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 - 1957

1958 - 1959

1960 - 1961

1961 - 1962


1958 年到 1959 年樂季

 

卡拉揚 1958 年在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的樂季於 9 月 9 日展開,從那天一直到 10 月 15 日為止,他在此指揮了包括《阿依達》、《卡門》、《法斯塔夫》、《費奧里黛》、《托斯卡》及《齊格菲》等劇( 只有《法斯塔夫》演了兩場,其它各演出一場 ),但在這之間他還抽空飛到柏林履行柏林愛樂首席指揮的職務。



上圖顯示,卡拉揚在 1958 年樂季指揮了多達 108 場的演出( 平均每 3.38 天一場,是的,其中還包括移動日及無止盡的排練 ),卡大師先在這年 10 月 21 日到 11 月 5 日間率柏林愛樂進行多達 14 場的歐陸巡演( 他們造訪沃爾夫斯堡( Wolfsburg )、司徒加特、蘇黎士、米蘭、羅馬、巴黎、倫敦等地 ),緊接著卡拉揚自己單飛美國,他在 11 月 13 日到 23 日之間客席指揮紐約愛樂八場演出,卡大師為美國樂迷帶來兩套曲目,分別是 --- ( A ), 魏本的 Five Movements for String Orchestra / 莫札特第 41 號交響曲 / R. 史特勞斯《英雄的生涯》( 13, 14, 15 & 16  日 );( B ), 貝多芬第一號及第九號交響曲( 20, 21 ,22 & 23 日 ),嗯,此時紐約愛樂的音樂總監是剛上任,嚴格說...尚未在歐陸闖出名號的美國指揮家伯恩斯坦,據悉卡拉揚這次客席紐約愛樂是伯恩斯坦邀請的,但卡拉揚顯然比較不會做人,因為他從未邀請伯恩斯坦到柏林指揮他家的柏林愛樂呢!( 對了,卡拉揚這輩子也只指揮過紐約愛樂這八場演出,一次指完,乾淨俐落。)


我不知道卡拉揚後來在美國待了多久,但我知道他 12 日 2 日已出現維也納國立歌劇院內的指揮台上,他一連在此指揮了《奧泰羅》、《女武神》、《齊格菲》,《費加洛的婚禮》、《蝴蝶夫人》,並上演全新製作的《萊茵的黃金》;當然,柏林那邊也是要關照的,1959 年2 月 18 日起,卡拉揚一連九天和柏林愛樂在德國境內巡演,一天一場...,然後還在 3 月 7 日再飛到倫敦客席昔日親兵 --- 那支倫敦的愛樂管弦樂團一場演出。

 

大師是人人搶的...,4 月 28 日卡拉揚在米蘭史卡拉歌劇院指揮了四場全新製作的華格納歌劇《崔斯坦與依索笛》,卡大師上次指揮這齣歌劇是 1952 年,那年他在拜魯特音樂節指揮了五場《崔斯坦與依索笛》,這五場演出是卡拉揚在華格納聖殿最後的登場,然後大師頭也不回地轉身離去,儘管卡拉揚剛在前一年於戰後首次復演的拜魯特音樂節上風光地指揮了一套全本《尼貝龍根的指環》及六場《紐倫堡的名歌手》...,於是卡拉揚在此共留下 15 場演出的紀錄。



卡拉揚指揮的《崔斯坦與依索笛》非常有名,他最早指揮這齣歌劇是 1936 年 5 月( 在亞琛國家歌劇院 ),而卡大師上一次指揮本劇是 1952 年於拜魯特音樂節...;有人知道卡大師為何不再到拜魯特登台的真正原因嗎?對身肩柏林愛樂首席指揮、維也納國立歌劇院音樂總監,還常在史卡拉劇院演出的卡拉揚在拜魯特有受到歡迎、有取得真正的成功嗎?以前我不知道,但我現在知道了,來,請您自己看《我的華格納人生》,德國指揮家提勒曼( Christian Thielemann )的自傳(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9 ),這段故事裡面有寫到喔!


