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第九號交響曲《合唱》首演時貝多芬到底有沒有上臺?這件事困擾我很久說...。


他知道自己的偉大嗎?

 

樂聖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 - 1827 )在其第九號交響曲《合唱》終樂章加入獨唱家及合唱團,以人聲慷慨唱改編自詩人席勒《歡樂頌》的撼世之聲...,長久以來,每當人們走到了一個重要關卡,這首交響曲就會被當做聖物般地被期待被演奏, 話說 1872  5  22 日是拜魯特音樂節慶劇院奠基的日子,作曲家華格納( Richard Wagner, 1813 - 1883 )於奠基儀式後親自在拜魯特一座舊有的宮廷劇院中指揮這首對他音樂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交響曲( 於是《合唱》交響曲自此與拜魯特結下不解之緣,1951 年戰後重啟的拜魯特音樂節便邀請偉大的德國指揮家福特萬格勒( Wilhelm Furtwängler, 1886 - 1954 )指揮本曲為慶典開幕 ),別的不說,2009 年 5 月 20 日高雄世運主場館落成音樂會,主辦單位還特別請匹茲堡交響樂團演出本曲...,本曲的偉大無庸置疑,但我很好奇,貝多芬生前知道這首交響曲將震古鑠今?他會預知《合唱》交響曲在古典樂壇的份量、影響及重量?抑或只是 他眾多作品的一個?還有,如果讓貝多芬多活幾年,他下一首交響曲的面貌又如何?


他知道自己的偉大嗎?

 

我不知道貝多芬生前是否已有自信《合唱》交響曲終將成為人類史上最重要的藝術作品之一( 不過他的作曲家後輩馬勒( Gustav Mahler, 1860 - 1911 )倒是對自己作品信心滿滿,生前便成功預言自己的時代終將到來...)但如果他知道今日風行的 CD 光碟便是以〝能單張完整收錄整首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為前提下決定容量的,我想貝多芬肯定會高興才是。日本人大賀典雄( Norio Ohga, 1930 - 2011 )生前曾任日本 SONY 的社長兼 CEO,在其自傳「新力の旋律」一書( 中譯本書名為「指揮家與總裁」, 商周出版, 2006 )中曾提及 --- 當年 PHILIPS 製定數位光碟的規格直徑為 11.5 公分,可收錄 60 分鐘的音樂,但大賀典雄並不認同,他認為光碟的錄製長度應以樂曲所需的時間長短來推算,而 60 分鐘的長度明顯侷限於 LP 時代的思維,於是音樂科班出身的大賀典雄提議以可以完整收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長度為收錄容量之建議,經他比較諸多《合唱》的版本後,最後做出連 PHILIPS 也只能讚嘆臣服的〝光碟直徑 12.0 公分,收錄長度 75 分鐘〞 之結論,雙方並決定以此定論,不過書中並未提及那個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是那個版本就是了。



【上圖是偉大的指揮家福特萬格勒 1951 年在戰後重的拜魯特音樂節開幕音樂會之實況錄音,曲目是和該音樂節有不解之緣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樂團是當年的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 因為該團非常設性樂團,算是任務編組性質,因此成員變動極大...),長久以來這個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錄音倍受讚譽,是《留聲機百大唱片》、日本音樂之友社的《日本究極 100》中的保留名單,我手邊擁有的是美國 Angel 唱片公司於〝世紀偉大錄音( Great Recording of the Centurt )〞系列中的黑膠唱片,兩片盒裝,編號為 COLH 78 / 79。】



這個〝世紀偉大錄音〞系列收錄了許多珍貴的單聲道錄音,包括大提琴家卡薩爾斯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鋼琴家許奈貝爾演奏貝多芬全部的鋼琴奏鳴曲及鋼琴協奏曲等,全系列其一百多張,可說無一不是珍品...;〝世紀偉大錄音〞系列最特別之處在於每張唱片裡頭都會附有一本小冊子,除了有詳盡的曲目解說外,更清楚列出該唱片的錄音資訊,以這個福特萬格勒指揮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錄音為例,手冊是這麼寫的 ---

