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華爾特的大師之路 |
|||
馬勒離開後的維也納...
是的,馬勒離開維也納去新大陸了,但維也納及華爾特的音樂生涯仍得繼續...,華爾特在維也納已培養出自己的聽眾,他和維也納國立歌劇院新音樂總監魏恩加特納關係融洽...,就無私交地相互尊重,儘管如此,華爾特對自己的音樂事業仍不滿意( 因為劇院內的藝術特權歸總監魏恩加特納掌握 ),他很期待能得到某處德國歌劇院音樂總監的邀約,但在這前他只能等待機會。
也差不多在此時( 1908 年 )華爾特開始受邀到倫敦皇家愛樂協會的邀請到倫敦指揮音樂會,隔年更在柯芬園歌劇院指揮華格納的歌劇《崔斯坦與依索笛》等( 由實際掌握該劇院的英國指揮家畢勤( Thomas Beecham, 1879 - 1961 )邀請 ),華爾特藉此打開自己在英倫的聲望...( 同一樂季畢勤在此指揮了 R. 史特勞斯的《艾勒克特拉( Elektra )》);來自羅馬的聖西西里音樂院管弦樂團也開始邀請華爾特去客席( 曲目有 R. 史特勞斯的《唐吉軻德》及墨索斯基《荒山之夜》等 ),後來他和該團還維持了很長的合作關係...。 |
|||
上圖是 1951 年到 1953 年間華爾特指揮紐約愛樂為 CBS 唱片公司錄製的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 LP 封面,雖然是單聲道錄音,但我個人非常這套全集;華爾特 1959 年到 1960 年間指揮哥倫比亞交響樂團另留下一套立體聲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 |
|||
除了倫敦及羅馬,來自莫斯科的合作邀約接踵而來,俄羅斯帝國音樂協會邀請華爾特客席他們的定期音樂會,接著在帝國歌劇院亮相,後來他在那兒指揮了柴可夫斯基的《黑桃皇后》及莫札特《唐喬望尼》等劇, 甚至如願在此搭乘他曾在俄國小說中不斷提及的...三駕馬車,拉著雪橇的三駕馬車;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華爾特又多次造訪莫斯科( 同樣由俄羅斯帝國音樂協會邀 ),他在此交到朋友 --- 俄國指揮家庫塞維斯基( Serge Koussevitzky, 1874 - 1951 ),1924 年庫塞維斯基成為美國波土頓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任期至 1949 年為止,他成功將該團的聲望拉到高峰,不知道晚年一直生活在美國的華爾特有沒有常和庫塞維斯基聯絡...。 |
|||
那個偉大的名字...
此時華爾特自傳提到一個偉大的名字 --- 福特萬格勒( Wilhelm Furtwängler, 1886 - 1954 )。
話說當時屬於德國現在屬於法國的史特拉斯堡( Strasbourg )有支優秀的樂團,該團由德國指揮家兼作曲家普菲茨納( Hans Pfitzner, 1869 - 1949 )領軍,1909 年華爾特曾受邀到那兒指揮,他因此認識了普菲茨納的助理指揮,時年 23 歲的德國指揮家福特萬格勒...,書中對這位青年的才華及品性印象深刻,是說華爾特比福特萬格勒大十歲,一個羽翼已豐,一個蓄勢待發...( 好啦,我多事去查了一下,十年後和此時華爾特同樣 33 歲的福特萬格勒發展如何?嗯,十年後是 1919 年,再三年後的 1922 年福特萬格勒將同時接掌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及柏林愛樂,您說他強不強?華爾特真是會看人啊!) |
|||
1908 年 9 月 19 日,馬勒第七號交響曲在布拉格由馬勒親自捷克愛樂首演,那時人在維也納的華爾特特別趕去參加,華爾特回憶道:「在馬勒離開維也納後,那群當時反對馬勒的人因失去攻擊對象而變得無聲無息,相反地,馬勒的支持者非常想念他,於是我可以將馬勒的作品排入節目單中,而不至於有太多阻撓...。」
1910 年 9 月 12 日一件盛事在慕尼黑進行,那便是馬勒第八號交響曲《千人》首演的日子( 馬勒逝世的日期是 1911 年 5 月 18 日,《千人》首演距他辭世只剩 248 天...),維也納歌唱協會合唱團參與了演出,而擔任獨唱的八位歌手由人在維也納的華特爾負責遴選,演出當天馬勒畢生成就被推向最高峰( 這場首演年輕的克倫貝勒有參加排練...)。
之後華爾特在維也納和馬勒見面,後者交出《大地之歌》總譜給華爾特研讀,這個作品深深觸動華爾特的心,他感受到馬勒瀕死前最後告白...,而第九號交響曲的總譜則在馬勒去逝後被華爾特發現,其遺孀阿爾瑪拜託華爾特將這兩個作品一併出版,命運終沒能讓馬勒親自聽到此二作品的演出;馬勒是在 1911 年 2 月於美國病倒,後送到巴黎救治,在維也納工作的華爾特連忙趕去看他,他發現馬勒已病入膏肓,隨後馬勒被帶回維也納,華爾特最後陪馬勒嚥下最後一口氣 ,然後他得開始適應、開創那個沒有馬勒的音樂生活。 |
|||
上圖是華爾特 1961 年指揮哥倫比亞交響樂團錄製馬勒第九號交響曲的 LP 封面,此套唱片是為紀念華爾特的特別版,一套三張...( 其中一張為排練錄音 );相較於現今指揮家擅長在馬勒的音樂加入狂悲極喜的〝時代特色〞,華爾特則為我們示範如何以平舖直述直達人心。 |
|||
時局的改變...
