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卡拉揚有兩位,一位叫“數位卡拉揚”,另位叫“類比卡拉揚”,他們以 1979 年 12 月為分界點,不同錄音格式下記載著大師對音樂的感受及想法作法...,在追求好及更好之間,兩位卡拉揚有時敵我分明有時亦敵亦友...。
由“魔笛”開啟大門
指揮家卡拉揚生涯首度錄音是 1938 年與柏林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錄製的莫札特“魔笛”序曲,這首 6 分 19 秒的序曲隨後以一張 10 吋寬,每面播放長度不超過 4 分鐘的 78 轉 SP 發行...;1980 年,時年 72 歲的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以當時最新的數位錄音方式為 DG 唱片灌錄了歌劇“魔笛”全曲,這個錄音最早是以播放長度每面可達 30 分鐘的 33 轉 LP 發行,套裝唱片內還夾著神秘禮物,一張額外的 45 轉黑膠唱片 --- “魔笛”序曲,唱片封套上註明第一面是 1938 年單聲道的版本,背面則是 1980 年數位立體聲的最新錄音,卡拉揚及 DG 要以此一連結宣告數位錄音時代的來臨...。【左圖上:1980 年版“魔笛”的 LP 封面( DG 2741 001 );左圖下:神秘禮物的封面,DG 還賦予其 2810 076 的獨立唱片編號呢!】 |
|
卡拉揚數位錄音全記錄
下表即為卡拉揚數位錄音的整理,
作曲家 |
曲目 |
數位錄音 |
同曲類比錄音 |
備註 |
Albinoni |
Adagio (arr. Giazotto) |
BPO / 1983 |
BPO / 1969 |
|
Bach |
Air (Orchertra Suite No.3) |
BPO / 1983 |
|
|
Beethoven |
Symphony No.1 |
BPO / 1984 |
PO / 1953( EMI ) BPO / 1961 BPO / 1975 |
|
|
Symphony No.2 |
BPO / 1984 |
PO / 1953 ( EMI ) BPO / 1961 BPO / 1977 |
|
|
Symphony No.3 |
BPO / 1984 |
PO / 1952 ( EMI ) BPO/1953 ( WG Record ) BPO / 1962 BPO / 1976 |
|
|
Symphony No.4 |
BPO / 1983 |
PO / 1953 ( EMI ) BPO / 1962 BPO / 1976 |
|
|
Symphony No.5 |
BPO / 1982 |
PO / 1948 ( EMI ) PO / 1954 ( EMI ) BPO / 1962 BPO / 1976 |
|
|
Symphony No.6 |
BPO / 1982 |
PO/1953(EMI) BPO/1962 BPO/1976 |
|
|
Symphony No.7 |
BPO / 1983 |
PO/1951-2(EMI) VPO/1959(RCA/DECCA) BPO/1962 BPO/1976 |
|
|
Symphony No.8 |
BPO/1984 |
VPO/1946(EMI) PO/1955(EMI) BPO/1962 BPO/1976 |
|
|
Symphony No.9 |
BPO/1983 |
VPO/1947(EMI) PO/1955(EMI) BPO/1957(WR Record) BPO/1962 BPO/1976 |
|
|
Missa Solemnis |
BPO/1985 |
PO/1958(EMI) VPO/1959(Melodram) BPO/1966 BPO/1974 |
|
|
Coriolan, Overture |
BPO/1985 |
PO/1953(EMI) BPO/1965 |
|
|
Egmont, overture |
BPO/1985 |
PO/1953(EMI) BPO/1969 |
|
|
Fidelio, overture |
BPO/1985 |
BPO/1965 |
|
|
Leonore. overture |
BPO/1985 |
Concertgebouw/1943 PO/1953(EMI) BPO/1965 |
|
Bietz |
L´Arlésienne, Suite No.1 |
BPO/1983-4 |
PO/1958(EMI) BPO/1970 |
|
|
L´Arlésienne, Suite No.2 |
BPO/1983-4 |
PO/1958(EMI) BPO/1970 BPO/1978(EMI) |
|
|
Carmen, opera |
BPO/1982 |
VSO/1954(GOP) La Scala/1955(Fonit Cetra) VPO/1962-3(RCA) |
|
|
Caemen, Suite No.1 |
BPO/1982 |
PO/1958(EMI) BPO/1970 |
|
Brahms |
Symphony No.1 |
BPO/1987 |
Concertgebouw/1943 PO/1952(EMI) BPO/1955(Fonit Cetra) VPO/1959(RCA/DECCA) BPO/1963 BPO/1977 |
|
|
Symphony No.2 |
BPO/1986 |
VPO/1949(EMI) PO/1955(EMI) BPO/1963 BPO/1977 |
|
|
Symphony No.3 |
BPO/1988 |
VPO/1960(DECCA) BPO/1964 BPO/1977 |
|
|
Symphony No.4 |
BPO/1988 |
PO/1955(EMI) BPO/1963 BPO/1977 |
|
|
Tragic, overture |
BPO/1983 |
VPO/1961(DECCA) BPO/1970(EMI) BPO/1977 |
|
|
Violin Concerto |
BPO/1981 |
BPO/1964 BPO/1976(EMI) |
Mutter |
|
Double Concerto |
BPO/1983 |
*** |
Mutter, Meneses |
|
A German Requiem |
VPO/1983 |
VPO/1947(EMI) BPO/1964 BPO/1976(EMI) |
|
Bruch |
Violin Concerto No.1 |
BPO/1980 |
|
Mutter |
Bruckner |
Symphony No.1 |
BPO/1981 |
*** |
|
|
Symphony No.2 |
BPO/1980-81 |
*** |
|
|
Symphony No.3 |
BPO/1980 |
*** |
|
|
Symphony No.7 |
VPO/1989 |
BPO/1970-1(EMI) BPO/1975 |
|
|
Symphony No.8 |
VPO/1988 |
Berlin Staatskapelle/1944(***) BPO/1957(EMI) BPO/1975 |
|
|
Te Deum |
BPO/1984 |
BPO/1975 |
|
Cherubini |
Anacreon, overture |
BPO/1981 |
Berlin Staatskapelle/1939 |
|
Debussy |
La Mer |
BPO/1985-6 |
PO/1953(EMI) BPO/1964 BPO/1977(EMI) |
|
|
Prelude a l`apres-midi d`un faune |
BPO/1985-6 |
BPO/1964 BPO/1977(EMI) |
|
Dvořák |
Symphony No.8 |
VPO/1985 |
VPO/1961(DECCA) BPO/1979(EMI) |
|
|
Symphony No.9 |
VPO/1985 |
BPO/1940 BPO/1958(EMI) BPO/1964 BPO/1977(EMI) |
|
|
Serenade for Strings |
BPO/1980 |
*** |
|
Gluck |
Dance of the Blessed Spirits(Orfeo ed Euridice) |