「本錄音錄製於重新舉辦的拜魯特音樂節之開幕式,時間是 1951 年 8 月,經福特萬格勒遺孀及音樂節負責人威廉•華格納及沃夫崗•華格納( 這兩人是兄弟,皆為作曲家華格納的孫子 )同意後發行;本錄音的母帶編號為 2XRA 16 ~ XRA ,1955 年 11 月首度發行黑膠唱片,唱片編號為 ALP 1286 ~ 1287,而這個錄音於 1961 年 5 月於美國以〝世紀偉大錄音〞系列發行,唱片編號是 COLH 78 ~ 79。


首演之一

 

關於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合唱》之首演,坦白說,我只知道貝多芬那時已全聾,當最後一個音符消失在音樂廳,貝多芬仍高舉雙臂奮力指揮著,直到女歌手將他轉身面對群起喝采的觀眾...,嗯,不看書的話我真的只知道這麼多,那看過書又可以多知道多少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比較科學的說法是 --- 首先我們得看對書,其次,那本書的考證都是對的...。


那些我想知道的事...

 

關於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之首演,我想知道的事情包括...舞台上到底有多少合唱團及樂手?耳聾的貝多芬是如指揮樂團?那時維也納的政治、軍事、經濟狀況如何?同一個時期活躍在維也納的音樂家們有多少人出席了這場首演音樂會?他們的看法如何?其它的...好像沒了,哈,反正我不知道這些事還是喜歡這個曲子 很多年了啊!( 瞧,我真是不長進...。)



【就一個唱片愛好者而言,對 唱片中出現〝首次〞、〝唯一〞、〝最後〞等關鍵字是敏感的...,例如史上第一套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史上第一套由同一指揮家依樂團特性指揮九支一流樂團錄製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指揮家卡拉揚的最後錄音,又如史上第一張包含《花之樂章》的馬勒第一號交響曲錄音、指揮家阿巴多與波 士頓交響樂團的唯一錄音等,哈,這些包含在音樂之中的額外典故總會令唱片愛好者在翻到這些唱片時眼角會多跳好幾下...,咦,那上圖那套由指揮家桑德霖( Kurt Sanderling, 1912 - 2011 ) 指揮愛樂管弦樂團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錄音( LP:EMI SLS 5239, 8 LP )又有何特別?唉!如果您無法馬上回答,表示南方網站您看的還不夠熟,答案是 --- 史上第一套數位錄音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啦!】


首演日期...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於 1824 年 5 月 7 日( 星期五 )下午七點舉行世界首演,維基百科說:「該作品原是由倫敦愛樂協會( The Philharmonic Society of London, 皇家愛樂協會 )於 1817 年委託貝多芬創作。貝多芬 1818 年開始創作,在 1824 年初完成全曲。此時已距其《第八交響曲》的出版已達 12 年之久。」事實上 1824 年的貝多芬已具國際聲望,那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八還授勳給他...。


那些錢的事...

 

金錢,生活中的現實面...,在這首交響曲首演之前,高貴如貝多芬亦得與錢事奮鬥,他很擔心演出後的收益太少,而謄寫樂譜的開銷又如此巨大...,雖然大師絕不算窮,但沒有人會嫌錢太多,貝多芬除了接受貴族所給的年金外,出版品及音樂會亦是重要收入來源,除了平日的吃穿外,貝多芬在維也納租了兩處住所,加上還有姪子得照顧,因此貝多芬對《合唱》交響曲首演的演出收益是抱著熱烈期待的...。



【這又是另一套數位錄音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由前東總指揮家凱格爾( Herbert Kegel, 1920 - 1990 )指揮德勒斯登愛樂管弦樂團於 1982 年到 1983 年間錄製,這個錄音充份表現出指揮家凱格爾的個人意識及美學,是我非常珍愛的唱片...( LP:CAPRICCIO 95 040 1-8, 8 LP );凱格爾曾師事貝姆,後出任前東德萊比錫廣播交響樂團及德勒斯登愛樂管弦樂團總監,1980 年到 1989 年間多次客席日本 NHK 交響樂團、大阪愛樂及東京愛樂等樂團,因此他在日本極富聲望,但就在兩德統一 後不久的 1990 年凱格爾卻舉槍自盡,因此我刻意以〝前東德指揮家〞冠在他大名之前,真是為了向他致意...。】


當時的維也納...

