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最近黑膠唱片突然又成為音樂市場中的顯學,連 DG、DECCA 等唱片公司發行選項除了常現的 CD、DVD、BD 等外,也悄悄多了黑膠唱片...,各地販售黑膠的唱片行明顯變多,音響展陳列黑膠唱盤的展房比例亦大幅增加( 君不見咱高雄音響展已連續兩年發行大展黑膠,去年 1,500 張在展後兩個月銷售一空,今年 1,400 張更在展後第三天便完售...),但黑膠唱片的未來真的一片光明嗎?以下便是南方的看法。 |
|||||||||||||
先別急著神化或醜化一切...
當黑膠再次回到主流市場,她所有的美好與不美好都得重新接受消費者的檢驗,市場機制自會決定她的前途 --- 留下,或再次離開,因此黑膠唱片的未來實不用擁護者 or 反對者多言,來,且讓我們先拋下將黑膠神化或妖魔化的既定態度,放手觀看聆樂載體間相互扶持及競爭的好戲...。 |
|||||||||||||
More 其實我不敢這麼大聲講...之一
常在唱片行聽到不少人這麼講:「你只要弄一部萬把塊的黑膠唱盤,我告訴你,幾萬塊以內的 CD 唱盤肯定被打趴...。」看著說話的仁兄那股堅定的眼神,我這個重度黑膠愛好者兼音響店經營者大多馬上低頭兼轉向,深怕被那仁兄認出要找我為他的話背書,只因我還真不敢這麼說...。 |
|||||||||||||
從一張復刻黑膠說起...
前天收到博客來寄來的黑膠唱片( 是的,博客來好像現在什麼賣...),由於資料太有限,我先說我原先便知道的,再補充唱片封底上的資訊...;下圖左是某張俄國大提琴家夏弗朗( Daniil Shafran, 1923 - 1997 )的唱片封面( LP:Melodiya MEL LP 0052 ),夏弗朗比俄國另一位大提琴家羅斯托波維契( Mstislav Rostropovich, 1927 - 2007 )大四歲,兩人擅場年代幾乎重疊,雖然二人曾共同代表俄國參加國際音樂大賽,也共同分享首獎的榮耀,但顯然羅斯托波維契的際遇比較好,瑜亮相爭的結果讓夏弗朗的名字只存活於少數資深樂迷的心中。 |
|||||||||||||
這張唱片的封面還真沒有什麼味道,就很直接打出《夏弗朗專輯第一集》,中央有小字註明這是 Melodiya 的古典黑膠唱片,Melodiya 創立於 1964 年( 年份資料列在右上角的商標上 ),嗯,其它得看唱片封底才行...,對了,右上方是這張 LP 的內標,和封面一樣,無聊到不行。 |
|||||||||||||
上圖是這張黑膠唱片的封底,從上往下看,夏弗朗大提琴,曲目包括舒曼的第一號幻想曲( 舒曼共完成三首幻想曲,本曲完成於 1849 年,原為單簧管與鋼琴所作,後來作曲家又推出以大提琴或中提琴取代單簧管的版本 )、德布西的 D 小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以及改編自法國作曲家法朗克小提琴與鋼琴奏嗚曲( 改編成大提琴與鋼琴的版本,由 J. Delsart 改編 )等,除了舒曼的作品是由 Felix Gottlieb 伴奏,其它曲目皆由 Anton Ginsburg 提供伴奏,本片的錄音工程師是 P. Kondrashin,錄音年代為 1970 年。
夏弗朗的演奏向來以明確的線條、豐富的歌唱性及飽滿的音色受到樂迷愛戴( 我有一些他的 CD,但他的 LP 如今都非常〝高貴〞,唉!這好像是我擁有他的第一張 LP ),本片是新片,播放時沒有什麼雜音,由於沒有當年發行的原版唱片可以對照,我只能說說我聽到的感覺 --- 這張唱片基本上維持了大提琴家夏弗朗的個人風格,也就是以豐富的歌唱性、飽滿的音色來詮釋這些作品,很是好聽,會讓人不覺投入他的音樂世界之中...,而就錄音來說,1970 年是類比唱片的美好年代,本片大提琴在音場中佔的比例稍大,錄音師似乎刻意讓觀眾坐在音樂廳前排的位置聽音樂,由於夏弗朗的樂句都做的很大,這樣聽起來很是過癮。