BPO/1983 |
*** |
|
Grieg |
Piano Concerto |
BPO/1981-2 |
PO/1951(EMI) |
Girseking Zimerman |
|
Peer Gynt, Suite No.1 |
BPO/1982 |
VPO/1961(DECCA) BPO/1971 |
|
|
Peer Gynt, Suite No.2 |
BPO/1982 |
BPO/1971 |
|
|
Holberg Suite |
BPO/1981 |
*** |
|
Haydn |
Symphony No.82 |
BPO/1980 |
*** |
|
|
Symphony No.83 |
BPO/1980 |
*** |
|
|
Symphony No.84 |
BPO/1980 |
*** |
|
|
Symphony No.85 |
BPO/1980 |
*** |
|
|
Symphony No.86 |
BPO/1980 |
*** |
|
|
Symphony No.87 |
BPO/1980 |
*** |
|
|
Symphony No.93 |
BPO/1981-82 |
*** |
|
|
Symphony No.94 |
BPO/1982 |
*** |
|
|
Symphony No.95 |
BPO/1982 |
*** |
|
|
Symphony No.96 |
BPO/1982 |
*** |
|
|
Symphony No.97 |
BPO/1982 |
*** |
|
|
Symphony No.98 |
BPO/1982 |
*** |
|
|
Symphony No.99 |
BPO/1982 |
*** |
|
|
Symphony No.100 |
BPO/1982 |
*** |
|
|
Symphony No.101 |
BPO/1982 |
BPO/1971(EMI) |
|
|
Symphony No.102 |
BPO/1982 |
*** |
|
|
Symphony No.103 |
BPO/1981-82 |
VPO/1963(DECCA) |
|
|
Symphony No.104 |
BPO/1982 |
VPO/1959(RCA/DECCA) BPO/1975(EMI) |
|
|
The Creation |
BPO/1982 |
BPO/1966-68 |
|
Holst |
The Planets |
BPO/1981 |
VPO/1961(DECCA) |
|
Humperdinck |
Hansel and Gretel, overture |
BPO/1981(EMI) |
|
|
Lizst |
Les Preludes |
BPO/1983 |
PO/1958(EMI) BPO/1967 |
|
|
Hungarian Rhapsody No.5 |
BPO/1983 |
BPO/1960 BPO/1975 |
|
Mahler |
Symphony No.9 |
BPO/1982 |
BPO/1979 |
|
Mascagni |
L`Amico Fritz, Intermezzo |
BPO/1981 |
PO/1954(EMI) PO/1959(EMI) BPO/1967 |
|
Massenet |
Thais, Meditation |
BPO/1981(EMI) |
PO/1954(EMI) BPO/1967 |
Mutter |
Mendelssohn |
Violin Concerto |
BPO/1980 |
*** |
Mutter |
Mozart |
Symphony No.29 |
BPO/1987 |
BPO/1969(EMI) BPO/1965 |
|
|
Symphony No.39 |
BPO/1987 |
VPO/1949(EMI) PO/1955(EMI) BPO/1970(EMI) BPO/1977 |
|
|
Divertimento No.17, K.334 |
BPO/1987 |
BPO/1965 |
|
|
Divertimento No.15, K.287 |
BPO/1987 |
PO/1955(EMI) BPO/1965 |
|
|
Serenade No.6 |
BPO/1983 |
BPO/1967 |
|
|
Serenade No.13 “Eine Kleine Nachtmusik” |
BPO/1981 |
VPO/1946(EMI) PO/1953(EMI) BPO/1959(EMI) BPO/1965 |
|
|
Mass No.16”Coronation” |
VPO/1985 |
BPO/1975 |
|
|
Mass No.18 “Great C Minor” |
BPO/1981 |
*** |
|
|
Requiem |
VPO/1986 |
VPO/1960(***) BPO/1961 BPO/1975 |
|
|
Don Giovanni, opera |
BPO/1985 |
VPO/1960(HRE) |
|
|
Die Zauberflőte, opera |
BPO/1980 |
VPO/1950(EMI) VPO/1962(***) |
|
Mussorgsky |
Picture at the Exhibition |
BPO/1986 |
PO/1955-6(EMI) BPO/1965 |
|
Nielsen |
Symphony No.4 |
BPO/1981 |
*** |
|
Offenbach |
Barbe-Bleue, overture |
BPO/1980 |
*** |
|
|
Le Belle Helene, overture |
BPO/1980 |
*** |
|
|
Les Contes d`Hoffmann, Barcarolle |
BPO/1980 |
PO/1954(EMI) PO/1959(EMI) |
|
|
La Grande-Duchesse de Gerolstein, overture |
BPO/1980 |
*** |
|
|
Orphee aux Enfers, overture |
BPO/1980 |
PO/1955(EMI) PO/1960(EMI) |
|
|
Vert-Vert, overture |
BPO/1980 |
*** |
|
Pachelbel |
Canon and Gigue |
BPO/1983 |
BPO/1969 |
|
Prokofiev |
Symphony No.1 |
BPO/1981 |
*** |
|
Puccini |
Sour Angelica, Intermezzo |
BPO/1981(EMI) |
BPO/1967 |
|
|
Manon Lescaut, Intermezzo |
BPO/1981(EMI) |
VPO/1947-8(EMI) PO/1954(EMI) PO/1959(EMI) BPO/1967 |
|
|
Turandot |
VPO/1981 |
|
|
Ravel |
Bolero |
BPO/1985 |
BPO/1965 BPO/1977(EMI) |
|
|
Daphnis et Chloe, suite No.2 |
BPO/1985-6 |
BPO/1964 |
|
|
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efunte |
BPO/1985-6 |
*** |
|
|
Rapsodie Espagnole |
BPO/1987 |
PO/1953(EMI) Paris O/1971(EMI) |
|
Rossini |
Guillaume Tell, overture |
BPO/1983 |
PO/1960(EMI) BPO/1971 |
|
Saint-Saens |
Symphony No.3 |
BPO/1981 |
*** |
|
Schmidt |
Notre Dame, Intermezzo |
BPO/1981 |
PO/1959(EMI) BPO/1967 |
|
Schumann |
Symphony No.4 |
VPO/1987 |
BPO/1957(EMI) BPO/1971 |
|
Schumann |
Piano Concerto |
BPO/1981-2 |