 

許多人對 1824 年的維也納竟擁有讓貝多芬足以寫出這首偉大作品的氛圍感到不可思議( 想想也對,距今已近二百年,當時的一切早被已送入博物館,唯獨這首交響曲仍以神聖高傲之姿活躍於各大音樂廳內,真是神奇,原來藝術真具有穿越時空的魔力...);以現今音樂會的標準來看,當時 一場音樂會的長度比今日長上許多,海頓及莫札特的交響曲作品只算音樂會開頭的開胃菜,大約只有一半的觀眾會準時進場( 而在這之前的 1800 年,音樂會大多以一首四重奏或交響曲開場,此時觀眾陸續進場,他們總是交談著,而總得演奏些什麼來開場...),後來交響曲愈寫愈長,才由音樂會序曲( concert overture )擔任開場的重責大任...,不過毫無疑問地,貝多芬這首第九號交響曲絕非音樂會的開場曲,亦非間奏曲,她是音樂會的壓軸大戲,是 1824 年維也納人前所未聞的新事物。


當時的維也納和現在一樣,多瑙河依舊流貫其中,那時維也納被城牆保衛著,裡頭有帝國首都的官殿,也住著不少貴族及富賈,當時男性的平均壽命為 36 歲到 40 歲( 女性則為平均多活五年...),所以首演時 54 歲的貝多芬已算高壽,天花、猩紅熱、霍亂及肺病、性病先後攻擊維也納人,而在這之前的 1805 年法軍曾攻進這座都市,1809 年拿破崙亦曾入住維也納...,隨後政府破產,貴族的財力及政治影響力皆下滑( 也因此貝多芬得自貴族贊助的年金也大幅縮水,但此社會與經濟的變化卻是貝多芬所需要及期待...),收私人學生是音樂家的主要收入來源。


關於文化的霸凌...

 

文化是一種無形、自發,卻又滲透性十足的...東西( 總不能用玩意兒來形容文化吧 ),1824 年的維也納儘管住著貝多芬、舒伯特等大音樂家,但當時義大利的歌劇,特別是羅西尼的歌劇作品盤據著維也納各大歌劇院( 義大利作曲家羅西尼比貝多芬小 22 歲,但當時他卻已完成《塞爾維亞的理髮師》、《阿爾及利亞的義大利女朗》、《奧泰羅》、《鵲賊》等膾炙人口的佳作,其聲望正值高峰 ),耳疾讓貝多芬與外界相隔離, 當時在維也納能受歡迎的德語歌劇包括《費黛里奧》、《魔笛》及《魔彈射手》等,但演出場次遠不及義語歌劇,顯然德語的〝主場優勢〞並不見容當下的維也納...,看看今日的韓流,原來文化霸凌行之已久呢!



【上圖是指揮家貝姆( Karl Böhm, 1894 - 1981 )指揮維也納愛樂於 1980 年 11 月為 DG 錄製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黑膠封面( LP:DG 2741 009 ),如封面下方浮貼的註記,貝姆漫長錄音生涯終結在這個偉大的作品上...,DG 在唱片附冊上還特別補上一句 --- 貝姆這個完美的最後錄音使用的是最新的數位錄音技術...,嗯,我聽完的心得是 --- 貝姆好偉大,他和維也納愛樂共同建立了一座極度寬大同時細緻、誠懇的堡壘,可惜男女高音傑西•諾曼( Jessye Norman, 1945 -  )和多明哥( Plácido Domingo, 1941 -  )搶戲太過,拖累了終曲的神聖莊嚴...。


1824 年的貝多芬...

