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方心中的指揮家朱利尼印象
義大利指揮家朱利尼( Carlo Maria Giulini, 1914 - 2005 )一直是我很欣賞的指揮家,從剛開始接觸古典音樂便很自然地買他的錄音( 例如《展覽會之畫》等 ),但書本雜誌等對他的介紹始終不多( 或不夠深入 ),只知道他早早擔任史卡拉歌劇院音樂總監( 但沒幹多久便去職 ),有陣子他和芝加哥交響樂團關係密切,還先後接掌維也納交響樂團及洛杉磯愛樂...;朱利尼的唱片事業是 EMI 製作人李格( Walter Legge, 1906 - 1979 )一手提拔起來的,因此他最早期的錄音皆指揮愛樂管弦樂團 為 EMI 錄音,他們錄了大量錄音( 有多大量?抓頭...,我一時還真說不出來 ),我知道他有為 DECCA 錄了一張莫札特交響曲的唱片,之後還為 DG 和 SONY 錄音,但要認真說說他的職業生涯與音樂會上經常上演的曲目等,我還真說不清...,直到最近收到《朱利尼錄音與音樂會全紀錄》( John Hunt, 2002 出版 / 2009 再版 )一書,我終於有機會細細認識這位義大利指揮家的演奏生涯。 |
|||
More 可以說是夢想的開始的唱片...
上圖是套精裝,發行於 1984 年的《偉大指揮家典藏版 --- 限量簽名系列》之義大利指揮家朱利尼專輯( 我在網路上找到,此簽名限量系列還有指揮家萊恩斯朵夫、庫貝利克、梅塔、普列文、馬捷爾、阿巴多、蕭提、巴倫波英、杜拉第、奧曼第、柯林˙戴維斯、海汀克、小澤˙征爾與馬利納等大師的套中黑膠,嗚,我就只有這套朱利尼的...),一套五張黑膠,其中收錄了馬勒第九號交響曲、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舒伯特第四號及第八號交響曲、蕭邦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等( 以上版權皆選自 DG 唱片 ),其中最最吸引我的自然是...指揮家朱利尼在唱片內頁的親筆簽名,哇,這個真的超酷,聽完後又燃起我對朱利尼的興趣,我一直想整理這位大指揮家的資料,卻因為沒有詳細資訊可以參考而遲遲未動手,但這套唱片的出現讓我決定認真面對朱利尼,有書本就有想法,於是本文...。 |
|||
凡事先問谷哥大神...
為了確認自己的記憶有沒有錯,我先問了谷哥大神關於指揮家朱利尼的職業演出紀錄,得到的答案是 ---
● 1946 年成為羅馬室內樂團音樂總監 。 ● 1946 年擔任 RAI 義大利廣播管弦樂團首席指揮 ● 1950 年參與創建米蘭廣播管弦樂團 。 ● 1953 年到 1956 年間出任史卡拉歌劇院音樂總監( Cantelli 接任 )。 ● 1969 年到 1972 年間被任命為芝加哥交響樂團首席客席指揮( 當時樂團音樂總監是蕭提,蕭提在此的任期為 1969 年到 1991 年,而朱利尼與該團合作期間為 1955 年到 1978 年間 )。 ● 1973 年到 1980 年成為維也納交響樂團首席指揮( Rozhdestvensky 接任 )。 ● 1978 年到 1985 年擔任洛杉磯愛樂音樂總監 ( Previn 接任 )。
嗯,和我之前知道的差不多,只不過大神為我加上了確切年份...,但我真希望能透過這本音樂會全紀錄好好"逆向推演"指揮家朱利尼的演藝生涯 ,想知道他是從那兒出道?他是一位道地的劇院指揮家嗎?他歌劇錄音並不多,但還有多少保留劇碼沒有被錄下來?想起他那偉大的馬勒第九號交響曲錄音,他有多經常指揮馬勒?...,...,反正我想知道的事情很多, 只能將希望寄託在這本書上...。 |
|||
之前書中的朱利尼...
在那個沒有網路的時代,書本與報章雜誌是吾輩樂迷對國際樂壇情勢僅有的資訊來源,我特別到南方二樓書堆中翻出之前的舊書 --- 《當代世界著名演奏家及樂團》( 邵義強, 1982 )、《世界大演奏家》( 邵義強, 1983 )及《指揮家與樂團》( 世界文物, 1997 )等書,這些書籍幾乎記載了早期我對朱利尼的全部印象 --- 朱利尼是學習小提琴出身,後來在樂團演奏中提琴,最後才成為指揮家...,在他義大利指揮前輩托斯卡尼尼的提拔下,39 歲的朱利尼早早成為史卡拉歌劇院音樂總監...,嗯,沒有一本書告訴我在他成為這座義大利首屈一指的歌劇院總監前到底在那些劇院指揮了哪幾齣歌劇...( 想想人家卡拉揚吧,他可是從小小劇院開始慢慢爬到小劇院,然後是中型劇院,最後才接掌和史卡拉歌劇院齊名的維也納國家劇院,此時卡拉揚已 48 歲,累積多達 50 齣歌劇戲碼與 393 場的歌劇演出【欲知詳情請見南方《卡拉揚得之前與更之前》一文】 ), 而要解開朱利尼的成名之路,唯有一一檢視其生涯演出歷程才可得到解答,於是我抱著這本《朱利尼錄音與音樂會全紀錄》繼續詳讀...。 |
|||
那個指揮家出道( 1944 ~ 1950 )
1944 年 7 月 16 日( 星期天 ),剛滿 30 歲的義大利青年指揮家朱利尼在羅馬指揮聖塞西莉亞管絃樂團,演出曲目包括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等( 我有在網上找到資料,說朱利尼於戰前在一個指揮比賽中獲獎,得到指揮該團演出的權利,直到戰後他才履行這個義務,而這場演出也是慶羅馬解放的音樂會 );隔年( 1945 年 )朱利尼以義大利為中心指揮了另 8 場演出( 曲目有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德布西的《海》、拉威爾的《鵝媽媽組曲》、布洛赫( Ernest Bloch, 1880 - 1959 )為大提琴與管弦樂團的希伯來狂想曲《所羅門》等 ),1946 年摃龜( 沒有任何演出 ),1947 年有四場( 曲目多了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德弗乍克第九號交響曲、舒伯特第五號交響曲及法郎克的 d 小調交響曲等 ),1948 年五場演出( 曲目有柴可夫斯基第二號交響曲、墨索斯基《展覽會之畫》等 ),1949 年 7 場,1950 年的 14 場演出,值得注意的是 --- A, 此時朱利尼的演出範圍皆在義大利境內,也就是他尚未收到國外演出的邀約; B, 他指揮的皆是義大利樂團( 朱利尼於 1946 年被任命為 RAI 義大利廣播交響樂團首席指揮、1950 年參與米蘭廣播交響樂團之創建 ); C, 朱利尼指揮的都是管弦音樂會,唯一例外是 1950 年 10 月 15 日,他指揮了蒙台威爾第的牧歌《Il Combattimento di Tancredi e Clo》; 此時已 36 歲的朱利尼還在等機會...。 |