PO/1948(EMI) PO/1953(EMI) |
Zimerman |
Schostakovich |
Symphony No.10 |
BPO/1981 |
BPO/1966 BPO/1969(Melodiya) |
|
Sibelius |
Symphony No.1 |
BPO/1981(EMI) |
|
|
|
Symphony No.2 |
BPO/1980(EMI) |
PO/1960(EMI) |
|
|
Symphony No.6 |
BPO/1980(EMI) |
PO/1955(EMI) BPO/1967 |
|
|
Finlandia |
BPO/1984 |
PO/1952(EMI) PO/1959(EMI) BPO/1964 BPO/1976(EMI) |
|
|
Karelia Suite |
BPO/1981(EMI) |
|
|
|
Pelleas et Melisande |
BPO/1982 |
|
|
|
The Swan of Tuonela |
BPO/1984 |
BPO/1965 BPO/1976(EMI) |
|
|
Tapiola |
BPO/1984 |
PO/1953(EMI) BPO/1964 BPO/1976(EMI) |
|
|
Valse Triste |
BPO/1980(EMI) BPO/1984 |
PO/1958(EMI) BPO/1967 |
|
Smetana |
The Moldau |
BPO/1983 VPO/1985 |
BPO/1940 BPO/1958(EMI) BPO/1967 BPO/1977(EMI) |
|
J. Strauss |
圓舞曲集 |
VPO/1987 |
(***) |
|
J. Strauss |
新年音樂會 |
VPO/1987 |
(***) |
|
R. Strauss |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
BPO/1982 |
VPO/1959(DECCA) BPO/1973 |
|
|
An Alpine Symphony |
BPO/1980 |
|
|
|
Don Quixote |
BPO/1986 |
BPO/1965 BPO/1975(EMI) |
Meneses |
|
Don Juan |
BPO/1983 |
Concertgebouw(***) PO/1951(EMI) VPO/1960(DECCA) BPO/1972 |
|
|
Ein Heldenleben |
BPO/1986 |
BPO/1959 BPO/1964(***) BPO/1974(EMI) |
|
|
Metamorphosen |
BPO/1980 |
VPO/1947(EMI) BPO/1969 |
|
|
Till Eulenspiegels lustige Streiche |
BPO/1986 |
PO/1951(EMI) BPO/1955(Fonit Cetra) VPO/1960(DECCA) BPO/1972 |
|
|
Tod und Verlarung |
BPO/1982 |
PO/1953(EMI) VPO/1960(DECCA) BPO/1972 |
|
|
Orchestra Interlude and Closing Scene(Capriccio) |
BPO/1985 |
|
|
|
Der Rosenkavalier, opera |
VPO/1982-4 |
PO/1956(EMI) VPO/1963(***) |
|
|
Voer letzte Lieder |
BPO/1985 |
BPO/1964(Paragon) BPO/1973 |
|
|
Die Heiligen drei Konige |
BPO/1985 |
|
|
Tchaikovsky |
Symphony No.4 |
VPO/1984 |
PO/1953(EMI) BPO/1960(EMI) BPO/1966 BPO/1971(EMI) BPO/1976 |
|
|
Symphony No.5 |
VPO/1984 |
PO/1952(EMI) RAI Turin O/1953(Fonit Cetra) BPO/1965 BPO/1971(EMI) BPO/1975 |
|
|
Symphony No.6 |
VPO/1984 |
BPO/1939(***) VPO/1948-9(EMI) PO/1955-6(EMI) BPO/1964 BPO/1971(EMI) BPO/1976 |
|
|
Violin Concerto |
VPO/1988 |
BPO/1965 |
Mutter |
|
Piano Concerto |
BPO/1988 |
VSO/1962 Paris O/1970(EMI) BPO/1975 |
Kissin |
|
Serenade for String |
BPO/1980 |
BPO/1966 |
|
|
Romeo and Juliet, overture |
BPO/1982 |
VPO/1946(EMI) VPO/1960(DECCA) BPO/1966 |
|
|
The Nutcracker, Ballet Suite |
BPO/1982 |
PO/1952(EMI) VPO/1961(DECCA) BPO/1966 |
|
Verdi |
Falstaff, opera |
VPO/1980(Philips) |
PO/1956(EMI) |
|
|
Un Ballo in Maschera |
VPO/1989 |
*** |
|
|
Requiem Mass |
VPO/1984 |
VPO/1949(***) La Scala/1964(Melodiya) BPO/1972 |
|
Vivaldi |
The Four Seasons |
VPO/1984(EMI) |
BPO/1972 |
Mutter |
|
Flute Concerto |
BPO/1983 |
|
|
Wagner |
Der fliegende Hollander, opera |
BPO/1981-3(EMI) |
|
|
|
Die Meistersinger von Nurnberg, Act 1 Prelude |
BPO/1984 |
Berlin Staatskapelle/1939(***) BPO/1957(EMI) BPO/1974(EMI) |
|
|
Die Meistersinger von Nurnberg, Act 3 Prelude |
BPO/1984 |
Berlin Staatskapelle/1939(***) |
|
|
Parsifal, opera |
BPO/1979-80 |
|
首張數位錄音 |
|
Tannhauser, overture |
BPO/1984 VPO/1987 |
BPO/1954(EMI) |
|
|
Siegfried-Idyll |
VPO/1987 |
BPO/1977 |
|
|
Venusberg Music(Tannhauser) |
BPO/1984 |
PO/1954(EMI) PO/1960(EMI) |
|
|
Tristan und Isolde, Prelude and Liebestod |
BPO/1984 VPO/1987 |
BPO/1957(EMI) BPO/1974(EMI) |
Norman |
Weber |
Der Freischutz, overture |
BPO/1981 |
Concertgebouw/1943(***) BPO/1960(EMI) BPO/1971 |
|
|
Invitation to the Dance (orch. Berlioz) |
BPO/1983 |
PO/1958(EMI) BPO/1971 |
|
|
||||
說明: 1, BPO:為柏林愛樂管弦樂團之縮寫;VPO:為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之縮寫。 2, 除特別以弧號註明,否則這些數位唱片皆為 DG 唱片公司所發行。 3, 原本不打算將諸大師的序曲等管弦樂小品列入,但熟知卡拉揚的人大都同意 --- 卡拉揚指揮這些管弦樂小品幾乎與他大塊頭作品一樣偉大( 甚至更偉大 ),在此還是不厭其煩地將其列入表中。
|
進入數位時代的卡拉揚