1959 年 5 月 26 日卡拉揚再度將自己投身於維也納國立歌劇院忙碌的演出行程中,一直到樂季末,他在此指揮了《萊茵的黃金》、《費加洛的婚禮》、《女武神》、《齊格菲》、《托斯卡》、《卡門》、《奧泰羅》、《阿依達》,以及全新製作的《崔斯坦與依索笛》等劇,十分盡職...。


1958 年樂季最大亮點是...

 

是的,別問我為什麼,反正 1959 年 7 月 2 日卡拉揚竟獨自跑到美國洛杉磯客席洛杉磯愛樂管弦樂團,怎樣,很特別吧( 不過我查了該團官方網站,在樂團簡史中並沒有提到這件事 )!那晚演出曲目也很趣,包括...美國國歌、華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前奏曲、美國作曲家艾伍土( Charles Ives, 1878 - 1954 )的《未答覆的問題》、莫札特第 35 號交響曲及卡拉揚的招牌曲目 --- R. 史特勞斯《英雄的生涯》等,這場音樂會是卡拉揚整個七月唯一一場演出,然後他會在薩爾玆堡音樂節指揮維也納愛樂演出五場葛路克( 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1714 - 1787 )的歌劇《奧菲歐與尤麗迪斯》,而這個樂季的最後一天( 8 月 31 日 )咱卡大師不忘本地出席瑞士琉森音樂節,他在這兒指揮倫敦的愛樂管弦樂團( 不是倫敦愛樂管弦樂團喔 )演出韓德爾的《水上音樂》、巴哈的 D 小調協奏曲及 R. 史特勞斯《唐吉柯德》,搭檔的獨奏家分別為加拿大傳奇鋼琴家顧爾德及大提琴家傳尼葉,鮮為人知的是...這場演出竟是顧爾德最後一場北美境外的公開演奏,很是珍貴。



卡拉揚於 1958 年 10 日結第三次婚,對象是年芳 20 歲的法國模特兒愛莉特,上圖是甜甜的婚禮照。


這年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的其它精彩...

 

1958 年樂季,維也納國立歌劇院還新製作了威爾第的《假面舞會》( 米特羅普洛斯指揮)、義大利作曲家馬斯康尼的《鄉間騎士》及雷翁史瓦洛的《丑角》( 由知名的克羅埃西亞指揮家馬塔契奇( Lovro von Matačić, 1899 - 1985 )指揮 )、R. 史特勞斯的《阿卡貝拉》( 凱伯拉特指揮 )、華格納《漂泊的荷蘭人》( 貝姆指揮 ),是的,以上皆全新製作,帥吧!



上圖是卡拉揚在維也納國立歌劇院新製作的《崔斯坦與依索笛》劇照,別忘了,美麗的依索笛是由女高音尼爾森所扮唱的...。


More 唱片中的卡拉揚( 1958 年樂季 )

 

這年卡拉揚 50 歲了,忙,他忙,超忙,但人走在時代尖端的他仍積極參與錄音,請仔細看一下下方的錄音清單,這年卡拉揚密集和維也納愛樂錄製了貝多芬、布拉姆斯、莫札特、海頓及史特勞斯等人的作品,合計四張唱片( 紅色粗體字者 ),這些唱片由美國 RCA 及英國 DECCA 兩家唱片...聯合發行,有人知道為什麼嗎?其實這是一個大的商業陰謀...,不信?後文立馬告訴您。

 

◎ 貝多芬:《莊嚴彌撒》/ PO/ EMI

◎ 莫札特:第 38 號交響曲 / PO / EMI

◎ 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 BPO / EMI

◎ 柴可夫斯基:《天鵝湖》、《睡美人》/ PO / EMI

◎ 歌劇序曲集 / PO / EMI

◎ 西貝流士:第五號交響曲、《芬蘭頌》/ PO / EMI

◎ R. 史特勞斯《英雄的生涯》/ BPO / DG

◎ 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 / VPO / RCA, DECCA

◎ 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 / VPO / RCA, DECCA

◎ R. 史特勞斯:《查拉斯圖如斯說》/ VPO / DECCA

◎ 莫札特:第 40 號交響曲 & 海頓:第 104 號交響曲 / VPO / RCA, DECCA

◎ 史特勞斯:《圓舞曲》/ VPO / RCA, DECCA


1959 年到 1960 年樂季

 