|||
成名之一( 1951 ~ 1956 )
1951 年朱利尼開始忙碌了起來( 開始交好運 ),這年他指揮了 25 場演出,除了管弦音樂會,他還指揮了包括作曲家海頓的歌劇《月亮的世界》、威爾第的歌劇《Attila》、《茶花女》( 分別由當時 29 歲的義大利女高音提芭蒂( Renata Tebaldi, 1922 - 2004 ) 與 28 歲的希臘女高音卡拉絲(Maria Callas, 1923 - 1977 ) 扮唱茶花女,演出地點在義大利貝爾加莫( Bergamo )的劇院 )與《I due Foscari》等四齣歌劇,其中《月亮的世界》一劇在廣播中播放成功吸引托斯卡尼尼和薩巴塔 這兩位義大利大指揮家對朱利尼的關注...。
1952 年朱利尼有 17 場演出,但這時他突然化身成為歌劇指揮家,其中除了三場管弦音樂會之外,這一年朱利尼幾乎都在指揮歌劇,除了持續演出《茶花女》( 提芭蒂主唱 ),他還指揮了西班牙作曲家法雅的《短促的人生》、威尼斯作曲家卡利瓦( Francesco Cavalli, 1602 - 1676 )的《Didone》、義大利作曲家奇馬羅薩( Domenico Cimarosa, 1749 - 1801 )的《Gli Orazi e i Curiazi》、義大利作曲家馬里皮耶洛( Gian Francesco Malipiero, 1882 - 1973 )的《Il Finto Arlecchino》、義大利作曲家蓋尼亞( Giorgio Federco Ghedini, 1892 - 1965 )的《Lord Inferno》、德國作曲家格魯特( 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1714 - 1787 )的《Iphigénie en Tauride》、希臘裔義大利作曲家薩維尼奧( Alberto Savinio, 1891 - 1952 )的《Cristoforo Colombo》、義大利作曲家加蘆皮( Baldassare Galuppi, 1706 - 1785 )的《La Diavolessa》等劇,這年朱利尼的演出事業是豐收的,他終於在史卡拉歌劇院指揮歌劇( 法雅的《短促的人生》),還首度受邀到法國艾克斯( Aix )指揮巴黎音樂院管弦樂團( 演出格魯特的《Iphigénie en Tauride》一劇 ),而他在史卡拉劇院排練《短促的人生》時竟讓 EMI 唱片的金牌製作人李格迷上他,力邀朱利尼加盟,但別以為他的好運只有這樣,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
1953 年朱利尼完成了 24 場演出,這年對他的演出事業意義非凡,首先,他在這年接替薩巴塔成為史卡拉歌劇院音樂總監( 39 歲,天啊,卡拉揚肯定不甘願啊...);其次,他的足跡擴展到荷蘭、法國和德國,在那兒他指揮海牙愛樂、巴黎音樂院管弦樂團及司徒加廣播交響樂團演出。此外,歌劇曲目增加了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的《藍鬍子的城堡》、義大利作曲家羅西尼的《阿爾及爾的義大利女郎》、《塞爾維亞的理髮師》、義大利作曲家希利亞( Francesco Cilea, 1866 - 1950 )的《Adriana Lecouvreur》、義大利作曲家卡達拉尼( Alfredo Catalani, 1854 - 1893 )的《La Wally》、蒙台威爾第最後的歌劇作品《Ghedini L'incoronazione di Poppea》等,朱利尼正穩健朝大師之途邁進。【此時大多樂評對朱利尼排練時 的細膩、高效率讚不絕口,也因此他和海牙愛樂及司徒加廣播交響樂團都維持了相當久的合作關係...。】
1954 年朱利尼指揮了 34 場演出,身為史卡拉歌劇院音樂總監的他加大了在米蘭的演出份量,一月起便陸續指揮了《藍鬍子的城堡》、史特拉汶斯基的《婚禮》、羅西尼《灰姑娘》與《塞爾維亞的理髮師》、格魯特的《Alceste》( 卡拉絲參與演出 )、韋伯的《歐特安麗( Euryanthe )》、蒙台威爾第的《Il Ballo Delle Ingrate 》、董尼采第的《愛情靈藥》等劇,朱利尼還指揮海牙愛樂到阿姆斯特丹演出( 演出曲目居然是羅西尼的歌劇《灰姑娘》),他也首度到德國科隆客席科隆西德廣播交響樂團。 |
|||
我手邊的資料顯示,指揮家朱利尼受李格之邀加盟 EMI 唱片後,第一張唱片錄製於 1955 年9 月及 10 月,曲目是韋瓦第的《四季》( 英國小提琴家 Manoug Parikian 獨奏 / 愛樂管弦樂團 ),接著在 1956 年 9 月錄製了柴可夫斯第二號交響曲《小俄羅斯》與作曲家拉威爾等人的管弦樂作品...,爾後朱利尼還會為 EMI 錄製大量受樂迷喜愛的唱片,當年的我也是因為這些錄音而注意到朱利尼的指揮藝術的呢! |
|||
1955 年一開始朱利尼便接連指揮了《愛情靈藥》、《茶花女》( 卡拉絲主唱 )、《阿爾及爾的義大利女郎》( 卡拉絲主唱 ),這年他還新增了董尼采第《Don Sebastiano 》、韋伯《魔彈射手》、威爾第《法斯塔夫》等劇,其中 10 場由卡拉絲主唱的《茶花女》在史卡拉歌劇院大受歡迎...;這年朱利尼指揮了多達 46 場的演出,除了歌劇外,他持續客席海牙愛樂,還首度出席愛丁堡音樂節,朱利尼在那兒指揮皇家愛樂演出六場《法斯塔夫》,更重要的是這年他第一次遠渡重洋造訪美國,他以史卡拉歌劇院音樂總監之姿客席芝加哥交響樂團一連四場演出,朱利尼讓這支美國樂壇勁旅迷上自己,他們會一直合作到 1978 年為止喔!