1911 年馬勒去逝,那年也是華爾特在維也納國立歌劇院任職滿十年的日子,他接受權威人士的建議加入奧地利籍( 要不要猜猜華爾特後來還又加入〝那些〞國籍?)...,還有,魏恩加特納也離開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總監的位子( 離去前他延長華爾特在此的合約 ),其職務被格雷戈爾( Hans Gregor, 1866 - 1945 )取代,看到這兒...我一直在想這位被格雷戈爾是哪位大神?嗯,原來他是德國演員、導演兼藝術行政人員,他的上任代表維也納國立歌劇院不再由權威指揮家掌控,輪到戲劇大師說了算...( 維基百科有說 --- 格雷戈爾對 R. 史特勞斯《玫瑰騎士》在維也納國立歌劇院首演貢獻頗大 )。
格雷戈爾就任後華爾特很快發現在歌劇製作理念上...音樂與戲劇是站在對立面,他人不是不好,在音樂事務上他願意聽取華爾特的見解,但他更堅持自己做為導演的...價值,於是劇院的藝術水準註定下滑,華爾特舉華格納《萊茵的黃金》第一幕為例,格雷戈爾對舞臺上只能出現三位萊茵少女提出質疑,華爾特向他解釋...華格納在此只提供三個聲部,於是大導演決定:「好吧,就讓三個人唱,另安排四個人在旁游泳,這樣可以吧?」然後在台下指揮的華爾特怎麼看都覺得舞臺像個大魚缸...,幸好華爾特沒有痛苦太久,因為他就要有自己的劇院了。 |
|||
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1913 - 1922
1911 年 6 月 21 日奧地利知名指揮家兼華格納權威莫特( Felix Mottl, 1856 - 1911 )在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指揮生涯第 100 場華格納歌劇《崔斯坦與依索笛》時因心臟病發作倒了下來,並在 7 月 2 日去逝( 我怎麼記得〝陣亡〞在這齣作品的指揮家有好幾位...),不久華爾特接到該劇院的諮詢,他們想確認華爾特在維也納的合約關係( 就是你可以跑嗎?阿你願意來嗎?),華爾特回覆對方...他可以自由離開,但希望是在友好的氣氛中結束;不久華爾特發現巴伐利亞那兒的首席舞臺導演出現在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的包廂中,他專程來聽華爾特指揮華格納《諸神的黃昏》( 因為要成為莫特的接班人,首先要是一位優秀的華格納指揮家...),接著傳來維也納那邊不想讓華爾特離去,拖了一年多才跑完程序,華爾特終於在 1913 年 1 月接掌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對了,那年他 37 歲...( 雖然拖了許久,但華爾特在被諮詢後開始將活動觸角伸向慕尼黑,這也是為何 1911 年 11 月 20 日馬勒《大地之歌》會在慕尼黑由華爾特進行世界首演的原因 ...,再補充一下,馬勒第九號交響曲首演日期為 1912 年 6 月 26 日,由華爾特指揮維也納愛樂在維也納進行 )。 |
|||
為什麼維也納不願放人...
是的,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為何遲遲不願放華爾特高飛,反正他和莫特又不對盤?華爾特一直不知道原因,他很擔心慕尼黑那邊會失去耐心,將總監的位子讓給別人, 於是他用了許多〝旁門左道〞的方法碰運氣( 例如央求約瑟夫皇帝的紅顏知己為自己美言,或希望皇帝的副官可以多關注此事...),最後華爾特急了,他決定跳過劇院管理者蒙特諾沃親王( Alfred Montenuovo, 1854 - 1927 )直接寫請願書給皇帝,最後請願書被退回蒙特諾沃親王手上,親王非常不高興地約見華爾特,親王開門見山地說:「皇帝不會對此事進行干涉,而你去年才得到劇院的一張豐厚合約,你還有什麼不滿足?」華爾特答道:「慕尼黑那邊願意給他六年更優厚的合約,而且是他夢寐以求的總監職務,責任及榮譽都比這兒更高...。」這時親王誠實告知華爾特維也納國立歌劇院不願放人的理由,他說:「你 現在離去將打亂我的佈局,我是馬勒的好友,他生前曾向我推薦你擔任這座劇院的音樂總監,當這任總監莫特任期就輪到你,但無論如何我不會挽留一位用盡手段一心求去的藝術家,我會讓你離開,但有一個條件,你得簽一份秘密合約,當你慕尼黑那邊 1918 年 12 月合約到期,你有義務在 1919 年 1 月 1 日接受維也納的總監的職位...。」...,...,最後雙方握手確認這件事,華爾特帶著秘密協議到慕尼黑履新,但維基百科上說...莫特在維也納的任期真的到 1918 年結束,但華爾特卻沒有回歸維也納( 他在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待到 1922 年...),為何會這樣呢?華爾特在自傳中強調 --- 我始終信守承諾,但 1919 年 1 月 1 日奧匈帝國已不在,蒙特諾沃親王也早已去職,先前的合約自然失去效力,於是他才繼續留在慕尼黑...。 |
|||