 

那年貝多芬 54 歲,他到維也納發展已超過三十個年頭,貝多芬在鋼琴獨奏、教師及作曲各方面皆享有盛名,而其作品透過樂譜出版,其威名早已跨出維也納...,雖然他日益嚴重的耳疾困擾著他,甚至影響他的演出事業,但貝多芬卻更投入作曲,並取得更高的成就,而這場第九號交響曲的推出,除了向維也納公眾展示新作外,貝多芬還期待能有資金進帳...( 請原諒我的不厭其煩,大師真的很期盼 co co 嘛!),在此提醒名位一下,1824 年的維也納還沒有什麼大學音樂系所的教職,最有保障的工作是宮廷樂手或為貴族工作等,但待遇未必令人滿意...,教學、演奏和樂譜出版的版稅,還有將作品提獻給貴族好獲得賞賜,是包括貝多芬在內的音樂家們 重要的收入來源。



【很多人都知道我是西敏寺唱片公司的忠貞粉絲,有段時間我著魔似地狂收他家唱片...,西敏寺唱片除了為其當家指揮家謝爾金留有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錄音外,他們還與法國指揮家蒙都( Pierre Monteux, 1875 - 1964 )及倫敦交響樂團灌錄另一個同曲錄音之版本( LP:Westminster XWN 2234 ),這張唱片的錄音時間是 1962 年 6 月 11 ~ 18 日,由 Kurt List 製作,1963 年 3 月發行。】( 南方註:指揮家蒙都之貝多芬交響曲錄音非常有趣,竟由兩支樂團湊齊全集,也是由兩家唱片公司發行,分別是第 1, 3, 6, 8 號交響曲指揮維也納愛樂,由 RCA 唱片公司發行( 1957 年到 1960 年間錄製 ),而第 2, 4, 5, 7, 9 號交響曲指揮倫敦交響集團,由西敏寺唱片公司發行( 1960 年到 1962 年間錄製 )。)


當時維也納的歌劇院...

 

好啦,不看書,我清楚知道 1801 年在維也納舊城外有座維也納劇院( ( Theater an der Wien )開幕,作曲家貝多芬是該劇院首位駐院作曲家,包括歌劇《費黛里奧》、第三號交響曲《英雄》、第五號交響曲命運、第六號交響曲田園》,小提琴協奏曲、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四號鋼琴協奏曲、合唱幻想曲等皆在此首演,其中鋼琴獨奏部分還是由貝多芬自己擔任( 詳見南方網站〝維也納劇院〞),而當時的維也納還有那些演出場所?不看書還真不知道...。

 

當時維也納的城內和郊區共有五座劇院全年營業,其中兩座宮廷劇院總能排出包括大歌劇、喜歌劇 、義大利及法國歌劇等,而沒有戲劇演出時,這些劇院便安排一些頗具水準的音樂會,當時維也納的劇院不僅是聽看眾看戲劇的地方,更是時尚、交流、談生意,甚至是幽會的場所呢!

 

十九世紀初的維也納劇院有許多如今看來相當不可思議的...現象,當時要佔到前排的好座位得早早入場( 於是有人會派強壯的僕人來卡位...),為維持秩序,觀眾的掌聲是有限制的( 不過觀眾是不會吝嗇給好的演員掌聲的 );我查了一下,那時維也納共有維也納劇院( 這是當時最大最美也最現代化,具有升降機具的劇院 )、萊奧波德施塔德劇院( Theater in der Leopoldstadt )、約瑟夫施塔德劇院( Theater in der Josephstadt, 這座劇院 1822 年整建,貝多芬曾為其譜寫《向戲院獻禮( Die Weihe des Hauses )》序曲 ,並在該劇院親自指揮本曲首演...,這座古老劇院現仍運作中 ),而布格劇院( Burgtheater )及皇家宮廷劇院( Theater am Kärntnertor, 或譯為凱恩特奈托劇院 )則是皇帝的私人劇院,當然,皇帝不可能自己管理,甚至也不會常去,通常由官僚把持, 而貝多芬這首第九號交響曲便是在皇家宮廷劇院首演的( 當時的維也納並沒有專業的音樂廳,如今我們常看舉辦新年音樂會的金色大廳完工於 1870 年,而大家現在所熟悉的,那座指揮家馬勒、克勞斯、貝姆、卡拉揚、馬捷爾、阿巴多及小澤征爾等先後擔任過總監的維也納國立歌劇院創建於 1869 年 )


學術音樂會...