1956 年朱利尼加大了和極受歡迎( 與話題性 )的希臘女高音卡拉絲之合作,他們共同搭檔演出了《塞爾維亞的理髮師》( 5 場 )、《茶花女》( 10 場 ),但之後朱利尼便辭卻史卡拉歌劇院音樂總監的職務( 辭職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厭倦了協調歌手間的競爭與人事爭紛,也有人說他想從劇院那無止境的排練中抽身...)。總之朱利尼仍活耀著,這年他指揮了 50 場次的演出,除了首度到維也納客席維也納交響樂團外( 這是一支未來和他關係密切的樂團 ),還第一次客席以色列愛樂( 第一次合作就一連開了 15 場音樂會 ),加上固定客席的海牙愛樂及巴黎音樂院管弦樂團,此時的朱利尼已成功將自己的演出事業擴展到義大利之外,加上唱片持續錄製發行,他正穩健地朝大師之途邁進。 |
|||
1956 年朱利尼辭卻史卡拉歌劇院音樂總監,該職務於同年 11 月由義大利指揮家坎泰利( Guido Cantelli, 1920 - 1946 )接任,怎奈他才上任一週便因飛機失事而喪命...;相較於朱利尼,坎泰利和指揮家托斯卡尼尼的關係更為密切,1949 年托斯卡尼尼便邀請坎泰利到美國指揮 NBC 交響樂團,1952 年還安排他客席紐約愛樂,因此上圖左與右,分別是朱利尼及坎泰利前後指揮愛樂管絃樂錄製的相同曲目 --- 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似乎可以提供這兩位前後任總監風格得差異...,但我實際翻書後馬上打消比較的念頭,原因是...在上世紀五零六零年代,這支為錄音成立的愛樂管弦樂團至少錄製過以下版本的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錄音 --- ◎ 指揮家卡拉揚, 1952 年 5 月, EMI。 ◎ 指揮家托斯卡尼尼, 1952 年 9 月, Fonit Cetra 等唱片公司發行。 ◎ 指揮家坎泰利, 1953 年 5 月, EMI。 ◎ 指揮家克倫貝勒, 1955 年 11 月, 未完成, 未發行。 ◎ 指揮家克倫貝勒, , 1957 年 3 月, EMI。 ◎ 指揮家朱利尼, 1961 年 1 月, EMI。 瞧,兩者的錄音隔了近八年,期間還穿插著克倫貝勒的錄音,比較何意?就自在聽吧! |
|||
截至目前為止的朱利尼生活意見
很顯然的,昔日劇院指揮家成名的那套模式並不適用在朱利尼身上,那套模式是...「你必須先在一座小型劇院磨練,然後掌握這座劇院,接著認真往上爬,讓自己成為中型劇院,甚至大型劇院的總監,然後努力讓自己從繁瑣的劇院事務中抽身,進而擁有一支高水準的管弦樂隊...。」我們在指揮家馬勒、華爾特、卡拉揚,甚至近代的提勒曼( Christian Thielemann, 1959 - )身上都可以看到這種前進軌跡,但很明顯此模式並不適用在朱利尼身上。雖然他曾貴為史卡拉歌劇院音樂總監,但他根本不算是一位道地的劇院指揮家,不信?請容我再灑一點狗血,雖然在這之後( 1956 年 )朱利尼還是多少指揮了一些歌劇演出,但信否?這位知名的義大利大指揮家終身未曾在劇院指揮過任一齣普契尼與華格納的歌劇,真的,一齣都沒有喔( 人家小克萊巴剛出道的前幾年便指揮多達 45 場《蝴蝶夫人》...),所以我們得修正一下態度來看待朱利尼,先把他從劇院出身的指揮家之 人設 移除...。
此外,我還是必須拿指揮家卡拉揚來比較...,我真覺得卡拉揚相對於朱利尼,卡拉揚更積極讓自己朝他自己想要的目標前進,雖然卡拉揚也四處趴趴跑,但他幾乎只和〝自己的樂團〞共同巡迴演出,卡拉揚 在人生最後十年,僅在一場音樂會上指揮了某青年樂團外,他將自己的精力全集中在柏林愛樂與維也納愛樂身上...;我有認真算了一下,扣除到義大利大大小小的樂團,從 1944 年到 1998 年間,朱利尼共和多達 40 支義大利之外的樂團合作過,但他到底和哪支樂團最為契合?哪支樂團是他真正的親兵?坦白說,我看不出來...,當然,造成這種窘境是有緣故的( 這點後文會提及 ),特別點出這幾點的理由是 --- 原來義大利指揮家朱利尼真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他就是他自己,再沒有深入了解之前,千萬不要用...啊不就是這樣...或...差不多都如此啦...等理所當然的大師之道來看待他,這可是我下了許多工夫做整理後的心得呢! |
|||
成名之二( 1957 - 1984 )
沿前文所述,指揮家朱利尼勇敢地將自己從繁瑣的劇院事務抽身,回歸到管弦樂指揮家身分,為何我會將他成名第二階段一下子劃分為 1957 年到 1984 年間,哇,他人生最精華的 27 年就這樣被歸在一塊兒,嗯,南方你好像有點混喔...,我這麼做的理由是 --- 這個時間點代表著朱利尼開始海闊天空放手展藝,他到處客席樂團,期間兩度擁有自己的樂團( 維也納交響樂團與洛杉磯愛樂 ),世界知名的芝加哥交響樂團還史無前例地〝喬〞出一個首席客席指揮的職稱給朱利尼,除了 EMI,DG 及 DECCA 唱片也加入為朱利尼發片的行列,直到 1984 年 4 月 15 日,朱利尼結束與洛杉磯愛樂的演出後,他從此未曾踏上美國,再嚴格一點的說法是...他從此未曾離開過歐洲,原因是大師的太太生病了,他決定將自己的演出範圍逐漸濃縮了起來...,好啦,還有,我想混一下,這樣一年一年的寫要花好多時間,就讓我改以表格的方式擇要說說這個時期的朱利尼吧( 是說製作這些表格也花了我許多眼力...)。 |
|||
指揮家朱利尼畢生指揮過 40 支義大意以外的樂團,除了前面提到的海牙愛樂、巴黎音樂院管弦樂團等,1957 年他首度受邀指揮世界知名的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管絃樂團( 演出曲目包含他拿手的《展覽會之畫》),朱利尼的音樂深深打動樂團的心,他和該團自此維持了長達 40 年的合作關係( 1957 年到 1996 年 )【南方註:朱利尼多次指揮海牙愛樂及大會堂管絃樂團到鹿特丹演出,但他從未客席在衛武營音樂廳享有極高知名度的鹿特丹愛樂管弦樂團...】;1958 年 5 月,朱利尼這位前史卡拉歌劇院音樂總監終於又踏進歌劇院,他在這年第一次受邀到英國柯芬園歌劇院指揮,演出戲碼是威爾第的歌劇《唐卡羅》,當時這座劇院由捷克指揮家 庫貝利克領軍,朱利尼指揮的《唐卡羅》在當地並不常上演,但朱利尼卻得到顯著的成功( 這檔製作是慶祝柯芬園百週年的特別製作 ),於是他也和柯芬園歌劇院維持了 25 年的合作關係,未來朱利尼還會在此指揮《塞爾維亞的理髮師》、《法斯塔夫》、《茶花女》、《吟唱詩人》等劇( 他最後一次到柯芬園歌劇院登台的時間是 1982 年 7 月 16 日,演出的戲碼為《法斯塔夫》)。【南方註:雖然朱利尼有很長時間積極在美國發展,儘管他在新大陸也曾指揮洛杉磯愛樂演出歌劇,也和紐約愛樂維持合作關係,但這位曾任史卡拉歌劇院音樂總監的大指揮家卻從未到大都會歌劇院指揮過...。】
近來以色列對與加薩的戰事激烈,我發現曾訪台的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是暫停演出的...,而自 1956 年起朱利尼便和這支樂團維持親密關係,他們的關係有多親近呢?不說您不信,1960 年 9 月 18 日到 12 月 21 日,朱利尼率領這支樂團進行多達 51 場演出的世界巡迴演出,他們先後造訪了法國、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接著一路殺到日本( 東京、大阪、京都、岡山、名古屋、橫濱 ),最後還繞到印度演出最後兩場才班師回朝,這樣關係夠好了吧...,朱利尼和以色列愛樂這對組合的合作關係一直維持到 1969 年,多達 219 場次的演出,該團官網迄今仍驕傲地出現朱利尼的名字呢! |
|||
|
|||
朱利尼終身指揮過多達 40 支義大利境外的樂團,我想以 20 場演出為下線,列出和他合作演出超出此數字的境外樂團資訊,除了樂團名稱,我還列出合作年代、場次與合作時間長度等,不知道為什麼,當我完成此表格...自己對著表格發呆許久,大師的一生便如此被帶過,好像透露出 許多訊息又好像過於不好意思的簡化,莫非這就是人生啊! |
|||
成名之三( 1985 - 1998 )
自從 1984 年辭去美國洛杉磯愛樂的職務後,朱利尼開始以歐陸為活動重心,他仍積極演出與錄音,我不想一筆筆列出他那些年分別到過那兒指揮了那些樂團,有興趣的樂友可以自己買這本來看【請按這兒】,幾經思索,我決定分進合擊,將朱利尼 幾支支知名樂團的合作及錄音狀況一一列出,希望可以讓我自己對朱大師的藝術、指揮生涯與錄音有更清楚的認知,那麼就從洛杉磯愛樂談起吧 |
|||
More 指揮家朱利尼洛杉磯愛樂管絃樂團 --- 他是梅塔的完美解藥!!?