封底下方那張歪斜的 180 克標示是貼上去的,我有用量咖啡豆的秤去秤了一下,嗯,果真 180 克重;這張復刻於 2014 年的唱片應是〝靠勢〞買家們肯定是對夏弗朗無比喜愛的,因此沒有任何曲目說明及演奏家介紹的夾頁於其中,音樂滿分,但諸如封面設計等的表現並不用心,十分可惜( 我到官網看過,目前尚無第二集的影子...)。 |
|||||||||||||
More 其實我不敢這麼大聲講...之二
雖然身為音響從業人員,但當年唸研究所時所受到的訓練仍深深影響我的思考邏輯模式,例如沒做過的試驗不可任意加以推論,還有,要下任何結論之前,得先思考有無思緒的遺漏及攻防等,於是那段「你只要弄一部萬把塊的黑膠唱盤,我告訴你,幾萬塊以內的 CD 唱盤肯定被打趴...。」的言論我是絕對說不出口的,因為我聽過一些沒經過細心調整的昂貴黑膠唱盤,不但總是沙啞的歌唱,聲音還偏向某一個聲道...,例外太多,大話休矣! |
|||||||||||||
那個古典黑膠末期名演...
我手邊維京古典( Virgin Classics )的黑膠唱片並不多,理由是...由黑膠唱片的發行歷史來看,她算是搭上黑膠末班車的古典唱片公司( 維京古典成立於 1988 年,而隔年起幾乎所有古典唱片公司先後為旗下黑膠發行吹起熄燈號...),我對她家初期最有印象的錄音是俄國鋼琴家兼指揮家普雷特涅夫指揮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的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這個 1991 年錄製的名演可是入選 2003 年版《留聲機百大唱片》呢!( 如今維京古典已被併購,威名不再乎...。)
下圖這張黑膠是維京古典當年極富代表性的企劃之一 --- 貝多芬第 4 號( Op. 18 / 4 )及第 15 號( Op. 132 )弦樂四重奏,由俄國知名的鮑羅定弦樂四重奏錄製,錄音年代是 1988 年,1989 年發行( LP:Virgin Classics VC 7 90746 - 1 )。 |
|||||||||||||
鮑羅定弦樂四重奏創團於 1945 年,是冷戰時期少數能被西方世界熟悉的俄國音樂團體,創團初期以莫斯科音樂院弦樂四重奏( Moscow Conservatoire Quartet )為名,創始團員包括第一小提琴家 Rostislav Dubinsky、第二小提琴家 Vladimir Rabei、中提琴家巴夏( Rudolf Barshai, 1924 - 2010 )及大提琴家羅斯托波維契,但成軍數週後羅大師便先離去,改由Valentin Berlinsk 接替其大提琴演出任務,隨後團員偶有更動,1955 年正式將團名改為鮑羅定弦樂四重奏;這支歷史悠久的四重奏錄音不少,其唱片先後由 Melodiya、Teldec、EMI、Chandos 及維京古典發行,本片錄製的 1988 年算是該四重奏最成熟時期的錄音,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那時的團員是Mikhail Kopelman、Andrei Abramenkov,還有已入團 35 年的中提琴家 Dmitri Shebalin,及幾乎算是創團元老的大提琴家 Valentin Berlinsky,因此整個演奏皆維持著高貴且平衡的音色,他們在第 15 號弦樂四重奏第三樂章奏出令人動容的極度深沈,絕對可入列名盤之林。 |
|||||||||||||
基本上維京古典的唱片封面皆設計地相當優雅,封底及唱片內標亦具同樣風格,維持了古典唱片黃金時期應有的水準 ,可惜發行的數目太少,想要多買亦不可得...;對了,此時的黑膠唱片不時興什麼 180 克或 200 克的厚盤,我悄悄將其秤了一下,大概接近 110 克重,但其仍能提供相當高水準的音質表現呢! |
|||||||||||||