前文提到 1958 年樂季最後一天,卡拉揚仍積極赴瑞士參加琉森音樂節,此時 50 歲的他仍活力四散...,隔天,也就是 9 月 1 日,1959 年樂季的第一天,卡大師便趕回到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登台,他在此指揮了華格納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 卡拉揚上次指揮這齣歌劇應是 1951 年拜魯特音樂節的事情了,我猜他和歌手及樂團是利用先前七、八月的空檔進行排練的,嗯,要當大師真不容易,一刻不得閒...),緊接著是《費加洛的婚禮》、《托斯卡》、《崔斯坦與依索笛》及《阿依達》的演出,然後再趕去柏林〝按奈〞那兒的樂 迷及觀眾...,來,看一下下圖 ---



1959 年樂季卡拉揚將指揮 115 場的演出( 平均 3.17 天一場...,其它時間要移動及排練...,好強 ),這年 10 月 19 日到 11 月 23 日之間維也納愛樂海外巡演 27 場,他們先後去了印度的新德里、孟買,菲律賓的馬尼拉、香港,日本的東京、大阪、名古屋,接著轉往美國檀香山、舊金山、洛杉磯、猶他州的普若佛( Provo )、芝加哥、紐約、波士頓、亞特蘭大、華盛頓,最後途經加拿大蒙特利爾才回到維也納...,這趟旅途有什麼地方值得注意的 ---

 

( A ), 我不知道這趟巡演維也納愛樂有沒有另外準備一位指揮家隨行...救急,但我知道在這 27 場的演出中卡拉揚一人竟指揮了其中的 26 場,唯一缺席的是那場是 11 月 5 日東京的演出,原因並非大師身體微恙,而是...那是維也納愛樂為可敬的東京樂迷特別排出的 J. 史特勞斯家族《圓舞曲》作品之夜,由樂團首席博斯科夫斯基( Willi Boskovsky, 1909 - 1991 )擔任指揮,可別小看此君的指揮功力,1955 年到 1979 年間他始終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指揮家呢( 時間長達 25 年之久,1969 年起他更擔任維也納史特勞斯管弦樂團首席指揮 )!



上圖拉攝於 1959 年,是卡拉揚在日本巡演時拍的,嗯,看起來氣氛很好喔!


( B ), 此回巡演多達 26 場,卡拉揚和維也納愛樂確實準備許多曲目交互演出...,包括貝多芬第一、五、六、七號交響曲、布拉姆斯第一、二及四號交響曲、莫札特第 40 號交響曲、布魯克納第八號交響曲、海頓第 103 號交響曲、R. 史特勞斯《狄爾的惡作劇》、史特勞斯《蝠蝙》序曲及圓舞曲、華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前奏曲等( 好猛,一首協奏曲也沒有,就卡拉揚一人鎮住全場的概念...),瞧,有沒有發現,這些曲目和 1958 年樂季這對組合的錄音多所重疊...,以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來看好了,此錄音進行於 1959 年 3 月 9 日,我不知首版發行趕不趕得及 11 月 14 日他們在芝加哥的音樂會,但就算來不及,那晚被感動到的觀眾等到唱片在美國發行後,肯定會將之買回家再感動一次,多完美的商業操作啊,沒想到人家在 60 年前要便知道這樣做...。


巡演結束後卡拉揚 12 月 5 日及 6 日先在維也納指揮維也納交響樂團演出貝多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及蕭士塔高維契第十號交響曲( 由匈牙利女鋼琴家安妮•費雪( Annie Fischer, 1914 - 1995 )擔任獨奏 ),然後才回到維也納國立歌劇院上工...,這邊有件事情可以提一下 ---

 