自從 1955 年朱利尼首度赴美客席芝加哥交響樂團後,他在美國的知名度大開( 我想他在英國指揮愛樂為 EMI 錄音的發行對他在此間的聲譽也有極大幫助 ),六零年代他在新大陸的合作對象又增添了波士頓交響樂團、匹茲堡交響樂團、紐約愛樂及費城管絃樂團,七零年代更多了洛杉磯愛樂管弦樂團,在此我得特別提一下洛杉磯愛樂與朱利尼兩者間的關係。
1971 年 2 月 18 日,朱利尼第一次客席洛杉磯愛樂,他以兩套曲目合計 7 場演出為這份未來的情誼揭開序幕( 曲目有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及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等 )【其實那年他同時完成蘇黎世音樂聽管絃樂團與維也納愛樂的首度登台,也首度指揮馬勒第九號交響...】,當時該團的音樂總監是印度指揮家梅塔( Zubin Mehta, 1936 - ),梅塔在 26 歲的 1962 年陰錯陽差地接掌這支樂團( 原本規劃的總監是蕭提 ),梅塔以個人魅力將洛杉磯愛樂的聲望推到高點( 梅塔指揮洛杉磯愛樂的部分錄音由於錄音極佳,迄今仍深受音響迷喜愛...),當 1978 年梅塔離開洛杉磯愛樂轉出任紐約愛樂音樂總監時,洛杉磯愛樂的管理當局明智地邀請朱利尼接掌音樂總監,消息傳出後令人大感意外,卻又不得不承認朱利尼還真是當時最 佳選擇...( 我多事算了一下,在就任音樂總監之前,除了 1971 年那 7 場演出,朱利尼只曾在 1975 年另指揮杉磯愛樂 7 場演出,合計 14 場,也難怪他的出線真出乎大家的意外...)。 |
|||
朱利尼穿著永遠得體,他總是做好充分準備,時間運用效率極高,因此很快得到樂團的信任,在 1978 年 10 月 26 日的就職音樂會上,朱利尼以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向洛杉磯樂迷宣告新時代的來臨,團員們也發現,相對於梅塔在此地晚期總喜歡讓樂團發出響亮、炫耀、傲慢與外向的音色,朱利尼則讓樂團變得柔和、深思且富歌唱性,當地樂評界一致認為「朱利尼是梅塔完美的解藥」,朱利尼在此大展身手,甚至率團演出並錄製威爾第的歌劇《法斯塔夫》,他們的合作關係直到 1984 年朱利尼的太太生病,朱利尼決定辭卻總監職位( 歐陸成為他主要演出據點 ),告別演出的日期被安排在1984 年 4 月 15 日,他先指揮義大利作曲家 Guido Turchi 為管弦樂團所寫的《慢板》,接著和鋼琴家布蘭德爾搭檔演出莫札特第 24 號鋼琴協奏曲,最後指揮樂團演出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向樂團與樂迷告別( 他留在我們這兒的時間太短了,這是洛杉磯愛樂團員們的共同意見,甚至有團員受訪時表示,朱利尼是讓樂團成為世界一流樂團的主要原因,如今卻在杜達美領軍下備受爭議...),隨後他不僅離開洛杉磯,其餘生從未再踏上美國的土地...。
唱片世界中的朱利尼指揮洛杉磯愛樂的錄音有 --- ◎ 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英雄》 / 1978, DG。 ◎ 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命運》 / 1981, DG。 ◎ 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 / 1979, DG。 ◎ 布拉姆斯:第一號及第二號交響曲 / 1981 & 1980, DG。 ◎ 蕭邦:第一號及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 齊瑪曼獨奏, 1978 & 1979, DG。 ◎ 德布希:《海》/ 1979, DG。 ◎ 拉威爾:《西班牙狂想曲》、《鵝媽媽組曲》/ 1979, DG。 ◎ 舒曼:第三號交響曲《萊茵》、《曼符禮》序曲/ 1980 & 1981, DG。 ◎ 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 1980, DG。 ◎ 威爾第:歌劇《法斯塔夫》/ 1982, DG。 ◎ 《卡門》等歌劇選粹 / 男高音多明哥, 1980, DG。
哇,朱利尼指揮洛杉磯愛樂的錄音都是由 DG 發行 ,這點我以前好像沒特別注意到...。 |
|||
More 朱利尼與芝加哥交響樂團
許多芝加哥資深樂迷對朱利尼當年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的演出懷念不已,在他指揮下樂團總能發出明亮且富詩意的音色...;早在 1955 年 11 月 3 日朱利尼便以史卡拉歌劇院音樂總監的身分首度客席芝加哥交響樂團,其實這也是他第一次指揮北美的樂團,演出曲目包括韋瓦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與德布西的《海》等作品( 當時芝加哥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是匈牙利指揮家萊納,而朱利尼下一支客席的北美樂團是波士頓交響樂團,那是 1962 年的事了 ) ,接著朱利尼分別在 1956 年、1958 年、1962 年、1965 年與 1967 年多次受邀和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他和該團的關係在 1969 年匈牙利指揮家蕭提接任萊納擔任樂團音樂總監後有了變化 --- 一向不喜歡樂團固定職務的朱利尼在蕭提就任的同時他成為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首席客席指揮( 有人說此時朱利尼比較接近和蕭提共同擔任芝加哥交響樂團的聯合指揮...,也有人說此首席客席指揮的職稱是樂團為朱利尼量身訂做的),朱利尼在此職務一職待到 1978 年他勇敢地接下洛杉磯愛樂音樂總監的位子為止( 為何說他勇敢?我看過一段訪談,某樂團經理說其實一直有樂團希望朱利尼可以去擔任音樂總監,畢竟大家都需要他,但這點...朱利尼顯然沒有那麼樂於助人,所以他願意接掌洛杉磯愛樂還真出人意料之外 )。
成為芝加哥交響樂團首席客席指揮後,朱利尼從 1969 年到 1978 年間每年都和這支北美名團維持緊密的合作關係,有多緊密呢?這些年他分別指揮了 19 場、25 場、30 場、26 場、10 場、14 場、18 場、20 場、22 場和 10 場, 合計 176 場呢!對了,1971 年 9 月芝加哥交響樂團到歐洲巡迴演出,這次巡演由音樂總監蕭提領軍,我不知道這次演出他們一共到了多少國家演出多少場,但我在書中有讀到 --- 這次巡演,除了蕭提,朱利尼事實上也隨團演出,他指揮了包括愛丁堡、比利時的 Gent、赫爾辛基、斯德哥爾摩、柏林、維也納、巴黎與倫敦的演出場次,演出曲目甚至開出同年三月才錄好唱片的馬勒第一號交響曲。【事實上朱利尼在 1971 年收穫滿滿,他在這年還首度指揮洛杉磯愛樂、蘇黎世音樂廳管弦樂團及維也納愛樂...】 |
|||
唱片世界中朱利尼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錄音有 ---