進入數位時代的卡拉揚担任柏林愛樂總監己 24 年之久( 1955 - 1979 ),在這之前他還曾出任包括維也納國立歌劇院、倫敦爱樂、史卡拉歌劇院、巴黎管弦樂團等樂團的要職,而今他已 71 歲,距生命終止只剩十個年頭,已到了思考該留些什麼好讓後輩可以蓋棺論定的時刻...,此時的他發現新的數位科技可以更清楚且正確記載自己的聲音興影像,儘管年事已 高身體狀況也不好,他仍積極將自己投入新興的數位狂潮中,錄音錄影不絕,其中猶有不少先前從未錄過的新曲目,這些錄音中某些漸被遺忘的新意從現今的角度來看反成為傳統真實的沿續者, 而這正是讓卡迷們最為樂道的...。
|
|
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行星”組曲 , 柏林愛樂, 1981, DG。 |
進入數位時代的卡拉揚儘管錄音錄影及音樂會不斷,但他只指揮三支樂團演出 --- 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及歐洲青年管弦樂團,其中 1980 年 8 月 12 日與歐洲青年管弦樂團在薩爾玆堡的音樂會他們演出了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 慕特獨奏 )和莫札特第 41 號交響曲“邱比特”,這是他們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合作( 前兩次在 1972 年於柏林 ),也就是說柏林愛樂與維也納愛樂這兩支偉大樂團忠實地陪伴卡拉揚走完人生的最後階段,想到這點,不知爾後有那位大師能享此殊榮? |
數位時代卡拉揚的音樂會曲目
您知道卡拉揚七十歲後在音樂會上都指揮那些曲目? 七十歲的卡拉揚除了履行他和柏林愛樂的演出職務外( 包括定期音樂會及德國境內與境外的旅行演出 ),他還固定在他及莫札特的共同故鄉薩爾玆堡的音樂節登場,對了,還要加上出席瑞士硫森( Lucerne )音樂節及維也納愛樂的演出,列出這些演出行程是要讓大家明白 --- 數位時代卡拉揚音樂會雖不少,但合作對象只有柏林愛樂及維也納愛樂,除了部份旅行演出外,連演出地點也相當固定,因此數位時代的卡拉揚想指揮想錄製的曲目皆能如心所願,他是否如某些老大師晚年儘在少數曲目中磨來磨去呢?【 1947 年卡拉揚受邀到硫森音樂節指揮,當時他仍被盟軍以納粹同路人之疑禁止公開演出,這場非盟軍管轄區的邀約給了卡拉揚極大鼓舞,雖然同年 12 月演出禁令解除,卡拉揚對琉森可深懷謝意,每年的音樂節皆不忘率團出席,誰說他總是忘恩負義的...。】 |
||
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 柏林愛樂, 1987, DG。 |
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 柏林愛樂, 1984, DG。 |
莫索斯基:“展覽會之畫”, 柏林愛樂, 1985, DG。 |
從 1979 年樂季開始( 9 月 6 日)到 1989 年 4 月 23 日的最後音樂會,這段時間卡拉揚音樂會主要曲目有:貝多芬及布拉姆斯全部的交響曲( 特別是他的布拉姆斯,不論您喜不喜歡,在當時可是倍受期待推崇...)、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五、六號交響曲、莫札特第 29、39、41 號交響曲、馬勒第四、六、九 號交響曲、布魯克納第五、七、八、九號交響曲、海頓第 101、103、104 號交響曲、舒伯特第八號交響曲、普羅高菲夫第一、五號交響曲、白遼士“幻想”交響曲、甚賞第三號交響曲“管風琴”、西貝流士第五號交響曲、舒曼第四號交響曲、蕭士塔高維契第十號交響曲、奧乃格第三號交響曲、德弗乍克第八、九號交響曲 ,管弦樂作品則包括理查•史特勞斯的交響詩“查拉圖斯特垃如是說”、“狄爾的愉快惡作劇”、“死與變容”、“淨化”、“唐吉軻德”( 羅斯托波維奇或梅奈西斯( Antonio Meneses, 1957 - ) 獨奏 )、“英雄生涯”、“阿爾卑斯”交響曲、“唐璜”、莫索斯基“展覽會之畫”,莫札特數首嬉遊曲、巴哈的布蘭登堡協奏曲( 卡拉揚指揮兼演奏大鍵琴 )、荀白克“昇華之夜”、羅西尼“威廉泰爾”、史麥塔納“莫爾道河”、西貝流士“悲傷圓舞曲”、柴可夫斯基“羅密歐與茱麗葉”、貝爾格( Alban Berg, 1855 - 1935 )的“抒情組曲”( 弦樂曲 )、史特拉汶斯基“繆斯指揮者阿波羅”、“詩篇交響曲”、巴爾托克的管弦樂協奏曲、德布西“海”、“牧神午後前奏曲”、拉威爾“波烈露”、“西班牙狂想曲”、“死公主的巴望舞曲”、“達芙妮與克羅埃”組曲、雷史畢基“羅馬之松”、韋伯“魔彈射手”序曲、 雷昂卡發洛“丑角”、華格納的管弦樂作品等,比較特別的還有蓋希文“藍色狂想曲”( 魏森柏格( Alexis Weissenberg, 1929 - ) 獨奏),當然還包括新年音樂會上的圓舞曲們。 |
||
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 維也納愛樂, 1984, DG。 |
威爾第:安魂曲, 維也納愛樂, 1984, DG。 |
德弗乍克:第九號交響曲, 維也納愛樂, 1985, DG。 |
協奏曲的部份包括貝多芬三重協奏曲( 慕特 / 馬友友 / Mark Zeltser 獨奏)、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波利尼獨奏 )、第四號鋼琴協奏曲( 阿胥肯那吉獨奏 )、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 舒曼鋼琴協奏曲 ( 齊瑪曼獨奏 )、巴爾托克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獨奏不詳 )、貝多芬 / 布魯赫 / 布拉姆斯 / 柴可夫斯基 / 維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慕特獨奏 )、貝爾格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 獨奏不詳 )、布拉姆斯雙重協奏曲( 慕特 / 梅奈西斯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紀辛獨奏 );人聲作品有海頓“創世紀”、 貝多芬“莊嚴撒彌”威爾第“安魂曲”及“四首宗教作品”、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莫札特“安魂曲”、布魯克納“頌主曲”、理查•史特勞斯“最後四首歌”,上演過的歌劇有”唐卡羅“、“阿依達”、“費加洛的婚禮”、“帕西法爾”、“法斯塔夫”、“托斯卡”、“漂泊的荷蘭人”、“玫瑰騎士”、“羅恩格林”、“卡門”和“唐喬望尼”,卡拉揚的天鵝之歌是布魯克納的第七號交響曲,同曲也是大師最後一場錄音,終身音樂會及錄音無數的卡拉揚竟卡在這個作品上,不知他的感想為何? |
||
比才:歌劇“卡門”, 柏林愛樂, 1982, DG。 |
普契尼:歌劇“杜蘭朵”, 維也納愛樂, 1981, DG。 |
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維也納愛樂, 1983, DG。 |
上述數位時代的音樂會曲目除了蓋希文“藍色狂想曲”外,基本上都不出卡拉揚一生豐富錄音清單的範圍,不過和這段時間卡拉揚的錄音曲目相較,還是有海頓多首交響曲、霍爾斯特的“行星 ”組曲、尼爾森第四號交響曲、西貝流士第一、二及六號交響曲、“杜蘭朵”等作品並未曾在此時期的音樂會上演出過,其中多首海頓的交響曲、尼爾森第四號交響曲、西貝流士第一號交響曲 及“杜蘭朵”都還是卡拉揚同曲的生涯首度錄音,上文的資料顯示:卡拉揚晚年的演出曲目不僅寬廣( 坦白說,可能比某些指揮家一輩子指揮過的曲子還多...),其中仍保有些許新意,看來他不僅用功,同時還活力四射呢? |
卡拉揚與馬勒
日本“名曲名片 500”一書是如此評論卡拉揚指揮馬勒第九號交響曲的( 註:此指 1979 年的版本 ) --- 「卡拉揚的馬勒每一細部都像結晶品那樣,是在周密設計下塑造出來的,它的模樣是何等精美,簡直可形容為最高級的假冒品,這種超級冒牌貨具有比二流真品更大的魅力...。」,我對這段話的前半段深表認同,後半段則不置可否,除非,美麗,也是一種錯誤?