 

維也納那時已有不少商業性質的音樂會( 也就是要賣票才能入場的音樂會 ),部份特殊性質的演出其收入會贊助特定對象,也有音樂家以個人名義舉辦的〝學術音樂會〞,這類學術音樂會音樂家得親自負責籌劃、租借場地、負擔演出樂團及謄寫樂譜等費用,希望透過票房所得來牟利...,首演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那場音樂會便是這種性質的學術音樂會 ,不過由於租借場地的費用極高,剩下可以用來支付排練的費用並不多,因此當時許多作品都未經過充份排練就匆匆上場 ,唉,包括貝多芬這首曠世大作也一樣,得到的排練真的少得可憐...。



【這絕對是一套令人印象深刻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由指揮家布隆許泰特( Herbert Blomstedt, 1927 -  )指揮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於 1975 年到 1980 年間所完成的錄音,印象中 CD 是由日本 DENON 唱片公司發行,是我買到的全集黑膠竟由 RCA 唱片公司發行...( LP:RCA RL 30418, 8 LP) ,除了音樂的理由外,這套盒裝的全集令人折服的原因是 --- 其中竟附一本厚達 154 頁的第一號到第九號交響曲的微型總譜,真是拿起來就過癮...。】


首演的插曲

 

原本貝多芬屬意又大又美的維也納劇院作為《合唱》交響曲的首演地( 他曾是這座劇院的駐院作曲家,1874 年約翰•史特勞斯的歌劇《蝙蝠》便是在這兒首演的 ),但劇院經理無法接受貝多芬合約中的特殊條款( 包括貝多芬將親自指定指揮家,並更換樂團首席為舒潘齊格( Ignaz Schuppanzigh, 1776 - 1830 )等 ),於是貝多芬只好選擇皇家宮廷劇院首演這部偉大的作品,這時距演出只剩三個星期...( 該劇院一層平面席分前後兩區,另有五層樓的包廂,皇家宮廷劇院共有座位 650 席,另有約 350 個站席,最多約可容納 1,000 名觀眾 )

 

決定演出場地後,緊接著便要決定演出曲目,是的,有點奇怪,但真的是這樣...;當時音樂會的長度都長的驚人,甚至接近現今的兩倍長...,貝多芬最後為這場學術音樂會開出的曲目為:《向戲院獻禮》序曲( 這是貝多芬為約瑟夫施塔德劇院重新開幕所作,2003 年威尼斯鳳凰歌劇院重建完成,指揮家慕狄( Riccardo Muti, 1941 -  )亦在開幕音樂會中指揮本曲 )、《莊嚴彌撒》中的三段( 應是《垂憐曲》、《信經》及《羔羊經》),最後才是第九號交響曲《合唱》之首演。


決定好場地、曲目,下一步便得聘請音樂家...,皇家宮廷劇院現有的樂團編制尚不能滿足貝多芬的需求( 貝多芬開出的弦樂五部分別是第一小提琴及第二小提琴各 12 人,中提琴 8 人,大提琴 10 人,低音提琴 8 人,若再加上管樂器等,樂團需要 82 人,這在當時是很不可思議的大編制 ),因此他們向外徵聘多達 38 名樂師,其中不乏業餘樂手。

 

合唱團的規模亦不小,在考慮樂譜數量及舞台大小等因素,《合唱》交響曲演出時合唱團的人數據信是 80 人,指揮、樂團、合唱團及獨唱家都敲定後,接著便可進行彩排...,在演出前,音樂會曲目共得到兩次排練,嗯,當時的音樂家顯然藝高膽且大...。



【很多樂友都知道奧地利指揮家克利普斯( Josef Krips, 1902 - 1974 )指揮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管弦樂團為 PHILIPS 錄製的莫札特交響曲超棒,但 PHILIPS 的莫札特實是後話,其實克利普斯早在 1949 年便曾指揮倫敦交響樂團為 DECCA 唱片錄製包括莫札特第 41 號交響曲及歌劇序曲等唱片...,而 1960 年元月 11 日到 27 日短短半個多月,克利普斯和倫敦交響樂團竟有能力 EVEREST 唱片公司完成一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的錄音,更誇張的是這套全集的錄音竟由最龐大的第九號交響曲開始,接著依序是第 5 → 6 → 7 → 8→ 3 → 1 → 2 → 4 號,這對組合的演奏實力真是驚人...。



【上圖取自克利普斯和倫敦交響樂團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之附冊,該圖繪製了 1800 年維也納的官殿及教堂,當時維也納是奧匈帝國的首都,繁華可見。】


演出...

