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之饗宴 ... 

 

這詞兒多麼八股...,但我聽完庫見利克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第一個想到的詞彙便是如此!


貝多芬交響曲的九九八十一變

 

1971 年,捷克指揮家庫貝利克( Rafael Kubelik, 1914-1996 )與德國 DG 唱片公司合作展開一項史無前例的錄音計劃 --- 他們將灌錄一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和其他大師不同的地方是:這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將動員九支頂尖交響樂團協力完成...,其解說內頁便清楚告訴世人( DG, LP:2740 155 ) ---

 

以音樂會型式錄製貝多芬全部九首交響曲已不再稀奇,但指揮家們大多指揮同一樂團來表達他對這九首交響曲的詮釋,導致這九首作品因樂團音色之固定而成為單一個體...;這個新錄音將呈現不同的意圖,為反映出貝多芬九首交響曲在音樂及精神層面的相對性,我們透過九支交響樂團在本質上的不同來表現這些作品...。

 

這個想法最初便源自指揮家庫貝利克,藉其豐富的樂團經驗及完整的藝術觀,庫貝利克讓這套貝多芬交響曲一貫性與豐富的多元性兼俱( 南方註:一貫應是指庫貝利克樂曲詮釋的意圖一貫,多元則來自相異樂團...)...。

 

這套獨一無二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錄音由 1971 年 10 月開始,此時的庫貝利克已完成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 指揮維也納愛樂, DECCA, 1956-1957 )錄音,進行中的馬勒交響曲全集( 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DG, 1967-1971 )及德弗乍克交響曲全集( 指揮柏林愛樂, DG, 1966-1972 )錄音也即將完成。


大師生平

 

在談這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前,讓我們約略暸解指揮家庫貝利克的生平:

l      庫貝利克,1914 年出 生於捷克,其父親是知名小提琴家 Jan Kubelik

l      1928 年觀看福特萬格勒指揮,大受感動,立志從事指揮

l      1933 年自布拉格音樂院畢業

l      1934 年首次以指揮家身份指揮捷克愛樂

l      1939 – 1941 年任捷克布爾諾( Brno )劇院總監

l      1942 – 1948 年任捷克愛樂總監

l      1946 年首次指揮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管弦樂團演出馬勒的“大地之歌“

l      1948 7 5 日,指揮捷克愛樂演出“我的祖國”,隨後流亡海外,直到 42 年後的 1990 5 12 日才再次受邀指揮捷克愛樂,曲目同為“我的祖國”

l      1948 – 1950 年,多在英國及荷蘭活動

l      1950 – 1953 年,任美國芝加哥交響樂團總監

l      1954 – 1958 年為 DECCA 唱片錄音

l      1955 – 1958 年任英國柯芬園劇院總監

l      1960 年,獲頒馬勒獎章( Mahler Prize )Kubelik 此時得獎受之有愧,當時的他公開指揮馬勒演出尚不及十場

l      1961 – 1979 年任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總監,曾於 1965 1975 年率該團訪日

l      1967 年開始其馬勒交響曲全集錄音

l      1985 年獲頒法國文化勳章

l      1990 年重回捷克,再度指揮捷克愛樂演出“我的祖國”

l      1991 年率捷克愛樂訪日,曲目為“我的祖國”

l      1996 8 11 日逝世於瑞士,葬於其祖國的布拉格

 

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

( 維也納愛樂 / 傅尼葉, DECCA, 1954 年 6 月 27 日錄製 )

這張唱片是庫貝利克為 DECCA 錄製的的第一張唱片, 雖然是單聲道錄音,但傅尼葉的琴音依舊感人,維也納愛樂的表現則較傳尼葉與塞爾和柏林愛樂的版本( DG )華美些...,我個人很珍視庫貝利克此時的錄音。【DECCA, LP:LXT 2999 /  CD:煩您自己查 】


煞有其事或多此一舉?

 

將貝多芬的九首交響曲交給九支不同樂團分別演奏 就真的更能表現出貝多芬作品間的差異與特色嗎?在聽這套唱片前我還真是心存狐疑,聽完後...,我必需承認這是一套很不錯的唱片,我很高興能擁有它,但霧水仍難免,且讓我依錄音先後製表說明庫貝利克到底將那個作品交給那支樂團...,建議您先在心中默舉九大優質樂團( 請以 1970 年代之標準 ),並將之分列排入貝多芬九首交響曲的最佳組合中...,看看和大師的選擇差多少...,好了嗎?來,公佈庫貝利克的答案:

指揮家庫貝利克( 中 )與本片的錄音工程師 Heinz Wildhagen( 左 )及藝術指導 Hans Weber( 右 )。

第三號交響曲

柏林愛樂管弦樂團

1971/10/21-22

 

開場的“英雄”由 BPO 擔任是個不錯的選擇...,BPO 在庫貝利克手上表現的比卡拉揚放肆 且自在,會令人覺得 BPO 的樂手變自發了...,是很不錯的“英雄”版本。

 

庫貝利克與 BPO 第一次合作是在 1957 年薩爾兹堡音樂節上,1961 年起双方關係轉為熱絡,庫貝利克在 DG 發行的德弗乍克交響曲全集錄音便是由 BPO 擔綱...,他們最後一演出是在 1984 年 9 月17 日,曲目是莫札特第 38 號及布魯克納第 9 號交響曲。

 

第六號交響曲

巴黎管弦樂團

1973/01/01

 

庫貝利克將“田園”交給巴黎管弦樂團原本頗令我驚艷,可惜結果卻是個平凡無奇的“田園”,巴黎管弦樂團 在此有點語焉不詳,清秀不若以往...。

 

庫貝利克真的瞭解每支樂團的特色及其在貝多芬作品中適當的角色嗎?坦白說,我是存疑的,因為在這場錄音音樂會之前,庫貝利克從未指揮過巴黎管弦樂團...【此時巴黎管弦樂團 的音樂總監是 --- 蕭堤】

 

第五號交響曲

波士頓交響樂團

1973/11/01

 

BSO --- 這支被譽為最具歐洲風格的美國樂團在此的表現真的不俗,樂曲每個音都拉的很長,張力 十足,是很棒很棒的”命運“,當然,該團知名的音樂廳 ( symphony Hall )也為此錄音增色不少...。

 

庫貝利克於 1967 年首次指揮 BSO,他為 DG 發行“我的祖國”名盤便是與 BSO 合作的...,他們最後一次合作是在灌錄這個“命運”之後的 11 月 27 日, 製錄曲目為巴爾托克的管弦樂協奏曲( DG )...。

 

第二號交響曲

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管弦樂團

1974/02/01

 

將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管弦樂團安排在第二號交響曲上,令人讚佩庫貝利克的巧思...;這個第二除了弦樂厚度較 VPO 單薄些外,其速度與層次真一流,音色也漂亮的沒話說...。

 

早在 1946 年庫貝利克便曾客席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管弦樂團,他流亡後到 1956 年間庫貝利克幾乎年年都和該團有演出,因此他對大會堂管弦樂團的音色與實力是真正了然於心...,可惜這個第二號交響曲的錄音是他們最後一次合作...。

 

第一號交響曲

倫敦交響樂團

1974/06/01

 

說真的,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何庫貝利克會認為 LSO 是第一號交響曲的最佳詮釋者...,這個錄音是庫貝利克與 LSO 的首度合作,整場演出少了份甜美與細緻,是本套全集最弱的錄音...。

 

庫貝利克其實和英國樂界頗有來往,在這場與 LSO 的演出前,他己和 BBC SO、PO、Liverpool PO、RPO、LPO 及 ECO 等英國樂團合作過...,為何是 LSO 呢?誰可以告訴我。

 

第七號交響曲

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

1974/09/01

 

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覺得 VPO 本來就應排在這兒演奏第七號交響曲,其結果當然不會令人失望...,VPO 維持其一貫水平,在細緻與狂放間保有巧妙的平衡美感。

 

庫貝利克於 1950 年代透過 DECCA 安排與 VPO 合作錄製不少唱片,1960 年起改為 EMI 錄音,1974 年這場演出是庫貝利克 與 VPO 這個組合為 DG 的唯一錄音,也是他們最後一次搭檔演出...。

 

第九號交響曲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1975/01/11-12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成立於二次大戰後的 1949 年,駐地在慕尼黑,庫貝利克於 1960 年 2 月 12 日首次指揮該團,1961 年便接任該團總監,這個職務他一直幹到 1979 年...,該團可說是庫貝利克的親兵 ,他們關係緊密,曾多次出訪世界各地,因此偉大的“合唱”交給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演出實不為過。

 

可惜的是這套全集中的“合唱”似乎不見任何新意,或許這只是他們諸多合作中的其中一場演出罷了!