全集錄音大盤商卡拉揚並未灌馬勒全部的作品,他只留有馬勒第四、五、六及九號交響曲,“大地之歌”、“悼亡兒之歌”與五首“魯克特之歌”,事實上這也是卡拉揚在音樂會上全部的馬勒曲目( 卡拉揚曾說戰後他有個指揮馬勒全部交響曲的機會,但因得不到滿意的彩排次數而作罷 );其實卡拉揚接觸馬勒甚早 ---「馬勒、魏本和荀白克是我們學生時每天的麵包。」 ,我個人對卡拉揚唯一的馬勒第六號交響曲及兩次第九號交響曲的錄音徹底臣服,卡拉揚自己說前者是最偉大的交響曲之一,那兒我們有全然的大災難,其結尾是指揮行為中最艱鉅的工作之一 ,而後者非常美麗,具有死亡的和諧感...。 |
|
|
|
馬勒第九號交響曲,卡拉揚揮揮柏林愛樂,1982, DG |
馬勒第九號交響曲,伯恩斯坦揮揮柏林愛樂,1979, DG |
|
|
這兒提供一個故事供各位回顧 ,標題是“Once and never again...”,1979 年 10 月 4 日及 5 日美國指揮大師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1918 - 1990 )受國際特赦組織之邀赴柏林指揮柏林市政府組織下的公物 --- 柏林愛樂,這是他第一次和這支偉大的樂團合作,演出曲目是馬勒第九號交響曲 ( 音樂實況錄音由 DG 發行 ),在這之前,卡拉揚從未將馬勒第九號排入其演出曲目中,在這之後,卡拉揚不到兩個月便在相同地點指揮柏林愛樂演出同樣的曲目,同時推出錄音...,卡拉揚後來又在不同地方多次指揮馬勒第九, 1982 年他另錄了一次令人難忘的馬勒第九的實況錄音...( 不過前文“Once and never again...”的標題可能得改一下,因為 1989 年 12 月伯恩斯坦還曾與柏林愛樂搭檔演出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不過,提醒您,這可是卡拉揚辭世後的事了。),這個錄音將柏林愛樂的弦音及卡拉揚的美學觀發揮地淋漓盡至,没聽過的朋友 一定要買張來聽聽。 |
卡拉揚與愛樂管弦樂團
1946 年,卡拉揚和 EMI 製作人李格完成他倆合作的第一個錄音( 貝多芬第八號交響曲 / 維也納愛樂 / EMI )後,隨後卡拉揚為李格和 EMI ( 當時為英國哥倫比亞唱片公司 )簽下專屬合約,並接下專為錄音成立的愛樂管弦樂團( 簡稱“愛樂”)指揮一職...。
|
|
巴拉基列夫:第一號交響曲( LP:33CX 1002 ) |
卡拉揚與愛樂的第一場音樂會於 1948 年 4 月 11 日舉行,曲目包括理查史特勞斯的“唐璜”、舒曼鋼琴協奏曲( 李帕悌鋼琴 )和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他們利用音樂會前兩天的彩排同時錄製了舒曼鋼琴協奏曲,因此本片也成為卡拉揚和愛樂的第一張唱片( EMI ),不過要一直到 1949 年 11 月灌錄了俄國作曲家巴拉基列夫( Balakirev, 1837 - 1910 )的第一號交響曲後卡拉揚和愛樂管弦樂團的關係才轉為密切,他們認真且有效率地為戰後新興與百廢待興的唱片工業錄製唱片,愛樂當時接受 Mysore 印度大君的贊助,大君還指定他們在同一個月優先灌錄巴爾托克的“為弦樂、打擊樂器與鐘琴的音樂”呢! |
巴爾托克:為弦樂、打擊樂器與鐘琴的音樂 ( LP:33CX ) |
一直到 1960 年 9 月為止,卡拉揚與愛樂這個組合為 EMI 及樂迷們留下一系列高水平的錄音,其中包括了貝多芬及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白遼士“幻想”、西貝流士、柴可夫斯基、莫札特等老少咸宜大小通吃美妙無比的管弦樂作品,卡拉揚很清楚 --- 愛樂管弦樂團年輕且華麗,卻不是能與他共同成長並突破某一界限的樂團,何況他早在 1955 年成為柏林愛樂音樂總監,於是卡拉揚不顧李格提攜之恩,約滿後拒絕和 EMI 續簽合約,這個決定令李格傷痛欲絕,並為日後 EMI 決定解散愛樂管弦樂團留下伏筆...。 |
愛樂管弦樂團在卡拉揚調教下聲名遠播,連樂壇耆老意大利指揮家托斯卡尼尼( Arturo Toscanini, 1886 - 1954 )也注意到他們的成就,在聽了 1952 年 5 月 20 日他們移師義大利史卡拉歌劇院的音樂會後,老大師表明願與年輕的愛樂管弦樂團合作之意,同年 9 月 29 日及 10 月 1 日托斯卡尼尼終於在英國皇家節慶廳指揮愛樂演出布拉姆斯四首交響曲及“悲劇”序曲,卡拉揚曾驕傲表示他事先曾為托斯卡尼尼的演出和樂團進行排練,當大師與愛樂排演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時,托斯卡尼尼未作任何變動,樂曲可是一次到底喔! |
|
1952 年 10 月英國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及其旗下 HMV 唱片公司同時推出 12 吋的 LP 唱片,分別為 33CX 及 ALP 系列,卡拉揚及愛樂的唱片統籌由哥倫比亞發行,編號 33CX 1001 的是理查•史特勞斯的“唐璜”及“狄爾的惡作劇”,巴拉基列夫的第一號交響曲則是此系列的第二張唱片 。 |
卡拉揚與柏林愛樂
卡拉揚於 1938 年首度受邀指揮柏林愛樂,他立刻愛上這支樂團,但因福特萬格勒刻意阻撓,卡拉揚始終未能和柏林愛樂保有固定的合作關係,直到 1954 年福特萬格勒逝世,卡拉揚才如願接掌這支偉大的樂團。
傳奇其實是卡拉揚和柏林愛樂共同創造的,他們一同演出、錄音、出國訪問,大家都知道柏林愛樂有着光榮傳統,演奏功力及音色一流,但很少人提及卡拉揚在維持柏林愛樂演出品質和音色純一上 付出的努力與得到的成就( 包括柏林愛樂在內,樂團團員總是來來去去,您聽得出 1955 年隨卡拉揚訪美的團員到 1977 年只剩下六位仍待在團中嗎?),卡拉揚說他努力和團員發現譜中的新鮮事物,並確保團員們的生活及收入,好讓大伙兒能站在一塊兒,儘管晚年他和樂團在人事安排等事務時有不合,但在音樂上他們卻是 一致的。 |
||
|
||
1963 年柏林愛樂音樂廳啟用,當時卡拉揚與柏林愛樂以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為他們的殿堂開幕。 |
||
|
||
理查•史特勞斯:唐吉柯德, 柏林愛樂, 1986, DG。 |
華格納:管弦樂作品集, 柏林愛樂, 1984, DG。 |
布魯克納:第二號交響曲, 柏林愛樂, 1981, DG。 |
|
||
卡拉揚提到樂團訓練時曾表示:當大家在一起一段日子之後,樂團習慣你並為你竭盡所能,有時,他們會演奏出比你想像中更美的音樂...,然後才是真正工作的開始,逐漸發展到更高層次,這份工作直到你跟單一樂團合作過 15 年或 20 年後,才可能完成...( 這也是為何當年他會向柏林愛樂要求終身合約的理由...,嗯...,藉口....),還說他花了十年才讓柏林愛樂發出他想要的聲音...,卡拉揚與柏林愛樂這個組合親密了 34 載,聽聽他們在數位年代所灌錄的柴可夫斯基及德弗乍克“弦樂小夜曲”、理查•史特勞斯“死與變容”和“淨化”,以及毫不起眼的柴可夫斯基“羅密歐與茱麗葉”、“胡桃鉗”組曲,相信您會同意 --- 卡拉揚與柏林愛樂己為現代管弦樂團音色的質與量建立一個新標準。 |
||
柴可夫斯基“羅密歐與茱麗葉”、“胡桃鉗”組曲, 1982, DG。 |
柴可夫斯基、德弗乍克:“弦樂小夜曲”, 1980, DG。
|
理查•史特勞斯:“死與變容”、“淨化”, 1980, DG。
|
1989 年 4 月 24 日卡拉揚辭去柏林愛樂終身音樂總監的職務,理由是不會引人非議的健康問題...,大師隨後於 7 月 16 日辭世,這對合作超過 1,500 場次的組合為後世留下的唱片與傳奇將永不被遺忘。 |
白遼士“哈德弗在意大利”, 伯思斯坦指揮法國國家管弦樂團, EMI, 1976。 |
或許法國音樂獨特音色非得當地樂團才奏得對味,許多指揮家在錄製法國作品時會刻意與法國樂團合作,例如指揮家伯恩斯坦便選擇法國國家管弦樂團合作灌錄白遼士“哈德弗在意大利”、“幻想”交響曲、法蘭克“D 小調”交響曲、Bloch 及米堯等人的作品...,卡拉揚是否也如此呢?