More 其實我不敢這麼大聲講...之三
曾在誠品黑膠展上聽過某樂友說:「黑膠唱片一定要厚盤、重盤才好聽,像那些進入數位時期在荷蘭及西德壓的唱片都太輕太薄,根本唱不出厚實的好聲音...。」他還指著我對他朋友說:「就是因為因為這個原故,他們高雄音響展的大展黑膠才會發 180 克的重盤。」哈,我什麼都沒說...。
要得到一張好聽發燒的黑膠唱片,音樂元素暫不討論,其實錄音、後製、刻片、壓片等過程都要講究,也就是在討論唱片厚度對聲音的影響之前,還有許多因素左右著唱片的表現,絕不是一句〝厚的比較好〞可以帶過...;咦!既然厚盤未必比較好,那高雄音響展大展黑膠為何連兩年都要發 180 克的厚盤?來,我得誠實告訴大家 --- 其實我們將數位母帶交給德國老虎魚唱片公司時,對方便會一併將刻片及壓片的價格給我們,其中壓片的部份共有 120 克、140 克、`180 克與 200 克可以選擇( 當然是愈厚成本愈高 ),坦白說,我並不迷信什麼愈重肯定愈好的道理,但若考慮現今市場接受度,120 克及 140 克是不夠討喜的,而 200 克的片子有相當厚度,用家們可能得重新設定唱臂水平才能欣賞,所以能選的就只有如今新片主流的 180 克...,唉,我會不會太不浪漫呢? |
|||||||||||||
同一團體的另一種聲音...
維京古典用錄音記錄了上世紀八零年代黑膠末期珍貴的鮑羅定弦樂四重奏的音樂,特別是其中兩位資深團員的演奏,就古典黑膠迷的立場,這是非常非常珍貴的事( 有什麼好珍貴...,您知道這支四重奏今年要過七十歲生日,而 DECCA 唱片甚至還特別為他們發行一張蕭士塔高維契的弦樂四重奏專輯?鮑羅定弦樂四重奏如今依舊活躍在國際舞臺上,當然團員亦又有變動,二十歲便入團的創團大提琴家 Valentin Berlinsky 已於 2007 年退休,他堅守崗位超過六十年,為這支四重奏無私地奉獻青春及美好的低音部,久病之故,Valentin Berlinsky 於退休隔年病逝於莫斯科,在我看來,鮑羅定弦樂四重奏的錄音每張都想聽...),既然珍貴,就順手再介紹一張他們的錄音。
既然以俄國作曲家鮑羅定為名,他們演奏的鮑羅定第一號及第二號弦樂四重奏自然格外具有信服力...,下圖便是鮑羅定弦樂四重奏於 1980 年為俄國 Melodiya 唱片公司的錄音,Melodiya 將部份海外版權授權給 EMI 於 1982 年發行( 當時 EMI 發行了不少來自 Melodiya 的錄音,這些錄音以俄國音樂家及樂團演奏柴可夫斯基、拉赫曼尼諾夫、蕭士塔高維契及普羅高菲夫等俄國作曲家的作品為大宗,我看了一下封底資料,這些俄國錄音皆經過倫敦的 Abbey Road Studios 重新後製 ),因此唱片封面左上方可以同時看到 USSR MELODIYA 和 HMV 那隻 Nipper 名犬的商標( LP:EMI ASD 4100 ),本片的演奏應不用我多說,真是精彩無比,每個樂章我都喜歡...,對了,此時期 EMI 的片子重量是 120 克。 |
|||||||||||||
More 有時我會故意大聲講...之四
多年前我和一位黑膠達人級的友人去拜訪曹永坤先生,我事先告訴曹先生,這位達人的唱片知識豐富,希望曹先生拿一些〝猛〞一點的唱片嚇嚇他,曹先生在電話那頭並沒有多說什麼...,等到我和友人被帶進曹先生的音響室,有十幾張唱片已直立在沙發前的桌腳,友人翻了翻,很直率地告訴我:「這些片子都很普通,等一下我們該不會就聽這些片子吧?」我聳聳肩,因為我不知道曹先生的葫蘆在賣什麼肓葯...,不久曹先生進來了,我們那天真的就只聽那些看不出猛在那裡的黑膠唱片,但是唱片邊放,曹先生邊說...這位指揮家的哥哥是情報員,二次大戰的時候被...,那張那個鋼琴家我和他的錄音師聊過,他說...,反正就一個故事接著另一個故事排山倒海而來,那些不起眼的唱片一下子都變好聽起來,甚至該被當成珍寶珍藏, 原來知識真是力量,竟可以將不起眼的唱片變好聽呢! |
|||||||||||||
那種完全想不到的組合...