◎ 白遼士:《羅密歐與茱麗葉》音樂選粹 / 1969, EMI。 ◎ 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 / 1969, EMI。 ◎ 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 魯賓斯坦獨奏, 1976, 芝加哥交響樂團多年後自家發行。 ◎ 布列頓:為男高音、法國號與弦樂所寫的小夜曲 / 1977, DG。 ◎ 布魯克納:第二號交響曲 / 1974, EMI。 ◎ 布魯克納:第九號交響曲 / 1976, EMI。 ◎ 德弗乍克:第八號及第九號交響曲 / 1978 & 1977, DG。 ◎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 / 1971, EMI。 ◎ 馬勒:第九號交響曲 / 1976, DG。 ◎ 墨索斯基《展覽會之畫》 / 1976, DG。 ◎ 普羅可菲夫:第一號交響曲《古典》/ 1976, DG。 ◎ 舒伯特:第四號及第八號交響曲 / 1978, DG。 ◎ 舒伯特:第九號交響曲《偉大》 / 1977, DG。 ◎ 史特拉汶斯基:芭蕾音樂《火鳥》、《彼得羅希卡》/ 1969, EMI。
朱利尼和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錄音中馬勒第九號交響曲得到樂評界一致的佳評,多疑如我一直在想 --- 在我聽到的音樂中...會不會多少夾雜著那位馬勒專家蕭提的樂念呢?畢竟蕭堤是樂團總監,又以指揮馬勒聞名...,看過這本朱利尼專書後,我才發現我 過慮了,因為這套馬勒第九號交響曲正確的錄音日期是 1976 年 4 月 5 日和 6 日,而在這之前的 4 月 1 日和 2 日,朱利尼才剛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演出本曲( 分別是他第 22 次與第 23 次指揮這首交響曲 ),特別的是在完成錄音後,這首馬勒第九號交響曲便消失在朱利尼的音樂會曲目中,也就是他再也不指揮這個作品了,是因為他已經將關於此作品的話在錄音中全部都說完的緣故嗎?還有,蕭堤錄過兩次馬勒第九號交響曲,分別是 1967 年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DECCA )與 1982 年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 DECCA ),哈,看來這回我真的想太多了。 |
|||
More 朱利尼與美國的樂團...
朱利尼在美國真的很受歡迎,下圖幾乎可以直接明一切,從 1955 年到 1984 年,朱利尼共指揮新大陸的樂團演出多達 590 場演出,我只是比較好奇 --- 為何他從沒有客席過克利夫蘭管弦樂團?他們搭檔起來的音色應該相當有趣才是,是因為當時克利夫蘭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是那位知名的完美主義者 --- 匈牙利指揮家賽爾之緣故嗎? |
|||
More 朱利尼與維也納交響樂團
維也納交響樂團是另一支和朱利尼關係密切的樂團,早在 1956 年朱利尼便開始指揮他們( 比維也納愛樂整整早了 15 年之久...),朱利尼在 1973 年到 1976 年間更出任該團的首席指揮。1975 年 1 月他曾率領維也納交響樂團在奧地利、德國、比利時與荷蘭等地巡演( 合計 23 場 ),同年 9 月朱利尼再次率領維也納交響樂團巡演,這次的目的地是日本( 大阪、名古屋及東京,合計 6 場演出),他們為日本樂迷帶來馬勒第一號交響曲、莫札特第 41 號交響曲、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 鋼琴家布赫賓德獨奏 ) 、史特拉汶斯基的《火鳥》等作品( 好羨慕日本樂迷啊 );一直到 1981 年朱利尼和維也納交響樂團都還密切合作,但之後直到 1990 年這對組合才再度同台演出( 1990 年 9 月 待日及 30 日,演出了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 ),他們共搭檔演出了多達 157 場演出呢! |
|||
朱利尼指揮維也納交響樂團的錄音有 ---
◎ 貝多芬:第一號、第三號及第五號鋼琴協奏曲 / 義大利鋼琴家米開郎傑里獨奏, 1979, DG。 ◎ 布魯克納:第二號交響曲 / 1974, EMI。 ◎ Gottfried von Einem:An Die Nachgeborenen, cantata / 1975, DG ( LP:DG 666 543 ) ◎ 李斯特:第一號及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 貝爾曼獨奏 / 維也納交響樂團, 1976, DG。 ◎ 莫札特:第 9 號及第 21 號鋼琴協奏曲 / 懷森伯格獨奏 / 維也納交響樂團, 1978, EMI。 ◎ 約翰˙史特勞斯:皇帝圓舞曲 / 1974, EMI。
其實朱利尼和維也納交響樂團的合作歷經了他職業生涯最為活躍的整個七零年代,以他們的關係...和錄音數量不成對比,是唱片公司對這支樂團支持力度不夠的原因嗎? |
|||
More 朱利尼與柏林愛樂
1989 年 7 月 16 日奧地利指揮家卡拉揚辭世,柏林愛樂選擇在 9 月 10 日及 12 日於柏林為這位昔日君王舉辦紀念音樂會,這兩場紀念音樂會他們找來的指揮家不是別人,正是本文主角義大利指揮家朱利尼,朱利尼為卡大師指揮了布魯克納第九號交響曲( 樂團另以沒有指揮的方式演奏舒伯特第八號交響曲《未完成》),瞧,此時朱利尼大師地位已定,不是嗎?
朱利尼在 1967 年 10 月 10 日及 11 日在柏林首度指揮柏林愛樂( 為什麼要強調演出地點在柏林呢?因為很多指揮家第一次指揮維也納愛樂都不是在維也納,而是在薩爾茲堡音樂節上,是的,我說的就是朱利尼,他第一次指揮維也納愛樂便在 1971 年 8 月的薩爾茲堡音樂節上...,因此這個演出地點〝柏林〞還是要特別強調一下...),這讓柏林愛樂成為他指揮義大利境外的第 20 支樂團...( 當時該團的首席指揮...就一直是卡拉揚啊 ),那兩晚演出曲目相同 --- 威爾第的《四首聖歌》與凱魯碧尼( Luigi Cherubini, 1760 - 1842 )的安魂曲,朱利尼一直和柏林愛樂合作到 1992 年( 前後長達 26 年 ),合計舉行了 86 場音樂會;唱片世界中,朱利尼指揮柏林愛樂的錄音有 --- ◎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 1990, DG。 ◎ 法郎克:d 小調交響曲, 1986, DG / 相同曲目 1993 年朱利尼指揮維也納愛樂又錄一次( SONY )。 ◎ 馬勒:《大地之歌》, 1984, DG。 ◎ 莫札特:第 39、40 & 41 號交響曲 / 為管樂器與管弦樂團所寫的交響協奏曲, 1991, SONY。 ◎ 墨索斯基《展覽會之畫》, 1990, SONY。 ◎ 威爾第:安魂曲、《四首聖歌》, 1989, DG。 ◎ 韋瓦第:credo in e minor for chorus and orchestra, 1991, SONY。 就這樣,唉,我應該被小小打一下屁股...,上面那個法郎克和馬勒的錄音我熟( 因為我有黑膠,請見下圖 ),但之後晚於 1989 年之後的錄音,對我這堅貞的膠迷來說,略顯陌生了些,看來整理這邊文章還是有收穫的。 |
|||
More 那支我沒想過的重要樂團...
