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近四十年前的錄音,沒想到如今還可以有更多〝新聲〞的可能... |
|||
追求美好,背骨何妨?
直接來好了...,本文將討論 DG 唱片於 2018 年 3 月底發行美國指揮家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1918 - 1990 )指揮維也納愛樂 1977 年到 1979 年間錄製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之復刻版黑膠唱片( LP:DG 479 8721 ),坦白說,在許多堅實( 堅定忠實 )膠迷眼中,討論這類復刻版唱片的文章是近乎...「背骨」& 吃力不討好的行為,但我認為對的事還是得有人說,背 骨就背骨吧,不過在行文前,就讓我先舉一個相近的例子給大家思考 --- |
|||
上圖是法國指揮家孟許( Charles Munch,1891 - 1968 ) 1967 年指揮巴黎管弦樂團為 EMI 錄製的白遼士《幻想》交響曲名演,背景大圖是我手邊黑膠唱片的封面( 法國版 ),左下方小圖則是日本 ESOERIC 於 2011 年發行的同曲 SACD 封面,右下方小圖則是同曲 ERATO 發行的...SACD 封面,如果加上八零年代迄今前後期發行過的 CD,我不知道這個《幻想》名演已被多少團隊 以多少格式發行過,不過請相信我,我認識的錄音師都曾告訴我 --- 錄音師也有他自己的尊嚴,不管發行品中有無印上他的錄音室名稱與姓名,他絕不會也沒有必要去惡搞任一個錄音...,無論這些新出版品所採用的原始訊源為何【註】, 他們都將朝挖掘更多美好及更偉大的方向前進...,話說一般以 CD 或相關數位載體為主要訊號源的樂友,他們看到任一個名演的新格式發行就算不買也不會沒聽過就先炮一頓...,看來咱類比迷的心胸真得再開放些,不是嗎?
對了,為什麼拿孟許的《幻想》交響曲為例?有任何特殊涵義嗎?...,...,我只是正好前天從家中翻出這張唱片,昨天剛聽完,然後一直沈醉在孟許樸實無華卻從頭到尾毫無冷場的樂風中...( 不用刻意玩弄第四樂章《斷頭檯進行曲》的動態或誇大扭捏第二樂章《舞會》速度之彈性,是的,英國指揮家哈汀( Daniel Harding, 1975 - )在臺指揮倫敦交響樂團演出本曲時就是這麼誇張...),我希望伯恩斯坦和維也納愛樂的貝多芬可以將我的情緒從無止靜的幻想中脫離,哈! |
|||
【註】一般而言,現今復刻唱片常見的訊號源包括:
( A ), 多軌的類比盤帶。 ( B ), 將多軌盤帶剪輯並混音後的立體聲母帶( 也是類比盤帶 ),這應是類比迷最可以接受的型式。 ( C ), 當年為發行 CD 而將類比盤帶上的音樂訊號轉成 16 bit 44.1 kHz CD Quality 的數位檔案。 ( D ), 24 bit 或其它格式的高階音檔( 其來源可能由類比轉錄或由 16 bit 的音檔升頻再取樣而來 )。
我個人的心得是 --- 只要用心,無論採那一訊源,都有可能做出一張好唱片,反之,不用心,一切枉然...;上圖是伯恩斯坦這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中第九號《合唱》交響曲的兩吋 16 軌盤帶,這次擔任混音後製的是荷蘭 Polyhymnia Studios,他們有一吋的盤機,上圖這部兩吋盤機他們是為了此案去租來的...。 |
|||
|
|||
蓋棺論定後猶有「新聲」
上圖是 DG 於 1980 年發行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套裝黑膠之封面( LP:DG 2740 216 ),錄音年代為 1977 年到 1979 年,一套八張,由於演奏非常精彩,本專輯自推出迄今始終受到老中青三代樂迷們的喜愛,多年下來不僅未曾自 DG 的目錄中下架,最近 DG 還慎重地為本專輯推出全新製作的復刻黑膠、CD,甚至還包括 5.0 聲道的高階音檔,真所謂蓋棺論定猶有「新聲」呢!