唱片的世界浩瀚,對我來說,總有許多不可思議的演奏家組合不斷被發現發掘...( 如果您要說那是我太不用功,唱片秘笈 K 得不夠多,這個說法我完全同意 ),就我個人來說,我是在 1994 年 12 月 25 日擁有第一部黑膠唱盤的,當時黑膠幾乎已被 CD 給 KO 下市,還在賣 LP 的唱片行並不多,後來我開始向國外郵購唱片,請原諒我目光如豆,當時急著收所謂千古名演,因而放掉不少黑膠後期〝數位錄音之黑膠唱片〞...,現在想想,聆樂的心態真應 更開放些才對。
下圖是 PHILIPS 唱片公司 1985 年錄製,隔年發行的數位錄音之黑膠唱片 --- 英國作曲家艾爾嘉的大提琴協奏曲及《謎》變奏曲( LP:PHILIPS 416 354-1 ),由小提琴家兼指揮家曼紐因爵士指揮皇家愛樂管弦樂團,英國大提琴家韋伯獨奏,有人發現亮點了嗎? |
|||||||||||||
坦白說,我對曼紐因爵士指揮的唱片並沒有特別感興趣( 雖然在唱片目錄及唱片行經常看到他指揮的唱片,但印象較深的是一套 START 的 LP --- 曼紐因爵士指揮英國室內樂團,錄音時間 1987 年,該場演出是向偉大的製琴師史特拉瓦底致敬,那年是大師逝世 250 週年,有十餘支大師製的名琴參與這場紀念音樂會呢!), 買這張唱片純粹是個人對大提琴曲目之迷戀行徑...,韋伯稱職地演奏著,但真正讓我放下手邊工作,認真聆賞的卻是收錄在 B 面的《謎》變奏曲,其中那段慢板美極了,曼紐因讓這支常被樂迷們輕忽的皇家愛樂管弦樂團演奏出極度絕美、平衡,富穿透力的好音色,加上一流的錄音,真的超好聽...,咦!這就是本片的亮點嗎? |
|||||||||||||
要知道唱片好聽與否, 真得買下來實際聽過才算數...,以一個唱片愛好者的立場來看,當時買這張唱片最大理由是 --- 印象中這應是曼紐因爵士唯一一張在 PHILIPS 發行的黑膠唱片...,回家後才看到唱片封底特別註明「本錄音係由 Sedgwick 集團所贊助,並承蒙 EMI 同意讓曼紐因爵士參與」( 我查了一下,Sedgwick 集團成立於十九世界,股票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大型保險經紀公司,我猜這個錄音可能是為慈善或公益性質錄製...,該集團已於 1998 年被收購...),以一個某某指揮和某某樂團的唯一錄音當藉口買唱片,這會不會太扯...?咦,我不是已經賺了一首好聽的《謎》變奏曲,已經很超值了...;本片於荷蘭壓片,重量為 110 克。 |
|||||||||||||
More 其實我不敢這麼大聲講...之五
唱片不那麼好聽,懷疑,得先懷疑誰...?
當我還是學生時在某唱片行看到一張《The Glory(????) of the Human Voice》的黑膠唱片,主唱者是一位名叫珍金絲( Florence Foster Jenkins, 1868 - 1944 )的華麗女士,印象中不知道在那本雜誌看過關於她的介紹,我記得珍金絲曾在紐約知名的卡內基音樂廳開過個人獨唱會,而且一票難求,於是我趁著友人還在猶豫時搶先付錢將這張名盤帶回家,結果...,如果您沒有實際聽過這張唱片,您很難想像我在全無心理防備下所受到的打擊與傷害...,鳴,有人不知道我在講什麼嗎?來,我等一下告訴您。 |
|||||||||||||
好久沒想這個曲目了...