說真的,在這之前,我還真不知道朱利尼和以色列愛樂、海牙愛樂曾關係密切過...( 您也不知道對不?),但還有支天團也和朱利尼合作過 12 場音樂會,12 場有很多嗎?我不知道,但該團官網特別列出多位過去曾合作過的大師清單,儘管其中有包括伯恩斯坦、克倫貝勒、貝姆、蕭提、大小克萊巴、汪德、桑德林、海定克等人,但人家可沒有忘記朱利尼喔...,來,天團,德國的天團,來過台灣,來過衛武營音樂廳,和柏林愛樂齊名( 也有將之列於柏林愛樂之上 ),您的答案是...,...,答案是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嚴格說朱利尼只和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合作過六次,每次兩場,這六次分別發生在 1975 年、1979 年、1993 年、1994 年、1995 年和 1996 年,不過朱利尼和該團是留有錄音的( 嗚,黑膠迷如我...也是現在才知道 ) --- ◎ 巴哈:b 小調彌撒, 1994, SONY。 ◎ 舒伯特:第九號交響曲《偉大》, 1993, SONY。 ◎ 舒伯特:降 E 大調彌撒, 1995, SONY。 以上給您參考。 |
|||
More 朱利尼與維也納愛樂
既然提了柏林愛樂,公平起見,當然也要提一下朱利尼和另一支天團 --- 維也納愛樂 --- 的關係。
如前文所述,朱利尼第一次指揮維也納愛樂是在 1971 年 8 月的薩爾茲堡音樂節上( 演出海頓第 94 號交響曲和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等 ),這對組合下次合作要等要 1984 年 5 月,他們一連演出四場布魯克納第八號交響曲( 同時為 DG 留下錄音 );1986 年到 1996 年朱利尼幾乎年年受邀客席維也納愛樂( 1995 年除外 ),他們合作演出 35 場,有趣的是 1986 年 6 月一連三場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演出的同時,朱利尼和維也納愛樂滿意地留下錄音( DG 發行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 1988 年 6 月,他們在一連三場布魯克納第九號交響曲的演出中為 DG 順道錄音...( 聽說這三首交響曲 DG 在 2024 年要再度發行黑膠 )。
朱利尼指揮維也納愛樂的錄音有 ---
◎ 貝多芬:第三號及第四號交響曲, 1994, Altus。 ◎ 布拉姆斯:四首交響曲全集、海頓主題變奏曲、悲劇序曲, 1989 ~ 1991, DG。 ◎ 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1987, DG。 ◎ 布魯克納:第七號、第八號及第九號交響曲, 1986, 1984 & 1988, DG。 ◎ 法郎克:d 小調交響曲, 1993, SONY。 ◎ 舒曼:鋼琴協奏曲( 紀新 獨奏 ), 1992, SONY。 ◎ 威爾第:歌劇《弄臣》, 1979, DG。 |
|||
上圖左是日本 Altus 唱片公司發行的黑膠唱片,收錄指揮家朱利尼於 1994 年 5 月 17 日在金色大廳指揮維也納愛樂演奏貝多芬第三號及第四號交響曲的實況,由於發行日期是 2017 年,所以 2009 年再版的《朱利尼錄音與音樂會全紀錄》一書僅在第三號交響曲後方註明〝未發行的廣播錄音〞,而第四交響曲的發行紀錄更是闕如,看來盡信書不如無書 。 |
|||
More 朱利尼與英國樂團...
其實朱利尼很有英國樂團與樂迷的緣,連他最早的唱片合約也是和英國 EMI 唱片簽的...。為方便閱讀與思考,我乾脆做出下圖給大家看 --- 早在 1955 年朱利尼便受邀指揮皇家愛樂( 在愛丁堡音樂節演出六場威爾第的歌劇《法斯塔夫》),接著在 1958 年先後受邀指揮愛樂管弦樂團及柯芬園歌劇院( 他在柯芬園首演的戲碼為威爾第的歌劇《唐卡羅》),朱利尼和愛樂管弦樂團維持了長達 37 年的情誼,合作演出多達 194 場( 僅次於洛杉磯愛樂、芝加哥交響樂團及以色列愛樂 ),1994 年 3 月 25 日及 26 日他以一連兩場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向愛樂管弦樂團的夥伴們告別( 就說哪有人像朱利尼一樣那麼喜歡指揮《合唱》交響曲...),不過同年 8 月 20 日朱利尼還有一場在倫敦的演出 --- 他在此指揮歐洲共同體青年管弦樂團演出布拉姆斯第二號及第四號交響曲,然後他便未曾再踏上日不落國的土地。 |
|||
從上圖可知,除了 BBC 交響樂團,朱利尼指揮過其他四支所謂的〝倫敦五大樂團〞,還有,朱利尼和柯芬園歌劇院演出過的歌劇清單如下 --- 《唐卡羅》( 1958、1959)、《塞爾維亞的理髮師》( 1960 )、《法斯塔夫》( 1961、1982 )、《吟唱詩人》( 1964、1965 )、《茶花女》( 1967 )。 |
|||
More 指揮家朱利尼的協奏曲錄音
很多書都提過,一般歌劇院出身的指揮家通常更能掌握音樂中如歌聲般的線條,也較有耐心,他們通常是非常優秀的協奏曲指揮家...,朱利尼在音樂會合作過的獨奏家( 獨唱家 )不計其數,但他的協奏曲錄音卻又相對地不夠多...,以下是朱利尼的協奏曲錄音清單 ---
◎ 貝多芬:第一號、第三號及第五號鋼琴協奏曲 / 義大利鋼琴家米開郎傑里獨奏 / 維也納交響樂團, 1979, DG。 ◎ 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 Richter - Haaser 獨奏, 1963, EMI。 ◎ 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 / 帕爾曼獨奏 / 愛樂, 1980, EMI。 ◎ 鮑凱利尼:大提琴協奏曲 / 史塔克獨奏 / 愛樂, 1958, EMI。 ◎ 布拉姆斯:第一號及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 阿勞獨奏 / 愛樂, 1960 & 1062, EMI。 ◎ 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 懷森伯格獨奏 / 倫敦交響樂團, 1972, EMI。 ◎ 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 / 帕爾曼獨奏 / 芝加哥交響樂團, 1976, EMI。 ◎ 蕭邦:第一號及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 齊瑪曼獨奏 / 洛杉磯愛樂, 1978 & 1979, DG。 |
|||