1913 年 1 月華爾特終於出現在慕尼黑,當時那兒算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藝術機構,如今由華爾特掌握,此機構所轄包括皇宮劇院、宮廷劇院( 這兒曾首演華格納的《紐倫堡的名歌手》、《崔斯坦與依索笛》、《萊茵的黃金》&《女武神》等劇 )等,而在此之前總監空缺了近 18 個月。
上任後的華爾特一邊延續該劇院上演莫札特及華格納歌劇的優良傳統,一邊網羅更多優秀歌手加入陣容,同時努力結合劇院內音樂及戲劇的種種力量,華爾特在此擁有足夠的排練,也得到大家的支持,甚至〝優退〞老邁的樂師補 進新人,提高樂團演出能力,而擔任華爾特助理指揮的是費雪( Franz Fischer, 1849 - 1918 )及羅爾( Hugo Röhr, 1866 - 1937 ),這兩人能力都很強,也都比華爾特年長,費雪不久後離去,其遺缺最後由年輕的黑格( Robert Heger, 1886 - 1978 )接替,黑格在此的表現得到總監華爾特的讚美...。 |
|||
華爾特就任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總監後排出的第一齣新劇是 R. 史特勞斯的《納克索斯島的阿莉雅德妮》( 作曲家曾在家為華爾特彈奏過本劇 ),接著是《沒有影子的女人》,其它上演的歌劇有《魔彈射手》、《奧博龍》、《法斯塔夫》、《唐帕斯瓜雷》等,這些製作華爾特深受馬勒的影響 --- 實現音樂與戲劇場景的和諧統一,而這也是身為歌劇指揮家華爾特畢生追求的目標...;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事引發的緊張自然影響到劇院運作及華爾特在此地的人際關係( 例如有位和華爾特相當友好的俄國友人以間諜罪被補,他深信友人的清白,最後求助教廷大使才順利讓友人獲釋,1939 年這位好心的教廷大使被推舉為教宗...),開戰不久劇院部份工作人員初徵召入伍,而且敵對的法國及義大利戲碼得進行削減( 以避免民族主義份子抗議 ),接著擴大樂團規模的計劃被迫放棄,於是有些劇碼的演出只好取消( 例如需要八支單簧管的《艾勒克特拉》,這讓 R. 史特勞斯很不爽 ),報紙甚至批評樂團的大提琴首席是比利時人等,但引發華爾特對工作更加投入的動力來源是 --- 人們比平時更察覺藝術的重要性,讓華爾特願意全心全意去證明文化價值的真實性...。
戰事除了讓藝術的實現和滿足難以達成,更讓生活必需品及食物匱乏,儘管華爾特加大了工作量,但他小女兒仍嚴重營養不良...,而來自維也納、柏林、科隆等地的演出邀約持續,但工作及交通條件每況愈下( 車廂內已沒有暖氣 ),惟華爾特還在擔心自己藝術水準能否維持在高檔...;1918 年 11 月 9 日國王被罷黜了,巴伐利亞成為共和國,國立歌劇院的管理當局也自然〝下課〞,新的管理當局來找華爾特要他繼續幹,儘管充滿疑慮,但華爾特想要維護這座劇院所有擁有的一切,他得大膽地運用自己的聲望來保護劇院不受外界干擾,同時避免內耗...,劇院之前仰賴宮廷的支持,如今轉需得到政府的補助,於是華爾特巧妙地運用人脈,讓劇院避開政治風暴...。
只是好景不長,1919 年 2 月開始,慕尼黑街頭開始出現軍隊,甚至企圖搜檢華爾特的家( 他劇院總監的頭銜幫了自己大忙 ),政情直到 4 月才得以穩定,劇院重新運作,但民生必需品的取得仍...險峻,納粹黑影已開始顯現;此時華爾特受邀到柏林與柏林愛樂舉行一年一度的「華爾特音樂會」,此系列演出一直進行到 1933 為止,華爾特在此地的演出指揮過蕭士塔高維契第一號交響曲( 作曲家曾在本曲首演的 1926 年在列寧格勒為華爾特演奏過 )、成就了年輕的曼紐因的柏林首次登臺( 1929 年 ),還先後和霍洛維玆及拉赫曼尼諾夫在此獻技呢!
1921 年英國指揮家鮑爾特( Adrian Boult, 1889 - 1983 )跑到慕尼黑拜訪華爾特,多年後鮑爾特創立了 BBC 交響樂團,他倆人後來互加對方的 Line 成為好友( 我到底寫了什麼?就成真正的好友...);親納粹的報紙有計劃的詆毀華爾特,接著發生嚴重的通貨膨脹,1922 年 11 月甚至發生一萬億馬克只相當之前一馬克購買力的現象,嚴格說華爾特並未遭受政治壓迫,也始終對藝術忠誠,但大環境已質變,他在這裡已經 10 年,和馬勒待在維也納的時間差不多長,是該離開的時刻了,華爾特在幕尼黑由 36 歲待到 46 歲,此地的音樂生活起初如魚得水最終卻寸步難行,但在歌劇藝術上他證明自己已獨立,一種音樂及戲劇的成功融合,就像他先前在馬勒身邊看到學到的那樣,而在此的告別曲目是帶著希望及微笑的《費黛里奧》...。 |
|||
華爾特在自傳中憶及他在慕尼黑那段時間最大的藝術收穫便是有機會深入探索莫札特的歌劇,他覺得莫札特作品裡面的善與惡、聰明與愚昧、高貴與卑賤等都是真實的,但莫札特將這些生活中的真實變成美的事務...,可惜華爾特沒有留下任何莫札特的歌劇錄音供後人參酌,但在上圖莫札特第 36 號交響曲的排練錄音中,他音樂中那股純淨甜美的美感真的十分動人...。 |
|||
新的開始...