我一直認為卡拉揚是個了不起的音樂家,也是個優異的機會主義者,他每次出手後頭都會跟著許多後著,1966 年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為 DG 錄製了蕭士塔高維契的第十號交響曲( 1981 年他和柏林愛樂又錄了一次 ),我不知道大師為什麼突然會將這個曲目列入錄音清單中,但我知道 1969 年 5 月卡拉揚率柏林愛樂到俄國演出五場音樂會時( 諸位看官要不要猜猜...這是卡大師第一次赴俄公演嗎?答案在很後面的後文有詳述喔!),確實在 5 月 29 日那晚在莫斯科當著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契的面前演奏這首交響曲...( 想不想知道卡拉揚還準備了那些曲目去俄國演出?我認真查了一下 --- 除了士塔高維契第十號交響曲,還包括貝多芬第五、六號交響曲、《Coriolan》序曲 ),巴哈第一號布蘭登堡協奏曲、莫札特嬉遊曲( Op. 17 ),以及 R. 史特勞斯《英雄的生涯》等 ),書中說蕭士塔高維契第十號交響曲首演於 1953 年 12 月 17 日,卡拉揚 1966 年錄音,那他第一次指揮本曲是什麼時候呢?嗯,繼續翻書...,在 1959 年 12 月 5 日這場和維也納交響樂團的演出前,卡拉揚應該是在同年 3 月 1 日在柏林指揮柏林愛樂在音樂會的下半場首次演出這首交響曲( 音樂會相同曲目連首三天,所以第十號交響曲被演了三次 )。



對了,就在樂季結束前的 6 月 25 日,卡拉揚迎來他和愛莉特的第一個女兒,算是大師的大事吧!


從美國回來後卡拉揚在維也納國立歌劇院還指揮了《費黛里奧》、《費加洛的婚禮》、葛路克的《奧菲歐與尤麗迪斯》、《萊茵的黃金》、《崔斯坦與依索笛》、《女武神》、《齊格菲》、《阿依達》、《托斯卡》、《諸神的黃昏》及義大利作曲家皮澤蒂( Ildebrando Pizzetti, 1880 - 1968 )的《教堂謀殺( Mord in der Kathedeale )》( 這應該是卡拉揚第一次指揮這齣歌劇 )等劇,其中《奧菲歐與尤麗迪斯》卡拉揚去年才在薩爾玆堡音樂節指揮本劇,今年馬上成為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的演出戲碼...,對了包括《奧菲歐與尤麗迪斯》、《教堂謀殺》及《諸神的黃昏》都是全新製作的演出呢!



上圖是卡拉揚指揮《諸神的黃昏》卡司陣容,嗯,真的好強...。


這年歌劇院其它精彩...

 

1959 年樂季,維也納國立歌劇院還全新製作了捷克作曲家史麥塔納的歌劇《被出賣的新娘》( 由捷克指揮家 Jaroslav Krombholc( 1918 - 1983 )指揮 )、義大利作曲家羅西尼的《Angelina》( 由義大利指揮家 Alberto Erede( 1909 - 2001 )指揮 )、俄國作曲家鮑羅定的《伊果王子》( 馬塔契奇指揮 )、R. 史特勞斯《隨想曲》( 貝姆指揮 )等,以上都是全新製作...。


1959 年樂季最大亮點是...

 

1960 年 4 月 1 日愚人節那天,卡拉揚到倫敦指揮倫敦的愛樂管弦樂團演出巴哈第二號管弦樂組曲、R. 史特勞斯《死與變容》,以及舒曼第四號交響曲,而就在這之前的 3 月 26 日到 30 日,卡拉揚仍和這支愛樂管弦樂團為 EMI 錄製了羅西尼六首歌劇序曲與西貝流土第二號交響曲等兩張唱片( 這兩個錄音都算是名演喔,真的...),不知為什麼,愚人節的演出竟是卡拉揚與這支昔日親兵合作的最後一場音樂會...,當然,如今的卡大師維也納加上柏林真的行程滿檔,但他曾以〝那支無法陪我共同成長的樂團〞形容愛樂管弦樂團,甚至無意陪其出國旅行演出,於是他和愛樂管弦樂團漸行漸遠,最後終於分手好像也是很合理的事...,不過卡拉揚還會再和愛樂管弦樂團為 EMI 灌錄兩張唱片,他們最後錄音完成於 1960 年 9 月 24 日,曲目是史特勞斯家族的圓舞曲,然後〝卡拉揚 / 愛樂管弦樂團〞源自 1948 年 4 月的傳奇...落幕。