|
法蘭克“D 小調”交響曲,伯思斯坦指揮法國國家管弦樂團, DG, 1981。 |
卡拉揚曾於 1969 年到 1971 年間出任巴黎管弦樂團 ( Orchestre de Paris )音樂總監,並在這段時間和該團為 EMI 錄製了包括法蘭克“D 小調”交響曲( 1969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1970, Weissenberg 獨奏 )及拉威爾的“小丑的晨歌”、“西班牙狂想曲”及“庫普爾之墓”( 1971 )等三張唱片,我一直搞不明白 --- 卡拉揚柏林愛樂終身總監一職幹好好的幹嘛跑去當素無淵源的法國樂團指揮?其實巴黎管弦樂團的前是知名的音樂院演奏會協會管弦樂團( Orchertre de la Societe des Concerts du Conservatoire,即俗稱之巴黎音樂院管弦樂團 ),該團在指揮家孟許( Charles Munch, 1891 - 1968 )領率下剛於 1967 年完成改制為巴黎管弦樂團,不料隔年 11 月孟許逝世,令人意外的是竟由卡拉揚接班...,雖然卡拉揚肯定無法撥太多時間和巴黎管弦樂團在一起,不過迄今仍有人懷念卡拉揚對該團的貢獻...。
|
||
“指揮帝王卡拉揚”( 普洛文化, 1994 )一書曾提到「1969 年卡拉揚同柏林愛樂和唱片公司談判中出現困難...,卡拉揚盼其事務合伙人可為他安排出任巴黎管弦樂團首席客座指揮,於是一通接一通電話接到法國最高領導層:因為要讓一個前納綷黨人出任該職需戴高樂親自批準...。」,後來戴高樂真的同意這項任命,卡拉揚卻否認他曾要求此職務...,不過卡拉揚最後還是接掌該團 。 |
||
由唱片迷的角度來看,卡拉揚對巴黎管弦樂團並未特別允以厚愛,1969 年到 1971 年間,除了巴黎管弦樂團,卡拉揚的錄音大多是和柏林愛樂作搭配( 僅華格納的“名歌手”指揮德勒斯登國立歌劇院 ),錄製曲目除了舒曼、布鲁克納、布拉姆斯等德奧作品外,竟還包括法國作曲家比才的“卡門”及“阿莱城姑娘”組曲等法國樂團的保留曲目,看來卡拉揚並不買「法國音樂要由法國樂團演奏」這份積俗的帳...( 事實上數位時期的卡拉揚仍將白遼士、比才、德布西及拉威爾等人的作品列入其演出曲目中,甚至將其錄音發行,但其合作樂團仍是...柏林愛樂 )。 |
數位時代的卡拉揚與歌劇
卡拉揚是位道地劇院出身的指揮家,李格曾多次表示:沒聽過卡拉揚在歌劇方面的表現是無法瞭解他指揮地位的。我看過許多歌手在訪談中談論過卡拉揚,言中多是讚譽之詞,而最深層的讚美是 ---卡拉揚改變歌手對自己所從事的藝術之看法。
卡拉揚雖有大量歌劇錄音傳世,但進入數位時代體力漸衰的他僅留下華格納的“帕西法爾”及“漂泊的荷蘭人”、莫札特“魔笛”及“唐喬望尼”、比才“卡門”、普契尼“杜蘭朵”、理查•史特勞斯“玫瑰騎士”、威爾第“法斯塔夫”及“假面舞會”等錄音( 完成於 1989 年 2 月的“假面舞會”是卡拉揚最後的歌劇錄音 );很少人注意到“溧泊的荷蘭人”、“帕西法爾”及“杜蘭朵”竟是大師同曲的唯一錄音( 在我手中的資料顯示“杜蘭朵”更是卡拉揚之前從未指揮過的作品)。 |
|
華格納:“漂泊的荷蘭人”, 柏林愛樂, 1981 - 1983, EMI。 |
「卡拉揚傳」作者羅傑•佛漢( Roger Vaughan )在書中花許多篇幅介紹薩爾兹堡歌劇公演的點滴 --- 在“漂泊的荷蘭人”中,除了音樂,擁有豐富航海經驗的卡拉揚更在乎船上水手( 合唱團團員担任 )收放船帆的動是否真實且合乎邏輯,透過唱片,我發現卡拉揚和柏林愛樂正共同實現一種響亮、綿密、清晰與更清晰的「華格納之音」,一種和福特萬格勒相反的美學方向...,卡拉揚的用心及斧痕讓我聽出更多細節和感動,唱片中“荷蘭人”每一歌手的比例及音量都略小但堅定,卡拉揚掌控樂團咆嘯卻不會蓋到歌手, 有了大師的支持,難怪許多歌手都曾表示在卡拉揚指揮下歌唱是自在且幸福的...,卡拉揚的“漂泊的荷蘭人”一點也不老派( 雖然他人真的老了 ),只可惜未能親眼看到這個製作的演出...。 |
理查•史特勞斯:“玫瑰騎士”, 愛樂, 1956, EMI。 |
卡拉揚數位版的“玫瑰騎士”也是不能不提的佳作,這個 1984 年於薩爾兹堡的製作影像及錄音被 SONY 及 DG 個自發行( 很奇怪,是不?),或許是先看了小克萊巴 1988 年 與維也納愛樂錄製的 DVD 之原故,雖然卡拉揚的“玫瑰騎士”早受好評,但我總覺得卡拉揚在該製作選角及導演上過於自我 --- 除了呆板的舞台場景外,音樂上過於端莊嚴肅的細節追求使得本劇用聽的好極,用看的無趣,講白一點,有人用觀眾笑聲的大小評判一個“玫瑰騎士”製作的成功與否,那麼卡拉揚這個“玫瑰騎士”真的不夠好笑...,雖然很多人認同卡拉揚對英國女中音芭爾莎( Agnes Baltsa, 1933 - )演唱玫瑰騎士一角在音色方面的讚譽,但硬要叫 51 歲的芭爾莎扮唱情荳初開的十多歲小男生,影片上她額頭上不時浮現的抬頭紋,唉!和小克萊巴選用時年 33 歲的瑞典女中音范歐塔( Anne Sofie von Otter, 1955 - )充滿喜感且自在的演出 相較,卡拉揚數位版的“玫瑰騎士”還是用聽的比較感動。 |
理查•史特勞斯:“玫瑰騎士”, 維也納愛樂, 1982-84, DG。 |
|
卡拉揚強調歌劇中讓歌手及樂團彼此聆聽是十分重要的,在蕯爾玆堡節慶廳內裝有升降控制樂池高度的按鈕,卡拉揚曾打趣的說他往往威脅樂團,他們在劇院內每奏得太大聲,他就要降低樂池十公分,哈!那麼在第一幕結束時樂團將全部身陷地牢中..., 卡拉揚是多麼挺歌手由此可見,也難怪相較於樂團團員,歌手們對卡拉揚的感念特別多,曾在告別演出時訪臺的次女高音露德薇希( Christa Ludwig, 1924 - )在節目單上寫道:「現在批評卡拉揚成為時尚,真不應該,其實他是一位非常愛護歌者的指揮,他常對樂團說:你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聽得見歌者,否則音量就不夠均衡,你們也必須互相聽得見。」勇敢且正直,不是嗎? |
More 慕特與卡拉揚