 

1824 年 5 月 7 日下午七點音樂會正式開演,儘管貝多芬力邀,皇室成員 大多跑去避暑而缺席這場音樂會...,許多觀眾是刻意買票進場來向大師致敬的;演出由指揮家兼作曲家兼指揮家烏姆拉夫( Michael Umlauf, 1781 - 1842 )擔任指揮,那年他 43 歲,深受貝多芬所信任( 耳疾之故,讓烏姆拉夫經常得代替貝多芬指揮,他很懂音樂,又明白如何與人逢迎...,1814 年貝多芬最終版的《費黛里奧》首演,便是烏姆拉夫站在貝多芬身後穩定軍心的 ),維也納一流演奏家及歌手大多參與演出( 這代表著這首創新的《合唱》交響曲對維也納樂壇之重要性,以及貝多芬在音樂之都的崇高地位 ),由於演出的曲目還包括《莊嚴彌撒》等,既使合唱團安排了五到六次的排練,但平均每個樂章只分到 1.5 次的排練,而包含樂團在內的總排練則有兩次...。


到底貝多芬有沒有親自指揮《合唱》首演?

 

如上,到底貝多芬有沒有親自指揮《合唱》首演?一個最常見的說法 ---「當最後一個音符消失在劇院內,觀眾們感動地瘋狂鼓掌,唯有全聾的貝多芬仍站在指揮檯上與樂譜奮鬥,直到女歌手向前輕輕將貝多芬轉向觀眾,他才知道自己原來得到多大的成功...」,所以首演那晚貝多芬是〝自己上檯指揮〞的 ?2007 年有部介紹貝多芬的電影《歡樂頌》則提供另一種場景,該片《合唱》交響曲首演時貝多芬不在舞台,而是在劇院的樂池內指揮的 ,尤有甚者,該片還創造了一位女性抄譜員安娜的角色,她站在貝多芬身後給樂團提示...,但事實的真相是 --- 《合唱》交響曲首演時貝多芬本人全程參與指揮,但真的不是他親自指揮,而是由貝多芬信得過的指揮家烏姆拉夫上檯指揮,而貝多芬本人則站在烏姆拉夫右後方盯場( 所以直到女歌手向前輕輕將貝多芬轉向觀眾,他才知道自己原來得到多大的成功,其實並沒有錯...),知道真相會有小失望嗎?拜託,那時貝多芬已全聾,別強人所難,好嗎?



【上圖是指揮家卡拉揚(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 - 1989 )於上世紀五零年代指揮愛樂管弦樂團為 EMI 唱片錄製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的一部份 --- 第八號及第九號交響曲,單聲道錄音...,和卡拉揚於六零、七零及八零年代與柏林愛樂為 DG 灌錄的另三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相較,儘管愛樂管弦樂團事後被卡拉揚說成是〝那支無法和我共同成長的樂團〞,但在製作人李格( Walter Legge, 1906 - 1979 )支持下,年輕的卡拉揚還是與愛樂管弦樂團為 EMI 留下不少充滿清新明快樂風的名盤,好啦,如今事過境遷,EMI 早不支倒地( 被 WARNER CLASSICS 收購 ),但我查了一下,卡拉揚與愛樂管弦樂團當年的錄音迄今幾乎完整保留在 WARNER CLASSICS 的發行目錄上,嗯,其重要性如此可見!】


當晚的舞台配置...