其實我早早知道這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要推出復刻黑膠的訊息( 當時敵後情報員還煞有其事地回報...45 轉,本專輯將發行成 45 轉的發燒唱片,後來證實消息有誤...),我得坦白說 ,起先我對這套復刻黑膠一點興趣也沒有,因為我手邊已有一套狀況非常好的原版套裝全集,真找不道理由再搬一套回家( 連我在尚音唱片行看到這套復刻全集,我也只是拿起來瞧瞧,然後繼續埋首翻那兒的二手唱片 ),直到上星期某樂友傳了一段影片給我才 燃起我的興趣,立馬去電尚音為我訂片,想看看這段影片嗎?來,【請按這兒】。 |
|||
上圖便是復刻版全集的封面( 嗯,和舊版相較,伯大師的相片顯然和音樂同樣被〝高清〞處理過 ),大師頭像真的只能說有給他帥到...,由於原版就在一旁,我不明白復刻版的套裝紙盒為何「變厚又變高」,拆開外頭的透明封膜後才發現 --- 首先,復刻版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較原版多一張( 由八張變九張,詳情見後文 );其次,DG 為這些唱片製作了單片或雙片裝的獨立封套,再將這些印有伯恩斯坦指揮帥照的唱片放入套裝紙盒中,難怪紙盒變厚又變高...,下圖是這套唱片的封底,七個獨立封套的小圖如下,對了,這套唱片宣稱全球限量 1,750 組,我手邊這套的編號為 0224...。 |
|||
More 為何這套全集會由八張變九張?
有這套錄音原始盤的朋友好像都會問...不是一套八張,怎變成九張了呢?我發現用講的很難說清楚,乾脆製作張表格較快,請看下圖 --- 基本上第一號與第八號交響曲皆維持單面發行,第二號、第五號、第六號及第七號交響曲的長度仍為一張兩面,壯闊的第九號《合唱》交響曲還是佔了三面的篇幅,改變的是第三號交響曲《英雄》及第四號交響曲,前者由一張兩面增為一張半的三面,後者則由單面拓展為兩面,於是新版便硬生生多了舊版一張...,不過 DG 還是小貼心地在新盤中加入了兩首貝多芬的序曲( 《普羅米修斯的造物》及《史蒂芬王》),誠意有到喔! |
|||
再補充一下,下圖是當年伯恩斯坦和維也納愛樂另外發行的貝多芬《序曲集》唱片封面( LP:DG 2531 347 ),前述復刻版加演的兩首序曲應是直接由這張唱片挑選而來...,這張唱片也很精彩喔! |
|||
|
|||
|
|||
真有那個新聲??!
好吧,該談談復刻版和原版在音色表現的異同,並誠實說明這套復刻版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到底值不值得讓人花大把銀兩去擁有...( 我明白有些樂友會懷疑我使用音響的等級能否支持我的感受,啊南方就音響店啊,器材的部份自然不會太失禮,我就不一一點名,這點請海涵 )。
直接說 --- 原版的錄音非常自然,真能讓人感受到來自新大陸的伯恩斯坦和具有深厚德奧樂風的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兩者激盪出的貝多芬意見,和老一代大師相較,這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的樂風相當直率,伯恩斯坦擺明要所有人( 樂團、現場觀眾,以及正在聽唱片的您我 )和他一起對著音樂掏心掏肺...,於是什麼自我壓抑、君王再臨等常見內在外在形容詞在這兒一下子失去了立場,我想這也是為何這套唱片值得我們一聽再聽的原因...,而這個原版和新的復刻 版相較,先跳過所有後製過程技術性的問題【再註】,我覺得復刻版較原版的同曲有更清晰明確的音場表現,這種清晰不僅於將原版唱片那層淡淡的音色透明膠膜移除,而是強化了弦樂五部間的交流,讓其穩固且更具歌唱性,接著復刻 版也成功賦予淺埋在旋律中的木管銅管更多穿透力,讓整體表現更自在活潑,新舊版 AB 比較,舊版中的自然精神在復刻版中該有的都有被保留,因此雖然變清晰明確了,但伯恩斯坦的樂念並沒有被增減或扭曲改變,對了,我還沒提到那個復刻版多出許多耀眼的堂音,還真是討我輩樂迷的歡心呢!
好啦,看來復刻版除了多一張跟價格略貴之外,其它都好棒棒地值得被擁有...,如果您已有原版,又不常拿出來聽,那復刻版好棒棒的訊息放在心上就好,但如果您還沒有原版,那就請直接跳坑勸敗喔!
咦!這個復刻版的種種美好是如何辦到的呢?如果您也和我一樣想知道,請隨我一起追下去。 |
|||
|
|||
|
|||
【再註】那個新聲的來由...