卡拉揚與小提琴家慕特於 1978 年 2 月首度合作錄音,他們灌錄莫札特的第三及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 DG ),慕特當年才 14 歲, 直到卡拉揚逝世為前他們仍維持固定的合作關係...。翻開唱片目錄,他們依序灌錄了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 DG )、貝多芬三重協奏曲( 慕特 / 馬友友 / Mark Zeltser 獨奏),進入數位時代則有 1980 年 9 月的孟德爾頌及布鲁赫的小提琴協奏曲( DG )、泰依思瞑想曲( EMI )、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 DG 2532 032 )、為小提琴及大提琴双重協奏曲( 慕特 / 梅奈西斯, DG )、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EMI ),他們最後的錄音完成於 1988 年 8 月,曲目是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 DG ),這個錄音也是大師生涯倒數第七張唱片。 |
||
莫札特:第三及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 柏林愛樂, 1978, DG。 |
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維也納愛樂, 1984, EMI。 |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 維也納愛樂, 1988, DG。 |
樂迷們都想知道老大師對年輕的慕特( Anne-Sophie Mutter, 1963 - )在音樂等方面的影響...,慕特受訪時曾說:「卡拉揚不是小提琴家,也無法像小提琴家一樣來思考...,他關於分句的觀念就是你做為一個歌手所可能具有的,但身為小提琴家,由於離實際材料太近,被技巧所束縛,結果反而想不到。」;慕特今年為“莫札特計劃”訪臺,其樂音之純正、臺風之完美,幾乎連觀眾的情緒都在她掌握之中,從這點看來她頗得卡拉揚真傳 --- 事事準備,務必力求完美...。 |
||
1987 年柏林市政府在柏林愛樂音樂廳旁建了一座適合室内樂演出音樂廳,全名叫“柏林室內樂音樂廳 ( Berlin, Kammermusiksaal der Philharmonie )”,上圖為同年 10 月 28 日室內樂音樂廳開幕音樂會實況,卡拉揚率柏林愛樂及愛將慕特演奏了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咦!怎不見卡拉揚?相片中央忙著彈奏大鍵琴者者便是他。 |
||
有人說卡拉揚喜歡跟年輕、藝術觀尚未定型的歌手或獨奏家合作,因為這樣在音樂上他可以取得主導權,完全按自己的心意詮釋樂曲,除了慕特,卡拉揚晚年還常和當時 25 歲的波蘭鋼琴家齊瑪曼( Krystian Zimerman, 1956 - )、17 歲的俄國鋼琴家紀辛( 'Yevgeny Kissin, 1971- )及 29 歲的巴西大提琴家梅奈西斯( Antonio Meneses, 1957 - )一同演出,似乎正印證此說法...,記得我看過另一個觀點 --- 許多老大師喜和年輕音樂家合作,除了起提攜之功外,藝術觀已近乎定型的大師可以以陪小伙子共同冒險的方式以尋求不同的看法與新的可能( 別忘了,任何演出皆存有風險,卡拉揚以自己的盛名甘願去冒險...),如果您也朝這方向想,對卡拉揚能否多一份敬意? |
||
舒曼 / 葛利格:鋼琴協奏曲, 齊瑪曼獨奏, 柏林愛樂, 1981, DG。
|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紀辛獨奏, 柏林愛樂, 1988, DG。 |
理查•史特勞斯:唐吉柯德, 梅奈西斯獨奏, 柏林愛樂, 1986, DG。 |
卡拉揚特別的錄音是 ---
卡拉揚較特別的錄音有那些?對許多忠貞卡迷來說,他的每一個錄音都是深具個人美學、獨一且無二的( 這下麻煩了,因為他可能是世上錄音最多的音樂家,要擁有全部的卡拉揚可不是件易事...), 如果只選一張,我心中卡拉揚最特別的唱片是約翰•史特勞斯歌劇“蝙蝠”全曲( DECCA, 1960, 3 LP )。 |
|
|
|
這套“蝙蝠”主要歌手包括 Hilde Gueden、Erika Köth、Waldemar Kmentt 等人,維也納愛樂伴奏,Christopher Raeburn、Erik Smith 及 John Culshaw 製作,咦!看不出特別之處對不對?聽著聽著我居然發現 Renata Tebaldi、Joan Sutherland、Birgit Nilsson、Jussi Björling、Leontyne Price、Mario del Monaco、Teresa Berganza 等天王天后級歌手也在本片中獻聲( 是的,真的是這些人,我沒寫錯您沒看錯 )...,原來這是一場精心設計的“蝙蝠”慶典,錄音當然在約翰•史特勞斯之都維也納進行,這些天王天后都是第二幕熱鬧舞會場景中出場的來賓,他們演唱了包括“風流寡婦”和“微笑之國”選曲、“My Fair Lady”中的“I could have danced all night”、“Porgy and Bess”中的“Summertime”、“安妮舉起妳的槍”中的“Anything you can do”等名曲,高人高來高去拼場的結果當然精彩無比,而這種極盡奢華的歌手陣容...除了卡拉揚能搞定,我們還能期待誰呢? |
|
當年的“臺灣麻煩( Trouble over Taiwan)”
柏林愛樂已於去年( 94 年)訪臺,該團曾“意圖”訪臺的往事那怕是在臺灣也早已被人遺忘,偏偏 1999 年出版的“Karajan --- A Life in Music( Pimlico 出版 )”並沒有忘記這件事,該書第 79 章清楚以“Trouble over Taiwan”為標題...,而陳澄和先生在早已停刊的“音樂月刊”中曾譯過 1988 年德國明鏡雜誌第十三期“你們必須付給卡拉揚先生...”一文,整理給大家分享 --- |