音樂曲目浩瀚,有時某個曲目手邊明明已有好幾個版本,但因為太久沒聽,會忘記甚至期待這個作品的美好,所以在唱片行看到該曲唱片時會不假思索地將其買下,只希望可以快快聽過一回...,別疑懷,我就是已經很久很久沒放孟德爾頌第五號交響曲《宗教改革》的黑膠來聽,所以當我在唱片行翻到下圖那張義大利指揮家阿巴多指揮倫敦交響樂團錄製的孟德爾頌第四號《意大利》及第五號《宗教改革》時( LP:DG 415 974 - 1 ),我想都沒想就將她迎回家,瞧,我買唱片的理由真是...寬鬆啊,哈! |
|||||||||||||
指揮家阿巴多在 1984 年與倫敦交響樂團為 DG 完成其唯一一套孟德爾頌交響曲全集的錄音,當年 51 歲的他不僅是義大利史卡拉歌劇院音樂總監,同時擔任倫敦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已有五年之久( 兩年後的 1986 年,他將離開史卡拉歌劇院,轉任維也納國立歌劇院音樂總監...,接著在 1989 年出任柏林愛樂首席指揮...), 此時阿巴多的樂風意氣風發,不時流露出他獨特才氣,特別在孟德爾頌第五號交響曲第二樂章,其自信及完熟直逼壯年時期的卡拉揚..., 聽定本片您應會相信就是因為這份相近的美學,後來他才得以獲得柏林愛樂那群尊貴團員們的青睞,在卡大師駕崩後接任柏林愛樂首席指揮之職,撫今追昔,似乎格外有理...。 |
|||||||||||||
這張唱片封面上的〝黃標〞是 DG 最讓左典樂迷所迷戀的( 有段時間我總覺得古典音樂的唱片好像就應長這樣中...,哈 ),不過近年來黃標在唱片封面上佔的比例愈來愈小,唉,還真黃標都不黃標了...;本片 110 克重,西德壓片...。 |
|||||||||||||
More 其實我不敢這麼大聲講...之六
話說當我小心地將珍金斯的唱片放上唱盤,輕輕放下唱臂,這位曾在卡內基音樂廳創造滿座傳奇的女伶其輕巧高亢的歌聲便飄散在我書房的每個角落...,哈,如果您聽過或擁有這張唱片,您一定會歪著頭瞪我...,是的,瞪我...,好啦,當唱針一碰到唱片,一陣漂移、顫抖、五音不全,聽得出是女的高音的聲音從我喇叭飄出..., 糟了,我從椅子上彈了起來,馬上俯身檢查唱盤轉速...正常,檢查針壓及抗滑...正常,檢查超距及 VTA...正常,檢查唱頭放大器及擴大器...正常,好,隨手放一張 CD,嗯,正常( 所以擴大器和喇叭和擴大器沒壞...),好,重聽黑膠,珍金斯的聲音依舊漂移、顫抖,兼五音不全...,好,重新檢查唱盤所有的可調整事項...,唉,還是漂移、顫抖,繼續五音不全...,弄得我滿身大汗,最後只好改放別張黑膠試試...,哇,正常,所以珍金斯的聲音真的漂移、顫抖 & 五音不全...,這樣也可以在卡內基音樂廳開獨唱會,而且還滿座...?【不信的朋友請降低您電腦揚聲器的音量,聽聽珍金斯演唱夜之后的《心中燃燒著怒火》】,她的故事有興趣的朋友請自己上網查,您就會瞭解本片的意義及樂趣...,而我真正想說的是 --- 唱片不那麼好聽得先懷疑誰?建議先做完功課再批評吧! |
|||||||||||||
原味,何尋,何解?
