我實驗做到一半偷跑到音樂廳等... ),才能讓我如今這般快活及滿足,我突然翻到一本舞臺劇《面具》的節目單,當年年少輕狂的我為這齣戲劇挑選音 樂,因此節目單上把我列為...音樂設計,關於我的介紹還真不知是那位仁兄寫的,不過...,哈,形容地很貼切...,祝大家新年快樂喔!



完成於 104 年 1 月 1 日


回南方首頁

在南方聽音樂

回談音論樂

聽南方的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