◎ 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 / 羅斯托波維契獨奏 / 倫敦愛樂, 1975, EMI。 ◎ 法郎克:交響變奏曲 / Paul Crossley 獨奏 / 維也納愛樂, 1993, SONY。 ◎ 海頓:大提琴協奏曲 / 史塔克獨奏 / 愛樂, 1958, EMI。 ◎ 李斯特:第一號及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 貝爾曼獨奏 / 維也納交響樂團, 1976, DG。 ◎ 莫札特:交響協奏曲( 為四件木管樂器 ) / 柏林愛樂, 1992, SONY。 ◎ 莫札特:第 9 號及第 21 號鋼琴協奏曲 / 懷森伯格獨奏 / 維也納交響樂團, 1978, EMI。 ◎ 莫札特:第 13 號、第 20 號及第 23 號鋼琴協奏曲 / 米開郎傑里獨奏 / RAI 羅馬管弦樂團, 1951, Cetra。 ◎ 莫札特:第 23 號鋼琴協奏曲 / 霍洛維茲獨奏 / 史卡拉劇院管弦樂團, 1987, DG。 ◎ 普羅可菲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 米爾斯坦獨奏 / 愛樂, 1962, EMI。 ◎ 聖桑: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 / 史塔克獨奏 / 愛樂, 1957, EMI。 ◎ 聖桑: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 / 羅斯托波維契獨奏 / 倫敦愛樂, 1974, EMI。 |
|||
◎ 舒曼:鋼琴協奏曲 / 魯賓斯坦獨奏 / 芝加哥交響樂團, 1967, RCA。 ◎ 舒曼:鋼琴協奏曲 / 紀新獨奏 / 維也納愛樂, 1992, SONY。 ◎ 舒曼:大提琴協奏曲 / 史塔克獨奏 / 愛樂, 1957, EMI。 ◎ 韋瓦第:小琴協奏曲《四季》/ Manoug Parikian 獨奏 / 愛樂, 1955, EMI。 |
|||
我在《最後的浪漫主義者 --- 霍洛維茲傳》一書中找到上圖右,他和指揮家朱利尼合作錄製莫札特第 23 號鋼琴協奏曲的...歷程 --- 話說暌違多年,鋼琴家霍洛維茲終於在 1986 年 4 月重返俄國開了獨奏會,隨後他造訪了德國( 雖說是獨奏會,霍洛維茲迷倒柏林愛樂所有團員,他們期待和霍洛維茲合作,錄製任何曲目都好,但最後沒有結果 );已經許久沒有錄鋼琴協奏曲的霍洛維茲突然決定要錄鋼琴協奏曲,他考慮過李斯特、聖桑,或蕭邦等人的作品,但最後卻選了他從未公開演出過的莫札特第 23 號鋼琴協奏曲( 另一說是準備錄製兩首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 ),而且很快決定要在義大利米蘭錄音,於是 DG 立刻動了起來,他們決定動用當時義大利最好的史卡拉歌劇院管弦樂團,並邀請輩分崇高的指揮大師朱利尼來擔任指揮( 朱利尼的聲望足以配得起霍洛維茲,還有,米蘭離朱利尼住家不遠,方便他可以返家照顧生病的妻子 ),但問題來了,通常朱利尼錄製一首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不會超過兩天,但這次卻花了 10 天才完成第 23 號鋼琴協奏曲的錄音,原因是...霍大師總是隨心所欲地在休息,而在音樂詮釋上兩人明顯不一致( 朱利尼拿樂譜給霍大師看,證明自己是對的,但霍大師直說...我不管,我用我的方法,你用你的方法,最後朱利尼選擇讓步,並在完成第一首鋼琴協奏曲錄音後離去 ),唉,本片後來加入霍大師獨奏莫札特的鋼琴奏鳴曲( K. 333 )好湊成一張唱片發行,發行後佳評如潮,但我在讀完這本書後便沒想再聽這首鋼琴協奏曲,我清楚明白鋼琴協奏曲是鋼琴家世襲領地的道理,但..., 看來下次得多聽音樂少讀書比較容易快樂,哈! |
|||
至於音樂會上朱利尼合作過的獨奏家實在太多,我只列出我知道的,那些得洽詢谷哥大神才知道那個誰是誰的大師暫且略過---
小提琴家:阿卡多、克萊默、米爾斯坦、帕爾曼、史坦、鄭京和、葛羅米歐、曼紐因、明茲、謝霖、Uto Ughi、Gulli、許奈德漢、祖克曼及 Johanna Martzy 等人。
鋼琴家:霍洛維茲、普雷特普涅夫( 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紀新、齊瑪曼、巴倫波英、許萊亞、魯普、安達、波利尼、布蘭德爾、懷森伯格、Curzon、Leonskaja、阿胥肯納吉、Janis、米開朗傑里、艾森巴哈、賽爾金、鄭明勳、吉利爾斯、布赫賓德、肯培夫、傅聰( 哇,傅聰啊,他們於 1959 年 4 月 12 日於倫敦與愛樂管弦樂團合作了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哈斯基兒、阿勞、魯賓斯坦與所羅門等人。
大提琴家:麥斯基( 朱利尼的天鵝之歌便是和他共同演出的( 聖桑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 ))、羅斯、杜普雷( 1967 年 9 月 24 日於倫敦,與新愛樂演出布拉姆斯的雙重協奏曲 )、哈瑞爾、Enrico Mainardi、史塔克、托特里耶、羅斯托波維契、傅尼葉、Antonio Janigro & 俄國的 Danuul Shafran 等人。
瞧,這清單多麼精彩,當時真是個大師雲集的黃金年代啊...。 |
|||
指揮家朱利尼的歌劇錄音
坦白說,朱利尼這個人看似溫文,但以一個義大利指揮家來說,特別是一位擔任過史卡拉歌劇院音樂總監的大指揮家,他對歌劇戲碼的選擇...真的有夠特別,您知道他終生未曾指揮過任一齣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劇嗎?( 人家卡拉揚雖說從沒有在歌劇院指揮過普契尼歌劇《杜蘭朵》,但他還是有留下錄音啊...) |
|||
以下是朱利尼的歌劇錄音清單 ---
◎ 莫札特:《唐喬望尼》, 愛樂, 1959, EMI。 ◎ 莫札特:《費加洛的婚禮》, 愛樂, 1959, EMI。 ◎ 裴西雷高( 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 1710 - 1736 ):《妻子女傭( La Serva Padrona )》, 史卡拉劇院管弦樂團, 1955, EMI。 ◎ 羅西尼:《塞爾維亞的理髮師》, 史卡拉劇院管弦樂團, 1956, Cetra。 ◎ 羅西尼: 《阿爾及爾的義大利女郎》, 史卡拉劇院管弦樂團, 1954, EMI。 ◎ 威爾第:《茶花女》, 史卡拉劇院管弦樂團, 1955, Cetra。 ◎ 威爾第:《唐卡羅》, 柯芬園歌劇院疃弦樂團, 1970, EMI。 ◎ 威爾第:《弄臣》, 維也納愛樂, 1979, DG。 ◎ 威爾第:《吟唱詩人》, 勝西西里音樂院管弦樂團, 1984, DG。 ◎ 威爾第:《法斯塔夫》, 洛杉磯愛樂, 1982, DG。 |
|||
沒有了,朱利尼的歌劇錄音全部就這些,錄音中沒有普契尼沒有普契尼沒有普契尼,也沒有董尼采第,更沒有任一齣的華格納,只能說他真的有自己的堅持啊! |
|||
那位喜歡追逐聲音線條的朱利尼
雖說朱利尼在 1983 年 2 月 1 日於羅馬指揮完《法斯塔夫》後便再也沒指揮過歌劇,但他對人聲線條的追逐似乎有所偏愛,我發現他可能是我看過的指揮家中在音樂會指揮人聲作品比例最重的一位...,以下是指揮家朱利尼經常指揮的作品 ,是真的...經常喔 --- ◆ 巴哈:b 小調彌撒。 ◆ 貝多芬:莊嚴彌撒、第九號交響曲。 ◆ 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 凱魯碧尼:安魂曲。 ◆ 佛瑞:安魂曲。 ◆ 馬勒:《大地之歌》、《青年旅人之歌》。 ◆ 莫札特:安魂曲。 ◆ 羅西尼:聖母悼歌。 ◆ 舒伯特:降 E 大調彌撒。 ◆ 舒曼:神劇《天堂與佩里》。 ◆ 威爾第:安魂曲、《四首聖歌》。 說真的,朱利尼指揮這些作品的頻率與次數真的很多很高( 多到我都放棄數了 ),這是我之前完全不知道的事,特別在此提出給大家〝 分想〞。 |
