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過某些室內樂團刻意不用指揮家,以「合議制」詮釋作品,但在歌劇演出時,指揮家的重要性是無庸置疑的,沒有他整合獨唱家、合唱團及樂團,整場演出肯定成為悲劇...,因此歌劇公演的海報上一定找的到指揮家的大( 只是字體大小的問題罷了...),那麼歌劇唱片中指揮家的地位又如何?


獨沒有指揮的名

 

天啊!還真有歌劇唱片封面上沒掛上指揮的名...,左圖為義大利男高音莫納哥( Mario Del Mona, 1915 - 1982 )扮唱義大利作曲家雷翁卡伐洛( Ruggiero Leoncavallo, 1858 - 1919 )歌劇《丑角》之名盤( DECCA,1959 年 ), 唱片封面上只見莫納哥及女高音 Gabriella Tucci、男中音 Cornell MacNeil 等三個人的名字,要翻開唱片手冊才看得見指揮是義大利指揮家 Francesco Molinari-Pradelli( 1911 - 1996 ),樂團為羅馬聖西西里音樂院管弦樂團...,其實 Francesco Molinari-Pradelli  是一位非常受歡迎的劇院指揮家,他留有大量歌劇錄音,怎奈仍需屈服在歌手的聲威之下...。


其實沒列指揮家大名的歌劇唱片不少,有些或許是視覺美編使然,有的我還真找不到理由為其脫罪...,左圖義大利作由家普契尼歌劇《外套》的錄音亦是一例( DECCA,1961 年 ), 劇名以大大的字體橫在唱片封面的正中央,普契尼則委曲地縮在一角,封面設計師沒有忘記將女高音提芭迪、男高音莫納哥與美國男中音梅里爾( Robert Merrill, 1917 - 2004 )的大名放上,但卻偏偏漏列了指揮家..., 這回的苦主為義大利指揮家加爾德利(  Lamberto Gardelli, 1915 - 1998 ),儘管加爾德利的指揮資歷相當完整,但似乎仍上不了檯面?


不過千萬別以為在歌手與指揮的競爭中指揮家一定是弱者,實力及聲望還是決定一切...。


獨聞指揮家的名...

 

有那種沒有註明指揮家的唱片封面,那有沒有那種只記載指揮家名字,或指揮家大名的字體遠大於歌唱家的封面設計?答案是 -- 有,當然有。


以指揮管弦音樂見長的美國作曲家兼指揮家伯恩斯坦也曾做過成為“歌劇指揮家”的綺夢,儘管他指揮歌劇的場次與錄音並不多,但挾著其在指揮界的成就及聲望,伯恩斯坦的名字盤佔歌劇唱片的字體都不小,座落的版位亦佳。左圖為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灌錄貝多芬歌劇《費黛里奧》的唱片封面( DG,1978 年 ),瞧!伯恩斯坦的名字比任一位歌手都大,甚至和樂聖貝多芬同等級,但他可不是唯一一位為指揮界扳回一城的指揮家。


當然,在歌劇界比伯恩斯坦更大牌的指揮家不少, 坦白說,看這些“超級 A 咖”是如何與大牌歌手抗衡,還真是件過癮的事...。


獨聞指揮家的名 ---

 

福特萬格勒

 

在歌劇指揮界的“超級 A 咖”中,資深樂迷通常最先想到的是德國指揮家福特萬格勒( Wilhelm Furtwängler, 1886 - 1945 )...。他有多大牌?來,請看左上圖,這套華格納歌劇《女武神》的封面,除了註明作曲家及劇名外,唯一列名的就只有指揮家 --- 福特萬格勒,怎樣,夠不夠威風?一出手便把歌手們的鋒芒徹底壓下。【這套錄製於 1954 年的《女武神》,伴奏樂團為維也納愛樂,主要歌手有 Martha Mödl、Leonie Rysanek 等人,EMI 發行】

 