從此華爾特自由了,他受邀搭客輪渡洋到美國演出,但和前輩馬勒總覺得不管去那兒自己都是不受歡迎的異邦人相較,華爾特顯然開朗許多,他從沒這種感覺,相反地,他慶幸自己不再被故土所拘束,他沒有失去家園,因為他把家園帶在身邊( 這個家園便是音樂,而他總被音樂給包圍...);此回去美國的客輪相當...不豪華,完全不理會乘客的感受,就一路漂著漂著前住新大陸,但到紐約後他便發現相較歐陸歷經大戰的殘破,這兒蓬勃且 充滿希望,1923 年 2 月 15 日及 16 日華爾特在卡內基音樂廳指揮紐約交響樂團( 即當今的紐約愛樂 )完成美國初登場( 指揮曲目有貝多芬《雷奧諾拉》序曲 No. 2、莫札特第 35 號交響曲與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 ),18 日同樣組合又演出了莫札特《哈夫納》小夜曲、孟德爾頌《仲夏夜之夢》序曲、舒曼第一號交響曲及華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第一幕前奏曲( 華爾特下次在此登台是隔年 2 月 10 日 ),接著華爾特又到波士頓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 這支樂團創立於 1881 年,當時音樂總監是法國指揮家蒙都( Pierre Monteux, 1875 - 1964 )),而一起演出的獨奏家竟是他在歐陸的好友奧地利鋼琴家許納貝爾( Autur Schnabel, 1882 - 1951 ),然後客席底特律交響樂團( 受Ossip Gabrilowitsc( 1878 - 1936 ))的邀請,最後是明尼蘇達管弦樂團,此回美國行華爾特停留了近兩個月,他對這兒的印象好極了,甚至簽了再訪的合約才在 3 月返歐...。
1923 年 3 月的德國通膨依舊,甚至更加惡化,不久華爾特受邀指揮柏林國家歌劇院管弦樂團,排練休息時樂團代表拜託華爾特暫停排練一下,因為他們的薪水剛入袋,大家要去搶購些東西,不然晚個兩小時價格又將上漲...( 此現象在維也納也一樣,只是沒那麼嚴重...);秋天樂季開始,華爾特造訪了羅馬,他在演出的上半場排入奧地利作曲家荀白格( Arnold Schoenberg, 1874 - 1951 )的《昇華之夜》,顯然本曲的美學需求超越了大部份觀眾理解範圍,甚至引發些許騷動,儘管反對聲是針對荀白格而非華爾特,但華大師仍氣的回絕往後邀約,整整十年後才氣消回到這兒...。 |
|||
愛樂,當愛樂人...有很重要嗎?
眾所皆知的,當年蓋新天鵝堡的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Ludwig Otto Friedrich Wilhelm, 1845 - 1886 )生前對華格納的支持造就許多作品得以完成、傳世,他去世後接班人路德維希三世非常喜歡繪畫,對音樂則...無感,1913 年華爾特的劇院上演《帕西法爾》,這場演出是為紀念華格納逝世三十週年的特別製作,是重大事件,國王不得不到場...,當漫長的第一幕結束後,華爾特到路德維希三世的包廂致意,國王誠實地說:「我很感激你,但就算野馬也不能再把我拖回這裡來...。」國王婉轉地表達自己的無奈,阿他就不是樂迷,他已經很講道義地聽完整整一幕了,不然呢?有次在電臺節目 中我訪問一位音樂家,這位音樂家說他之前參加一個活動,活動前對方的主席拿著手稿介紹他,音樂家不解的說...他唸的支支吾吾就算了,還唸不出蕭士塔高維契的全名...,這讓我想起指揮家 巴倫波英說過,說他小時候母親在家教小朋友鋼琴,每個小朋友都會去按他家電鈴,所以他以為全世界每個小朋友都會彈琴...,我那時開玩笑的告訴這位音樂家友人...以後他的音樂會是不是應在 入口處對每位進場的觀眾考考樂理等,及格才可以進場?然後他會發現南方黃某根本踏不進他的場子,因為我什麼都不懂,我只會買票、拍手和買唱片,這樣子可以當他的樂迷嗎? |
|||
1923 年冬天華爾特再次去了趟莫斯科,那兒百姓生活也很苦,秘密警察四佈,華爾特邀請昔日友人到他入住的飯店吃飯竟沒人敢來...,但當地樂團及觀眾仍充滿熱情;對了,這年他還指揮了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及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管弦樂團。
1924 年 2 月,華爾特這回搭著舒適的客輪去美國,10 日那天在卡內基音樂廳指揮,曲目有韓德爾的《大協奏曲》、海頓第 102 號交響曲及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英雄》等,此回他光二月便和該團開了七場音樂會( 曲目有舒伯特第九號交響曲《偉大》、荀白格《昇華之夜》、Goldmark 的小提琴協奏曲( 海飛玆獨奏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等 ),三月還演出了六場,後來華爾特又去了趟他喜愛的明尼蘇達才返歐。
這年 5 月倫敦柯芬園皇家劇院決定恢復德國歌劇的演出,並邀華爾特擔任音樂指導,華大師很擔心英國人對德國還充滿仇恨,但在《萊茵的黃金》演出後的掌聲讓華爾特知道...是音樂讓他得到公正與友善的禮遇,柯芬園和他簽了新合約,之後華爾特還將在此指揮《玫瑰騎士》呢( 不過書中也提及這座劇院設備之簡陋,讓舞臺導演無可奈何,但觀眾仍以無比熱情享受一切。)!對了,華爾特在這兒認識了英國作曲家艾爾嘉( Edward Elgar, 1857 - 1934 ),也曾指揮過他的交響曲,華爾特欽佩他的作曲技法精湛( 特別是第二號交響曲、小提琴協奏曲及《謎的主題變奏曲》等,但華爾特坦言 --- 艾爾嘉的作品對他沒有特別大的吸引力...,真是好不誠實呢! |