|||
More 我們和朱利尼最近的距離 --- 朱利尼出訪日本演出紀錄
日本真不愧是古典音樂最重要的消費市場,長久以來引無數大師競折腰...( 咦,這個詞是這樣用的嗎?);指揮家朱利尼共造訪日本三次,直接看下圖比較快, 特別的是他這三次巡演竟指揮三支不同樂團,先後為日本樂迷帶來馬勒第一號交響曲、莫札特第 41 號交響曲、德弗乍克第八號交響曲、史特拉汶斯基《火鳥》組曲、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 1982 年,有人可以告訴我這首交響曲台灣首演是何時 ?)、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貝多芬第五號《命運》及第七號交響曲、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等作品,唉,這幾次演出算是朱利尼和台灣最近的距離吧! |
|||
More 朱利尼的布拉姆斯交響曲錄音
朱利尼對布拉姆斯的態度在嚴謹中帶著些許任性( 畢竟他生平第一場音樂會指揮的便是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啊 ),唱片中朱利尼的布拉姆斯交響曲錄音有 ---
◆ 1989 年到 1991 年間為 DG 指揮維也納愛樂錄製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 ◆ 另和洛杉磯愛樂留有第一號與第二號交響曲的錄音( 1980~1981, DG )。 ◆ 更早之前還為 EMI 指揮愛樂管絃樂團錄有一套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 1961 ~ 1968 )。 ◆ 1969 年則和芝加哥交響樂團單獨錄製了第四號交響曲。
已一個黑膠迷的立場,我始終想知道...這麼重要且核心的曲目...朱利尼在七零或八零年代類比時期為何不好好錄一套布拉姆斯的交響曲來犒賞樂迷?偏偏要等到黑膠絕跡後的九零年代才錄製一套? |
|||
More 馬勒與布魯克納
相信馬勒迷都對朱利尼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為 DG 錄製的馬勒第九號交響曲讚不絕口,事實上朱利尼的馬勒錄音並不多,只留有第一號交響曲( 芝加哥交響樂團, EMI, 1971 )、第九號交響曲( 芝加哥交響樂團, DG, 1976 ),以及《大地之歌》( 柏林愛樂, DG, 1984 )等作品(那首未完成的第十號交響曲慢板樂章他只有在音樂會上演出過,並未留下錄音 )。同樣的,朱利尼指揮作曲家布魯克納的交響曲作品也備受推崇,但他也沒有錄製布魯克納交響曲全集的想法,他只演奏過其第二號、第七號、第八號與第九號交響曲,這些作品都有留下錄音...。 |
|||
上圖左是朱利尼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錄製馬勒第九號交響曲頭版黑膠唱片封面,封面上朱利尼仍保持他一貫的紳士般的衣著與風度,但本片音樂中卻深藏無比 內斂的熱情...;上圖右則是他指揮柏林愛樂錄製的《大地之歌》封面,此時 DG 的封面設計水準極高,不像現在,唉,我連嘆氣都懶得嘆氣了。 |
|||
為方便整理朱利尼指揮馬勒與布魯克納的演出與錄音,我先統計了他指揮這些作品的年表( 下圖左側「演奏年代及「演出次數」欄位 ),嗯,曲目選擇還真看不出任何邏輯...( 為何馬勒的作品就只演出頭尾的第一號與第九號交響曲?),接著我突然想知道 --- 朱利尼會在哪種情形下將這些作品錄下來?是預先充分排練好,先錄音,接著才走上舞台公開演出,還是先在台上演出多次,等時機成熟再錄製下來?於是又回頭重新整理下圖右側的「錄音時間」和「第一次錄音和已完成公開演出之場次」,嗯,我只覺得他對第九號交響曲都存有 特殊敬意,總要演出多場後才肯錄下音來,其他的就請您慢慢揣摩朱大師的心意吧! |
|||
More 指揮家朱利尼快攻式結語
以一個樂迷立場來看,義大利指揮家朱利尼是一位頗帶神秘色彩的大師,他厭倦繁瑣行政事務,卻先後擔任過一座歌劇院及兩支優秀管絃樂團的音樂總監;他永遠穿著得體外加風度翩翩,但音樂中卻熱情深藏;他極注重個人隱私,因此我們很難得對他對音樂,對音樂家同行真正的想法看法。還有,身為義大利指揮家,外加曾領軍史卡拉歌劇院,他居然從未指揮過任何一齣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劇作品( 連錄音也沒有喔 ),事實上身為管弦音樂指揮家的他終身都沒指揮過任一首作曲家孟德爾頌與西貝流士的交響曲( 想不到吧 )。
之前有人拿朱利尼和卡拉揚相比較,作者揶揄說卡拉揚就像一個雜貨店舖老闆,( 錄音曲目 )什麼都有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而朱利尼更像個有所堅持的隱士,只做自己喜歡的音樂,一磨再磨,那怕攤上曲目有限之名亦不在乎...,其實兩者係以不同面相各自展現自己的美好,就拿馬勒第九號交響曲的錄音來說好了( 卡拉揚留下兩個版本,朱利尼一個 ),誰有資格評判是哪位指揮得更好呢?不過我超喜歡朱利尼 1962 年 10 年指揮愛樂為 EMI 錄製的英國作曲家布瑞頓《青少年管絃樂入門》,那種自信自在且極度條理分明的態度,真不知道他和樂團是如何磨出來的...,有機會您一定要找來聽聽。
由於一直在聽朱利尼的唱片,總是在有限的資訊中反覆打滾,這次好不容易買到大師的錄音與音樂會全紀錄,但訊息量太多,只好發揮昔日讀書製作各式表格的精神,把某些資訊數字化,希望能讓朱利尼迷們多了解這位神祕大師,就說文長,沒騙您吧! |
|||
後記
朱利尼在 1998 年 6 月退下舞台( 84 歲 ),2005 年辭世( 91 歲 ),其實他太太早在 1995 年去世,他退下舞台的原因和其自身身體狀況有關;在他 90 歲生日時曾接受一位作家電話專訪,朱利尼說他早已遠離音樂,也幾乎不說英文,他不再旅行,由住在附近的兒孫照顧,90 歲生日沒有演出沒有音樂也沒有慶祝活動,和家人在一起便足矣( 不過大師聽到自己以前的錄音都還在發行仍十分高興 )。
許多人喜歡拿朱利尼二戰時期的反戰行為大作文章( 大戰期間他因為不願殺死任何人,選擇逃兵並讓自己成為通緝犯,躲在親戚家地下室...),想藉此強化他的聖人光環,這讓我想起鋼琴家陳必先,早先一場記者會上陳老師之前的音樂會主辦一直強調老師童年在德國所受的苦難,似乎企圖以高反差的成就來神話陳必先,但我和老師相處久了之後,我發現老師根本不會刻意去訴說昔日苦楚,她早已跳脫那段歲月,和大多數音樂家一樣,不管幾歲,他們目光永遠眺向前方。
身為樂迷,對喜歡的音樂家表示忠誠的方式很簡單,無論您的訊源是 CD、黑膠或串流,聽,多聽,一直聽就對了,真的。 |
|||
完成日期:2023 年 12 月 19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