 

第八號交響曲

克利夫蘭管弦樂團成員

1975/03/01

 

才一出聲,克利夫蘭管弦樂團的音色硬是比演奏第六號的巴黎管弦樂團好上一截( 我聽完“田園”後順手放這張第八號交響曲... ),音色的變化與層次都好上許多,此時克利夫蘭管弦樂團的總監是美國藉的馬捷爾。

 

庫貝利克於 1970 年首次指揮克利夫蘭管弦樂團,其後多次客席,1980 年 3 月 27 日庫貝利克最後一次指揮該團,曲目是海頓第 99 號交響曲和布魯克納第 6 號交響曲。

 

第四號交響曲

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

1975/09/01

 

早在 1957 年庫貝利克便曾客席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 ,這場第四號交響曲則是他們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的合作演出。

 

相信我,庫貝利克這個貝多芬第四絕對是個名演,速度沈重但率直,可以明白聽出 Israel PO 給 庫貝利克很好的支持,音色多情且豐富,足以挑戰最好的第四號錄音。

 


結語 及 狗尾續貂之作...

 

將貝多芬九首交響曲交由九支樂團演奏,是大師才有的待遇與氣魄...,這套九大其實維持了庫貝利克慣有的水平,但這種將奇想落實的智慧和樂趣,實非今日低靡至此的古典市場所能想像...;對了,DG 除了製作這套樂團多變的貝多芬九大之外,幾乎在同一時間還推出一套也是樂團互異的...布拉姆斯四首交響曲全集 ( 由九降到四,氣勢與夢想一下子小了許多... ),這套四大交響曲是由義大利指揮家阿巴多分別指揮...( 要不要先想一下再公佈答案?)... 維也納愛樂的第一號、柏林愛樂的第二號、德勒斯登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的第三號及倫敦交響樂團的第四號...( DG:LP 2721 067 ),古典樂壇往事中的趣事還真不少,不是嗎?


芝加哥交響樂團與庫貝利克

 

庫貝利克於 1950 至 1953 年間接任芝加哥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一職,他的前任總監是波蘭指揮家羅金斯基( Artur Rodzinski ),接任者則是大家熟悉的萊納( Fritz Reiner )...;庫貝利克與芝加哥交響樂團的組合原本倍受樂迷期待,可惜庫貝利克放太多心思在當代新音樂及其捷克同胞作品上,於是和樂評界相處極差,最後終於去職...,其實庫貝利克在芝加哥三年並非沒有建樹,我手頭上有一份庫貝利克與芝加哥交響樂團的合作史料,資料顯示 --- 庫貝利克在總監任內積極率領芝加哥交響樂團從事大量的電台廣播、電視演出,並定期舉辦通俗音樂會,他也曾多次率團到美國各大都市旅行演出,他們的成就當然還包括為 Mercury 唱片公司灌錄的那些足以留世唱片...。

庫貝利克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於 1951 年錄製的“展覽會之畫”唱片封面 (Mercury, LP: MG 5000 ),這張唱片雖是單聲道錄音,但音質奇佳,被譽為史上最成功的古典唱片之一。

1953 年 4 月 25 日,庫貝利克最後一次以樂團總監身份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音樂會中庫貝利克肆無忌憚地全場排出包括史麥塔納、德弗乍克、蘇克和易拉克( Karel Jirak, 1891-1072 )等純捷克作曲家的作品...,庫貝利克與芝加哥交響樂團下次合作則在 1966 年 12 月,他們最後一次合作是在 1991 年 10 月 18 日該團創團百年紀念音樂會上,那場音樂會先由巴倫波英及蕭堤分別指揮樂團,然後 再由蕭堤指揮巴倫波英獨奏演出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當晚是以庫貝利克指揮德弗乍克的“胡斯教徒( Hustiska )”序曲做壓軸...,庫貝利克原本還同意芝加哥交響樂團於 1993 年 4 月 15、17 及 20 日合作演出馬勒第九號交響曲,可惜最後因病取消演出...。

 

聽這套貝多芬九大時,我一直在想:為何所謂的九大樂團中竟沒有芝加哥交響樂團?是當時庫貝利克對芝加哥交響樂團猶有恨意,還是 DG 唱片無法取得為該團錄音的合同...?想提個問題:您覺得 --- 如果九大樂團真把芝加哥交響樂團列入,那麼將擠掉那個樂團?還有,芝加哥交響樂團應負責演出那個作品才好呢?哈!不要反問我,我已經想了老半天,百思不得其解...。


結語

 

小子無術,我用我 2001 年整理庫貝利克筆記上的心得做結 ---

 

Kubelik 是大師嗎?

想想他的 Dvorak,是的,大師;

想想他的 Mahler,對不起,雖然了不起,但我還得再想想...;

想想他的生平、際遇和錄音,稱大師並不會太沈重,

不是嗎?大師?


回南方首頁 在南方聽音樂 談音 論樂 聽南方的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