|||
上圖是華爾特指揮馬勒第一號交響曲的 LP 封底,演奏樂團為紐約愛樂,1954 年的單聲道錄音;華爾特另於 1961 年指揮哥倫比亞交響樂團留有同曲立體聲的錄音。 |
|||
此時的華爾特很滿意自己的...狀況,四處客席,不需要固定經紀人,他自己安排工作,不允許別人為他的服務定價,他決定搬到柏林,因為那兒交通方便, 有利他周遊列國...,華爾特甚至決定讓自己避開固定職位,而就在 1925 年 2 月依例去紐約的途中,他的計劃發生了變數( 是說 1925 年 2 月到 3 月他在紐約共指揮了多達 14 場演出,曲目包括白遼士《幻想》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布拉姆斯雙重協奏曲、舒伯特第八號交響曲《未完成》、甚桑第四號鋼琴協奏曲、艾爾嘉第一號交響曲及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等,而他下次出現在這兒是 1932 年的事了 )。 |
|||
More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於 1889 年 11 月 20 日在布達佩斯由馬勒親自指揮首演,而馬勒入室弟子華爾特 1924 年在紐約指揮紐約交響樂團演出本曲,當地的聽眾能接受本曲嗎?我腦海中剛浮出這個問題時另一個念頭跟著出現...,應該沒問題吧,馬勒生前可接掌過這支樂團,也指揮過該團演出過本曲( 1909 年 12 月 17 日,請見南方【馬勒的交響曲世界】),那 1909 年到 1924 年之間紐約還演出過這首第一號交響曲嗎?
此時整理自家樂團演奏歷史不遺餘力的紐約愛樂官網價值便展現出來了...,嗯,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在美國首演於 1909 年 12 月 16 日,馬勒一連指揮兩晚...,而到 1924 年華爾特指揮本曲之前,這首交響曲至少還被演奏過 4 次,兩次為當時該團音樂總監捷克指揮家 Josef Stransky( 1876 - 1932 )指揮,另兩場由當時馬勒音樂權威、1920 年世界第一個馬勒音樂節主辦者荷蘭指揮家孟格堡( Willem Mengelberg, 1871 - 1951 )指揮...;對了,我在台北、高雄及台中都聽過馬勒第一號交響曲的演出,國內外樂團都有,可是本曲的台灣首演是何時,由那位指揮家及樂團演出的呢?好想知道啊! |
|||
柏林市立歌劇院:1925 ~ 1929
話有時真的不要說太滿...,就在華爾特 1925 年搭客輪赴美途中收到來自柏林市立歌劇院( 現今的柏林德意志歌劇院 )的電報( 我以為當時的客輪可以在海上收發電訊...,後來才發現華爾特此行先經過英國南安普頓港,電報是發到那兒的 ),邀請他在當年秋天樂季開始時擔任其音樂總監...,這表示他得回到過去的日子,安排節目、訓練樂團、無止盡的排練,還得考慮潛在的政治干預,華爾特建議 劇院等他由美國返德後再議,他的提議被接受了...。後來華爾特親自去了一趟柏林,他所有的要求對方都接受,於是原本淡出武林的華爾特再入江湖。
1925 年柏林的音樂生活相當有活力,劇院間彼此競爭,因此藝術成就也高,音樂事件是大眾的話題,那兒有福特萬格勒領軍的柏林愛樂,奧地利指揮家老克萊巴( Erich Kleiber, 1890 - 1956 )在柏林國家歌劇院的演出大獲好評,克倫貝勒亦在此地的克羅爾歌劇院( Kroll Opera House )獻技...,華爾特發現歷史較短,建築內外保守的市立歌劇院有許多不足之處,這激起他的工作熱情...。
很快地市立歌劇院的運作發生問題 --- 劇院經理滿腦想將柏林市立歌劇院及柏林國家歌劇院合併,還說他的努力其實是在幫華爾特鋪路,最後這位經理跳槽到柏林國家歌劇院當經理,而且反過來和市立歌劇院搶歌手,華爾特和他對抗了三年,1929 年決定以貝多芬《費黛里奧》作為自己離開這座劇院的離別曲...。
可能真的不舒服吧,華爾特在自傳中僅以極少篇幅訴說他在柏林市立歌劇院之種種,但補充說明卻很有趣,例如 1925 年他首次到薩爾玆堡音樂節指揮董尼采第的《唐巴斯夸雷》,隔年還指揮了《後宮的誘逃》及《蝙蝠》等;1926 年華爾特還去了趟俄國,指揮列寧格勒愛樂及馬林斯基歌劇院( 演出《黑桃皇后》),也是在那時他被介紹認識年僅 20 歲的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契,後者為他演奏了第一號交響曲,於是不久華爾特便在柏林指揮本曲...,而在這年冬天他還受邀到米蘭史卡拉歌劇院指揮,那天他認識了一位曾聽馬勒提及的人物 --- 義大利指揮家托斯卡尼尼( Arturo Toscanini, 1867 - 1957 ),華爾特坦言自己在他身上受益良多( 1929 年春天,還在柏林市立歌劇院工作的華爾特在柏林欣賞到由托斯卡尼尼領軍卡拉歌劇院的演出,他看了《阿依達》、《弄臣》、《吟唱詩人》、《法斯塔夫》等劇,托斯卡尼尼的鮮明樂風 讓華爾特耳目一新...)。
1927 年華爾特又去了美國,雖然從紐約上岸卻沒有指揮當地的樂團,他這回在美國轉了一圈,去了克利夫蘭,在加州( 露天的好萊塢碗型劇場 )登臺,還參觀了電影拍片場,接著到舊金山指揮,後來得到肺炎才悻悻然返歐...;1928 年華爾特接連在柯芬園、布魯塞爾、斯德哥爾摩、華沙及巴黎登臺,文筆甚好的他在文中留了伏筆,說他將在 1938 年成為法國的公民。 |