上週我在高雄尚音唱片行看到這張複刻黑膠,曲目為俄國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由美國鋼琴家堅尼斯( Byron Janis, 1928 - )演奏,指揮家杜拉第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LP:Mercury SR-90283 ),基於好奇及對此名演的尊重,馬上將之帶回南方細賞,在討論其音質表現之前,其實心中頗多感觸... --- 首先,封面中央那條〝New!THIS IS AN ORIGINAL 35-MM. MAGNETIC FILM RECORDING〞的註記是直接印在封面上( 不是套張可移除的廣告紙 ),這點和原版的封面並不相同...。【南方註:本片的錄音時間為 1961 年 6 月 16 ~ 18 日,是堅尼斯與倫敦交響樂團的〝唯二〞錄音之一,他們的另一個錄音是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1959 年錄音,由 Herbert Menges 擔任指揮,同樣由 Mercury 唱片公司發行...。】 |
|||||||||||||
其次,左下圖唱片封底左下角新增如今版權擁有公司的商標 --- DECCA...,右下方還多了條碼,雖然 DECCA 已用心維持了美美詳盡的彩色封底原貌,但版權之移轉代表著原先 Mercury 的種種美好仍無法讓她立足於唱片市場,好不遺憾...;堅尼斯是當時美國最具實力的青年鋼琴家 之一,他曾受教於偉大的霍洛維玆,就在這個錄音的隔年( 1962 年 ),堅尼斯還和 Mercury 的錄音團隊一起到莫斯科錄音,和俄國指揮家孔德拉辛及莫斯科愛樂管弦國為 Mercury 錄製了普羅高菲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與拉赫曼尼諾夫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LP:Mercury SR 90300 ),唱片封面上還註明〝 NEW!! FIRST TIME EVER! FIRST RECORDING EVER MADE IN RUSSIA BY AMERICAN TECHNICAL AND MUSICAL STAFF AND EQUIPMANT. RECORDING BY MERCURY ON LOCATION IN MOSCOW, JUNE, 1962.〞( 南方註:由於原文是大寫,所以我只好照抄...,意思是 ---「全新!史上第一次!首次由美國的技術、音樂工作者及設備在俄國錄音,由 Mercury 唱片 1962 年 6 月在莫斯科錄製。」),在當時美蘇冷戰的情勢下,這類音樂交流絕對是大事,堅尼斯在當時美國樂壇地位如此可見...,要不是之後身體出了狀況,讓他幾乎退下了舞臺,堅尼斯絕對是古典樂迷最熟悉的鋼琴家之一。
本片重 180 克,背景相當安靜,新版的音質動態等亦相當可觀,是可以令人感動的名演...。 |
|||||||||||||
More 其實我不敢這麼大聲講...之七
聽黑膠,是聽音樂,還是聽古早味? 黑膠就一定要低沈、緩慢、富磁性?如果那個歌手或演奏家的音色本來就既不低沈又無磁性,錄音師得想辦法變出來嗎?我絕對沒有說以前的產品不好的意思,但這些年音響真的逐年在進步,別的不說, 就講唱頭放大器好了,記得南方初期某代理商要我試聽某款新唱頭放大器,和我之前的用的唱頭放大器相較,這款新的唱頭放大器竟有本事將音樂高低兩極的頻段徹底打開,我從沒這種經驗,可是我的唱頭、唱臂、唱盤、擴大器和揚聲器都一樣,連唱片也放同一張...,我聽了兩天再接回舊有的唱頭放大器,然後...,然後我發現我已經回不去了,因為新的真的好聽,有說服力,真的讓我感動啊...;在這個數位擅場的時代,黑膠播放設備亦有大幅進步,有能力再現更高及更低的頻段,同時維持細節及動態, 因此在我看來,黑膠好聽的地方是豐富及正確的音色,絕非什麼古早聲喔! |
|||||||||||||
其實我應該給他更多尊重...