 

這年 4 月 21 日卡拉揚還率柏林愛樂赴巴黎、科隆、波恩及畢勒費爾德( Bielefeld )等地巡演 8 場,其中光巴黎一地便連演五場,曲目非常誘人 --- Beethoven Cycle --- 將貝多芬第一號到第九號交響曲演過一次( 地點皆在香榭麗含劇院 )...,接著卡拉揚馬上再率維也納國立歌劇院到德國威斯巴登演出兩埸《費加洛的婚禮》,然後 5 月 6 日再單飛米蘭史卡拉劇院指揮該劇院全新製作的《費加洛的婚禮》,然後一直到樂季末包括夏日的薩爾玆堡音樂節,卡拉揚始終和維也納國立歌劇院與維也納愛樂共同工作,說出來您可能不相信,卡拉揚上一次在柏林露臉指揮柏林愛樂是 4 月 20 日,而柏林的觀眾下一次再看到聽到卡拉揚已是下個樂季 9 月 18 日的事情了...,哇,長達五個月之久老大不在家呢!



1960 年還有件大事,那年 7 日 26 日是薩爾玆堡新的節慶大廳落成啓用的日子,音樂節主辦單位以 R. 史特勞斯的《玫瑰騎士》為其揭幕,並招待盛大的媒體團參加首演...,這麼光輝的時刻,當然要由薩爾玆堡在地的大大指揮家卡拉揚來指揮,大師聲望再上層樓。


這個樂季卡拉揚最大的突破是 ---

 

如果您也是卡拉揚鐵粉,有件事您一定要知曉 --- 1959 年樂季卡拉揚最大的突破是...他終於將作曲家馬勒的作品排入曲目清單中了...,1960 年 2 月 28 日、29 日及 3 月 1 日,時年 52 歲的卡拉揚終於指揮柏林愛樂演出他第一支馬勒的作品 --- 《大地之歌》,同年 6 月 18 日及 19 日,卡拉揚輪到指揮維也納愛樂再演出兩場《大地之歌》...,有了這個起頭,隨後卡拉揚還會陸續指揮馬勒第五、第六、第四及第九號交響曲( 依先後次序 );不知道為什麼,卡拉揚終身指揮過 53 埸馬勒作品的音樂會,但除了前述 6 月那兩埸是指揮維也納愛樂外,其它 51 埸皆保留給柏林愛樂演出,這點有高人可以告訴我嗎?先謝了!



上圖是卡拉揚排練《諸神的黃昏》的劇照,歌手們都已著裝,應是演出前最後排練時拍的...。



More 唱片中的卡拉揚( 1959 年樂季 )

 

上圖是卡拉揚指揮愛樂管弦樂團為 EMI 所錄製的羅西尼《序曲集》,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本片真是個名演( 音色十分俐落且現代,真的好棒棒...),但隨後的不久卡拉揚將永久結束與愛樂管弦樂團的合作關係...,如果您也擁有這對組合的錄音,無論是立體聲或單聲道,那都是卡拉揚最心無旁鶩兼一心想成名時的佳作,請務必抽空珍聆,真的...。

 

◎ 威爾第:歌劇《阿依達》/ VPO 

◎ 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集 & 德弗乍克:斯拉夫舞曲集 / BPO / DG

◎ 柴可夫斯基:《羅密歐與茱麗葉》& R. 史特勞斯:《唐璜》/ VPO / DECCA

◎ 莫札特:第 29 號交響曲 / BPO / EMI

◎ 柴可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 / BPO / EMI

◎ 羅西尼:《序曲集》/ PO / EMI

◎ 西貝流士:第二號交響曲 / PO / EMI

◎ J. 史特勞斯:歌劇《蝙蝠》/ VPO / DECCA

◎ R. 史特勞斯:《狄爾的惡作劇》、《七紗舞》等 / VPO / DECCA


1956 - 1957

1958 - 1959

1960 - 1961

1961 - 1962


回南方首頁

在南方聽音樂

回談音論樂

聽南方的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