|||
自傳中華爾特誠實地說,他接觸布魯克納的音樂許多年,也曾在柏林、維也納及慕尼黑指揮過他的作品,儘管付出許多熱情,但華爾特自覺自己從沒真正走近他,只能得到表象的感受,他無法在 布魯克納的世界感到自由自在。但在那次美國行生大病後,他發現自己改變了,他覺得自己更成熟、內心更淡定,也給他更多啓示,他得以感受到布魯克納虔誠、純真的偉大靈魂,這種認知讓他理解布魯克納音樂中的主旨及型式,以至於對自己的生活有多重要,而華爾特感嘆自己快 50 歲才認識到這位天才...。【上圖是華爾特指揮哥倫比亞交響樂團錄製布魯克納第九號交響曲的 LP 封面,錄音年代為 1959 年。】 |
|||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1929 ~ 1934
嗯,沒讀這本書我還真忘了華爾特也曾接掌過超級老字號的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呢!
在柏林市立歌劇院總監任內華爾特曾多次客席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1929 年他將離開市立歌劇院的消息傳出,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那邊便積極詢問華爾特是否願意去那兒擔任音樂總監( 接任福特萬格勒的位子( 1922 - 1928 ),而再之前是匈牙利指揮家倪基許( Arthur Nikisch, 1855 - 1922 ) ),華爾特覺得自己和該團有一種〝選擇性親和〞的關係,於是在 53 歲那年他擁有自己的樂團了。
華爾特深知這支樂團有著光榮的傳統,他對樂團每次排練都充滿期待,也很喜歡樂團的音樂廳( 這座 1885 年啓用的音樂廳最終於 1944 年被炸毀 ),這兒的觀眾教養極高,對音樂非常恭敬,不會有人遲到,且總是早早安靜等候( 1930 年指揮家托斯卡尼尼率領紐約愛樂到歐陸巡迴演出,當時便曾造訪萊比錫( 這位義大利大指揮家於 1928 年接掌這支新大陸的名團 ),華爾特對他們演出德布西的《海》印象深刻...);除了萊此錫,華爾特仍定期在阿姆斯特丹、柯芬園、薩爾玆堡音樂節及維也納演出,可惜華爾特並沒有在自傳中花太多篇幅細談他在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音樂總監任內之演出細節,我好想知道當時這支德國超級樂團樂季中到底演奏那些曲目?還有,華爾特有在那兒刻意安排馬勒作品演出嗎?
大概是在 1931 年的倫敦,華爾特在音樂會上和偉大的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薩爾斯( Pablr Casals, 1876 - 1973 )共同演出舒曼大提琴協奏曲( 哇,我現在才發現華爾特和卡薩爾斯同年呢 ),他對卡薩爾斯認真的態度及音樂讚不絕口...;1933 年希特勒成為德國總理,華爾特形容地獄的大門敞開了...,在德國政治議題是敏感的,不久一場華爾特與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音樂會硬生生被取消,納粹的手已光明正大伸入音樂中,然後開始有人捏造耳語攻擊華爾特,最後華爾特只好辭去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職務,畢竟政治並非音樂家真正的戰場...( 其實早在 1933 年華爾特遞出辭呈,但沒被批准,於是他讓自己逐漸遠離德國音樂圈,轉向阿姆斯特丹及維也納發展,同時納粹開始清算猶太人 )。
接著華爾特在書中不斷陳述納粹的劣行,納粹在 1934 年 7 月甚至強行干擾薩爾玆堡音樂節的進行,這個音樂節的水準極高,主辦單位可以運用包括維也納在內的所有資源,加上托斯卡尼尼的不吝投入,因此干擾的行徑加重了華爾特對納粹的厭惡,幸好當時納粹還沒有能力拿下奧地利,讓音樂 家們多少還有希望及空間。
不久華爾特順利地將全數資產由柏林轉移到維也納,然後以維也納為中心繼續他的漂泊指揮事業( 版圖包括英、意、法、荷及比利時等地 ),1932 年 1 月及 2 月華爾特客席紐約愛樂的演出多達 27 場( 還率團到費城、華盛頓、巴爾的摩等地巡演 ),1933 年他更兩次赴美指揮紐約愛樂;書中華爾特耐心地訴說當時德國及奧地利的政治局勢,他仍積極演出著,事實上華爾特還曾在首屆佛羅倫斯五月音樂節登臺呢( 1933 年 )! |
|||
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的 LP 封面,注意,樂團為費城管絃樂團,1946 年的單聲道錄音;好啦,華爾特和哥倫比亞交響樂團的立體聲名演是 1958 年錄製的。 |
|||
新的職務 --- 維也納國立歌劇院藝術總監:1936 ~ 1938
儘管歐陸局勢不穩,但當時奧地利政局相對穩定( 或者是一種自以為是的穩定 ),1936 年華爾特接到奧地利教育部長的來信,邀請他入主維也納國立歌劇院,而華爾特也覺得此時自己必需接下這重要職務( 畢竟當年他是帶著 1919 年上任的密約離開的啊...),於是在 59 歲那年華爾特終於接下維也納國立歌劇院,而繁重的演出任務讓他暫時無法去新大陸演出。