世事是不公平的...,大家可以想像一位青年指揮家 25 歲首次登臺指揮荷蘭廣播愛樂管弦樂團( 隔年便擔任該團第二指揮,再隔兩年更當上首席指揮...),27 歲指揮知名的大會堂管弦樂團,30 歲成為這支偉大樂團的第一指揮,32 歲更升任為首席指揮...,此時他的代表性錄音是...因為我不是他的粉絲,所以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先後指揮該團和倫敦愛樂管弦樂團( 他的第二支親兵 )、波土頓交響樂團等錄製了包括布魯克納、馬勒、蕭士塔高維契、布拉姆斯、孟德爾頌、貝多芬、舒曼、柴可夫斯基、佛漢•威廉士等作曲家的交響曲全集( 是的,是交響曲全集...,有的還錄不只一套 ),好啦,大家肯定猜得出來我說便是指揮家海汀克( Bernard Johan Herman Haitink, 1929 - )...,印象中林克昌先生的訪談錄《黃土地上的貝多芬》中對海汀克的評價...似乎...非常保留,我擁有他指揮的唱片亦不多( 如果相同曲目有其它指揮的版本,我很少會挑他指揮的...),在許多唱片票友眼中,他得以成名的主因是 --- 海汀克生對地方...,他是道地的荷蘭人,所以...,所以世事是不公平的...,不過他指揮英國作曲家佛漢•威廉士 第一號交響曲《海》( 倫敦愛樂, 1989, EMI )及俄國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契第五號交響曲《革命》( 大會堂管弦樂團, DECCA )真的很精彩...。
下圖是海汀克指揮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 1982 年所錄製的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鋼琴家阿胥肯納吉獨奏( LP:DECCA 410 199-1 ),或許有人要問「這曲子你手中應有不少名盤才是,收這張的理由是什麼?」哈,我超喜歡 DECCA 八零年代錄維也納愛樂的音色,可以嗎? |
|||||||||||||
唱針一放下,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一開頭法國號的音色美極了,一下子便吸引我靜靜地坐下來邊聽邊思考...,維也納愛樂的音色絕美,音樂也處理地相當端正,我相信這個作品維也納愛樂不知已和多少指揮家合作過,很好奇我們聽到的有多少是源自維也納愛樂的傳統,又有多少才是海汀克真正的美麗...( 一位友人多年前曾在美國前後聽過海汀克指揮多支美國一流樂團的音樂會,他告訴我,海汀克竟能讓這些樂團發出相同的音色,嗯,顯然他後來變厲害了...),我有想太多嗎?
下圖為這張唱片的封底及圓標,進入數位時期的黑膠唱片在封底多能提供包括錄音時間、錄音地點、製作人、錄音師、封面設計等資訊,誇張一點的甚至連動用到那些麥克風及錄音設備也會註明在上頭,這些資訊對用功或有想法的樂迷其實相當受用...( 許多沒在聽黑膠的樂友可能很難相信早期黑膠唱片提供的資訊實在少得可憐,大多就只有曲目、指揮家( 演奏家 )及樂團等,其它幾乎皆闕如...,經常有朋友問我某張黑膠的錄音年代,我都有很誠實地拿出唱片前後翻了翻,然後回答說...我不知道...,友人多少會用狐疑的眼光看我...,唉,就真的沒寫啊,我得去找秘笈才可能有答案 );進入數位錄音後 DECCA 的唱片圓標也跟著...和 CD 一般地數位起來,此時 DECCA 的黑膠唱片重 110克。 |
|||||||||||||
More 其實我好想這麼大聲講...之 八
1988 年11 月,指揮家卡拉揚指揮維也納愛樂為 DG 錄製了布魯克納第八號交響曲,這是大師終身完成的倒數第四張唱片,但特別的是 --- 這是卡拉揚在數位錄音時期唯二沒有發行過黑膠唱片的錄音( 另一個是 1982 年指揮柏林愛樂演出馬勒第九號交響曲的超級大名演 )...,就古典樂迷的立場,上世紀九零年代起迄今,有太多太多偉大的錄音是未曾以黑膠的格式發行的,這段〝時空的空白〞幾乎長達 25 年,看著許多千古黑膠名盤一再再版,我真希望唱片公司能逐步發行這段空白時間內珍貴錄音的黑膠唱片,這樣黑膠迷將繼續有聽不完的新片可聽,黑膠的黃金年代才真正得以再現...。 |
|||||||||||||
那個古典唱片的黃金時期!!?