等一下,我好像聽到有人說我作弊,左上圖的唱片明明是 RCA 發行的,怎說是 EMI?是的,這套《女武神》的美版由 RCA 發行,其英國版的唱片封面為左下圖 ,瞧!儘管列出歌手及樂團,福特萬格勒的名字還是最大“最吸睛”的...。


再看一張同樣由福特萬格勒指揮華格納歌劇《萊茵的黃金》( EMI,1953 年 ),儘管其內包括 Ferdinand Frantz、Ira Malaniuk 及 Ruth Siewert 等名歌手,但整個唱片封面上仍只有「福特萬格勒」幾個大字工整地印在上頭...,對了,左圖為英國版的封面,演出樂團為羅馬 RAI 管弦樂團。


當然,還是有歌手能用歌聲為自己挽回顏面的,偉大的華格納女高音弗拉格斯塔( Kirsten Flagstad, 1895  -1962 ) 1952 年與福特萬格勒合作華格納《崔斯坦與依索笛》 時( EMI,愛樂管弦樂團  ),她除了讓自己的名字的字體遠比其它歌手來得大外,還大到和指揮家福特萬格勒同樣的規格, 連顏色都一樣,看來實力才是王道,到哪兒都適用。


托斯卡尼尼

 

和福特萬格勒同樣偉大,且和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有私交的指揮家托斯卡尼尼( Arturo Toscanini, 1867 - 1957 ),亦具有一路壓著歌手打的能耐,他在劇院內展現的權威同樣表現在唱片錄音上,左圖是托斯卡尼尼指揮威爾第的《奧泰羅》( 1947 年,RCA 發行 ),唱片封面除註明樂團為 NBC 交響樂團外,嗯,連一個歌手的名字也沒有...( 歌手有 Bamón Vinay、Herva Nelli 和 Nan Merriman 等人 )


托斯卡尼尼曾擔任普契尼歌劇《波西米亞人》首演的指揮( 1896 年,那年他還為雷翁卡伐洛的《丑角》進行世界首演,當時托斯卡尼尼才 29 歲 ),不知道是不是因貴為“首演指揮”之故,1946 年托斯卡尼尼為 RCA 錄製《波西米亞人》時,托斯卡尼尼的大名以又大又響亮的方式置頂,將作曲家、曲目、歌手及樂團全蓋在自己的名號下方...,真不知道托斯卡尼尼的義大利指揮同行,同樣終身奉獻於歌劇演出的指揮家 Francesco Molinari-Pradelli,看到托斯卡尼尼享有的尊榮,他會怎麼想?


卡拉揚

 

雖然奧地利指揮家卡拉揚以柏林愛樂終身音樂總監的聲望聞世,但他可是位不折不扣的劇院指揮家,曾出掌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的卡拉揚是眾多歌手心中“最懂聲音的指揮家”,在他的指揮下,歌手們得以盡情歌唱,不用擔心得不到指揮的支援,卡拉揚指揮歌劇的功力可見。

 

左圖是卡拉揚指揮華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唱片封面( EMI,1970 年 ),這套佳評如潮的唱片演出樂團為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演出歌手有 Helen Donath、Peter Schreier、Ruth Hesse 和 Rene Kollo 等名家,不過除了卡大師的名字,其餘的都沒有印在唱片封面上。


1979 年底,卡拉揚決定以數位錄音的方式記錄自己的表演藝術,其第一個數位錄音即為華格納的最後作品 --- 歌劇《帕西法爾》( DG,1979 - 80 年 )。這回 Peter Hofmann、José van Dam、Dunja Vejzovic 等歌手,以及柏林愛樂管弦樂團終於排上了版面,可惜字體的大小及用色仍不及指揮家卡拉揚,難道劇院的群雌及群雄們面對卡大師都只能低頭以對?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個例外,那人便是...卡拉絲。