1936 年納粹黨羽已滲入維也納,在華爾特指揮《崔斯坦與依索笛》演出中有人對舞臺去出臭氣罐,希望迫使演出中斷( 華爾特補充道,這不是針對他,因為那晚所有維也納的劇院都受到相同的攻擊,當天的演出華爾特執意演完,雖然歌手已無法完美演唱 )...;1938 年 2 月喜愛音樂的奧地利總理和希特勒見了面,原本希望可以改善兩國關係,但希特勒公開羞辱並威脅奧地利總理,但愛樂總理堅決拒絕部份極端要求( 也就是接受了某些不那麼極端的要求,對吧 ),不久愛樂總理找人勸說華爾特將與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的合約延長三年,希望以他的聲望號召音樂圈對國家展示忠誠,還希望華爾特發電報給人在美國的托斯卡尼尼,邀托老出席那年 夏天的薩爾玆堡音樂節,但托老的回覆讓人在維也納的華爾特訝異,托老先是婉拒這項邀約,再是告知華爾特...美國認為局勢已不可挽回,為何奧地利仍心存幻想...( 快逃吧!)。
不久華爾特身邊陸續有音樂家向他告別,但他仍相信愛樂總理的保證,1938 年 3 月華爾特和夫人到阿姆斯特丹履約,他一出機場看到的場景就想起托老的話,奧地利百姓對當前局勢似乎過度樂觀,過幾天奧地利被德軍征服,愛樂總理只能下令人民順服侵略者...。很快奧地利關閉了邊境,而華爾特的 大女兒也在維也納被補,接著便是一連串的煎熬,華爾特仍指揮著( 海牙、蒙特卡羅及法國尼斯 ),3 月底他女兒獲釋,華爾特拜託捷克一位劇院經理邀請自己的女兒到布拉格演唱,並以此合約申請離開奧地利( 結果這位老兄為求逼真,還印了一堆海報宣傳這場不存在的演出 ),最後華爾特和大女兒在瑞士集合,但這兒的局勢也不穩...。
就在德國入侵的前一天,華爾特主動發電報辭去他在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的職務,同時要求解除他與薩爾玆堡音樂節的合約,隨後華爾特發現他的奧地利護照失去效力( 阿就被德國佔領了啊 ),儘管還可以暫時留在瑞士,但無法旅行( 事實上也無法長期居住 ),後來他透過人脈還是到訪了義大利及法國,甚至還和托斯卡尼尼參加 1938 年夏季的琉森音樂節,但歸化的問題仍困擾著他( 華爾特那時透過許多管道希望拿到摩納哥的護照 ),不久他收到通知說法國政府願意收納他為公民( 所以才有前文說華爾特 1938 取得法國國籍...說法 ),而兩週後法國政府實現了允諾,華爾特連同太太都成為法國人了...。 |
|||
成為法國公民的華爾特...
華爾特 1938 年取法國公民權後演出活動持續進行,他到了倫敦,甚至搭飛機到希臘旅遊,結果搭的客機因天候迫降在希臘西部海邊,最後他只好乘火車回巴黎繼續演出任務...;結束法國演出後他又造訪阿姆特丹,接著到哥本哈根、奧斯陸、斯德哥爾摩等地演出,華爾特在斯德哥爾摩成功指揮了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而瑞典政府官員則以協助華爾特仍住在柏林的兄長及妹妹入境到瑞典為回報...。
1931 年 1 月華爾特在倫敦指揮 BBC 交響樂團及倫敦愛樂後便受托斯卡尼尼之邀到紐約指揮其組建的美國國家廣播公司交響樂團( 即知名的 NBC 交響樂團 ),接著指揮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國家交響樂團;返回巴黎的華爾特開始準備 8 月在琉森音樂節的演出( 他計劃在此指揮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但他終究沒能登台,因為演出前華爾特的小女兒突然遇害( 被她的德國丈夫殺害,而她先生同時自殺 ),緊接著 9 月德軍侵入波蘭,10 月底華爾特帶著太太及大女兒搭船前往紐約,並住在他喜愛的加州,這年華爾特 63 歲。
人在美國的華爾特持續關切歐陸戰場動態,1940 年他捐了輛救護車給法國以表達自己的感謝,而在美麗的比佛利山莊他還遇到老朋友...馬勒的太太阿爾瑪( 是的,和其第三任先生...)...;1941 年 1 月 16 日及 17 日華爾特終於重新踏上卡內基音樂廳的指揮臺( 他前一次在此演出是 1935 年 1 月 13 日的事了 ),他和紐約愛樂演奏了布魯克納第八號交響曲,1 月 23 日及 24 日還演奏了馬勒《大地之歌》( 本曲在紐約的首演於 1929 年 1 月 3 日,由荷蘭指揮家孟格堡指揮 )...,此時美國成為華爾特的工作重心,他依序到大都會歌劇院( 指揮《費黛里奧》)、費城管弦樂團。1944 年 3 月 16 日及 17 日華爾特於卡內基音樂廳與紐約愛樂以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慶祝自己職業生涯 50 年,隔年他太太病逝,而本書也在此停筆,但華爾特的音樂生活仍將繼續。 |
|||
補述 --- 本書之後的華爾特
補述一下就好: ● 華爾特於 1947 年到 1949 年間成為紐約愛樂的音樂顧問( Music Advisor,而非音樂總監 ),他積極率領這支樂團演出與錄音,華爾特於 1958 年 2 月 26 日最後一次指揮紐約愛樂,音樂會最後曲目為舒伯特第八號交響曲《未完全》。 ● 華爾特最後一次音樂會登臺於 1960 年 12 月 4 日,他指揮洛杉磯愛樂和鋼琴家范克萊邦合作演出。 ● 華爾特晚年指揮哥倫比亞交響樂團錄製立體聲版的貝多芬、布拉姆斯、布魯克納、莫札特與馬勒的交響曲,這些錄音紀錄了大師晚年的意境,但如果相同曲目有他先前指揮紐約愛樂的單聲道錄音,通常我的心都會偏向紐約愛樂這方...。 ● 1962 年 2 月 17 日華爾特因心臟病於加州去逝,遺體被安葬在瑞士。 |
|||
More 那個兩次世界大戰戰後的不同處...