 

終於要開演了...,如前所述,演出地點是皇家宮廷劇院, 令人好奇的是首演時舞台配置和現今是否相同 --- 樂團及合唱團都在舞台上,樂團在前,合唱團在後...,嗯,很可惜當時沒有留下什麼繪畫讓咱後人追念,只能靠訪談等來瞭解;曾有不少人認為《合唱》交響曲首演時樂團是在樂池內而非舞 台上 ,但由事後觀眾的訪談記錄可以確定,演出時合唱團及樂團都是在舞台上,特別的是依循當時的演出慣例,獨唱家及合唱團是站在管弦樂團前面的,當晚的舞 台配置假想圖如下 ---



上圖為 1824 年 5 月 7 日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的舞台假想圖,可以清楚看到四位獨唱家站在臺前正中央,指揮家烏姆拉夫及貝多芬則站在獨唱家及合唱團之間,左後方分別是兩排第一小提琴( First Violins )、兩排第二小提琴( Second Violins )、兩排中提琴( Violas ),樂團首席舒潘齊格坐在樂團中央,其身後是大提琴( Celli )及低音提琴( Basses ),而銅管、木管及打擊樂器及舞台右後方,以如今的標準來著似乎有些怪異,特別是當時弦樂器用的是羊腸弦,而管樂器的音色及性能和現今亦有如不同,加上演出地點是劇院而非音樂廳,其殘響應該較短,我很好奇首演時本曲的〝音響〞效果如何,儘管演出順利且成功。


其實真的很特別

 

貝多芬第一號交響曲首演於 1800 年,而在這之前的 1788 年,莫札特完成其最後一首交響曲,也就是第 41 號交響曲《邱比特》,而相對長壽且持續多產的海頓,其第 104 號交響曲首演於 1795 年..., 和貝多芬第一號交響曲相隔近四分之一世紀發表的第九號交響曲,貝多芬竟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交響曲發展到如此深邃、龐大,感人,且歷久彌新的境界,我不知道有誰可以給予貝多芬如此多的啟示或靈感,還是耳聾讓他得以更專注和心靈最深處的靈魂對話...,邊聽《合唱》邊感動 & 邊讚嘆,想想貝多芬的偉大及他所受的苦難,我還是一直買唱片就好...。



【在我看來,指揮家小克萊巴( Carlos Kleiber, 1930 - 2004 )終身都逃不離他父親老克萊巴( Erich Kleiber, 1890 - 1956 )的陰影,印象中他幾乎沒碰進他父親沒指揮過的曲目,所以他父親與維也納愛樂有留下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錄音( LP:DECCA / LONDON LL 632 ~ 633 ),而小克萊巴似乎從沒指揮過這個作曲...。】


其實可以更好...

 

那怕是如今一流樂團,只有兩次排練就要完美演出諸如《合唱》交響曲這般具份量的新作亦是件不容易的事,何況首演時樂團成員還有部份業餘演奏家,因此隨後報紙樂評雖都肯定本曲的崇高,但也坦言,許多演奏片段都得再精準些才行,媒體都期待可以有更好的樂團、更充份的練習,好讓這首偉大作品的藝術性得以真正張揚...,無論如何, 奏畢觀眾掌聲是熱烈持久的,甚至有人喊出〝萬歲〞的歡呼,貝多芬又一次獲得巨大成功,但音樂會後帳面的收益並不理想, 貝多芬為此和包括指揮家、首席生氣,不過那是另一段故事了...。


More 到底是那本書有過麼多故事...

 

好啦,一定有人要問上文的資料出自何處 --- 原書是 Thomas F. Kelly 所寫的《First Nights》( Yale University, 2000 ),我買的是簡體中文版《首演》( 沈祺譯, 商務印書館, 2011 ),這本書在博客來很容易買到...,如果您有買這本書,我比較好奇白遼士《幻想》交響曲首演的舞台配置,為何只晚《合唱》交響曲六年首演的《幻想》交響曲,其樂團擺位相形〝現代〞許多,是法國佬比較厲害嗎?這點我真的不懂,拜託明白這段典故的朋友有空教教我,先謝了!


2015 年 6 月 29 日


回南方首頁

在南方聽音樂

回談音論樂

聽南方的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