左上圖為普契尼歌劇《蝴蝶夫人》的唱片封面( EMI,1955 年 ),是的,女高音卡拉絲的名字依例高掛在唱片最顯著的位置,她當然是唱楚楚可憐的 Cio-Cio-San ( 即蝴蝶夫人 )一角,而男高音 Nicolai Gedda( 唱美國軍人 Pinkerton )、史卡拉歌劇院管弦樂團和指揮家卡拉揚的名字都只能擠在唱片的右下角...,我只能說 1955 年的卡拉揚剛接任柏林愛樂音樂總監一職,可能還不太清楚自己的份量,1974 年卡拉揚指揮維也納愛樂又錄了一次《蝴蝶夫人》( 右上圖,DECCA,1974 年 ),歌手包括弗蕾妮及帕瓦洛第等,這時的卡拉揚當然掙回了主導權,從音樂到封面皆然。


 

在劇院裡,卡拉揚與卡拉絲合作過三檔共 12 場的《朗梅墨的露琪亞,首次合作是在 1954 1 月及 2月,地點是當時卡拉絲的大本營 --- 史卡拉劇院( 7 ),據了解,這是 EMI 製作人李格播放卡拉絲同曲錄音給卡拉揚聽後所促成的,48 歲的卡拉揚與時年 31 歲的卡拉絲在自己的領域中皆已成氣候,故該檔演出頗受期待與好評( 歌手總是比指揮家早一大步成名...);他倆第二次合作則在 1955 9 月和 10( 2 ),這次演出是史卡拉劇院贊助柏林音樂節所規劃的節目。而他們最後一次搭檔是在 1956 6 月,係史卡拉劇院支持維也納國立劇院重建後首屆歌劇季所提供的特別節目( 3 ),曲目還是《朗梅墨的露琪亞;雖然卡拉揚與卡拉絲僅在劇院內合作過《朗梅墨的露琪亞,但他們在錄音室內還合作過蝴蝶夫人( 1955 年 )弄臣( 1956 年 )的全曲錄音,這些唱片皆由 EMI 發行。

 

如果要以票房好壞論英雄,無論是卡拉絲配卡拉揚或卡拉揚搭卡拉絲無疑都是勝利者,但若以藝術成就來看,除了演出時刻的火熱表現外,卡拉揚及卡拉絲在許多地方似乎都找不到交集,或許雙方都已累積太多的成功與傳奇,沒有必要再藉對方的威名來彰顯自己。說真的,我很喜歡 1955 年他們錄製的《朗梅墨的露琪亞,我也一直為他們沒有合作過《茶花女》而惋惜,因為卡拉絲每套《茶花女》在弦樂處理上總未得到樂團足夠的支持,而這正是卡拉揚最最獨到之處。

 


期待鬥爭烽火連天時...

當一齣歌劇已經上演一、兩百年,同樣的人物、故事及旋律反覆再反覆,如何吸引觀眾進入歌劇院已成為各大劇院的共同問題,雖然我們現役的女高音涅翠柯( Anna Netrebko, 1971 -  )、男高音費亞松( Rolando Villazón, 1972 -  )和指揮家提勒曼( Christian Thielemann, 1959 -  )紅到不行,但隨著劇場文化之演變,許多新製作的歌劇,導演已成為歌劇的靈魂,儘管歌手和指揮間爭鬥不會停歇,但肯定因此失色不少,左圖為普契尼歌劇《曼儂狄斯考》的唱片封面( DG,1983 年),歌手弗蕾妮、多明哥和指揮家西諾波里在封面相對位置間的安排顯得一團和氣,唉!看在吃慣“重鹹”兼活在過去的票友眼中,實在沒趣的可以,我還真期待歌手與指揮的鬥爭烽火能連天,當爭伐再起之日,歌劇迷的好日子才能到來...。


請接著看下文 --- 唱片封面之「作曲家最可憐?」


回南方首頁

南方的音樂

南方的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