儘管本書截稿於二戰結束前的 1944 年,但親身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華爾特認為...相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歐洲各國很快以和解態度面對德國,此回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類似的和解態度是不可行的,因為納粹的毒 瘤仍難以一下子肅清...。納粹已侵入德國的文化、宗教、科學、文學及藝術等,並對其造成傷害,而受到傷害的人權力擁有一段警戒期...華爾特希望透過藝術,特別是音樂,能打開德國與其它國家的關係。 |
|||
大師相關年表
這本傳記華爾特提到的人名好多,乾脆整理一下,順便和 1876 年 出生的華爾特比大小 ---
◆ 德國指揮家畢羅( Hans von Bülow, 1830 - 1894 ),輩份不同,> 46 歲。 ◆ 匈牙利小提琴家姚阿幸( Joseph Joachim, 1831 - 1907 ),> 45 歲。 ◆ 奧地利指揮家李希特 ( Hans Richter, 1843 - 1916 ),1876 年首屆拜魯特音樂節《指環》的指揮者,他是華爾特在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的大前輩,> 33 歲。 ◆ 匈牙利指揮家倪基許( Arthur Nikisch, 1855 - 1922 ),> 21 歲。 ◆ 作曲家兼指揮家馬勒( Gustav Mahler, 1860 - 1911 ),> 16 歲,筆記,筆記。 ◆ 作曲家兼指揮家理查˙史特勞斯( Richard Strauss, 1864 - 1949 ),> 12 歲,所以他只比馬勒小 4 歲。 ◆ 指揮家托斯卡尼尼( Arturo Toscanini, 1867 - 1957 ),> 9 歲。 ◆ 德國指揮家兼作曲家普菲茨納( Hans Pfitzner, 1869 - 1949 ),> 7 歲。 ◆ 荷蘭指揮家孟格堡( Willem Mengelberg, 1871 - 1951 ),> 5 歲。 ◆ 義大利男高音卡羅素( Enrico Caruso, 1873 - 1921 ),> 2 歲。 ◆ 鋼琴家兼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 Sergei Rachmaninoff, 1873 - 1943 ),> 3 歲。 ◆ 俄國指揮家庫塞維斯基( Serge Koussevitzky, 1874 - 1951 ),> 2 歲。 ◆ 法國指揮家蒙都( Pierre Monteux, 1875 - 1964 ),> 1 歲。 ◆ 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薩爾斯( Pablr Casals, 1876 - 1973 ),"=",同梯的。 ◆ 畢勤( Thomas Beecham, 1879 - 1961 ),1909 年邀華爾特去柯芬園指揮的畢勒...< 3 歲。 ◆ 奧地利鋼琴家許納貝爾( Autur Schnabel, 1882 - 1951 ),< 6 歲。 ◆ 指揮家克倫貝勒( 1885 - 1973 ),嗯,原來這位超硬頸的大師 < 9 歲...。 ◆ 德國指揮家福特萬格納( Wilhelm Furtwängler, 1886 - 1954 ),哇,< 10 歲喔! ◆ 英國指揮家鮑爾特( Adrian Boult, 1889 - 1983 ),< 13 歲。 ◆ 奧地利指揮家老克萊巴( Erich Kleiber, 1890 - 1956 ),< 14 歲。
對了,整本書都沒提到的有 --- ◆ 指揮家塞爾( George Szell, 1897 - 1970 ),< 21 歲。。 ◆ 指揮家庫納貝布許( Hans Knappertsbusch, 1888 - 1965 ),我以為他肯定很古早,不料這位華格納巨匠竟 < 12 歲。 ◆ 指揮家卡拉揚(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 - 1989 ),< 32 歲,是說本書截稿的 1944 年那時卡拉揚 36 歲,在德國肯定也是號人物...,華爾特真不認識他?是華爾特知道卡拉場加入過納粹黨嗎? |
|||
本文完成於 110 年 5 月 28 日 |
|||