有天在唱片行遇到一位忠貞古典膠迷,他信誓旦旦地告訴一旁年輕人,約莫在上世紀八零年代未到九零年代初期,古典黑膠被 CD 狠狠地踹到一旁,幾乎下檯一鞠躬...,在他看來,古典唱片從此黃金不在,所以他從不聽 CD...( 嗯,我在旁邊聽邊想,那他肯定沒聽過阿根廷女鋼琴家阿格麗希 1993 年為 DG 錄製的蕭士塔高維契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天啊,就愛樂的角度看來,那是多大的損失啊! )。
在這之前,我在另一間唱片行遇到另一位古典膠迷,這老兄的好球帶更小,他將古典唱片末日鐘提前了近十年,他老兄信誓旦旦地告訴一旁的友人,自從數位錄音技術開始風行,上世紀八零年代開始許多古典大廠紛紛推出〝以數位方式錄音的黑膠唱片〞,數位錄音的 %^$@#$%% 將音樂給搞砸了,所以他只聽這之前的錄音 --- 也就是只聽以類比方式錄製的黑膠唱片( 嗯,那他應該完全放棄指揮家卡拉揚晚年的所有錄音,真是太可惜了...,還有,他所說的數位錄音之種種惡行惡狀我完全有聽沒有懂,因為 %#$#$%%^,所以 ^$#@@#%,然後音樂便毀了...,他說了連自己也不懂的話,我想...)。
很久很久以前,我還在臺北某唱片行遇到一位古典膠迷,他對黑膠的歷史超熟,他告訴我,基本上他不能接受被〝過度詮釋〞的古典音樂,我要他講明白些,他於是直接告訴我 --- 他不聽 1955 年以後的立體聲錄音,立不立體聲並不是他的重點,重點是新一代演奏家演奏風格愈來愈花俏,不若之前的老大師總能以力拔山河之姿大器地演奏著( 嗯,那時我還是大學生,更是黑膠入門者,我完全記不得他說的大演奏家有那幾位, 當時我好想問,哇,有必要搏得這麼大嗎?阿您都不聽費玆威廉弦樂四重奏演奏的蕭士塔高維契,不聽卡拉絲,不聽壯年的阿巴多及西諾波里...,這樣真的 有比較快樂嗎?當時年輕如我,實在不明瞭他的喜悅,如今我已進中年,還是不懂他的美,是我心境仍太年輕嗎?)。
如果您問我,我心中眼裡的古典黑膠唱片黃金時期是那段?是過去了,還是根本還沒到來...?這問題在我腦海中認真地轉了轉,應該這麼說 --- 五零年代有我喜歡的大師,六零年代有我喜歡的大師,七零年代有我喜歡的大師,八零年代有我喜歡的大師,玖零年代有我喜歡的大師,西元兩千年以後還是有我喜歡的大師,如果他們有發行黑膠我還是會一直聽一直買...,在我看來唱片的黃金時期並不在唱片本身,而是在聽唱片的那個樂友身上,只要唱片一直放,音樂不斷湧現,唱片的黃金時期便始終存在,不是嗎?
來,別理會別人怎麼說,一起來聽音樂吧,只要弦聲不絕,黃金便永存,很划算吧! |
|||||||||||||
More 其實我不敢這麼大聲講...之九
有天在唱片行遇到兩位不認識的古典膠友,當我正津津有味地翻著架上已被他們挑選過二手唱片,其中一位對另一位說:「我跟你說,這些片子部不怎麼樣,怎沒有比較強的片子...?」我不做聲地繼續挑片,然後刻意卻誠實轉身對顧店的老闆娘說:「老闆娘,我找這張捷克大提琴家 Miloš Sádlo 演奏的海頓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好多年了,沒想到這張傳說中的唱片能在您這兒買到,書上說這個作品上世紀六零年代才在布拉格國立博物館被找到,這位 Miloš Sádlo 參與了修訂過程,並由他進行世界首演...,哇,您這次好片不少喔! 」我的話吸引他倆重新回到唱片櫃前尋寶,唱片本來就是留給跑得勤快、用功找資料,及喜歡交壞朋友的人,對不? |
|||||||||||||
本文完成於 2015 年 6 月 5 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