據 DG 官網揭示的影片顯示,這套復刻版貝多芬交響曲全集使用的訊號源是當年最原始的多軌盤帶,以我的瞭解,在上世紀七零年代類比時期的錄音流程為 --- ( A ), 錄音師依曲目、編製、音樂家及場地聲學特性等決定使用麥克風的種類及數目,並放置在理想的位置,通常每一支麥克風代表一個獨立聲軌,這些麥克風的訊號線在經過操控臺( Console )後大多進入多軌盤帶式錄音座( 有時也同步混音成立體聲盤帶 ),接著音樂得以被記錄保存。 ↓ ( B), 多軌盤帶在經過錄音師及音樂家反復聆聽,然後進行剪輯及混音,於是多軌的音樂訊號便被混成立體聲訊號,並記錄在立體聲盤帶上,而這捲盤帶便是吾人說的母帶,當時發行的黑膠就是使用這類的母帶為訊號源;母帶是唱片公司非常珍貴的資產,其會被好好保存...,重點來了,前面提到那個多軌的原始盤帶唱片公司會怎麼處理呢?據我所知,這些多軌盤帶大多不會被特別處理,就存放在庫房中,不再定期檢查或複製。
如上所言,今日我們要復刻一套唱片 ,訊號源大多是數位檔案,也有強調是拿立體聲盤帶為訊源的,像這套伯恩斯坦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回頭拿多軌的盤帶為訊源的...應該不多,因為除了得先確保盤帶品質 未劣化外,發行單位還得多花重新混音的時間和費用( 卻也因此創造了更多美好的可能 ),所以「新聲」得之不易啊!
對了,我發現本專輯製作團隊在確定多軌盤帶的健康無誤後,立刻將每一聲軌數位化,並在數位操控臺上混音及後製,相較於先前類比式操控壹,現代的數位操控臺大多有優異降低底噪能力,特別在處理多軌音訊時,真能提供更好的音質,我想這也是本專輯「新聲」的主要原因。 |
|||
|
|||
咦!這套專輯是現場錄音吧?
咦!這算是什麼問題?什麼這套伯恩斯坦指揮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算是現場錄音吧?...,...,君不見原版黑膠附冊( 見下圖 )及復刻版唱片的封底都有註明是現場錄音( Live Recordings )啊!這有值得懷疑或討論的地方嗎?哈,好像還真是有呢,請接著看下去。 |
|||
瞧,紅色框線的資訊已說明一切,現場錄音,好,結案!...,...,等一下,在這套復刻版唱片中 DG 另附了十張以德文書寫雙面印刷的錄音記錄( 就每一首交響曲一張,《普羅米修斯的造物》一張,合計十張 ),於是央請一位留德友人王先生代為解譯,來吧,請大家細看了,讓我以第一號交響曲的錄音記錄( 請見下圖 )為例 --- |
|||
此錄音記錄上清楚記載了以下資訊 ---
貝多芬第一號交響曲 / 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 / 伯恩斯坦, 指揮 錄音地點:維也納樂友協會金色大廳 音樂會記錄 / 錄音日期:1978 年 11 月 9 日到 12 日 剪接日期:1979 年 3 月 28 日及 1979 年 4 月 2 日及 3 日 編輯及混音:1979 年 4 月 5 日及 6 日 執行製作:Hans Weber 錄音師:Klaus Scheibe 錄音技師( 負責操作器材並解決技術問題 ):Volker Martin / Hans-Rudolf Müller
而我特別框起的區域中有一觀戰重點,請見下圖: |
|||
本製作由 Hanno Rinke 擔任製作人,本曲共用了五個場次進行錄音,包括 ---
場次( 1 ):1978 年 11 月 9 日 15:00 ~ 18:00 場次( 2 ):1978 年 11 月 10 日 10:00 ~ 13:00 場次( 3 ): 15:30 ~ 18:00 場次( 4 ):1978 年 11 月 11 日 15:30 ~ 場次( 5 ):1978 年 11 月 12 日 11:00 ~
也就是說我們聽到這首第一號交響曲的唱片係採用了三場伯恩斯坦與維也納愛樂的排練錄音,再加上兩場音樂會的實況錄音,合計五個場次的音軌剪接而成,而非一鍵到底,亦非一句 Live Recordings 便大功告成的現場錄音...,嗯,這真是我之前一點也不知道的事啊! |
|||
More 錄音記錄...