|
1987 年國際樂壇盛傳首屈一指的柏林愛樂將在遠東行中順道出訪臺灣,卡拉揚先生將指揮柏林愛樂演出兩場...,關於那次邀約,請大家先看一封 1987 年 10 日 7 日由哥倫比亞藝術家經紀公司( CAMI )發給臺灣當局的電報,部份內文如下 --- |
|
「這兩場音樂會你們共需付給卡拉揚先生及樂團六十萬馬克( 相當二十萬英磅 ),此外,你們還需購買十捲卡拉揚先生與柏林愛樂( 或維也納愛樂 )的錄影帶的臺灣播放權,每個節目 35,000 美元( 或 22,000 英磅 ),合計 350,000 美元( 或 220,000 英磅 ),在你們購買這些節目後訪問才能成行...;你們必需在 1987 年 11 日 1 日以前開出包含上述所有費用的無條件信用狀...,最後,請在 5 天內答覆...。」署名者是彼德•蓋普( Peter Gelb )。 |
|
為增加戲劇效果,請原諒我迄今才說整件事來龍去脈...:
話說 1987 年 4 月卡拉揚與柏林愛樂原計劃訪問日本及蘇俄,但俄國行卻受到西德外交部的干預...,因此柏林愛樂有需要另覓一處演出據點,一位樂團的小提琴家史坦( Helmut Stern )到臺灣試探樂團出訪的可能性( 因為他知道咱台灣有座音樂廳初落成( 即臺北的國家音樂廳 ),且有足夠財力負擔演出...),史坦回到柏林後即告知樂團經理和主席,十月初在卡拉揚的家臣梅克勒( Dr. Uli Markle )及 CAMI 經紀公司副總裁蓋普討論後,樂團經理授權蓋普與臺灣接冾( 且整個遠東行由卡拉揚好友韋坲( Ronald Andrew Wilford )的 CAMI 包辨...),沒多久,史坦卻得到友人的轉述:臺灣方面無法接受此次演出所附加的條件,因此...,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史坦於是開始追查内情,不久他接到上述那封電報的影印本,熟知行規的他幾乎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發現德國最好的樂團竟如此輕易被經紀公司擺佈,若內容屬實,樂團的名譽將受到極大的傷害...。 |
|
來自樂團内部的資料顯示 --- 柏林愛樂在從事旅行演出時團員並沒有額外的演出費可拿,除了機票、飯店及樂器運輸費會有獨立帳單外,邀請國只要再支付團員當日開支及樂器保險費即可,兩天加起來這些費用頂多+萬馬克,而卡拉揚每晚的演出費至多十萬馬克,兩晚也不過二+萬馬克( 瞧!卡拉揚一人領的便比樂團多得多...),因此此回他們向臺灣多要的三十萬馬克如果臺灣照付,將淪為某些人中飽私囊的黑帳...。 |
|
電報中最令人無法接受的是邀訪國需購買卡拉揚影帶的事實,柏林當局第一次發現他們花大錢支持的樂團竟淪人卡拉揚及私人經紀公司的榨財工具,樂團名譽恐將大大受損,並淪為樂壇同行嘲弄的話柄...( CAMI 還要求凱子國臺灣需再支付卡拉揚及其五名隨行人員頭等艙費用的一半,約四萬馬克...,但卡拉揚從未和團員分開飛行...),樂團經理將此事向蓋普質問,他的回答是“他故意獅子大開口,好把臺灣當局嚇走...”,這種說來自專業經紀人之口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後來當明鏡雜誌向 CAMI 詢問此事,CAMI 始終未予回覆。 |
|
如此柏林真愛樂...
大家都知道柏林愛樂每年皆接受柏林市府大筆補助,因此柏林議會本有義務依文化或政治上的考慮為柏林愛樂安排出訪演奏,但大師卡拉揚卻依其個人喜好及利益安排樂團的旅行演出...( 所以即使納稅人支付了樂團大筆經費,卡拉揚也鮮少率團在西德境内巡迴,但日本因願支付額外酬勞,大師幾乎定期造訪...),“Trouble over Taiwan”事件可能是歷年來柏林愛樂距臺灣最近的一次,事件令樂團蒙羞,令柏林文化参議員震怒,但絲毫未改變卡拉揚在柏林、樂團及國際樂壇的地位...,對咱臺灣呢?哈,不知道吔...,因為知道的人、仍維持記憶的人太少,柏林愛樂還是來了,不是嗎? |
結 語
當我剛入門聽古典音樂( 現在仍入門中...),那時常窩在巷口書局看免錢的音樂雜誌,當時的唱片評論主筆都要把他評的唱片和卡拉揚的版本比較一番( 如果恰好是卡拉揚的錄音也要拿來和卡拉揚之前的版本比一比...),那段日子“卡拉揚”三個字像個君王,一切都以他為準...。後來視野漸廣,學會欣賞不同大師的不同美感,“反卡拉揚”勢力漸揚,有段日子在唱片行歌頌卡拉揚是會引發其它樂迷不屑眼光的,直到大師逝世多年這種“反卡”情緒仍洋溢在某些菁英樂迷中...。
一篇報導二次大戰後維也納樂界的文章,作者劈頭第一句話便是“我們是如此的飢渴”,他期盼昔日音樂榮景再現,他期盼他聽過的指揮家卡拉揚重回維也納...;我一直在想,如果人們可以接受慢的可以的柴利畢達克 ( Sergui Celibidache, 1912-1996 )、推崇偉大卻略嫌含糊的福特萬格勒( Wilhelm Furtwängler, 1886 - 1954 ),為何提到卡拉揚便棄如敞蓰,深度不足、內容空洞、只有美美的弦音是常見的批評,但坦白說,以卡拉揚的標準,他對完美的基本要求很多人可是終其一生想達也達不到的...。
“數位卡拉揚”是大師生命最後十年的獨白,是一種集華麗、完美、深沈於一身的個人風格極緻表現,他為柏林愛樂打下精美的合奏能力其後輩阿巴多及拉圖根本無意且無力維持,寫著寫著突然想起李敖先生那段知名的自己介紹 --- 「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中國人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上罵我吹牛的人,心裡都爲我供了牌位。」,看起來卡拉揚算是謙虛的,不是嗎?
【特别感謝廖志誠先生提供部份珍貴唱片,並協助日文翻譯,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