既然這套唱片附的錄音記錄多達十張,除了上述錄音時間、地點、時段等流水帳外,有沒有登錄其它有趣訊息呢?這點王先生的補述如下: ( A ), 第九號交響曲 --- 在完成剪接及編輯混音的隔日,伯恩斯坦曾親自聽過帶子並提出意見,於是製作團隊又進行第二次的剪輯混音...。 ( B ), 第五號交響曲 --- 本曲共使用三個錄音場次,場次( 2 ) 及( 3 )是音樂會實況,而場次( 1 )則是首場音樂會( 也就是場次( 2 ))當天的上午最後排練,但特別的是...這個排練錄音...伯恩斯坦並沒有出席,是的,是指揮家未到場的樂團自行排練的錄音...,哇,這點還真特別 。 |
|||
|
|||
關於錄音...
關於錄音,其實音樂家、錄音師、製作人等都是以嚴肅態度去面對的...,先不討論商業結果,畢竟大家都只想把最好的一切記錄下來,不會有人刻意胡來徒留笑柄,不是嗎?南方曾假高雄音響展之名參與並製作唱片,一般來說,好不容易租好音樂廳或錄音室,有經驗的音樂家或錄音師都會把握時段多記錄些音符( 所以排練時便開始錄音是很正常的事 ),必要時才有可供修補的材料可用,因此像這套伯恩斯坦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雖然標記現場錄音,但其成品是使用音樂會實況及若干次排練錄音剪輯而成,並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只是之前沒有錄音記錄的流出,大家想當然爾的以為一鍵到底...,說真的,知不知道這些細節都無損本專輯的動人與在貝多芬交響曲錄音諸多版本中的地位,本文只是希望讓大家知道好演奏好錄音得之不易,是許多參與者的態度總合,絕非事事理所當然,舉手便可完成。 |
|||
More 對了,在這之前及之後呢?
如果您喜歡維也納愛樂那緊密且唯美的音色,但偏偏對伯恩斯坦的指揮風格有...意見,那在這套錄音的之前與之後,立體聲時期的維也納愛樂還曾和那些指揮家錄有貝多芬全部交響曲作品可供樂迷 聆賞呢?我上網查了一下,答案為 --- 六零年代有德國指揮家漢施•施密特( Hans Schmidt-Isserstedt, 1900 - 1973 ),七零年代奧地利指揮家貝姆( Karl Böhm, 1894 - 1981 )、八零年代義大利指揮家阿巴多( Claudio Abbado, 1933 - 2014 )、兩仟年後的英國指揮家拉圖( Simon Rattle, 1955 - )及德國指揮家提勒曼( Christian Thielemann, 1959 - )等,其實伯恩斯坦這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真的很好聽,直率細緻兼具,您大可把本文看成勸敗文,我沒有意見喔! |
|||
關於新的美好...
DG 官網有提到,這回重新處理當年的多軌盤帶時,錄音師在混音時還為這套錄音加了些空間感,讓音色堂皇溫潤些...。為此,我請教了國內專司母帶後期製作的洋活錄音室王秉皇先生,他在聽過這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的原盤及復刻版後,他先後用錄音史、錄音相關器材的發展及運用等力挺製作本復刻版的荷蘭同行,說著說著他突然丟出一段話 ---「這套交響曲全集在發行快 40 年後出復刻版,這代表現今的錄音師較當時的錄音師多了近 40 年現代音樂及音響美學的洗禮,加上錄音設備的進步,讓現今的錄音師更懂得如何運用效果器來豐潤樂團的音色,我覺得新版很好啊!」哇,我都沒想到這套伯恩斯坦的貝多芬交響曲竟已發行近 40 年,我得承認,並不是每張復刻版唱片都能製作地這般美好,但如果有機會讓前輩大師們的音樂藝術更明確清晰,為什麼不讓唱片公司、不讓錄音師們試試呢?難道就絕對不可能變好?連一絲的機會都沒有嗎?為何只因那個和原版的〝不一樣〞就大肆批伐,一定就不值一聽呢?哈,我是不是太直接太開放了。 |
|||
來吧,請近一點,再看一眼這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新舊版的唱片封面,其實都好值得擁有 ,無論新舊版,有機會講務必聽聽喔! |
|||
( 本文完成於 2018 年 9 月 11 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